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02节

  章星九没想到,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盛宣怀、袁世凯他们搞东南互保,竟然还会对自己得奖产生影响,但仔细一琢磨,却又觉得有道理。

  义和团可以说是落后的,却也展现了华夏不会和印度一样,被外人奴役的坚定决心,这时候欧洲各国对华夏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意识到彻底分割殖民华夏是不现实的,只能培养代言人来维护本国的利益。

  章星九是欧洲大学培养出来的,又有崇高的声望,确实有当代言人的潜力,只是章星九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他绝对不会出卖华夏的利益。

  “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你的无线电报技术已经可以商用了,瑞典几家影响力非常大的企业,拿下了这项技术在北欧区域的专利授权,他们都觉得,让你获奖可以节省大量宣传费用,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人们接受这项新技术!”

  “他们甚至策划了一项推广活动,准备在颁奖之后实施,到时候还会邀请你出场。”

  “这些企业原本就有一些高级技术人员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试,拥有投票选出诺贝尔奖得主的权力,再加上接受过他们资助的、和他们有合作关系的,那就更多了!”

  “因为你获奖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你才能战胜伦琴、斯特拉特、迈克尔逊等人拿到这个奖!”

  哈,章星九终于明白了,原来还是钱的问题啊!

第306章 抵达瑞典

  章星九应约前去,到了地方,裕庚看到他剪了辫子,留着短发也没说啥,因为今年清廷开始试行洋务改革,军事和教育成为重点领域,在新式学堂和军队中,要求学生和士兵剪掉辫子,以示与现代化接轨。

  虽然这一举措在当时并未全面推广,更多的是局限于特定群体,但是以章星九的身份,就算剪了辫子他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在外面就不用讲国内的旧规矩,章星九看到了他的两个女儿德龄和容龄,这俩人都在历史上留下过一些记录。

  裕德龄因为精通八国外语,曾经在慈溪身边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翻译女官,后来嫁给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随夫去了美国,成了一名作家。

  裕容龄是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后来也进宫当了女官,还编了不少中国风格的现代舞蹈,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文史馆馆员。

  宴会上来了不少法国名流,其中不乏在政府任职的公职人员,他们见到章星九都很亲切,和他相谈甚欢,还和章星九讨论了引进更多留学生前往法国留学的事。

  章星九知道,就如同李普曼昨天说的那样,希望把他培养出法国在华夏的代言人,他们觉得法兰西如此发达,只要伸出橄榄枝,章星九就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其实何止现在,此后百余年,西方国家不断采取类似的手段,略微给一点儿优待,就有人屁颠屁颠的凑过来,把西方当成绝对美好的存在,通过谄媚的表现为自己赢得好处。

  章星九知道他们是什么东西,所以留学生可以派,毕竟现在法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想让他出卖华夏的利益,那就算了吧,他又不是那谁谁一样的人,基本的骨气还是有的。

  不管怎么样,这场宴会举办的还算成功,裕庚觉得利用章星九彰显了华夏的威仪,那些法国人也觉得和章星九聊的不错,达成了留学生合作事宜,等这些留学生来了法国,见识了法国的繁华,那么将来他们毕业回国后,一定会留下很好的印象。

  等这些人逐渐成长,在华夏政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法兰西或许就能从他们身上获得超额回报。

  章星九也防着这一手,所以在挑选留学生的时候,一定会审核他们的人品,并在平时震旦学院的教学中,增加爱国教育,同时向他们揭露西方国家光辉外表下的阴暗面,让这些人提前对西方国家祛魅。

  中午在大使馆做客,下午则回到索邦大学举行演讲,有些和他同期进入索邦大学的同学现在还在为争取学位而努力,章星九却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客座教授的职位,还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些同学看到他也是羡慕不已。

  章星九在演讲中,大谈特谈索邦大学给自己提供的帮助,把索邦大学夸上了天,学生们听了都非常高兴,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也很欣慰,他们现在已经把章星九当成了索邦大学的骄傲,也就是他现在太年轻了,要是年纪再大一些,或许索邦大学的校园里,就会出现他的铜像。

