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26节

  现在的胡欢欢早已经年长色衰,不如盛年了。

  不过据说,她当年在渊阳府,也是做了十年的花魁,可谓一时风头无两。

  后来,色衰人老后,便回到了她少时漂泊的家乡,开了这家花影楼。

  胡欢欢精于媚术,这几年间,培养了莲影、梅影、菊影、兰影,四大花影。

  使得无数风流少年和色中饿鬼,折服在四大花影的石榴裙下,甘为其裙下之臣。

  花影楼之名声,更是远播附近府县。

  不知让多少豪奢之户,徘徊于此;又让多少浪荡子,家破人亡……

第36章 姜青玉

  黄昏时分,华灯初上。

  此时还不是花影楼最热闹的时辰,但楼里也已经有隐隐的欢笑猜拳声传出了,即便是有空闲的花娘子们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等待着恩客们的光临呢。

  就在此时,花影楼斜对面的街口处,一个老槐树下忽然出现一个身影。

  那人穿了一身褐色短打,身形矫健。

  他肩膀上挂着褡裢袋子,里面放着毛笔、砚台、朱砂等物。

  而右手下夹着一大架子,手腕处还挂着一个马扎。

  腰间系着佩刀,左手还提着一盏灯笼。

  这真是一具行走的人形货架啊!

  这来人正是方脸朗目,脸色黧黑的段融。

  段融走到老槐树下,先将画架和马扎放在了树下,然后抽刀一扎,便将那柄牛尾巴扎进了老槐树的树干里,而后将手中的灯笼挂在了刀把上。

  灯笼昏黄的光线,随即投下一片斑驳的黄色光圈。

  段融这才将画架支好,将固定在画架上宣纸取下,只留了一张宣纸在画板上。

  然后,段融从画板后面,抽出一木板来。

  段融右手一闪,便从袖口捏出一枚寸许的铁钉出来,右手掌心内息运转,伸手轻轻一拍。

  那木板就被铁钉,固定在了灯笼下面的树干上,昏黄的灯光投射下,只见木板上,糊了一层白纸,其上几个方块浓墨大字,写得颇为气势雄浑:写真,十两一幅。

  段融看着那木板上的字体,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将马扎放好,调好染料,静坐以待。

  这花影楼,就是他为新业态,定下来的应用场景。

  业务一切就绪,现在就剩下推广了……

  段融决定采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推广方法,那就是地推!

  段融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心头默念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青玉,是贤古县绸缎行大东家姜衡的独子。

  姜家不仅在贤古县有四家绸缎铺子,而且还经营着一家大染坊,生意做得颇大,算得上是这贤古县的几大势力之一。

  而这姜衡的独子姜青玉今年,方才十七岁,长得面如冠玉、眼波含情,正是公子人如玉的典范。

  姜青玉不仅人长得漂亮,武学天赋也是不差,年纪轻轻已经将姜家的家传武功幻云剑法,练到了内息第三重的小成境界。

  这姜青玉是姜家独子,又人才非常,故而深受祖母宠溺,素来不缺银钱,也是这花影楼里的常客。

  四大花影,各有其特色。

  莲影,妖媚淫荡。

  梅影,清冷俊丽。

  菊影,泼辣明艳。

  兰影,幽怨娴雅。

  而这姜青玉独独钟情于兰影,今晚就是约定好的相会之夕。

  下午的时辰,姜青玉和一帮友人,喝了些酒,赌了几把,此时还有些微醺,便骑了青鬃马,由贴身小厮姜荣,一手提了灯笼照路,一手牵着马辔头,缓蹄而行,自己则坐在马背上假寐。

  刚走了花影楼对面街口的大槐树下,姜青玉便感觉微微有些刺眼,还以为到了,轻抬眼皮,发现是在大槐树下。

  那树干上插着一柄刀,正是刀背上挂着的那盏灯笼的光晕,晃到了他的眼。

  树下支着马扎,坐了个人,方脸宽额,脸色黧黑,而且其身前支着个造型奇特的架子。

  那人身后的树干上,钉着一个牌子,昏黄的灯光照射下,可见其上写着,几个笔力不俗的草书大字,飘洒俊逸,气势浑厚,只是距离稍远,运笔潦草,姜青玉一时看不真切,那字写的到底是什么。

  姜青玉微微一诧,勒马停下。

  小厮姜荣见姜青玉勒了马,便立马将灯笼一举,道:“爷,怎么了?”

  “去看看那人是干什么的?”姜青玉下巴点了下老槐树下的段融,说道。

  姜荣提着灯笼走到了段融身前,蛤蟆一般的大眼睛上的眼皮眨巴着,目光扫过段融和他身前支起着的木架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语气有些不善地问道:“小子,你在这大树底下,干什么营生?”

