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388节

  段融面露苦涩,几乎是从嗓子眼儿里挤出来了一个是字。

  朱鹤却是忽然脸色一喜,道:“段小子,不错嘛!几时突破了元气境第四重了?”

  朱鹤忽然如此问,段融并不惊讶,因为方才他已经感觉到有一股神识穿透了他的丹田。

  段融惨然一笑,道:“前几天刚突破的。”

  厅上诸人,此时看向段融的眼神,都如同看着某种神奇的奇观一般,充满了惊讶感和陌生感。

  樊红蕉道:“又突破了?你要再突破可就要赶上吴师道了?”

  吴师道更是如芒在背。

  

  段融可是在元气境就已经领悟了意境,而其境界的修为更是如此迅速,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卢庚、王阅坐在那里,却只有叹气的份。

  特别是王阅,眼神很是哀怨。

  朱鹤笑道:“突破了好。有境界在身,此次神云府之行,也能更安全些。”

  “更安全些?”段融的心头忽得一跳。

  他想起了,两个月前,朱鹤忽然送他的那枚饮露蝉。他当时就觉得奇怪,朱鹤何以无端,送他如此贵重之物?

  难道此去神云府会有危险?

  而且,有洞冥境的强者要杀他?

  这怎么可能?他只是一个元气境的武者,就算要杀他,还不至于要洞冥境的强者动手吧?

  杀鸡焉用宰牛刀?

  即便他暗中设谋杀了尚书令李慎思,但他终究是长老的亲传弟子,谁又会明目张胆的杀他呢?

  而且,朱鹤既然知道有危险,又为何偏偏让他一个人去呢?

  段融感觉,朱鹤两个月前,就已经想好了此事,要不然也不会那时就送了饮露蝉给他,而且嘱咐他立即炼化。

  段融坐在那里,看着屏风前面容有几分阴沉的朱鹤,他忽然觉得,这老头是早就扎好了一个口袋,在让他往里钻呢?

  而他根本无法拒绝。

  这时,朱鹤看着段融,道:“段融,事不宜迟,你收拾一下,立马出山!”

  “是!”

  段融这一声是,倒是叫得中气十足,既然避无可避,就走一步看一步吧。老头不是还给了他饮露蝉了吗?那就是不想让他死,只要他机警一些,应该问题不大。

  关键是,这一去,得把老头交代的事给办了。

  不仅要神不知鬼不觉地灭杀,堂堂尚书令李慎思。这可是青州第一文官啊!

  青州地界,所有的文书案牍,皆由尚书令出!

  而且,还要引导市井的舆论风评。

  哪一条,都不容易办到啊。

  简直比操蝎子还难!

  这日中午,秋日明净,万里无云,神云府的东城门口,一辆颇为豪华的马车,车声粼粼的随着人流,进入了神云府。

  马车停在了云来客栈的门前,车帘子掀开,却是下来了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一身锦服的客商。

  那客商,方脸络腮胡子,面色黧黑。

  马车停下,客栈的小厮已经出来,将马车牵往后院去了。

  段融看向身侧那个给他赶车之人,此人是内史司的一名史监,他跟段融来,还有别的事。

  段融道:“你去忙你的吧。”

  那史监道:“爷你自己注意安全。小的撤了。”

  段融鼻子里嗯了一声,便大步跨入了客栈。

  那史监一身小厮的装扮,看着段融走入了客栈,才一转身,汇入了街边的人流中,淹没了行迹。

  段融走到了客栈的柜台前。

  那掌柜的身形瘦长,脸颊瘦削,一见段融便堆笑道:“爷,您住店?”

  段融道:“对。开间上房。”

  掌柜的问道:“爷住几日?”

  段融道:“不一定。先开五日。剩余的押着吧。”段融说着,已经将一张银票轻轻地按在了柜台上。

  那掌柜的瞄了那银票一眼,立马笑容更甚。“好!爷,你随我来。”

  掌柜的领着段融来到了二楼的一间上房。

  段融看了看房间,朝向不错,摆件也算精巧,便点了点头,道:“不错!到底是首府之地。确实气派!”

  那掌柜的目色一动,道:“爷,听你口音,不像是神云府地界的人。”

  段融笑道:“我南阳府的,来办点生意。”

  那掌柜的道:“一看您就是个做大买卖的。”

  段融道:“买卖不在大小,只要赚的,就是好买卖!行了,我饿了,给我弄点饭菜来。”

  “好!爷,你稍等!”那掌柜的,略一作揖,便出去了。

  段融刚坐下,没过多久,有一小厮便端着一壶清茶和几碟干果过来。

  他坐在那里,喝了盏清茶,吃了些干果,饭菜便陆续上来了。

  段融吃得那叫一个香甜,你还别说,这吃饭,还得在这世俗世界,虽然在云浮峰上,啥都有,饭菜做得也是不赖的,但在那苦修之地,吃山珍海味,都似乎透着一股清苦之味,让人吃不痛快。

