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167节

  院子里的三个孩子都是目光闪闪看着陆正。

  “公子,喝水!”

  小孩儿端着水,殷勤地凑到陆正跟前。

  “多谢。”

  陆正微笑接过热水,喝了几口。

  不一会儿,汉子抱着一叠沉甸甸的画纸而来。

  “公子点点,五刀,五百张只多不少,算你七千钱吧!”汉子道。

  见陆正一次要了这么多,汉子又给打了个折扣,当真是实惠得很。

  陆正没有去数,抬手就把纸收了起来。

  凭空收走一沓纸,直接让几人震惊了一下。

  陆正转而又取出一块银子,放到汉子手里。

  汉子愣了愣,这才回过神来,然后看向手中的银子,神色越发恭敬道:“这……这是十两银子,我去剪一剪。”

  “不用了。”陆正微笑道,“我要的五百张,二十文钱一张,刚刚好。”

  汉子拱手作揖,感激道:“公子是个大好人!”

  陆正道:“是我占了便宜。说起来,我还懂得一些医术,不知介不介意我去给大嫂看看?”

  汉子闻言急忙道:“公子是有大本事的人,若能治好我婆娘的病,这银子当还给公子!”

  刚才陆正露的那一手,不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肯定是做不到的。

  陆正笑呵呵摆手道:“一码归一码,让我看看病人先,能不能治,尚不可知。”

  汉子连忙请陆正进到内屋。

  屋中一个妇人躺在床榻上,面色惨白,正在睡梦之中。

  陆正伸手把了一下脉,发现妇人没什么大问题,是积劳成疾导致气血亏空,加之长年造纸落下些毛病,血脉有点堵塞。

  他直接动用一缕浩然正气,将妇人的身体疏导了一遍,打通气血,清除掉杂气。

  陆正道:“没什么毛病,多休息几天,吃些好的补补身子就行,以后最好少沾水……”

  陆正想了想,这些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哪里能离得了水?

  陆正又是一番叮嘱,“你们天天造纸,惹得湿气重,才有了一身毛病,以后注意一些,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或者买些便宜的药材,比如……”

  汉子闻言连连点头,仔细记了下来。

  陆正见汉子听得有点迷糊,干脆用笔写了下来,让汉子好好收着。

  汉子连连道谢,又瞅了瞅自家妇人,发现妇人的脸色红润了不少,不禁心中大奇,知晓陆正刚才肯定出手治了病,不是简单地把脉。

  陆正道:“就这样吧,我走了。”

  汉子道:“公子等一下,我这里还有几张好纸,请公子收下,就当治病的钱了。”

  说罢,汉子去到旁边的柜子,从里面小心取出一个木盒。

  木盒之中放着十张泛青的纸,颇有灵气。

  “这是祖父造出来的纸,我手艺不精,做不得这么好,这几张纸,公子拿去用吧。”汉子道。

  陆正细看了一番,用五十两银子买下这些纸。

  汉子本不想收钱,但陆正实在给的太多,加之家中生活状况,陆正的坚持,便也千恩万谢地收了银钱。

  之后,陆正离开了这户人家,又在村里逛了逛。

  有一些村民见到陆正,都很殷勤地给陆正推销自家的纸,想以此多补贴点家用。

  不过走了几户人家,陆正发现这些人造的纸,都没最初那家人的品质好。

  但他也没有嫌弃,全买了一点,照顾这些百姓的生意,也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村中还有大户,平时都是那户人家收购其他村民的纸,而给出的价格,不足陆正花的一半。

  陆正甚至得知还有的村子,几乎是一家独大,全村的人都是为其造纸,以养家糊口。

  ……

  官府、大户、妖鬼……

  陆正走在县道上,神色带着一丝凝重。

  还以为富足的大县,百姓的日子会过得好一些。

  但走过几个桐县的村子,面有菜色者,不占少数。

  作为最底层的百姓,总是承受得太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陆正悠悠开口,表情变得坚毅,目有精光,看着前方的道路。

  青婉坐在陆正的肩头,也跟着念诗。

  她见到前方出现一座城池,眼睛闪烁,“咦,这座城,比开阳城还大哎!”

第200章 附骨之疽

  临近桐城,陆正发现这座县城比之开阳城大了一半。

  进出来往的人也多了不少,进城还需要排队。

  陆正一眼扫过,看到这些人多是些商贩,应是来桐城做生意。

  陆正跟着一条队伍慢悠悠往城门而去。

  走了一段路,才知晓这是排队交纳进城费,而不是要做什么入城检查。

  开阳县进个城,可不需要什么入城费。

  陆正有点诧异,桐城这样的富县,还需要如此作为?

