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的表现来看,高加林觉得她之前没拍过电影才是正确的。
“你往前走几步,诶,对,到这儿就行了,再转个圈让我好好看看。”史淑君一见也来了兴趣,连忙让陈虹将她的外形展示出来。
看完史淑君微微点头,从颜值上来看,陈虹演周晓白倒是够了,于是她翻出一段台词,让唐启东交给陈虹,“你读下这段。”
“你你可真贫……这些恭维话都是从那本书上学来的吧?”
陈虹的发音比较标准,只是没有融入情感,听起来有些干巴巴的。
史淑君皱了皱眉,光有好皮囊可演不好周晓白这个角色,但她又很喜欢陈虹的外形,纠结片刻她决定听听别人的意见,“加林,你感觉怎么样?”
“毕竟是大一新生么,有些稚嫩也是在所难免的,我问几个问题吧?”得到许可后高加林问道,“陈虹同学,你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他问这个干嘛?陈虹有些不明白,但还是说了出来,“我爸妈都是知识分子。”
“那你的家境应该很不错喽?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吧?”
“是比大部分同学稍微好一点儿,从小没短过我什么,也管的比较严,我想帮家里干点活儿,他们也不让干,说我好好学习就行了。”
听了陈虹的回答,史淑君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因为她的成长环境和周晓白颇有相似,都是从小被家里保护的很好,唯一的区别就是家庭层次而已,而这点缺陷可以弥补,他们想找个高干家庭出身的漂亮姑娘可不容易。
“我给你讲个剧情,你试着演一演。”史淑君立刻出了两道能表现周晓白娇气的题目,这次陈虹表演的就合格了。
“嗯,回去等通知吧,要是有结果,我们会再找你的!”史淑君想着,要是没有更好的,那就选他吧。
看完大一新生,再看大二的,虞山卿倒是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祁同伟的扮演者却一直没找到,也没找到能在颜值上和陈虹一较高下的演员。
高加林有些遗憾,李幼斌去年已经从上戏的进修班毕业了,不然把这个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喊来,扮演祁同伟这个大帅哥,将来等《亮剑》播出,倒也是一段佳话。
既然上戏找不到合适的,那就推荐外面的人吧,“史导,去年有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不知道您看过没有,里面扮演男一号‘伯爵’的演员长得挺帅的,您有印象没有?”
“有啊,叫许亚军好像,今年金鹰奖的最佳男配么!还上过《大众电影》的封面,在他之前都是女演员上封面,男演员里他还是第一个;别说,他的形象气质演祁同伟确实合适!”
史淑君越想越觉得许亚军合适,“我看过《大众电影》的介绍,他今年才二十二岁,稍微化妆下演大学新生也能说得过去,我这就给儿童艺术剧院打电话,请他过来试一试。”
许亚军是童星出身,八岁就参加电影选角,十二岁考上中戏的儿童戏演员班,同年出演了第一部电影《青春似火》,毕业后进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工作,一边演话剧一边参加影视剧的拍摄。
电话打过去,儿童剧院不愿意放人,他们觉得许亚军外出拍戏影响了剧团的演出,便给他下了禁演令,今后三年都不能外出拍戏。
许亚军本人也有点不太愿意,在拍摄《寻找回来的世界》时,他和年轻的白云大妈擦出了一些火花,许亚军还想更进一步,去上海拍戏这不是耽误时间么?
好在史淑君把电影的内容一说,他们马上就同意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么好的作品,要是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许亚军很快来到上海,试镜过程非常顺利,史淑君当场就定下了这个角色。
青年演员挑选完毕,老师还有学校领导从上影厂现有的演员里挑就行,剧组很快凑到一起,认真地研究剧本,努力做好拍摄前的准备。
这时候差距就显出来了,许亚军、盖丽丽、高宏亮等有过影视表演经验的,很快就适应了角色。
其他一些没演过影视剧,却参加过正式舞台演出的演员进步也很快。
陈虹跟其他几名只有学校内部演出经验的演员就有点跟不上了,他们非常着急,每天都抱着剧本、原著认真研究,可进步依然不快。
这天周末,高加林又来到上影厂,和史淑君讨论剧组的时间安排,顺便看看这些演员的准备情况。
等他出来的时候,陈虹咬了咬嘴唇,鼓足勇气追了上来,“高老师,您能给我讲讲戏么?”
