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91节

  伯纳德-爱丁顿立刻送上热情的拥抱,“哈,亲爱的章,一个好消息,你的《加勒比海盗》将会先在《小伙子》杂志上连载,如果受欢迎的话这肯定是必然的就会在连载结束时出单行本,这样的顺序和当年史蒂文森先生的《金银岛》一样!”

  “哈,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啊!”

  待会儿还有

第270章 东方的刘易斯卡罗尔

  回到房间,聊了没多久,郎之万和居里夫妇也来了,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惊奇,“章,没想到您还是一位文学家?”

  “我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已。”章星九谦虚地说道。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敢发誓,您的作品一定会成为和《金银岛》一样的畅销作品,大航海时代、海盗还有神秘的诅咒的巫术,这简直太符合读者们的胃口了。”伯纳德-爱丁顿夸张地说道。

  “您知道《小伙子》杂志社打算怎么宣传您么?他们准备称您为来自东方的刘易斯-卡罗尔,这足以说明他们对您的看好。”

  刘易斯-卡罗尔是如今英国最为畅销的作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除了作者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那就是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

  因为这个有趣的身份,还传出过一个经典段子,据说《爱丽丝梦游仙境》刚刚面世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看后非常喜欢,便让侍从马上找来刘易斯-卡罗尔的其他作品。

  很快,王室侍从把一本《行列式基础论文》送到维多利亚女王面前,维多利亚翻看后一脸懵逼,这时候她才知道刘易斯-卡罗尔不仅会写小说,还是一名卓越的数学家。

  “很棒的宣传手段。”郎之万也知道刘易斯-卡罗尔教授的成就,“这样的比喻能让英国读者马上对您的作品产生兴趣,所以您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就要从我离开沪上时说起了”章星九简略地把杰克-斯派洛的故事讲了一遍。

  听完后郎之万忍不住吐槽,“到处搞事情,这位斯派洛先生还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国人。”

  英国喜欢在全世界当搅屎棍,所以郎之万把这个故事当成了讽刺作品,居里夫妇听完忍不住笑了,他们倒是没有深究这部作品里描绘的场景符不符合科学原理,幻想和现实的区别他们还是知道的。

  晚上伯纳德就睡在客卧,第二天,另一位皮埃尔也得知消息赶了过来,他看到伯纳德不禁有点羞愧,因为人家已经签好了合同,他跑了好几家出版社,却依旧没有最终谈妥。

  不过,有了伯纳德的这个好消息,他有信心马上谈下来,英国人都决定刊登了,法国的出版社一定会对这个故事更感兴趣。

  很快,新一期的《自然》顺利刊出,通过邮递系统送到了欧洲各国的科学家手里,还有一些漂洋过海、跨越大西洋,来到了美国和加拿大。

  那些物理学家们看到杂志的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住了,什么?维恩公式被证伪?黑体辐射在长波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可是个大消息啊,他们连忙翻看杂志,迫不及待地浏览起来,然后立刻就被详实的实验过程、清晰的实验结果还有严谨的分析过程吸引住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反应最大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成果被一名来自法兰西高校的学者推翻,换成其他国家他们的心情可能还好一点。

  “一定是他们的实验出了问题。”不少人都决定立刻仿照论文中的方案进行重复试验,等结果出来,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因为结果正如论文描述的那样,维恩公式在长波范围内失效了。

  “这可真是糟透了!”德国物理学家们沮丧不已。

  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则是欢呼雀跃,“哇哦,又有新的课题可以进行研究了,我敢打赌,黑体辐射问题一定会随着这个实验成为热点,我必须立刻申请经费、设备,要是能赶在其他学者之前做出新的发现,那么我的名字一定会被整个物理界所传颂!”

