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伙运气不好,在夏天遇到了许灵均,便注定有那么几只要吃花生米,许灵均悄悄地摸到射程氛围内,趴在草地上,瞄准了体型最大的那只。
这只黄羊肩高约莫七十多厘米,体长一米二,差不多七十来斤,毛色要显得深一些,这正是雄性成年黄羊的特征,许灵均可以放心地狩猎。
三点一线瞄准,屏住呼吸避免影响稳定性,静候片刻瞅准机会便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三声枪响,黄羊群顿时炸开四散而逃,而许灵均瞄准的那只已经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春天的时候,许灵均是没打猎,可也没少跟着董宽练枪,枪法已经练出来了,现在又是在如此近的距离,射击黄羊这种大体型的动物,这要是再射不中,那就白瞎之前浪费的子弹了。
他还想趁着黄羊没跑远再打一支,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打移动靶和固定靶可是两个概念,而且黄羊跑的速度也不慢,等他再瞄准的时候,差不多都跑出射程了。
“可惜,还是不太熟练,不过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锻炼枪法。”许灵均也只能遗憾地起身,翻身上马,带着两个小家伙到了被射中的那只黄羊跟前。
只见三发子弹一发正中脑袋,另两发命中了侧胸,都是非常致命的地方,它走的非常安详,几乎没遭受什么痛苦。
抽出随身携带的小刀,给黄羊来了个开膛破肚,把不好吃的内脏都丢给大黄、二黄,好吃的留下,这些活许灵均都是干熟了的。
在《人生之路》世界的时候,他可是美食家,不光喜欢到处拜访名厨,品尝他们的手艺,还经常试着自己做,剖羊这种活儿也没少干,黄羊和羊也差不多太多,很快就处理好了。
他这么急着处理不光是为了给大黄、二黄解馋,主要还是为了安全,这只黄羊可是一直在流血,要是不处理好,就直接带回放牧的地方,就会有一些猛兽顺着血迹找过来。
到时候别说伤人了,就是被祸害几匹马那也亏大了,所以必须在回去之前就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大黄、二黄吃的很开心,到底是猛兽,天天吃剩饭也不是事儿,偶尔还是得给它们吃顿好的,这样才长得快。
“明天要是瞅着啥,别急着大声叫,悄悄回来告诉我。”许灵均拍拍它俩的脑袋叮嘱道,就是不知道以藏獒的智商,到底能明白不。
“汪汪!汪汪!”它俩倒是应了两声。
等它俩吃完,许灵均也收拾好了,把黄羊放到大青马背上捆好,自己骑上大黑鬃栗色马,就踏上了回程之旅。
一来刚才剖羊的血气味挺重的,担心会招来豺狗、狼群不安全;二来这里山势开阔,枪声能传的很远,郭谝子他们估计已经听到动静了,说不定已经有人朝这边来了,为了不让他们太担心,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果然,刚走了一半儿,就看见郭谝子和海生扛着枪找过来了,隔得老远就问,“刚听到上面有人开枪,到底出啥事儿了?”
“好事儿,遇到一群黄羊,打了一只大的,待会儿给你们做黄菇炖黄羊!”许灵均指着大青马,同样大声回应,山风呼呼的吹,声音小了可听不见。
“行啊,老许,第一回打猎就有收获了!”他俩也放心下来,拉住缰绳,乐呵呵地等许灵均过去。
听到这些关切的话,许灵均心里暖呼呼的,打马快走几步,和他们汇合后,一路有说有笑往回赶去。
到了地方,郭谝子把黄羊从马背上搬下来,乐呵呵地给董宽说道,“老许这段时间还真没白跟你练枪,瞧瞧,这么大一只黄羊,可是够咱们吃好几天的了。”
董宽好心提醒许灵均,“黄羊肉也是药材,供销社的收购价还不低,给咱们吃太浪费了,咱们尝几口就算了,多余的你还是留着回去卖吧!”