第113章 说戏
“说戏?”高加林停下脚步,好奇地转过身来,“要说戏,你找史导演,或者盖丽丽他们不是挺好的么?干嘛想到找我啊?”
“因为.因为我有点怕史导,不敢去打扰她;丽丽姐他们他们”陈虹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清楚。
“他们倒是愿意教,就是你觉得大家都是大一新生,你找她学有点过不去心里的坎。”高加林倒是猜出了一星半点儿的原因。
陈虹这种家境比较优越、成绩也比较好的女生他见过不少,大多都有那么一些傲气,不愿意承认自己比身边的同龄人差,让她向盖丽丽请教,那确实有些为难。
唰的一下,陈虹的脸就红了,被人看穿心事简直太难堪了,她连忙扫了一圈,发现没被其他人听到,才松了一口气,要不然这话传到其他同学耳朵里,她可就没脸见人了。
“不是。”陈虹死活不愿意承认这一点,“那天试镜的时候,要不是你帮忙说话,我估计早就被史导刷下去了,所以我就.我就想着你肯定愿意帮我。”
“原来是这样啊,我主要觉得你的形象气质和周晓白比较相符,我怕史导错过,才多说了两句。”高加林给她留了面子,没有继续纠缠刚才的事儿。
而且她刚才说的应该也是真话,一个小姑娘突然到了陌生环境,总会有些不安,这时候谁帮她一把,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感,遇到事情也习惯会找对方帮忙。
许多大学女生刚刚进入大学,就很快开始恋爱,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您能给我说说,怎么才能演好周晓白这个角色么?”陈虹小心翼翼问道,生怕高加林拒绝,这可不是在江西老家,一旦被拒绝她可就真不知道该找谁好了。
未来的陈虹非常干练,作为制片人把剧组事务处理的妥妥当当,就算是遇到陈诗人这样的奇葩导演,也能保证剧组顺利完工。
现在的陈虹却只是一个刚刚离开家乡的小姑娘,而且还是温室里走出的小姑娘,没有经历过凡尘俗世的磨砺,确实会为这点小事感到困扰。
“行吧,你有哪些地方不知道怎么演?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说,我能解决就帮你解决,解决不了,我再去找史导,别看她平时挺严肃的,实际上史导很好说话。”高加林答应了下来。
自己来的时间不凑巧,龚雪让姓陈的拐走了,朱琳跟了姓李的,妲己毛病太坏不敢沾染,现在遇到陈虹,倒是可以先接触接触。
“谢谢高老师,您人真好。”陈虹顿时喜笑颜开,看得高加林一时有些恍惚。
就算是见多识广,这样一个大美女当着你的面笑,还是会让人心动啊!这也挺好的,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样子,老是在领导面前扮成熟也无聊不是。
往前走了一段,看到树荫下有条长椅,高加林便过去坐了下来,“哪些地方觉得比较困难?”
陈虹也在旁边坐下,俩人中间留了半个人的空隙,她翻开剧本找到自己觉得难的地方递给高加林看,“这段,周晓白接受钟跃民的邀请,一起偷偷溜进学校广播站听音乐的时候。”
“她刚因为钟跃民说‘约翰-斯特劳斯这首圆舞曲,叫《音乐,美酒和女人》,咱今天可都全了’而生气,转头就因为钟跃民对《六月船歌》的解读而心生仰慕,这转变也太快了吧?我不太理解。”
电视剧里,这段剧情发生在钟跃民家里,现在钟跃民跑到上海读大学了,自然不能把家里的留声机带着,于是就改成了去广播站听磁带。
“这个很好理解,周晓白对钟跃民的感觉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他才华的欣赏,另一种是对他混不吝的反感。”高加林帮她分析起来。
“在音乐开始之前,钟跃民的话让周晓白产生了反感,因为她家教非常好,以前没人敢在她面前说这种带有调侃,而且还是调侃男女关系的话,这个你能体会吧?”