  这件事的影响力渐渐超出了科学界,许多综合性的报纸也进行了报道,一位来自华夏的学者竟然指出了德国科学家的问题,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章星九这个对他们来说有些拗口的名字很快就出现在多家媒体上,《小伙子》杂志社赶紧趁热打铁,推出了《加勒比海盗》的

  他们还在一些报纸上做了软文广告,先从章星九推翻了维恩公式说起,再提到他还写了一部神奇的小说,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大航海时代纵横加勒比海的海盗。

  这个宣传策略很快起效,看过报纸的人有不少都对章星九很感兴趣,可惜这些人都很难看懂《自然》杂志上的科学论文,而《加勒比海盗》这样的通俗小说就不成问题了。

  许多读者都好奇地购买了《小伙子》杂志,等他们翻看杂志,很快就跟伯纳德、皮埃尔等人一样,被这个神奇的故事吸引住了。

  飞快地浏览一遍,然后重新翻回来细细看,看完又忍不住去和自己的朋友们分享,一传二二传三,很多人都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又带动了《小伙子》杂志销量的提高,编辑部赶紧又在报纸上打了一次广告,章星九这个名字开始在普通读者中间流传开来,他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下一期杂志发行,好快点看到杰克-斯派洛如何脱离险境。

  于是乎,章星九的名声同时在科学家圈子和普通读者圈子来了个两开花,他刚刚来到欧洲才几个月,就成了名人。

  一个多月后,新一期的《自然》漂洋过海,来到了沪上,送到了傅兰雅手里,他看到封面上章星九的名字很是激动,立刻通知了蒋邑虚、马相伯等关心章星九的人。

  他们来到格致书院,聚在一起翻阅了章星九的论文,心中充满自豪,然后各自给章星九写起了信。

  而在章星九这边,他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从目前各国物理学家的探究进度来看,他完全不用急着马上拿出黑体辐射领域新的实验方案,继续进行之前的实验,然后等他们慢慢赶上就行了。

  可这样的话,时间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是不是可以做个新的实验?

  当他看到郎之万进来,很快便有了决定。

  待会儿还有

第271章 气体导电实验

  新实验的灵感恰好是郎之万给的,他前两天告诉章星九,自己收到了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邀请,准备去汤姆逊名下继续深造。

  章星九马上想起了汤姆逊明年会进行的一次重要实验,而正是这次实验让汤姆逊拿到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这次实验的投入比黑体辐射实验稍微大一些,要是章星九一开始就提出来,恐怕很难获得许可,现在就没问题了,黑体辐射实验的成功让他获得了一定的声誉,而这些声誉也增加了他的话语权,如果拿出合适的实验方案,李普曼没有理由不给通过。

  自从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后,电磁学就迎来了大发展,许多理论迅速转化为工业应用,电机、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空气漏电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电气照明也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于是,人们竞相研究低压气体发电现象。

  1858年德国人普鲁克尔研究气体放电时,注意到了在放电管正对阴极的管壁上发出绿色的荧光,证明是某种射线从阴极发出打到管壁所致,这一射线后来就叫做阴极射线。

  1871年英国科学家瓦尔利发现阴极射线在磁场中会发生偏转,与带电粒子的行为很相近;克鲁克斯在实验中证实阴极射线不但按直线前进、能聚焦、在磁场中会偏转,而且还可以传递能量和动量。

  赫兹注意到阴极射线可以穿过金属隔板,使被挡住的玻璃壁发出微弱荧光,这个现象后来由他的学生勒纳德继续研究。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逊也在一直研究气体导电现象,想弄清楚阴极射线的本质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当伦琴发现了X射线后,汤姆逊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发现或许会推动他的研究,于是他便开始研究X射线可以在气体导电实验中做些什么,并先后设计了几次精妙的实验。

  现在章星九就截了他的胡,提前把他的实验方案拿出来,提交给李普曼审核,李普曼刚开始还有些兴奋,意外章星九拿出了新的黑体辐射实验方案,等翻开一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已经在黑体辐射领域做出了突破,为什么不继续沿着这条路前进,而要进入新的领域?”