  当然,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章星九作为索邦大学的学生、首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注定会在索邦大学的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把他的画像悬挂在教学楼里,为他树立塑像只是迟早的事。

  章星九这么做也是为后来者铺路,现在让索邦大学和其他法国高校认可华夏留学生,将来其它人来法兰西留学,他们的处境就能好一些。

  演讲结束,李普曼教授又告诉他了一个好消息,法兰西科学院决定吸纳章星九为外籍院士,他也成了法兰西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章星九估摸着,这估计是他们看到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后做出的决定,本次获奖的除了他,还有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和平奖的获得者是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

  经济学奖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法兰西科学家没有拿到自然类的奖项,他们肯定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正好章星九是法国大学毕业的,那就把他招募进来,多少也能增添一些光彩,而且章星九的学术成就绝对够得上外籍院士的标准。

  所以,章星九在巴黎又多待了一天,跟着李普曼教授一起,到法兰西科学院,领取了外籍院士的证书,方才依依不舍地告别李普曼、郎之万、居里夫妇等人,乘坐火车前往柏林。

  要是走海路的话,还得从丹麦绕一大圈子才能进入波罗的海,花费的时间未免太长,所以章星九选择了现在这条线路。

  火车抵达柏林,去柏林大学做了一次演讲,和德国的科学家们交流一番,第二天一早继续乘坐火车北上,抵达波罗的海沿岸的罗斯托克港。

  然后换乘船只,穿越波罗的海,终于抵达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整个旅程章星九换了两次客船、三次火车,耗时一个多月。

  怪不得诺贝尔奖十月份公布结果,十二月才举行颁奖仪式,现在的交通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欧洲本土的获奖者或许还好一些,其他大洲的获奖者想抵达斯德哥尔摩领奖,那还真得留出两个月时间来,不然可不一定能赶得过来。

  章星九进入专门招待获奖者的酒店休息,当天晚上,就来了一批客人。

  大家过年好啊,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307章 中文演讲

  这些人既有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要和章星九沟通领奖流程,还有无线电报公司的代表,他们准备借用章星九的名声做宣传。

  对于如何领奖章星九并无异议,但是在演讲环节,章星九却让这些工作人员非常为难,因为当他们询问章星九准备用何种语言发表获奖感言时,章星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

  工作人员很是纠结,“先生,我们都知道您精通多国语言,英语、法语、拉丁语都会,您可以使用法语演讲,这样在场的嘉宾更容易听懂一些。”

  从17世纪路易十四时代开始,以及整个18世纪,法国在欧洲大陆文化界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是文化和时尚中心,法语也成为外交和宫廷的通用语言。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期间英国也试图通过政治和外交提升英语的影响力,倒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却没能成功地挑战法语的地位。

  直到四十多年后,美国才依仗无可匹敌的工业生产能力,通过工业产品、经济影响,传播英语文化,这才让英语取代法语。

  工作人员这么说倒也合情合理,一来法语是当下的通用国际语言,二来章星九在法国留学过很长时间,只是章星九依旧坚持,“我认为,在这样的正式场合,使用母语发言更加合适,而且我觉得使用中文也可以说明诺贝尔奖的巨大影响力,彰显奖项的公正性。”

  听到这几句夸奖的话,工作人员很是高兴,他的态度也缓和了些,“当然,这是您的权力,只是我们一时间很难找到优秀的中文翻译,把您的演讲词翻译给在场的嘉宾。”

  既然他们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章星九也退了半步,“没关系,我可以用中文和法语各讲一遍。”

  谈完这些,无线电报公司的工作人员赶紧进来,向章星九讲述了他们准备好的宣传方案,章星九听后进行了一些修改。

  他们听后半忧半喜,“教授,您的方案无疑更具震撼性,只是现在还来得及做准备么?”

