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芝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许灵均外出采虫草的时候,她一个人在中午顶着烈日又和泥又掌模子,脱了几千土坯,然后,把晒干的土坯一车车拉回来堆在院子里,等开工的时候,这些泥砖就能直接拿来用。
这为她赢得了左右邻居们的交口称赞,大家都说老许找了个特别能干的好媳妇儿。
最后一次去供销社卖了虫草回来,许灵均买了几坛酒,又割了一些肉,还买了牧场上难得一见的蔬菜,回到家里让李秀芝下厨做菜,他去把郭谝子、董宽、海生等人请过来。
他们也都猜出许灵均要干啥,就乐呵呵地跟着过来了,郭谝子刚喝了两杯就主动问道,“你这是要盖房吧?不用这么见外,还请我们吃饭,只要说一声,我们一准儿都来帮忙。”
“这些年要不是你们照应,我说不定早就没了,以前也想跟你们好好喝一场,就是兜里没钱,连酒都买不起,现在总算是宽裕点了,大家今天都好好喝,不用担心酒不够。”许灵均诚恳地说道,今天过来的都是好人,值得自己认真感谢。
“嗨,跟咱们见外啥?你以前也没少帮咱们,谁家孩子读书遇到不会的,不都是你帮着教?要我说你就该当老师,你当了老师,咱们周围几个队的孩子就有福了。”董宽一直替许灵均感到委屈,人家读了这么多书,跟着他们这伙大老粗一起放牧,实在是太可惜了。
郭谝子也想说点啥,这时候李秀芝刚好端着一大盘菜过来,“地软炒鸡蛋好了,你们尝尝我炒的行不行?”
“够了够了,这才几个人,你炒这么多吃得完么?也别忙活了,坐下一起吃。”董大娘赶紧把李秀芝拉住,不让她再去炒菜了。
“就是,咱都是自己人,一下炒这么多鸡蛋,我看着都心疼,可别再炒了,赶紧坐下吃。”海生娘干脆起身过去把灶洞里的火给灭了,免得秀芝还要去炒菜。
“那秀芝,你就先坐下吃吧,待会儿吃完了再去忙活。”许灵均看看桌子上的菜基本上够吃了,也就不再坚持。
李秀芝都坐下了,董大娘还在说鸡蛋的事儿,“这么多鸡蛋,拿来换钱多好。”
许灵均原本就准备说鸡蛋的事儿,便赶紧接过话头问道,“你们猜这些鸡蛋是秀芝攒了多长时间的?”
董大娘做了一辈子饭、养了一辈子鸡,一下就估了出来,“这么大一盆,估摸着少说也放了八个鸡蛋,你家五只母鸡,按照三四天下一个蛋算,怎么也得攒五六天。”
后世养殖场的良种蛋鸡几乎每天一个蛋,而在七十年代的牧场,由于育种技术、养殖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母鸡的产蛋率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
一只母鸡每年能下一百个蛋就不错了,跟后世海兰蛋鸡每年300到350个的产蛋量完全不能相比。
许灵均现在还没办法从国外进口良种蛋鸡,好在通过改良养殖技术也能让母鸡提高产蛋率,现在他的实验已经初见成效,可以拿来教给别人了。
所以董大娘刚说完,许灵均就笑着说道,“这您可就猜错了,我们家的鸡,最少也是三天下一个蛋,有时候还能两天就下一个!”
“啥?你这是咋弄的?”董大娘当时就震惊了,董宽、郭谝子他们不懂,她养了几十年的鸡,可是知道下蛋这么勤快的鸡有多难得。
“秀芝之前说养鸡,我突然想起一个在书上看过的法子,用蚯蚓来养鸡,不光能让鸡长得更快,还能提高两到三成的产蛋率,就让她照着书上写的试了下,没想到竟然成了。”许灵均一摊手,“你们要是想学,我让秀芝教你们,每年多下几十个鸡蛋,家里也能宽裕点不是。”
董大娘在心里盘算了下,“要是真跟你说的这么管用,何止几十个鸡蛋呦,每只鸡从三五天下一个蛋,变成两三天下一个,一年下来每只鸡就能多几十个,我们家养了五只下蛋鸡,加起来说不定就能有两百个!这就太了不得了,能帮家里补贴多少啊!”