  段融抬眼瞄了姜荣一眼,并未回话,而是用手指了指,身侧树干上钉着的那块牌子。

  姜荣向那牌子上看去,约略好像看着是两列六个大字,他虽粗识一些文墨,但这些字是草书写就,他如何识得。

  姜荣顿时有些气恼,刚欲发飙,段融忽然说道:“我是在此摆摊卖画。十两一幅。”

  姜荣微微一愣,段融虽然其貌不扬,但说起话来,却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度,绝不像未经世面的升斗小民。

  姜荣鼻孔冷哼了下,便转身走了,走回到青鬃马前,道:“爷,是个画师。”

  “画师?”

  “嗯,十两一幅画。”

  

  “什么?十两一幅,他的画是拿金粉画的吗?”

  姜青玉下午赌钱输了不少,心头正压着郁闷,他又素来有些糊里糊涂的少年侠气做派,此时立马翻身下马,怒道:“小爷我就烦的,就是这种江湖骗子!”

  姜青玉脸色愠怒地走到了段融身前,这时就着黄亮的灯光,他终于看清了段融身侧牌子上的字:写真,十两一幅。

  姜青玉走近,首先讶异的是,那牌子上的草书,竟然写得不错。

  虽然没达到名家水准,但绝对是颇有功底的,没有数年苦功,绝写不出这种力道来。

  姜青玉生于大富之家,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自幼年起,姜家为了培养他所花费的资源,可谓车载斗量。

  他八岁习文,十二岁习武。

  所请的老师,都是府县的名家。

  此界虽尚武成风,但少年习武都是十二岁以后,因为如果再小的话,身子骨太柔弱,练武易伤筋骨。

  所以,这姜青玉先习文,后习武。书画之道,也曾跟随名家,研习数年。

  自然能一眼,看出段融那字中的功力来。

  姜青玉见了那字,对段融的看法,已经有了些微的改观了。“也许这人,真有点本事?”

  姜青玉看着段融,诘问道:“何谓写真?”

  段融抬起如星朗目,道:“以吾之画笔,还汝之本来面目,即为写真!”

  姜青玉被说得心头一震。“好大的口气!”

  “姜荣,给他十两银子。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还我本来面目的?”

  姜荣闻言,提着灯笼,从袖子里掏出了小额的十两银票,放在了段融的画架横梁上。

  段融瞄了一眼银票,道:“公子可以画完再给银钱。”

  “不!”姜青玉道:“我先给。画得要是不好,小爷就砸了你的摊子!”

  段融闻言,不再言语,只是颇有深意地微微一笑,摆正了画架,道:“公子你再走近些,在树影里我看不真切……”

第37章 厚重的意境

  姜青玉向前走了几步。

  段融凝目看去,只见这公子,锦服皂靴,美玉束发,长得好不漂亮。

  一见姜青玉的面貌,段融就心头犯难了。“你长这么漂亮,我还怎么PS?”

  这五官上已经没什么空间了,胡乱更改,反而弄巧成拙……

  “看来只能从意境上下功夫了!”

  段融稍作思索,心头似是终于有了方案。

  “公子侧过脸来!”

  姜青玉有些不耐烦地转了下身。

  段融仔细地端详着姜青玉的侧面。

  这第一单生意,可不能做砸了啊!

  “好了,转过来吧。”

  姜青玉转回身来,有些嗔怪地耷拉着眼皮。

  “公子是用剑吗?”段融看到姜青玉的腰间,系着一柄剑,紫铜剑鞘,剑穗如雪。

  剑穗乃是上好的棉线,能饱吸鲜血!

  “怎么?想试试?”姜青玉见提到了他的剑,陡然抬眼,目色挑衅。

  他已经看到段融一身短打装束,而且那树上灯笼挂的地方,不就是一柄刀吗?

  “劳烦公子打几个套路,小生将以公子持剑之姿,作为素材。”段融轻笑着说道。

  姜青玉还没说话,小厮姜荣就提着灯笼,上前一步,怒道:“你这小子,画个画,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你要是不行,就趁早说了。那还能给你个痛快的,别在这拖延时间。”

  “唉……”姜青玉挥手制止了姜荣,扭头看向段融,道:“套路本公子可以打,但,你要是画不好,我不仅砸了你的摊子。老子还要将你扒光了衣服,绑在这树上。”

  姜荣闻言,好像已经看到了段融光着被绑树上的狼狈样,顿时嘿嘿一乐。

  段融叹了口气,暗自摇头,心道:年少富贵,飞扬浮躁。

  姜青玉抽出长剑,只见寒光如水,左右忽闪。

  段融顿时暗暗心惊。

  姜青玉十二岁习武,及今已经五年,幻云剑法也在一月前达到了小成境界。

  无论是武技的技击之法,还是内息境界,都不是此时的段融可以比的。

  姜青玉套路打完,收剑侧身而立!

  段融心头忽然就有了想法,眼前这个在大槐树下舞剑的少年,让他想到今天在那清瘦书生那里买下的那幅少年武者图。

  他心头渐渐地,将眼前的场景和画中的意境,融为一体了!

首节上一节26/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