  段融吃喝爽快,便躺在了床榻上,略歇一歇,便出了云来客栈,往不远处的一座茶楼而去了。

第442章 太和楼

  云来客栈附近的那座茶楼,不算甚大,但那也有两层的规制。

  此时,是下午时分,正是人多的时辰。

  茶楼一层大厅的台子上,一个中年微胖的说书人,刚说完了一大段评书,正在那喝茶润喉咙呢。

  段融走入了茶楼,瞄了那说书人一眼,便径直往二楼去了。

  随便点了几样吃食和一壶清茶,便在一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段融坐在那里,眺望窗外。看着街市上的行人和这一片的建筑。

  此处并不是神云府的中心处,他特意从东城门入城,又选了一家颇为偏僻的云来客栈,就是不想引人注意。

  段融此时心境平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颇感觉到一份闲适。

  看了一会儿,他不无感叹道:“山里毕竟清苦,还是热闹的地方宜居。”

  段融已经打定注意,他日后若是修为有成,绝不躲在深山里,一定在这市井闹市找个地方住下来。“红尘才是道场嘛。”

  段融不过是遐想了一番,随即便从闲适的意境里抽离了出来。

  他来这茶楼,可不是品茗闲坐的。

  段融扫了一眼,这楼上三三两两闲聊淡天的客人,神识便陡然放开了。

  他来之前,朱鹤可是交给了他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神不知鬼不觉地灭杀尚书令李慎思,还有一个就是控制引导市井风评,不让风评往政治漩涡那个方向去发酵。

  在段融看来,这两个任务,可谓息息相关。

  比如,若是以不同的方式,灭杀李慎思,就会对市井风评,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这也是为何,在议事时,樊红蕉说她直接蒙面,当厅刺杀李慎思,当即就被朱鹤骂了一顿。

  所以,在思考灭杀李慎思的方式时,就要将如何引导市井风评考虑在内了。这正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过要想在后续引导市井风评,还要先了解神云府的舆论场,猜测推想什么样的话题,会在这里如火借风势一般蔓延……

  段融虽然已经在此界,生活了六七年之久,但要精准地把控舆论,这六七年的时间,其实还远远不够。

  更何况,这六七年的时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苦修,而且他一直是以一个现代人的思想,生活在此界的。

  他并不是真的了解,此界市井日常的众生,他们精神世界的某些底层感受。

  段融坐在这茶楼内,要听的,就是这个部分。

  他要借此了解神云府的舆论场。

  其实,朱鹤交给段融的任务,若是在前世现代化的互联网世界,反而是常见的任务,特别是做公关的人,他们有一项任务就叫做舆情监测。

  而段融此时,在茶楼这消息海,做得就是类似的工作。不过,也就是工具换了而已,他用的工具是神识探查罢了。

  段融在这座茶楼里,直坐到夜晚亥时闭馆,才起身离开。

  他出了茶楼,在街边吃了点东西,就回客栈睡觉了。

  这一路车马劳顿,在茶楼监测舆情也是颇为心神,段融躺在床榻上,便瞬间睡死了,第二日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段融洗漱了一番,就在客栈内吃了些早点,便又到茶楼坐了一天。

  他在那座茶楼连坐三天后,才又换了个地方。

  那座茶楼,毕竟是神云府东城区某处偏僻的所在,他如果只监测这一个地方,那舆情监测的样本可就太单一了。

  第四日的上午,段融就走入了长乐街的太和楼。

  太和楼是神云府最大的茶楼。

  不仅位置好,临江而立,而且是在寸土寸金的长乐街上。来这里吃茶的人,可谓非富即贵。

  太和楼一共三层。

  一层楼是大厅,常有名角在台上说书、唱曲。

  二楼是敞轩的雅座。

  最紧要的是这第三层楼。

  第三层乃是包厢,许多的达官贵人,在三楼都有独属的常年包厢,那价格自是不菲。

  段融一步入茶楼,就感觉气氛大为不同。

  一楼的大厅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

  大厅的台上一位涂脂抹粉的伶人,正咿咿呀呀地唱着评弹,那姿容和嗓音都透着一股子淡淡的苍凉意味。

  让段融讶异的倒不是那台上的伶人,而是茶楼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客人,有些人也在小声的交淡着,但整个茶楼给人的感觉,却还是安静的。

  这和东城区,那座偏僻的茶楼,完全不同。

  段融缓步走上了二楼,捡了个角落靠窗的位置,寂静落座。在这样的氛围下,段融的脚步声不由地都轻了下来。

  段融刚落座,不一会儿,一位堂倌就走了过来,其脸上挂着含蓄的淡笑。

  那堂倌竟然一身素色的锦服,虽然颜色不扎眼,但那料子绝对是上等的。

首节上一节388/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