  见到前方的人拿出三文钱顺利入城,陆正也取了三文钱,准备等会儿丢入交钱的木桶。

  那木桶之中已经堆了一层钱,数目还不少。

  等轮到陆正时,守在桶边的城卫兵突然开口道:“外地的读书人?”

  “嗯。”陆正应了一声。

  卫兵便道:“进去吧,你不用给钱。”

  陆正不禁好奇道:“为何?”

  卫兵耐心解释道:“本地人和读书人不用给入城费。”

  “原来如此。”陆正点头道,“不过我都没有拿出凭证,你就这么放我进去,不太好吧?”

  “呃……”卫兵表情一愣,随即笑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读书人,哪里用什么凭证?再说了,谁会为了三文钱,冒充读书人?那是违法的!一般人,也没读书人的气质不是?”

  他在这城门站了这么多年的岗,怎么也有那个眼力劲,能分辨得出来谁是不是读书人。

  城门的一处,一个高大的男子听得动静,不禁朝陆正这边瞧了瞧。

  待看清陆正的模样,连忙踏步来到近前。

  “陆公子!”男子恭恭敬敬道。

  陆正看向男子,是他见过的人,赵茹身边的护卫。

  护卫道:“大小姐让我在此等候陆公子,请陆公子赏脸,去府上做客。”

  “这,好吧。”

  盛情难却……陆正心道赵茹倒是好客,他晚入城两天,对方却早早派人等在这里。

  护卫一喜,又道:“陆公子且随我来,马车已经备好。”

  护卫带着陆正来到城内,城门的不远处,就有一辆马车候着。

  护卫驾驭马车,带着陆正去往赵府。

  等来到府中,赵茹得知陆正前来,欢喜带人迎接。

  “贵客登门,陆公子随我去客厅一坐,喝上一杯热茶。”赵茹笑盈盈道。

  陆正拿出一个木盒递上,“拜访贵府,不敢失了礼数,陆某抄了一篇诗文以为文宝,请姑娘不要嫌弃。”

  赵茹闻言连忙亲手接过,说道:“陆公子的文宝,可珍贵得很呢,当初一张浩然正气,连吴人都不敢接……这样的礼物,小女子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赵茹又邀请陆正去客厅一坐。

  “前日我将陆公子的那些政令规划给父亲一观,父亲很是喜悦,都想着与公子好好谈谈……我已派人去告知父亲,他午时应会下衙回来,公子稍作片刻。”

  陆正闻言微笑道:“尊父是个好官。”

  能对他的那些政令感兴趣,怎么说也谈不上多昏庸。

  赵茹低声道:“不瞒公子,父亲乃是太安人,外放为官,一直思乡心切,说哪怕回太安城做个小吏也好,不过这么多年,许是上面的人都把父亲给忘了,难以调任……所以父亲想做出一些政绩,好引得上面的关注。”

  陆正道:“桐县富庶,做些政绩应该不难吧?”

  赵茹苦笑道:“反而正是因为富庶,想做出更好的政绩,便是愈发难……”

  陆正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理。

  “小女子拙见,其实也不懂什么,公子听听就好。”赵茹又道。

  陆正道:“姑娘很有见解,不必妄自菲薄。”

  这时,有仆人捧着托盘而来,盘中放着厚厚的纸张。

  赵茹解释道:“之前听闻陆公子要买纸,这是桐县最好的贡纸,公子且拿去用,也免得自己去费时间购买,而且这样的纸,也不好买。”

  陆正看向那一沓散发灵韵气的贡纸,“这纸,价格不低吧?”

  赵茹微笑道:“从本地的客商那里买的,熟人价格不贵,没公子送的文宝珍贵……”

  陆正转而问道:“之前入城,发现还有进城费,请姑娘解惑。”

  赵茹面露一丝异色,道:“桐县富庶,所以上交的税款也会更多,如今县衙的财政不好,父亲才如此,也只是收外地人的一点费用,非是父亲想贪那一点钱财……”

  “财政不好?”

  陆正神色微动,一个富县,官府居然会没钱,倒是让他觉得意外。

  赵茹不禁道:“小女子也不知其中详情,等父亲回来,让父亲给公子解惑吧。”

  “也好。”

  陆正点点头,也不再多问。

  赵茹见状,便也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其它事情。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县令官服、身材偏胖的中年人快步来到大厅。

  “父亲!”

首节上一节167/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