陈虹立刻点头,“我明白,以前也没人会在我面前说这种话,刚和许大哥对戏的时候,听到这话我就很生气,情绪一直转不过来。”
“要不怎么说你演周晓白合适呢!你看,你的反应和周晓白的完全一样!”高加林夸了一句。
陈虹害羞低下脑袋,心里却美滋滋的,高老师夸我了,我就说我肯定没那么差。
“后面演不好,是因为你们对戏的速度太快了,而且直接漏过了中间欣赏《音乐,美酒和女人》还有《六月船歌》的环节。”
“书里,周晓白先听了《音乐,美酒和女人》,美好的音乐让她慢慢忘了钟跃民刚才的话,整个人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
“等《六月船歌》开始的时候,钟跃民用极富激情的语言,将柴可夫斯基用旋律展现的俄罗斯美景,清晰地描绘了出来,这种描绘和音乐的曲调是同步的。”
“旋律激昂时钟跃民在讲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加索风光、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旋律婉转时,他又说到轻风吹过的白桦林,幽静的湖面上小船缓缓滑动,耳边还能听到林间夜莺的歌唱.”
“古典音乐可没有歌词,这些画面都要听懂音乐才能体会出来,能领会到这些清晰可见的意境,说明钟跃民对音乐的鉴赏水平非常高。”
“周晓白的母亲也喜欢古典音乐,她知道拥有这样的鉴赏天赋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情,她在钟跃民身上看到了闪光点,进而产生仰慕之情就成了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陈虹静静地听着,慢慢地她就跟聆听钟跃民描述俄罗斯风光的周晓白一样,眼里的崇拜之情越来越明显,“高老师,没想到书里短短几百个字,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多东西,您真是太厉害了。”
“背后的细节越多,人物就越丰满,这是所有作家都掌握的技能。”高加林也没有自吹自擂,她能领会到这个意思就足够了。
“那么,现在让你再演这段戏,会不会好一点?”
第114章 来我家吧
陈虹拿着剧本又看了一会儿,闭上眼睛想象着高加林描述的画面,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还是摇了摇头,可怜巴巴地看着高加林,“您说的我能理解,可是体会不到,高老师,我是不是太笨了啊。”
“不着急,慢慢来,你才刚入学,还没经过专业训练,有些吃力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日后演的戏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高加林安慰道。
“可是.可是现在怎么办啊?我要是一直理解不了,史导该不会要换人吧?”小姑娘愈发的慌了,她知道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全年级这么多新生,能拿到角色的才几个?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搞不好一直到毕业,都不一定会有类似的机会。
“看,你又急,有问题不怕,慢慢分析问题然后解决就是了,咱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拆开来慢慢分析,一开始听到钟跃民的话感到生气的情绪应该没问题了吧?”高加林继续帮着分析,他也想让这部电影早点拍出来,周晓白可是重要配角,换人肯定会耽误拍摄进度。
“嗯,这个我能演好。”陈虹点点头,慌张稍微少了点。
高加林也头疼,他倒是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可不懂该如何调教演员啊,只能慢慢地猜测,“那么,现在难点就是听到音乐和钟跃民讲解乐曲意境时候的情绪变化了。”
“嗯,是这样的,我没听过这两首曲子,没办法理解其中的意境。”陈虹的眼神里满是没有被约翰-斯特劳斯和柴可夫斯基污染过的纯真。
高加林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问题应该就在这里了,这好解决,我.我家里就有这两张唱片,你去听几遍,应该就能领会这段情绪变化了。”
他本来想说可以把唱片和留声机送过来,可转念一想,多好的机会啊,怎么能这么浪费呢?要是剧组确实有需要,将来再送也不迟。
“您不是还在读书么?”陈虹倒也没多想,就是觉得奇怪,她知道高加林是陕北人,现在正在浦江学院读大三,按道理说在上海应该没有家吧?