“没事儿,我瞅着山上的黄羊还多,说不定明天又能遇见呢!山上风大,冷,大家吃点羊肉暖暖身子正好。”许灵均笑着拒绝。
要不是他们帮着干完了自己的活儿,许灵均哪来的机会去采蘑菇、打黄羊,现在有了收获,也该和他们分享分享。
许灵均收拾收拾就开始忙活,先把黄羊肉、黄蘑菇洗干净切块,再把水烧开,羊肉稍微汆一下就捞出来,下油烧至六成热,加入肉汤烧沸,再加入羊肉,又倒了点酒去腥,放入调料炖到七成熟,这时候把黄蘑菇放进去继续炖。
炖着炖着,董宽、郭谝子、海生就围了过来,“老许,你这是咋做的?怎么这么香?”
感谢青栀幽冥的打赏,待会儿还有
第205章 这个可以有
大多数野味其实并不好吃,基本上还是腥臊柴的居多,后世那么多人热衷,无非就是猎奇、炫耀罢了。
好吃的也有,比如东北的飞龙,江南的鲥鱼、刀鱼,以及许灵均现在正在炖的黄羊肉,味道之鲜美远胜畜养的普通羊,所以从很早之前就成了贡品,历史上的著名吃货袁枚尝过都赞不绝口。
袁枚写过《随园食谱》,他对美食的品鉴能力自然比乾隆、慈禧这俩家伙强太多了,现在羊肉还没有炖好,郭谝子等人就流起了口水。
“黄羊肉和黄蘑菇本身就是好东西,做起来也不用太麻烦,稍微注意点火候就行,你们别急啊,再过几分钟就好。”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这话其实有些偏颇,参鲍翅这些食材处理起来可是很麻烦的,但用在黄羊肉和黄蘑菇上却是刚刚好。
郭谝子一听转身就走,“我去热酒,黄羊肉能补气、治劳伤,吃上几口,再喝点酒,晚上睡一觉,早上起来就精神了。”
酒很快就热好了,黄羊肉也炖好了,锅盖一掀开香味扑鼻而来,别说郭谝子他们了,就连大黄、二黄都叫了起来。
许灵均连忙把它们轰走,“去去去,口水都快掉锅里了,待会儿啃完了骨头给你们吃。”
大家伙连忙拿出饭碗,每人盛了一碗便夹起肉,吹了几口,稍微凉了点就赶紧送到嘴里,立刻舒服地眯起了眼睛,“香!太香了!怪不得古时候皇帝都爱吃,这黄羊肉、黄蘑菇确实好吃。”
许灵均不着急,他取出李秀芝给烙的硬面馍,掰成小块放在碗底,再浇上一勺滚烫的蘑菇羊肉汤,盖上羊肉,等馍块吸满了汤汁,再美滋滋地吃上几口,这可比西安的羊肉泡馍好吃多了。
鲜美的羊汤入肚,不一会儿功夫,便有一团热气从体内生出,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暖呼呼的,有种说不出来的畅快,这或许就是黄羊肉能入药的原因吧。
“来,干了!今天沾老许的光,可算是能吃顿好的了。”郭谝子端起了酒碗,这年头能敞开了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众人一口酒一口羊肉,喝的高兴了,再唱起祁连山的小曲儿,在他们看来,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恐怕也莫过于此了。
满满一大锅吃完,众人都舒服地坐在马扎上,摸着圆鼓鼓的肚子,这时候谁都不想说话,都沉浸在吃饱喝足的满足当中。
“这才叫日子啊,要是一年能过上几次,给个神仙都不换。”许久之后,郭谝子才感慨道。
“羊肉还多的是,明天咱们再吃。”许灵均乐呵呵说道。
“老许,你的心意我们理解,不过这些黄羊肉、黄蘑菇你还是拿去换钱吧,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还有老婆要养,不能这么大手大脚。”董宽好心劝道。
“老董说得对,再说了,秀芝怕是还没吃过黄羊肉吧?你也得给人家带点。”郭谝子附和道。
“对对对,我去找点柴火,把这些羊肉熏一下,咱们下山还有好些天呢,免得坏了。”海生摸了摸肚子,起身到旁边,从白天收拾好的柴火堆里找出来一些适合熏羊肉的,架在旁边点着。
现在普通人家哪里用得起冰箱,普通老百姓杀了猪,也是这么保存的,大家伙都干惯了,三下五除二就帮着许灵均一起收拾好,把羊肉挂在那里熏烤。
“也不差这点儿,我瞅着这附近的黄羊挺多的,说不定明天大黄、二黄又发现了呢!这次你们要是听到枪声稳定,就不用担心我了,遇到急事儿我连声开枪,你们再过来。”许灵均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嗯,今天听到你第一次开枪,我们不放心,下次就不会了。”他们也都打过猎,能从枪声中听出对面是什么情况。
接下来几天,许灵均每天早上起来,先帮他们把马群赶去放牧,再带着大黄、二黄去采蘑菇,期间也隔三差五的遇到过一些野兽。
靠着五六半,许灵均收获不少,黄羊又打了两只,还打了一只野驴,几只兔子,期间也遇到过危险,撞到了狼群,好在五六半很管用,郭谝子等人也离得不远,听到枪声示警就过来了。
正好把狼群堵个正着,大家一起开抢,打到了几头,狼皮、狼牙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能拿到供销社去换钱。
回到牧场,大家看到他们红光满面的样子都有些惊讶,其它人上山放牧回来都会瘦上几分,为啥他们几次却是反过来了呢?
