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01节

  章星九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课间休息只有十五分钟,我还有十分钟时间可以和您交谈,所以咱们还是长话短说吧!”

  柏顾闻再次无语,“章教授,您看到我过来,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预感么?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您完全可以把下堂课的时间挪到明天!”

  “对我来说,教导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您还有九分钟。”章星九再次指了指自己的宝玑腕表。

  1810年,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受那不勒斯王后委托,创制首枚腕表,此后腕表便在巴黎逐渐盛行开来,章星九带马宗文抵达巴黎后,便买了一对情侣表作为新婚的纪念,此后一直随身佩戴。

  柏顾闻彻底没了办法,眼瞅着再纠结下去也不合适,他只能清了清嗓子,郑重宣布,“尊敬的章星九教授,我刚刚收到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皇家科学院的越洋电报,很荣幸的通知您,因为您在阴极射线、黑体辐射、无线电报等领域的卓越贡献。”

  “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决定将190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您,以表彰您在物理领域做出的开创性伟大突破!您将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奖,及25万瑞典克朗奖金!”

  “非常荣幸能获得这一奖项。”章星九矜持地回答,然后问道,“本届是我独享了物理奖么?”

  这也是他根据奖金数量做出的判断,根据规则,诺贝尔奖每年的奖金都不相同,分配方式也会根据获奖人数有所不同。

  如果一人获奖,获奖者就可以独享奖金;两人获奖则由两位获奖者将平分奖金;三人获奖就比较复杂了,通常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奖金,既有过按照2:1:1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情况,也有三人平分的案例。

  章星九记得,首届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就是25万瑞典克朗,既然柏顾闻说自己的会领取25万的奖金,那就意味着他独享了这一荣誉。

  “是的!首届诺贝尔物理奖由您独享。”柏顾闻的回答肯定了他的猜测,“颁奖时间定在12月10日,地点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请您尽早出发,免得错过这次颁奖。”

  章星九心里暗暗吐槽,虽然他取代了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可就刚才柏顾闻所说的哪几项成就,起码值四五个诺贝尔奖,现在等于是用一个奖就抵消了他好几项重要成就,这可有点不像话,要是换成欧洲本土的学者,恐怕就不是这个待遇了。

  “好吧,我会向学校申请假期,如果获得批准,就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章星九答道,诺贝尔评选委员会不愿意给自己多发奖,那可由不得他们,今后章星九还会不断拿出各项重要成就,看他们到底是发还是不发。

  既然能逼他们把首届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自己,今后就一定能逼他们再给自己发几次。

  “哈哈,州平,恭喜啊!”马相伯听懂了他俩的对白,当即哈哈大笑上前道喜,他平时也会看外国报纸,略微知道一些诺贝尔奖的影响力,而且25万克朗的奖金也让他非常动容。

  如今瑞典克朗兑换美元的汇率大概在0.8左右,25万克朗相当于20万美元,而根据庚子赔款相关文件,一两海关银约等于0.742美元,这么算的话,章星九拿到的奖金相当于27万两白银。

  “同喜同喜,我这次获奖,最高兴的不是这么多奖金,而是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华人的聪明才智一点儿也不输给其他种族。”

  “章先生,根据颁奖典礼的要求,您”柏顾闻还要继续和章星九商量各种细节。

  可惜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不好意思,我该回去上课了。”

第303章 名闻天下

  柏顾闻身为一国领事,在沪上这块地方可谓备受尊敬,不管到了哪里都是贵客,还从来没经历过事情没说完就被甩到一边的情况。

  可瑞典如今迫切地渴望早日把诺贝尔奖推广开来,而且他也听说过许多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怪癖,所以哪怕被章星九晾在原地,也只能忍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章教授对科学和教育实在是太投入了,或许这正是他能获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吧!”

  “当初震旦学院尚在筹备的时候,州平就说了,不管有任何理由,其它人都不能干涉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等也深以为然,于是便写进了校规里。”马相伯面带微笑回应道,言语之间也是颇为自豪。

  俩人整整聊了四十五分钟,聊得柏顾闻都快找不到话题了,才终于听到了下课铃声,这铃声在他耳中犹如天籁一般,连忙起身到门口等候章星九的到来。

  幸好根据课程安排,章星九上完这节课,今天就没有其他课程了,柏顾闻方才有时间细细给他介绍诺贝尔奖的颁奖流程,叮嘱章星九做好准备。

  章星九考虑一番,勉强答应下来,“自从回国后,我也很久没有和欧美的科学家交流了,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而且二十五万克朗的奖金确实很重要,我准备拿出六成捐给震旦学院,继续扩大学校的规模,购买更先进的设备,以容纳更多学生入校就读,更多研究人员做研究。”