  “暂时还没有新的灵感,只能继续沿用现在的方案进行重复试验,同时关注其他学者的研究;只是这样的话,时间就太浪费了,正好我在气体导电领域有些新的灵感,X射线的发现或许可以给该领域带来新的突破,这同样是比较热门的领域,我认为值得进行一些尝试。”章星九解释道。

  顺便还恭维了一句,“您在电学领域的成就让我敬仰不已,身为您的学生,我也想在电学领域取得突破。”

  李普曼曾经发明过毛细管电位计,当时如果凭这项发明向本国或别国申请专利,他立即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结果他却把这一成果献给了法国物理学会。

  这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现在听到章星九这样的话,心里自然觉得舒服,便重新拿起实验方案认真地看了起来。

  章星九则在一旁解释,“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在争论阴极射线到底是粒子流还是电磁波,如果用X射线轰击气体,假如阴极射线是粒子流的话,那它经过电场和磁场时就会改变运动方向,否则它就是电磁波。”

  李普曼看到章星九设计了一支特殊的阴极射线管,测量阴极射线在静电场中的偏转,沿阴极射线的通道平行地安了一对金属极板,外接于电池组。

  通过专业判断,李普曼认为这个实验方案设计地非常精妙,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再看后面附的实验预算,虽然高了点,却也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便在申请书上签了字,“我会告诉皮埃尔让他尽快采购你需要的设备,要是买不到,我们就自己改装、制造,希望你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非常感谢,我对这次实验充满信心。”章星九不由得暗暗感慨,得亏现在法兰西正处于美好时代,高校的科研预算也非常充裕,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通过。

  皮埃尔在试验管理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很快就根据章星九的需求做好了实验准备,郎之万也兴冲冲地过来凑热闹,“汤姆逊教授也在研究气体导电,我现在正好提前适应下。”

  章星九一时不知道说啥才好了。

  很快,他们就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实验结果显示阴极射线并没有任何偏转,郎之万认为这就是阴极射线是电磁波的证据。

  章星九却没有轻易给出结论,而是提出了一个可能,“刚才在刚接通电池的瞬间,射束的荧光斑曾有一微微晃动,这是不是因为残余气体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离解形成了正负离子,正离子趋于负极板,负离子趋于正极板,还没有来得及偏转,就很快抵消了,光斑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额,确实有这种可能。”郎之万略一思索答道,“那我们就再进行一次实验,看看能不能继续观察到光斑的晃动。”

  第二次的实验结果完全一样,光斑出现了晃动,阴极射线没有任何偏转。

  于是章星九更新了实验方案,他花了几天时间把真空管内的气体尽可能地抽干净,然后再次进行了实验,这次他得到了稳定的偏转。

  这个结果让李普曼教授很是振奋,他亲自来实验室观看实验,而章星九也拿出了自己刚刚设计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出了阴极射线在真空管中的传播速度,其结果是1.9×107厘米/秒。

  他拿着数据向众人宣布,“这个速度远低于光速,所以阴极射线不可能是电磁波。”

  “那就是粒子流了?”有人脱口而出。

  “不,这次实验只是证明了阴极射线不是电磁波,却不能证明它就是粒子流,所以我们还需要新的实验。”

第272章 电子出世

  这次章星九没有急着发论文,因为该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不同,能把实验做到这一步,距离电子的发现就只差一层窗户纸了,稍微灵光一闪就能捅破。

  所以现在就发论文,有可能被其他学者抢先发现更重要的成果,虽然章星九对自己的速度也很有信心,却也不能不防,万一实验过程出岔子了呢?

  就算没有,两位学者在相差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取得了突破,学界到底会更认同他这个来自华夏的学者,还是某位剑桥、牛津、哥廷根等知名高校的权威专家?