“也不麻烦,你们试试看呗,要是管用就照着做,不管用停了就是。”许灵均继续劝道,然后你把自己的法子说了出来。
董大娘听完当时就信了七八分,“要不怎么老辈人一直说得读书呢,咱们养了一辈子的鸡,光看到鸡经常吃蚯蚓了,就没想过用蚯蚓来喂鸡,更别说琢磨养蚯蚓的法子,秀芝,等你家房子盖好,我就来找你学。”
“用不着这么麻烦,家里现在养的蚯蚓多得很,光我们家这几只鸡根本吃不完,等明儿个我就给你们送一些过去,要是有用你们再跟着养也不迟。”秀芝也很感谢他们,现在有机会报答一二,她也很愿意。
“成,那我们就沾你的光了。”董大娘爽快地应了下来。
许灵均趁着这个机会,赶紧补充道,“以前看书的时候,倒是看过不少能增产的办法,之前一直没想到拿出来用,今后要是有啥好法子,我再跟你们说。”
第202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老许这人品真是没话说,谁有个秘方啥的都是藏着掖着,就算亲儿子也得防一手,能像你这么大方的真不多见,来大家敬老许一杯。”郭谝子竖起大拇指,端起了酒杯。
“敬老许!”海生、董宽等人也赶紧跟上。
许灵均举起酒杯,却没有和他们碰杯,“大家这么说我可就太惭愧了,自从我到了牧场,要不是你们照应,恐怕早就没了,现在能为你们做点小事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可当不起你们这么说。”
“所以这一杯应该我敬你们才是,来,大家干了,谢谢大家多年的照应,希望今后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说完许灵均一饮而尽。
“来,干了!”许灵均这话说得众人心里暖呼呼的。
他们当初帮许灵均可能没想到要啥回报,而现在听到这话就好比,你当年一时兴起,在网上捐助了一位贫困学生,多年之后,这名学生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带了一大堆礼物来感谢你,你可能不在意这些礼物,却一定会为他这份心意而感动。
许灵均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在《人生之路》世界的时候,他一直拖到92年才下海创业,因为在此之前,政策曾经出现过多次反复,创业并不安全,92年之后才相对好了些。
那次他可以先在大学里读书,然后接受分配去体制内工作,再静待时机,这次就不行了,他现在已经三十多岁,还娶了媳妇儿,再去读大学就有些不负责任了。
以他的身份进体制比较难,所以只能等该开的时候去创业,而这时候创业最好是挂个集体的名头,尤其是在这种内陆区域,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得有人支持你,郭谝子、海生、董宽就是最好的对象。
全国首富许灵均已经当过了,该享受的东西也享受的差不多了,这次他打算来点不一样的,学学胖东来,不光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也要带动一大批人过上好日子,就像广告里说的那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一旦实现了这一目标,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不管再怎么风急浪大,谁都动不了他,因为人民站在他这边。
秀芝给董大娘等人讲着该怎么养蚯蚓,郭谝子等人则给许灵均出谋划策,盘算着如何帮他盖好房子,“秀芝确实厉害,一个人就做好了这么多土砖,到时候我们几个出力,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帮你把房子盖好。”
“不光要盖房子,最好是再修一圈儿院墙出来,免得家里的鸡跑到外面去了。”
“明天不用上班,咱们先帮老许把木料备好,我家有一些晾好的木材,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拿过来你先用着。”
木材要做房梁、椽子,都必须先经过很长时间的晾晒,把水分晒干才行,新砍下来的木头可不能马上就拿来盖房,不然就会开裂、腐烂。
“明天咱们一起去林子里砍树,你送给老许多少,我们就给你补上多少,总不能让你吃亏。”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一会儿就分配好了工作,生产队的房子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盖起来的,他们之前已经盖过很多房子了,这些活熟得很。