  “我在离开沪上的时候,已经和他们沟通好了,相关设备也带了过来,你们现在可以回去通过有线电报和他们联系,请他们做好准备,然后我们私下里先进行一次演练,如果成功,就按照我的方案进行,如果不幸失败,就继续沿用你们的方案。”

  工作人员顿时松了一口气,“那就没有问题了,我们马上按照您的方案进行准备,等私下演练获得成功,我们马上联系更多记者过来报道,现在世界各国的记者都聚集在了斯德哥尔摩,这是个绝佳的宣传机会。”

  “我也是觉得这个机会非常好,所以加紧时间拿出了这些新设备,按照之前签署的协议,这些设备的专利也可以和你们共享。”章星九这次来斯德哥尔摩,可不仅仅是为了领奖而已。

  休息一晚,

  章星九站在甲板上,特意拿起望远镜专门欣赏了斯德哥尔摩东南面的海滨小镇沙丘巴登,几年后,康有为会来到这里,盛赞当地的美景,“天下风光之美,瑞典第一,瑞典风光之美,沙丘巴登第一。”

  随即花费三万六千瑞典克朗的巨款,购买了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大兴土木,打造自己的中式后花园“北海草堂”。

  康南海可不只有这座北海草堂,他在世界各地都有房产,难怪后世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康广厦。

  接下来几天,章星九他们或是去大学举办演讲,或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就在科学家们逐渐感到厌烦的时候,颁奖典礼的日子终于到了。

  12月10日下午,所有获奖者和嘉宾齐聚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音乐厅,下午四点半典礼正式开始,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登台发表演讲,盛赞诺贝尔奖的伟大意义,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并欢迎获奖者及其家人。

  随后按照顺序开始颁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一个颁发,德国医学家、马尔堡大学教授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从奥斯卡二世手中接过23K金奖章,和获奖证书,用德语发表了获奖感言,看来在这方面,他倒是和章星九想到一块儿去了。

  “首先,请允许我感谢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科学院对我的热情款待,诺贝尔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成功的企业家,他还在临终前为全世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诺贝尔奖的设立将大大提高科学家、文学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们的社会影响力,鼓励他们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或许有很多人听到我获奖时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一伟大的荣誉竟然落到了一名东方人头上,在这里我要说是的,四千年以来中国在人类自然发展史上有过很多重要贡献,虽然我们民族现在正处于低潮期,但是我相信,华夏文明今后一定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只不过是开始而已。”

  “我愿意说,我为自己的华夏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同样,我为能致力于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现代科学而感到自豪。”

  “我能获得现在的成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结果,希望今后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交流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章星九先用中文讲了一遍,又用法语进行了复述,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直到章星九回到座位上坐下,掌声才渐渐停息。

  看着手上的奖章,章星九很高兴,他今天创造了一个今后百余年都无法被突破的记录。

  他不仅是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还是第一位亚洲得主、华夏得主,更是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第308章 越洋电报

  章星九是1879年生人,今年22岁,而原历史中,最年轻的获奖者是191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他和父亲威廉-亨利-布拉格因为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而获奖。

  直到章星九穿越的那一年,依旧没人可以打破这个记录,而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光学习已有的知识就需要大量时间,再加上排队等候领奖的科学家越来越多,想打破布拉格的记录就更难了。

  现在章星九把这个记录往前提了三年,就更加不可超越了,25岁要是运气好,还有希望打破,22岁的话放到后世才刚刚本科毕业,本科期间就要做出突破性成就,还要超越一大堆排队等候领奖的候选人最终顺利拿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奖项颁发完毕,众人乘坐豪华马车来到附近的酒店,进入到典礼的下一个环节诺贝尔晚宴,今年参加晚宴的只有130位宾客,后来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超过了一千三百人。

  晚宴结束后,众人直接上楼休息,早上醒来,其他获奖者和他们的家人已经开始准备返回了,章星九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

  趁着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记者还没有离开,无线电报公司迅速租赁了这家酒店最大的会议厅,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

  负责宣传推广的斯文松满面红光地站在台上,大声向大家宣布,“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欢迎本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章星九教授!他即将宣布一个伟大的科技突破!”