  章星九可不认为学术界就是一片纯净,而且还是在十九世纪这个充满歧视的年代,所以还是等最重要的成果拿出来之后再写论文,一次性发出来吧。

  这样或许会让他少几次刷论文的机会,却更加安全,至于少的那几篇论文,章星九也不在乎,发一篇顶级期刊对普通学者来说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对大学者而言则根本不算什么。

  李普曼听完章星九的计划也没有反对,“你的顾虑确实有道理,那就按照你的节奏继续做实验吧,等将来取得新的突破,我会给你提供支持。”

  有了这话,章星九就更放心了,李普曼的人品和影响力还是信得过的,有了他的支持,自己的成就被其他学者撺掇的几率就少了几分。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再次庆幸自己选了个合适的学校,要是去了牛津、剑桥或者哥廷根,可不一定能遇到这样的老师。

  回到实验室,章星九马上拿出了新的实验方案测试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路径。

  把接收电荷的金属筒安在侧面,平常接收不到电荷,只有当磁场加到足够大时,静电计才有指示;再加大磁场,静电计的指示又减到零,就可以说明这些电荷确实来自阴极射线。

  皮埃尔再次高效地完成了实验准备,章星九实在是太喜欢这样的实验搭档了,有了他这样的天才试验管理人员的配合,帮他节省了大量时间,要是换成其他人,就没这么顺利了。

  说不定光是改造设备就得耗费好几个月时间,这样的话,就算章星九提前知道答案,也有可能被卡文迪许实验室赶超。

  新的实验启动,经过几次失败和调试,章星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射线和负电荷有相同的运动路径。

  于是,就可以凭此大胆推断: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流组成的。

  “这次实验可以终结物理学界关于阴极射线到底是电磁波还是粒子流的争论了,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成就足以充当博士的毕业论文,你却在本科的第一年就拿了出来。”李普曼看完实验赞叹不已。

  “那么,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撰写论文了?”郎之万摩拳擦掌地问道,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汤姆逊教授惊讶的表情了。

  “不,还不到时候。”章星九再次摇头,“这项实验只证明了阴极射线是粒子流,是由某种带负电的微粒组成,但是这种微粒是什么?是原子还是分子?或者是比原子、分子更小的物质微粒?我们依旧没有答案。”

  “所以必须尽快进行下一次实验,测量出这种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准确值,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实验。”

  目前这两次实验,就可以说是本年度索邦大学物理系最重要的成果了,现在章星九要做新的实验,李普曼教授当然不会反对。

  他马上给了最大的支持,“那么你就尽快拿出新的实验方案吧!需要什么设备、需要多少经费,尽管报上来,系里的年度预算可以支撑就从系里出,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想办法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尽快完成这次实验!”

  李普曼教授表面淡定,内心却激荡不已,今年索邦大学已经在黑体辐射领域取得了领先,现在要是还能在阴极射线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那可就太棒了。

  要是还能继续在这两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索邦大学物理系就能超过英国、德国的诸多高校,成为全球顶尖的存在。

  至于美国的高校,眼下还不放在欧洲科学界的眼里,他们现在虽然偶尔也有突破,可在绝大多数领域,依旧处于追赶的地位。

  测量阴极射线的粒子质量和电荷是个高难度工作,因为像铅笔尖大小的阴极射线里就有上千亿个高速运动的微粒子。

  章星九先根据所测阴极射线在大气中射程约半厘米的结果,推断出未知粒子的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甚至不足千分之一。

  又进行了测试气体离子电荷的实验,测出了未知粒子的电荷量。

  根据这些结果完全可以判定,阴极射线的微粒要比普通分子原子小得多,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187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约翰斯通-斯托尼研究电解现象后指出,存在“单一确定的电量”e,他通过法拉第电解定律估计了这个值,然而他认为这些电荷永久附着在原子上,无法去除,并把这一微粒正式取名为“电子”。

  章星九沿用了斯托尼的说法,将这种新发现的粒子称之为“电子”。

  到了现在这种程度,这一系列的实验总算是可以宣告成功了,而新的论文也可以着手开始写作了,依旧是他主笔、郎之万进行辅助。

  两个年轻人熬夜完成了这篇论文,早上顾不上睡觉就拿去给李普曼教授看。

  李普曼教授认真地看完论文,许久没有说话,因为他太明白这样的发现有多么重要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这一发现可以说是索邦大学物理系.不,是全球物理界,1896年度最重要的发现了!”

  “现在正好还赶得上本年度最后一期《自然》,那么,我们就用这篇论文,为1896年的物理界献上一件最美好的礼物吧!”

首节上一节91/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