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289节

  “是已经编了大半部……”林荣回道,“下官不如陆公子远矣。”

  固目光一呆,转而看向旁边的赵明,“他怎么什么都会?”

  赵明也没想到林荣对陆正的评价这么高,毕竟这一位林司农,是他们永州最懂种田的了。

  赵明低声道:“下官听闻陆正曾在地方乡里游历,接触过不少百姓,想来那个时候就在学习这些了。”

  固面无表情道:“什么叫那个时候?今年六月他才成为天地秀才,然后出来游历的吧。现在才几月,他一下子能学这么多?这都编了两本书了,要逆天啊……”

第321章 四时农书

  “呃……”

  赵明回想关于陆正的卷宗,确实是成长得很快。

  如果单修儒道突然一鸣惊人,这样的读书人不是没有。

  但短短几个月内,陆正不仅儒道修行大涨,还能编写三部涉及不同学问的书籍,又能写出各种变法政策,那就很有些说法了。

  赵明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忍不住道:“他不会是那些人推举出来的吧?”

  “谁?”固忽地脸色变幻,不禁琢磨道,“他们啊,好像还真有可能……”

  世间不缺一些隐藏起来的势力,会在暗处推波助澜,以此搅动天下的格局。

  数百年前,前朝崩乱,他们姓皇室便算是幕后推手之一。

  固眼神闪烁,幽幽道:“陆正的行事,的确有点像纵横家那些人教出来的。”

  赵明低声道:“感觉不是一类人教出来的,他修浩然正气,还曾拿出不显世的文人传世之作,背后说不得还有一些隐世文人支持……”

  固啧啧道:“不对啊,如果他真是哪一方选出来的人,安国那位圣人怎么会看中他?”

  固有些奇怪,按照安国那位圣人的本事,怎么也能看出些什么,为何会给予陆正圣赐?

  赵明想了想道:“听闻那位圣人已年迈,恐怕是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固喃喃自语,“若真是如此,这天下的格局,是要发生一点变化了。”

  固目露精光,顿时感觉以后有好戏看了。

  他看向林荣,询问道:“陆正现在在做什么?”

  林荣连忙回道:“他在编写他的农书,说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下官惭愧,帮不上什么忙,便不敢在那里打扰他。”

  固好奇道:“将他所写的农书推广出去,能有多大好处?”

  林荣脸色带着一丝激动,说道:“下官粗略估计,粮食至少能增产一半,天下的百姓或都能免于饥饿,此利民之书。”

  固出身高贵,不怎么关心农事,对林荣的说法没有什么概念。

  旁边的赵明听了则是倒吸一口气,惊讶道:“竟能做到这般地步?”

  林荣一脸郑重地点头,粮食增产一半还是他保守的说法。

  固见赵明的反应,有点不解道:“不过增产一半的粮食,何至于这么夸张?还能让天下百姓不受饿。”

  林荣闻言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赵明见林荣不敢说,便直言道:“大人有所不知,百姓吃不饱饭,除了看天之外,还因为上交的钱粮税过重。如果真能使粮食增产一半,这多了一半的粮食,百姓基本上不会愁吃。”

  “哦……”

  固恍然点头,转而又笑呵呵道,“田地增产,那你们又怎么觉得朝廷不会因此加税呢?”

  他是不懂农事,但很懂朝廷那伙人啊!

  如果有法子使粮食增产,说不得地方百姓会被压榨得更严重。

  赵明闻言皱了皱眉,城隍大人之言不无道理。

  固悠悠起身,背着双手走出房间,准备去见见陆正。

  他是爱惜人才的,有些事情当然要跟陆正好好说道说道。

  陆正和青婉在翻着各种农书典籍,查缺补漏,编订着尚不完善的农书。

  固笑呵呵到来,表明来意,讲了一些利弊之事。

  陆正不禁停笔,直直看着固。

  固被陆正盯得心里有点发毛,不禁道:“我固向来不在意什么钱粮,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人心是贪婪的……陆正你游历各地,见识不少,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

  陆正问道:“那城隍觉得,如何才能使百姓因此受益?”

  固笑眯眯道:“你得有足够大的能力。你这本农书编得不错,我欲向大司农神推荐你,你若能在大司农手下任职,帮他管理农事,可使百姓受益……”

  陆正摇头道:“我没这样的想法。”

  固见陆正一点都不带考虑,不免暗道果然如此,真是看不上一个神位。

  固转而道:“那这样吧,其它地方我管不着,永州之内,本官还是有一点威望,我帮你推广农事,这本书我也买下刊印权,另外书中一些可命名的地方,我也想买几处,如何?”

  陆正的这本农书迟早会传播天下,此大势所趋,既然如此,固也起了一点小心思,给自己捞些好处。

  陆正听固这么说,知晓这才是对方来的真正目的。

  他想了想,微微点头道:“城隍细说。”

  固或许不是一个很称职的城隍,但却是一个值得交易和合作的对象。

  固闻言笑眯眯道:“我对农事不太懂,你看着办,价格好说……”

  两人便拿着还没编写好的农书商谈一阵,最终达成了一场交易。

  签了契约,固询问道:“你这书还要编多久?”