  “剩下的四成,两成用来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的读书,不用为生计发愁;另外两成用来当做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出国留学。”

  “章教授,您难道就一点儿都不留给自己么?这可是二十五万克朗啊!按照现在的汇率,差不多相当于二十七万两海关银!”柏顾闻还以为章星九不知道这笔钱的价值,连忙解释道。

  “我曾经到过瑞典,知道克朗的价值!”章星九丝毫没有被这笔巨款所诱惑,“这笔钱确实可以让我本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震旦学院和这些学生更需要这笔钱。”

  会客室里其他老师听翻译转述这番话后顿时肃然起敬,“马校长毁家办学,州平如今又把二十七万两海关银全部捐了出来,贵翁婿为了我华夏的教育事业可谓是倾尽所有,实在是让人佩服。”

  有那机灵的,马上出去联系记者,章星九看到也没有阻止,他可以不在意个人的声望,却不会放过这个帮助全国人民树立自信心,同时还能帮震旦学院扩大声望的好机会。

  柏顾闻在来的时候,也联系了沪上的洋记者,不多时中外记者齐聚震旦学院,马相伯干脆腾出礼堂,专门办了一场记者招待会。

  柏顾闻先上台,宣布了章星九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奖的喜讯,又给现场记者们科普了一番诺贝尔奖的地位,尤其强调了价值二十七万两海关银的巨额奖金。

  “柏领事,您是说奖金高达二十七万两海关银?我没有听错吧?”许多记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尊敬的诺贝尔先生去世前,留下了价值三千一百万克朗的财富,这笔钱约等于三千三百多万两海关银,现在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笔财富,每年的盈利将作为奖金颁发给在文学、和平、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获奖者,而这次的盈利均分给五个奖项,确实是二十五万克朗,按照现在的汇率,约等于二十七万两海关银。”柏顾闻满脸骄傲地答道。

  “轰!”现场顿时炸开了,不管是华夏记者,还是洋人记者看向章星九的眼睛里都满是羡慕和嫉妒,这么大一笔钱要是给我该多好啊?

  马上就有人询问,章星九准备如何花这笔钱,章星九把刚才的方案说了出来,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记者们满脸的不可思议,这该不是个傻子吧?这么多钱都够花天酒地一辈子了,他怎么就全部捐出来了,一两银子都没给自己留?

  “啪啪啪啪!”现场震旦学院的师生们满是尊敬的鼓起了掌,他们一个个激动不已,既为老师获得全球最高荣誉而感到高兴,也为老师的崇高情操佩服不已。

  过了好一会儿,记者们才从这笔巨额奖金中醒转过来,开始询问其他问题,“请问柏领事,按照您刚才的说法,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诺贝尔物理奖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奖项,章先生能获奖,就证明他是全世界最厉害的物理学家?”

  好多记者都眼巴巴的看着柏顾闻,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只是态度各不相同,洋人记者颇为不忿,他们不愿意承认章星九的成就。

  而华人记者大多都忐忑不安,自从1840年,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击碎之后,华夏备受欺凌,他们也变得不自信起来,不敢相信一个华人,能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物理学家。

  “据我所知,现在全世界还没有在影响力和奖金上,能和诺贝尔奖相比的奖项;章教授能够获奖,也确实证明了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柏顾闻实话实说。

  现场再次炸开,好多华人记者都激动地面红耳赤,有些甚至还流下了泪水,在这个年代,他们太需要这种能鼓舞人心的消息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记者们乘坐黄包车一路飞驰赶回报社,立刻开始着手撰写文章,甚至还有人不吝重金,用电报把这个消息传向大江南北。

  很快,章星九这个名字就传遍了全国,很多人都知道如今华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学者,压过欧美诸多学者,拿到了国际大奖和高达二十七万两银子的奖金。

  而章先生又把这笔钱全部捐了出去,这样德行与功绩俱全的学者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

  欧美许多报纸也公布了本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章星九的名声开始超越学术领域,成了名闻天下的大人物。

  今天开始,要去乡下待几天,没时间码字,只有两更,要是待的时间长,估计还得请假

第304章 各方议论

  “哈哈,州平今日扬我华夏威名于海外,实在是值得庆贺!可惜州平、阿张都不在绍兴,不然定要痛饮几杯。”如今正在绍兴府学担任经学兼算学教习的徐锡麟拿着报纸冲进了王子余家中。

  “哦?伯荪快给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子余连忙抢过报纸飞速浏览起来,看完直呼痛快,当即取出美酒拉着徐锡麟痛饮起来。