“之前用稿费买了栋房子,平时需要写作的时候就去那边住几天,因为是民国时的老洋房,所以就仿照原来的布置风格,买了一台留声机,还有一些唱片,写作的时候放着音乐,倒是也能激发灵感。”
“你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喊上关系好的同学一起过去,地方也不远,就在复旦中学对面,你们待会回学校刚好路过。”
他们现在在上影厂,上影厂距离上戏只有四公里,高加林的房子正好在这两个地方的中间处,骑自行车的话十来分钟就到,听完音乐陈虹骑车回上戏同样只要十来分钟。
高加林拿出笔,在笔记本上给她勾画路线,他一点儿也不着急,现在年轻姑娘单独去男青年的家确实容易引起误会,没关系,那就多带两名同学好了,等慢慢熟悉适应了,她或许就会一个人过来了。
“哦,是这里啊,我这几天过来的时候确实路过过,这边的房子都挺漂亮的,我和丽丽姐她们聊天的时候还提起过。”陈虹没好意思说,她们聊天的时候非常羡慕,纷纷猜测住在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人物,没想到自己面前竟然就坐了一位。
“那就喊她一起来吧,正好时间也差不多了,听完曲子顺便再吃个饭,吃完饭回学校刚刚好。”高加林都替她安排好了。
“会不会打扰您啊?”陈虹犹豫了,她确实挺想去长长见识的,可才跟高加林认识没多久,就要去人家家里,会不会让他误会啊?
高加林刚准备开口,就听见一阵儿急促的脚步声,盖丽丽迈着大长腿走过来了,“高老师好,虹虹,找你半天了,没想到你在这儿啊,我们准备回去了,你一起回不?”
“我”陈虹略一犹豫,便下定了决心,“我有段剧情不明白,高老师正在给我讲,你们先回吧,等高老师给我讲明白了我就回去。”
“哦,那我们就先走了啊,高老师再见。”盖丽丽没有半点怀疑,从这儿回学校很近,沿途又都是繁华路段,陈虹一个人回去也没问题。
她来的风风火火,走得匆匆忙忙,不一会儿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出来了,到停车处取上自己的自行车,有说有笑地回学校去了,只留下高加林和陈虹两个。
又过了五分钟,感觉他们已经走远了,陈虹便鼓起勇气问道,“高老师,那咱们现在就去您家听《船歌》?”
“行,那就走吧!”高加林拍拍屁股起身,和陈虹一起取了自己的自行车,一前一后向泰安路走去。
嘿,还不想让其他人跟着去,我倒是小瞧这姑娘了,表面看着单纯,内心的想法可是很丰富的么?
想想也是,倪大姐的墙角她都能挖,还能把诗人捆的死死的,这可不是光有脸蛋就能做到的事儿。
不过没关系,要是只能活一辈子,那肯定得找个心思单纯的姑娘,简简单单过一辈子;现在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就得各式各样的姑娘都体验一番。
“小陈,你喜欢吃什么啊?”高加林边骑边问。
“待会儿我来做吧,我在家里学过做饭。”陈虹的声音有点紧张,这还是她第一次单独去男生家里。
“你是客人,怎么好让你动手呢,是喜欢吃清淡的还是辣一点儿?是喜欢中餐呢,还是西餐?”
“您还会做西餐?”陈虹脱口而出。
“成,那就西餐好了,听施特劳斯和柴可夫斯基,再配西餐确实合适。”高加林马上就明白了,这姑娘虽然家境不错,可一直待在江西的县城里,怕是还没吃过西餐。
自行车拐进泰安路,高加林停在路边,拿起公共电话讲了几句,又带着陈虹继续往里骑,进入小区左拐右拐,最终在一处布满鲜花的花园里停下,“好了,咱们到了!”
回头一看,陈虹已经呆住了。
第115章 都开挂了谁还追女生啊
“走,进去吧。”
“你家在几楼啊?”
“几楼?这都是我的。”
陈虹彻底呆住了,她家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在小县城住着两室一厅的房子,很多同学还一家老小挤在一间屋子里呢,每次带同学来家玩的时候,她总会为同学们的惊讶和羡慕骄傲不已。
如今看到了高加林的房子,她长久以来的骄傲顿时被砸的稀碎,整整一栋楼都是人家的。
再进到里面,发现客厅比她整个家都大,就更不用说装修上的差距了,她家里哪有什么装修啊,就是墙面抹点白灰,家具哪里摆得下就摆哪里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