  “哗啦啦啦!”记者们顿时激动起来,他们没想到来采访诺贝尔奖颁发典礼,竟然还有这样意外的收获。

  章星九走上台去,没有废话直接开大,“先生们!众所周知,此前许多科学家都声称,因为地球曲率的影响,无线电报无法进行太远距离的传播,只能把发送和接受的距离限制在二百英里以内,无法像有线电报一样进行大范围的商业应用!”

  “而现在,这个难题已经被我解决了,我使用了更新的技术,使得无线电报发送接收距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我们甚至在斯德哥尔摩使用无线电报,跨越大洋和美国进行实时沟通.”

  简略的说了几句技术问题,章星九就慷慨激昂的宣布,“如今实验已经准备好了,请让我们一起见证,第一条越洋无线电报的发送!”

  “轰!”现场顿时炸了,就算这些记者不太了解技术问题,他们也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有线电报需要铺设电报线,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假设跨越大洋的电报线,还要使用海底电缆,成本就更高了。

  无线电报技术不需要电报线,光架设发送接收设备才需要几个钱?跟有线电报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这样无线电报公司就能用更少的钱,搭建起更加广袤、密集的电报网,对有线电报进行降维打击。

  “这可真是个大消息!章教授,实验什么时候开始?”记者们连忙问道。

  “现在就可以进行,我们在斯德哥尔摩郊区架设了发射接收装置,在美洲的纽芬兰架设了同样的装置,请大家跟我们一起去现场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从斯德哥尔摩到纽芬兰最东北边距离大概有四千多公里,这差不多是现有技术的极限了,这让章星九有些遗憾,要是把另一个地点放在纽约,宣传效果肯定更好。

  不过也没关系,今天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全球的无线电报公司会进行合作,开始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到时候纽约、巴黎、伦敦、柏林等大城市都有会越洋电报发射接收表演。

  无线电报公司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大家出了酒店就登上马车向郊外行去,章星九坐在最前面那辆,到了地方检查了竖起的天线和下方的设备,“没问题,可以发射!”

  操作员立刻按照计划按动发射器,用摩尔斯密码将一道无线电波向天空发射出去,这道电报只一瞬间就抵达了电离层,经过数次反射,最终被安放在纽芬兰的接收装置捕捉到。

  “收到了!”那边的接收员兴奋地喊道,立刻把电报信号解码成字母,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英文单词hello!

  “太好了!”JP摩根的代表握紧了拳头,他似乎看到了一座含量惊人的金矿正在自己面前打开。

  “这技术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只是被他抢先拿出来罢了。”如此酸意浓重的代表来自爱迪生的公司。

  章星九知道这项技术有多么广阔的前途,所以在美国进行巡回学术交流的时候,不仅和各所高校达成了合作,还给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梅隆等巨头分润了利益。

  没办法,现在你不给他们分润利润,就什么都拿不到,给了他们,章星九还能多少拿到一点东西,诺贝尔奖就是最好的证明,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就是这么憋屈。

  现在这些人都派出了代表在纽芬兰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看到实验成功,他们都激动地涨红了脸。

  “先生们,我们该回什么?”发报员问道。

  “Good!这是一项很棒的发明!让我们表达对章教授的赞赏和敬意吧!”摩根的代表当仁不让地代表其它人做出决定。

  这才是第一次越洋无线电报实验,大家都不想出岔子,所以发送的内容都比较简单,只有一个单词而已!

  很快斯德哥尔摩也接收到了这一信号,记者们看到纸条上的单词,立刻鼓起掌来,哪怕再迟钝的记者也明白,既然能成功地发射接收一个单词,那距离发射接收一整篇文章就不远了。

  这意味着无线电报的商业化道路已经是一片坦途,这项技术必将给全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快,记者们的文章就出现在全球各大报纸上,第一届诺贝尔奖和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发射了无线电报立刻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

第309章 朝廷的注意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02年1月7日)午刻,慈禧回到北京,结束了她一年零五个月的流亡生活,这标志着庚子之乱的影响暂时告一段落,清廷勉强维持住了自己的统治。

首节上一节102/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