  寿鹏飞也收到了消息,立刻返回三味书屋告诉了寿镜吾,老先生高兴之余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洋人本就船坚炮利,如今又花费重金激励众人钻研科学,反观我大清,依旧因循守旧,将来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二十七万两银子,如此大一笔钱,谁听了不会眼红呢?”寿鹏飞也是心有戚戚,然后对章星九愈加佩服起来,“州平却能全部捐出去用于办学,实属难得。”

  “我这一人育人无数,州平最为杰出,然而他如今扬名的却不是我教的学问.”一时间,寿镜吾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寿鹏飞赶紧安慰,“州平虽然改学了新学,但他为人处世的原则却是父亲您教下的,他能舍弃二十七万两银子捐资助学,想必也是受了您的影响,有这样的弟子,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阿张已经在这里读书两年多了,按照现在的进度,再有几个月他就可以毕业了,他在报纸上看到章星九拿到诺贝尔奖的新闻,也是激动不已。

  阿张学习的专业是开矿,而开矿向来离不开炸药,学习和炸药有关的知识又绕不过诺贝尔,所以他对该奖项的认识要比其它人更加深刻。

  “州平真是了不得啊!”他由衷地称赞道。

  要是换成其它人,幼时的伙伴获得如此成就,要么嫉妒,要么会变得颓丧起来,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对方,阿张却不是这样。

  他在心里再次发誓,阿土已经做出了如此成就,我也不能落后于他,等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后,就兑现之前的诺言,去东洋留学,待学成归国后,就跟阿土一样为华夏之崛起而奋斗。

  说罢他连忙取出信纸,给章星九写了一封信,称赞他的成就,顺便说了自己的打算。

  写完想想又给钱钧夫写了一封,他俩也经常书信交流将来的打算,钱钧夫也对去东洋留学很感兴趣,那就和他商量好,一起去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为将来出洋留学做准备。

  杭州,钱钧夫收到消息,立刻找来厉绥之、蒋百里、施承志等求是书院的学子,拿着报纸大声宣告了这一好消息,然后发出了和阿张同样的感慨,“章先生和我们年龄相仿,却已经有如此成就,和他一比,我们实在是有些空耗时光,所以我准备入弘文书院学习日语,以备将来留学东洋所需,你们谁要随我一起去?”

  “同去同去!”厉绥之、蒋百里、施承志等人纷纷响应。

  天津,开平矿务局,总办严复看到报纸上的消息,不禁开怀大笑,“马相伯真是找了个好女婿啊!可惜我认识州平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不然怎么也要和他抢一回!”

  “只是,州平这样的大才,只留在沪上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他近来收到了不少来自京城的书信,说朝廷正在筹备重开京师大学堂,好多友人都邀请他去京师大学堂担任要职。

  严复觉得,要是请章星九北上,担任京师大学堂的理科教习,肯定能大大提高京师大学堂的教学水平,于是赶紧拿起纸笔,给马相伯和章星九写信。

  西安,陕西中学堂,于伯循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激动地拍案而起,“前些日子,我在报纸上看到震旦学院招生,便想去沪上报名,只是从西安到沪上路途遥远,就算过去也来不及了!没想到却错过了这样的大事!”

  “干脆我现在就去沪上,先在沪上住几个月,等候震旦学院再次招生,如此这般,肯定能赶上明年的考试,说不定还能见到章先生!”

  于伯循做事果断,立刻找到学堂老师要求退学,老师一看是他,二话不说就立刻批准。

  这可是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去年慈禧、光绪西狩长安,学堂被辟为行宫停课,且命学生、市民跪接;于伯循愤而上书陕西巡抚岑春煊,要求他“手刃西后,重行新政”,幸而被同学王炳灵力阻,才免遭大祸。

  这件事虽然被压了下去,老师们还是隐约听到了一点儿风声,这样的大炸弹留在身边谁不担心?现在他要退学,那简直是求之不得,谁还会阻拦他呢?

  在成都、在武汉、在长沙、在青岛许多担心国家未来的青年学子也萌生出了和于伯循一样的想法,纷纷离开家乡,前往沪上,准备报考震旦学院。

  日本,东京,孙逸仙从居住的旅馆中出来,正准备去和友人会面,结果刚出门就听到街道上的报童在喊,“清国的章星九先生获得了世界最高科技奖项诺贝尔物理奖,章先生乃是我亚洲之光”

  “给我来份报纸!”孙逸仙马上拦住报童,接过报纸一看,果然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章星九。

  再看正文,孙逸仙更加高兴,章星九得奖确实是全体华人,乃至所有黄种人的荣耀,难怪连日本的报纸都称赞他为亚洲之光。

  再往后看,孙逸仙的表情变得微妙起来,因为这份报纸也如实转述了章星九把二十五万克朗奖金全部捐赠出去的消息。

  这让他是既佩服又有些心疼,这么多钱,哪怕拿出十分之一资助革命该有多好啊?