第二天一早,许灵均刚醒来,大家伙就过来帮忙了,先一起去林子里砍树,再拉回来送到各家,把他们晾晒好的木头拉到许灵均家门口。
说起来这次许灵均可是占了大便宜,晾晒好的木头和新砍下来的木头肯定不一样,不过谁也没在意这点小事儿,大家都乐呵呵地帮着出力。
郭谝子、董宽、海生等人喊着号子,用特制的工具夯实地基,再把秀芝辛辛苦苦晒好的砖坯砌成墙壁,外面抹上一层混有马粪、稻草的泥巴。
秀芝则和董大娘一起给他们做饭,闲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挑泥包、砖头什么的,谁也舍不得闲着,都想抓紧时间尽早帮许灵均把房子盖好。
忙活一阵儿,新房子终于盖好了,新炕也盘好了,这次的炕更大、烟道设计的也更合理,等冬天的时候,灶洞里烧上火,屋里见不到多少烟气,炕上却非常暖和。
新房建成的那天,全生产队的人都过来道喜,许灵均也下了血本,把之前买虫草还剩下的钱都拿了出来,请他们好好地吃喝了一顿。
第二天早上,从宿醉中醒来,看到秀芝是既高兴又有些担心,高兴的是终于有了新房子,今后做饭、招呼客人啥的就能去新房子了,旧房子成了他俩的卧室,以后用起来就舒服多了。
担心则是为了盖新房,把许灵均的积蓄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要是家里遇到点啥事儿,可就拿不出钱来应急了。
许灵均拉过她的手,轻轻拍着说道,“这些就不用操心了,有了院墙你就能多养一些鸡,每天都能下好多鸡蛋,有这些鸡蛋在,平时遇到点事儿也能应付过去。”
“等下次去镇上,我再买几只长毛兔回来,这些小家伙长得也快,兔毛长成还能送到供销社去买,这样咱们家里就更宽裕了。”
养长毛兔也是时下的风潮,不光原著里李秀芝养过,《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萍也养过,恰好许灵均也知道养殖长毛兔的法子,让李秀芝养这个也挺合适的。
还是跟养鸡一样,先把李秀芝教会,再让她去教董大娘他们,类似的事情干得多了,等将来政策放开,许灵均再让他们干点什么,他们一准儿马上响应。
而且现在祁连山上还有好东西呢,“挖虫草的季节是过去了,不过祁连山上的好东西可不止这一样,眼瞅着黄蘑菇也该熟了,这东西供销社也收,我带大黄、二黄上山采蘑菇去,要是顺利的话,盖房子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到时候咱俩就更宽裕了。”
盖房子的时候,大黄和二黄都闲着,现在也该它俩出出力了。
“汪汪!”或许是听到了许灵均的声音,又长大了几圈的大黄、二黄马上叫了起来。
今天小姨搬家,要去乡下送礼,估计就两更了,要是回来得早补上,明天的更新估计会晚一点
第203章 黄羊
许灵均盖房子的时候,顺便还打了一些家具,光靠卖虫草的钱不够,又问董宽、郭谝子、海生他们借了些,现在到了采摘黄蘑菇的季节,得赶紧去挣钱还上。
“路上小心些。”李秀芝把煮好的鸡蛋、做好的干粮塞进黄军包里挂在马鞍上。
“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也别太累着了,现在房子也有了,你把家里的鸡和兔子照顾好就行,闲了就写字看书,养鸡养兔子也得懂科学。”许灵均叮嘱道。
“嗯,打砖坯的时候我也没断了,累了就看会书,你放心,我肯定不给你拖后腿。”李秀芝的回答让许灵均很是欣慰,基础差不要紧,只要肯学就能进步。
瞅见郭谝子、董宽、海生等人过来,许灵均也翻身上马,“走了,你在家里别舍不得吃,把身体养好,将来生孩子才不麻烦。”
李秀芝现在年龄倒是挺合适的,就是之前受了不少苦,身子还有些弱,所以许灵均就没急着要孩子,专门去镇上领了计生用品,打算等她身体调养好再说,免得出问题。
听到这话,李秀芝顿时脸红了,这年月的姑娘,谈起这些东西还是很害羞的,哪像后世啊。
挥别李秀芝,打马快走几步,就赶上了郭谝子他们,后面的大青马根本不用牵,就乖巧地驮着两个竹筐跟在许灵均后面,而大黄和二黄就蹲在竹筐里。
郭谝子瞅见这两个小家伙顿时笑了,“哈哈,这俩小家伙要是连黄蘑菇都能找,那你可算是捡到宝了。”
“我估摸着应该能成,黄蘑菇的气味也不小,既然能找到虫草,就肯定能找到蘑菇,咱这祁连山上到处都是宝,春天挖虫草,夏天采黄蘑菇,到了秋天更不用说,漫山遍野都是药材,有了这两个小家伙帮忙,老许你将来的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董宽的脸上同样挂着笑容。
自打许灵均来了牧场,他就一直很操心这个小伙子,如今许灵均已经从打击中走了出来,还娶了媳妇儿、盖了新房子,瞅见他的日子上了正轨,董宽就跟自家孩子有了出息一样高兴。
到了牧场,搭好帐篷,许灵均拿出煮好的鸡蛋分给大家,“秀芝煮的茶叶蛋,大家尝尝味道怎么样?”