说了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些天许灵均一直给他们做好吃的,吃了这么多肉,那能不满面红光吗?
打来的肉,许灵均也分了他们一些,他们都不愿意收,最后还是许灵均一再坚持,他们才拿了一半儿。
回到家里,许灵均也给李秀芝炖了一锅黄菇炖黄羊肉,李秀芝吃着吃着就想起了自己家,“哎,也不知道爸妈他们怎么样了?”
“没事儿,等卖了这些东西,就给他们寄点钱过去。”许灵均上次就和李秀芝提过这事儿,她没有答应,一来那时候许灵均也不宽裕,二来自己刚嫁过来就要补贴娘家,肯定有些不合适。
“还是算了吧,卖了钱先还郭大叔他们更要紧;上回他们写信的时候,说今年雨水还好,等熬到麦子收割应该就好了。”李秀芝再次拒绝。
“这还有段时间呢,郭大叔那边不着急,这次先还一些,等下次上山回来,再还一些,应该就差不多了。”许灵均这次展示了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邮局给他们寄钱。”
两个月后,许灵均不光还完了欠款,还攒了一些钱,只可惜黄蘑菇的采摘季已经结束了,黄蘑菇也跟虫草一样,每年都只有一两个月可以采摘。
李秀芝有点遗憾,“要是蘑菇能自己种就好了,这样不光每个月都有钱挣,我还能帮你干活。”
许灵均笑了笑,“这个可以有。”
第206章 蘑菇种植
“蘑菇也能种?”李秀芝惊讶地问道。
“黄蘑菇不行,有些蘑菇还是可以的,这些蘑菇不一定有黄蘑菇这么贵,可只要种好了,也能挣不少钱。”许灵均说道。
祁连山黄蘑菇因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只能在特定的草原生长,所以直到后世,也没有实现人工养殖,但其他蘑菇的种植技术许灵均可就见的太多了。
在中直机关的时候,他也承担过扶贫任务,为了给他的点对点扶贫对象找到个脱贫的门路,许灵均看了不少资料,还去很多蘑菇养殖基地参观过。
现在这些技术都清楚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如今拿出来倒是刚刚好,“明天咱们一起去镇上,看看能不能买到材料,要是有的话,咱们就可以试试在家里种蘑菇。”
根据后世的资料,这块地方很适合种植香菇、赤松茸和羊肚菌,蘑菇种植需要使用蘑菇菌丝和种植基质,种植基质好办一些,许灵均自己就能搞定,菌丝就得专门买了,许灵均准备去看一看,能买到那种菌丝。
“你去就行了吧?”李秀芝有点犹豫,她才十九岁,也喜欢热闹,当然想去镇上逛逛,可去镇上就得花钱,她有些舍不得。
许灵均明白她的顾虑,便安慰道,“没事儿,你来牧场这么久,还没出去逛过呢,这回正好有时间,先带你去镇上逛逛,要是镇上没有,咱们再去县里。”
这次李秀芝同意了,俩人收拾收拾,换了身新衣裳,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镇上,这里的镇子和四川有很多不同,李秀芝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许灵均就耐心地给她介绍,李秀芝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她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
可惜镇上没有菌丝,于是第二天又去了县里。
七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兴办起一大批“农业大学”、“农业中学”等农校,这些学校负责教授农民农业生产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
至于水平么,有些参差不齐,不过肯定比农民自己摸索的要好,认真听讲的话,对提高农牧业的产量还是有帮助的。
这次许灵均运气不错,县农校里有一位教授蘑菇养殖技术的老师,叫李炳贵,他手上就有菌丝,这次总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李炳贵看到许灵均很好奇,“我在农校都上了两年蘑菇种植课了,听课的人没几个,敢种的更是一个没有,你怎么就想着要种蘑菇了?”