  他考虑一番,去邮局给章星九发了封电报,前面都是恭喜他获奖,到最后才写了个英文字母C。

  章星九收到电报也没太多犹豫,如约给他汇款三万块银元。

  回到家里,收拾一番,第二天就登上了前往欧洲的客轮,准备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第305章 得奖的原因

  “可惜,这次你不能陪我一起去了。”章星九在码头和马宗文依依不舍的话别。

  “我也想跟你一起去,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可孩子还小,实在是离不开我。”马宗文抱着孩子说道,以现在的交通水平,带这么小的孩子进行越洋旅行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那就等下次吧,将来肯定还有机会再去瑞典领奖,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去!”章星九安慰道,尽管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把他之前的成就全算了进去,他也依旧有信心再次拿奖。

  别的不说,光电效应肯定能得奖,今年是1901年,距离光电效应诞生也没多久了,他准备过上两三年就拿出来,到时候依旧可以得奖。

  “我也相信你能做到,路上照顾好自己,等到了巴黎,记得替我和玛丽他们问好。”马宗文一手抱着孩子,用另一只手摘去章星九衣领上的毛絮。

  “诸位请回吧,顶多三个月后,我就会回来,我还要补上缺的课呢!”听到催促旅客上船的汽笛声响,章星九挥别众人,踏上了舷梯。

  他现在在震旦学院不仅要担任物理班的班主任,教授他们物理专业课程,还要给其他专业的学生教数学、英语,实在是有点忙,也就是领奖的事太过重要,不然他也舍不得离开这么久。

  马宗文也差不多,既要教教育班的学生专业课,还要给其他系的学生教法语,幸好他俩家底殷实,能顾得起人帮忙照顾孩子,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走上甲板,船长亲自带人迎接了章星九,恭恭敬敬地说道,“教授,很荣幸您能乘坐这艘船,一等舱最好的房间已经给您准备好了。”

  这次获奖,对章星九的身份地位也是一次很大的提升,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学者尤其是顶级学者的地位不断提升,他现在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洋人也得给他应有的尊敬。

  “非常感谢,我也很高兴能乘坐这艘船前往欧洲。”章星九礼貌的回应,和船长聊了几句便回了自己的船舱,两名水手提着他的行李跟在身后,一直送到船舱,按照章星九的要求摆放好,才拿着小费满意的离开。

  旅程开始之后,章星九再次成为船上的焦点人物,只要他出现在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地,就会有一大群围上来,好奇地和他谈论物理学,只是这些人的水平大多都非常一般,也就听个热闹罢了。

  一个月后,客轮抵达马赛港,章星九弃船登陆,乘坐火车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巴黎,索邦大学用盛大的仪式欢迎了他的回归。

  章星九毕竟是在索邦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的,他现在得了诺贝尔奖,这同样也是索邦大学的荣誉,现在章星九回来了,他们肯定要热情地招待。

  “教授,非常感谢您的提名,我终于得奖了!等明年的时候,我也会提名您和皮埃尔、玛丽,你们的成就同样能获得诺贝尔奖!”章星九首先感谢了李普曼教授,当然,他这次获奖,李普曼教授付出的努力可不仅仅是提名而已,只是现在人多,不方便说罢了。

  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酒会,结束后章星九应邀来到李普曼教授家中,郎之万和居里夫妇也来了,这时候没有外人,章星九便问出了刚才没好直接问的问题,“教授,我很好奇,瑞典皇家科学院是因为什么,才打破偏见把奖项颁发给我的?”

  “我也想过自己很有可能获奖,只是没想到会是第一届,更没想到会独享这一奖项,伦琴教授、迈克尔逊教授等候选者也有资格拿到这一奖项,当然,还有您和皮埃尔、玛丽。”

  李普曼取出一瓶珍藏的波尔多红酒,慢条斯理地给他们倒上,等吊足了章星九的胃口,才慢慢说道,“我从几位老朋友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你能够获奖,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你的成绩确实够硬,阴极射线、黑体辐射、无线电报,这三项成就都能无可争议的获得诺贝尔奖!甚至再细分,一些重要的步骤单独拿出来也能争取奖项。”

  “其次,诺贝尔奖也需要展示公正性,而让你获奖无疑可以显示他们没有被政治、种族等问题干扰,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还有,贵国的政治局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那场不幸的战争中,一些地方官员选择了妥协,所以有些评委私下里认为,把奖项授予你,可以培养一个亲近欧洲国家的代言人出来。”

首节上一节101/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