众人也没客气,到了山上就是这样,谁有好吃的都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郭谝子接过还没尝就开始称赞,“闻着就香,你小子算是有福气,能遇到这么好的媳妇儿。”
“你这是又在夸自己了,不过老许是得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把秀芝带回来,哪有这么好的姻缘。”董宽说着已经剥好了鸡蛋,“嗯,确实好吃,老许以后享福了。”
他倒是没说让秀芝也教给他老婆的事儿,因为茶叶蛋肯定是要放茶叶的,而茶叶在牧场属于高档货,谁舍得用茶叶来煮鸡蛋啊?家里的茶叶都是来了客人才拿出来的。
郭谝子和海生也是一样,许灵均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并没有急着说什么,现在大家都不宽裕,等将来大家伙的日子变好,到时候再让秀芝教他们也不迟。
填饱肚子,大家开始放牧,董宽直接把自己的五六半交给许灵均,“你去找蘑菇吧,这些活儿有我们就成。”
“成,我瞅瞅能不能打点啥东西给大家解解馋。”许灵均也没有客套,他们现在帮自己,将来有机会再帮他们就是,光嘴上说就太见外了。
“咻~~”吹了声口哨,大青马就颠颠的跑了过来,而大黄、二黄也赶紧跳进竹筐里,他俩的力气要留到关键时候,暂时就让大青马多出点力吧。
“走喽!”许灵均呼啸一声,策马向山上奔去。
祁连黄蘑菇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600米之间的草原上,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只能在7-8月的短暂雨季中生长,前几天刚下过雨,正是黄蘑菇冒头的时候,这次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跑了半个小时,到了黄蘑菇生长的区域,许灵均便下马寻找,没多一会儿的功夫,果然找到了几朵如同蛋黄一般的蘑菇从草丛中探出头来。
“大黄、二黄,过来。”许灵均摘下几朵,送到两个小家伙鼻子下面,“记住这个味道,哪儿有就来喊我。”
“汪汪!汪汪!”大黄、二黄马上叫了几声,便朝着远方跑去,它俩显然是听懂了。
“啧啧,它俩可是比振东振北乖多了。”许灵均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了这俩小家伙,今年的蘑菇采摘季肯定又是大丰收。
刚把附近的蘑菇采摘完放进背篓里,就听见二黄叫了起来,回头一看,这家伙正一边叫一边对着不远处的大黄龇牙呢,似乎是在显摆,这会可是让我抢了先。
许灵均策马赶过去,揉了揉它的脑袋,“不错不错,有进步。”
“嗷~”大黄委屈地叫了两声,它其实也找到了,就是比二黄稍微慢了点而已。
“你也不错,我先采二黄这边的,待会儿再去你那边。”许灵均弯下腰忙活起来。
这活儿看着轻松,实际上还是有些累的,要不停地弯腰,得亏他体质好,不然采完蘑菇回家,秀芝就该不满意了。
有两个小家伙帮忙,替许灵均省去了寻找蘑菇的功夫,他只需要赶过去采摘就行,没多久功夫,背篓里就装满了。
黄蘑菇的价格也不便宜,晒干了能卖到五块钱一公斤,供销社收上去,少部分留在本地招待贵客,大部分就交上去用于出口,如今国内工业不发达,只能出售各种土特产以换取外汇。
这一背篓大概十斤左右,晒干了刚好一斤干菇,也就是说许灵均忙活这么一会儿就挣到了五块钱,论赚钱的速度甚至比挖虫草还要快。
这也不奇怪,黄蘑菇的价格虽然低,产量却更高,采摘也没有虫草那么麻烦,赚钱的效率自然更高。
“汪汪!汪汪!”刚把蘑菇都装进袋子里,就听见大黄、二黄同时急促地叫了起来。
许灵均连忙望过去,咦,黄羊!这可是好东西啊!
乡下才回来,待会儿还有。
第204章 黄菇炖黄羊
“嘘,你俩别叫!”许灵均一边叮嘱,一边赶紧从马背上把五六半取下来,这可不能让它俩把黄羊吓跑了。
黄羊学名普氏原羚,嘴唇黑色,颌下白色,通体黄褐色,腹部和臀部白色,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不光毛色好看,肉质也非常鲜美。
放到后世,这可是牢底坐穿兽,现在种群还比较多,也没人管,许灵均既然遇到了,那自然是要收拾一两只的,肉可以拿来自己吃,皮毛、骨头、羊角都可以送到供销社卖,皮毛可以做衣服,骨头和角都是名贵的中药材。
大黄、二黄很听话,许灵均一说它俩就闭嘴了,那些黄羊还不知道已经大祸临头,依旧在那里悠哉悠哉地啃着牧草。
许灵均小心翼翼地缓缓靠近,生怕惊了他们,其实早俩月采虫草的时候,他和郭谝子等人已经见过不少黄羊,只是没有动手捕猎。
因为按照祁连山的规矩,春天禁止打猎,因为就和紧爷在《动物世界》里说的那样,“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繁殖的季节”,如果在这时候打猎,就会影响到动物种群的正常繁衍。
打得多了就相当于竭泽而渔,所以为了每年都有猎物可打,祁连山上的猎人都会遵循很多规矩,比如不在春天狩猎,不打怀孕的动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