“以前书上就看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想试试看。”许灵均答道。
他其实很理解当地农民的想法,现在蘑菇种植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有了萌芽,只是这门产业需要一定的技术,对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起码得肯学、脑子也不能太笨。
最关键的是得有一定经济基础,因为购买菌丝、搭建菇房都得花钱,而当地老百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一般舍不得拿这笔钱来毛线。
“哦,你读过书啊!”这下李炳贵明白了,“读书好,读过书涨了见识,就知道蘑菇真能种了,我这边有香菇还有牛肝菌的菌种,你想要那种?”
“牛肝菌吧,对了,这东西种好县里有地方收么?”许灵均又问道,不管做什么经济农业项目,都不能闷头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销路问题,没找到销路绝对不能干。
现在还没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各家各户又大多舍不得花钱买蘑菇,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许灵均就只能换个项目了。
李炳贵拍着胸脯保证,“这个你放心,县土产公司就收,咱们县原本就产牛肝菌,他们每年收购好再卖到外地去,大城市的人抢着要,我今天可以给你个保证,只要你能种出来,有多少就能卖多少,卖不出去你来找我!”
估计他也是寂寞的久了,忙活两年多愣是没看见一个种蘑菇的,现在总算来了人,哪怕没听过他的课,老师也愿意多跟他聊一会儿。
“那行,我就买牛肝菌的菌种吧!”许灵均马上做出决定,牛肝菌可比香菇贵多了,既然要赚钱,那就冲着贵的买呗。
李炳贵很负责,并没有马上拿出菌种卖给他,“种蘑菇要花的钱可不少,我得先考考你,确定你真的会种才能卖给你。”
“您真是一心为我们着想啊。”许灵均不由得大为佩服,夸了几句便认真回答起来。
李炳贵听了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皱眉纠正许灵均的错误,其实许灵均回答的并没有错,而是未来蘑菇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而老师现在学的还是老办法。
许灵均也没有坚持,因为有些先进的法子现在也不一定好用,毕竟很多条件暂时都不具备,等真正开始种的时候,同时参考两种法子吧。
问完最后一个问题,李炳贵欣慰地笑了,“不错不错,你的技术虽然有点问题,但只要记住我刚才说的那几点,就能种出蘑菇来。”
“菌丝我先少给你一点儿,等种出来了,我再多给你,你是第一次种蘑菇,不要一下子铺的太大,免得将来有个万一翻不了身。”
“谢谢李老师,等蘑菇丰收了,我一定来向您报喜。”许灵均把这个人记在心里,如此负责的态度,还有一定专业基础,等将来自己真正做事的时候,绝对能帮上大忙。
“嗯,我等着!”李炳贵一路把许灵均两口子送到学校门口,临走前再次叮嘱,“我平时不是去乡下就是在学校,你要是遇到啥问题,就赶紧来找我,我去你家帮你解决。”
“诶诶,我记住了。”许灵均连连点头,这才是教员的好学生啊。
回到牧场,许灵均又把郭谝子等人喊了过来,让秀芝做饭招待,然后在饭桌上说起了自己要种蘑菇的事儿,“.其他都好办,就是菇房要费点力气,怕是又要麻烦你们了。”
“呦,你还会种蘑菇?这能行么?”郭谝子不是不愿意帮忙,就是担心许灵均赔钱。
“我看能行,自从我用来老许的法子,才刚刚两个半月,我家的小鸡仔就开始下蛋了。”
第207章 蘑菇丰收
“我家的也是,别说,老许的法子确实管用,这读过书的人跟咱们就是不一样,要是这回蘑菇也能种成就好了,那咱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郭谝子也满怀期待地说道。
在牧场工作,工资不高,地方偏远,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只能指望祁连山给他们提供挣外快的机会,可蘑菇、虫草、黄羊这些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见,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