  陆正说道:“恐怕还得一些时日,我还打算再多去其它地方了解一番。城隍若是急的话,我可以先给你一部初版。”

  “这样啊,那也行!”固笑呵呵道,“我先帮你验证一下,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的效果。”

  陆正道:“应该是没问题的。”

  陆正顿了顿,又道:“我听闻一些神灵为了谋取百姓香火,刻意让百姓过得艰苦,以使百姓求神保佑……”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若神灵使百姓过得富足,百姓自然会记住谁的好,百姓富足了,繁衍的子嗣便会更多,人口多了,香火自然旺盛。”

  ”城隍是楚国的正神,不是那些普通的官吏乡绅,也不是什么野神,不能像他们那样短视,只为谋取一时的好处……”

  “若大人注重民生,百姓不出几代,永州人口便能翻倍,即便是偏远的永州,也可以变得繁荣兴盛,不缺香火……”

  陆正直接拿着笔纸演算,一个个数字跃然纸上,清晰地表现出压榨百姓和造福百姓的利益得失。

  乍一看,固在永州当城隍这些年,香火比明面上都还亏得多。

  固平时喜好推演之术,算学还是懂得一些。

  他看着陆正的演算过程,不禁深以为然。

  每年收上来的香火份量不会骗人,这算学答案更不会骗人。

  这些年永州人口少了很多,合着本官亏大了!固顿时感到肉疼,决定得好好整治一下永州。

  按照陆正的设想推演,即便他一直在永州当城隍,也能稳稳晋升神道五重,只是以前的方法不对,地方野神把百姓压榨得太狠了。

  “听君一席话,少走几十年弯路啊!”

  固看着陆正,忍不住感叹一句。

  陆正闻言笑而不语,他作为一个外人,自然很容易把一些事看得透彻。

  固如果真愿意做出一些改变,那也是极好的。

  固琢磨片刻,一拍大腿道:“你慢慢编书,我不打扰了,我得回去好好想想……”

  想要改变永州的现状,不是说几句话就能做到的。

  其中涉及的一些关系和利益,错综复杂。

  固还得和自己的下属们详细商议一番。

  换作别人跟他提类似的建议,固都不一定听。

  但一行行数据摆在面前,得知这些年自己居然亏了这么多香火,固可有些坐不住了。

  固带着赵明又火急火燎地离开。

  赵明脚步轻快跟在一旁,神色轻松又略显愉悦。

  以往他也跟固说过一些提议,可惜都很难施行。

  现在看来是他的谏言方式不对,还得是陆正啊!

  青婉见人离开,有些奇怪道:“他们活了这么久,怎么没想过这些?”

  陆正微笑道:“有的人出身不凡,是很难低头去看待一些事情的。你不能总指望所有人都能想到那么多,即便他比你道行更高,活得更久……”

  “噢……”青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陆正继续埋头修订农书,绞尽脑汁终于是把一部农书初步编写完成,然后将之命名为《四时农书》。

  与此同时,陆正的文宫之中也有一部农书浮现,一模一样,同样不算完善。

  没有什么天地异象出现,但自身文气加了不少。

  陆正拿着书去找固。

  固见陆正带来了一部初版,又见陆正一脸倦容,不禁道:“真是辛苦你了,怎么都不知歇息的?”

  陆正微微一笑道:“正事要紧。这部农书,我暂时只能编写到这个程度,其中有所残缺,只能以后慢慢补全……”

  “没关系,我能等。”固笑眯眯道,“倒是你,别太操劳了。”

  陆正道:“还得麻烦城隍一事。”

  “什么事,只管说!”固开口道。

  陆正说道:“医书和农书,劳烦城隍送一份去安国。”

  固闻言眸光微动,随即点头道:“这事好办,我等会儿命人刊印几份,火速送往安国……对了,你准备送给谁?”

  送两本书而已,不算什么大事,又不是传递什么见不得人的情报。

  陆正想了想道:“倒不用多麻烦,送给边城的官吏即可,只要传出去是我写的书,会有人去拿的。”

  固眨了眨眼,看样子陆正在安国真有不少关系啊!恐怕安国朝堂都在一直关注。

第322章 孟家子

  固拿着农书,保证会给安国送去几份。

  陆正道谢一声,又道:“这段时间多有叨扰,我们也该继续游历了。”

  “要走?这么急!”固见陆正前来辞行,开口挽留道,“多住几天吧,这里也没人打扰你。”

  陆正微笑摇头道:“已经多耽搁了些时日,实在不好再留。”

  见此,固只好道:“也罢,你准备去哪里?”

  “走走看看吧。”陆正说道,“楚国不小,云梦大泽我也准备过去游玩一番。”

首节上一节289/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