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28节

  温故也不多问,只道:“快来,喝点热水暖暖身体。”

  取出茶肆里面翻找出来的粗瓷杯,倒上热水。

  温故说:“之前已经用热水烫洗过。”

  周县尉道谢,接过来给三个孩子。

  喝着热水,周县尉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缓。

  他离开驿站就立刻往家里赶,想着怎么也得带点食物回去,就顺道去了中间经过的一个村子。

  村民没见着,却看到流蹿到此的山匪。

  他斩杀了山匪,抢了山匪的骡车和物资。

  只是等他回家,活着的只有地窖里躲着的三个孩子了。

  之后他带着三个孩子,让他们用酒擦身体,沾上酒味,驾着骡车回到驿站,想再装几坛酒。

  也是在驿站,他看到了温故留下的那些文字提醒和图画。

  心中原本犹豫的想法,终于坚定下来。

  并没有在驿站多留,仗着他对这里地形地势的熟悉,以及地面留下的车辙和行动痕迹,驾车追上去。

  直至现在,终于在茶肆碰面。

  一碗热水缓缓情绪,周县尉只简单给温故他们说,家里遭遇变故,只剩下这三个孩子了。

  很简短的两句话,每个字都带着恨意。

  顿了顿,他神色认真,对温故说:“我也要带他们北上避难,不知……可否与你们同行?”

  虽然刚被好兄弟背叛,不愿意再相信别人,但是这种时候,只他一个人护得住三个小辈吗?

  这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后的亲人。

  他一直在想,若是他身边多一个饱有学识之人,或者是像道长这样拥有秘法手段,留在家里的亲人就不会被逼到绝路。

  如今只剩下他和三个孩子,只靠他们自己,只窝在自己的小地方,是不能度过这一劫的。

  骡车上拖了好几坛酒,他们可以每天用布沾些酒擦在身上辟邪,但是酒总有用完的时候。

  食物有吃完的时候,木材有烧完的时候。

  他总得为自己,为最后的这三个亲人,寻一条活路。

  他当然知道,同样读圣贤书,有些读书人心思诡谲,阴险毒辣,但同样也有心怀仁义之人。

  若是必须做选择,面前这位只见过一面的读书人,这个能在驿站给后来者留下文字和图画提示的人,更值得信任。

  还有挨了一砸的那个冒烟的藤球,那位道士,想必也身怀秘法。

  而且,此前在驿站的交谈得知,温故这位读书人除了知识广,在北地也有门路。

  分析利弊之后,他最终做下了这个决定。只是担心温故几人会嫌弃三个小孩是累赘。

  他盯着温故。

  好的是,温故一听就立刻道:“当然可以,人多力量大!咱们又多了四个助力!”

  四个助力……

  周县尉心里念着这四个字。

  恐怕,换成其他人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是四个助力。

  这只有这位过于仁善的书生,才会这么觉得。

  周县尉又看向旁边的道长。

  道长没什么表示,看不出赞成还是反对。

  而另两位,铁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带弓的小刘刚才忍不住多看了三个小孩一眼,但并没有提出反对。

  周县尉再次看向温故。

  温故微微颔首,示意周县尉安心。

  周县尉拱了拱手,没再说话。

  心中忍不住想到:这支逃难队伍,做主的竟然真就是温故这个文弱书生!

  只是,是否过于仁善了?

  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

  运气?

  还是,书中自有逃生路?

  又或者,这位还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无论怎样,他带着亲人加入这支逃难队伍,若是遇到奸恶之徒,若是这位书生实在不忍下死手,那他就背地里去解决问题。

  这世道,有些人就跟邪物一样,得彻底斩杀!

  青一道长瞥了那边一眼,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唉,狗书生!

  虚伪!

  真虚伪啊!

  也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人跳到狗书生的坑里。

  这时候温故又关心周县尉的伤势。

  “无碍,已经过去四五日,好很多了。”周县尉说。

  虽然对方这么说,温故还是让道长分了两颗药丸出来,并示意道长:自己人了,可以舍得些!

  道长从药瓶里倒出两粒药丸,温故说这是道长用草木炼制的丹药,对养内伤有些用处,也没催促周县尉立刻吃。

  对方现在刚加入,还是有点警惕心的。

  不着急,等相处多了,自然就熟悉了。

  至于周县尉带的三个小孩,大些的那个其实能算半个劳力,就算吃得多,但周县尉是带物资加入的!都在骡车里呢!

  而两个幼童,在乱世一些人的眼里确实是累赘。

  但,没累赘人家凭什么加入你的队伍?

  虽然这地儿又穷又偏,但人家好歹也是个一县县尉,有武力值还对本地熟悉,找到其他幸存者自己拉起一支队伍都是可以的。

  带小孩,有的人看到的是拖累,有的人看到的是软肋。

  有在乎的才好啊!

  如果没有在乎的人了,谁也不知道他癫起来能变成什么样。

  雨下到半夜就停了,第二天多云天气,地面还很湿,他们要再等一天才出发。

  空闲的时候,周县尉跟小刘聊天,也从小刘口中得知了,温故那天在驿站里说的话。

  他心中藏着的对温故的疑虑,又变淡许多。

  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周县尉并不对温故他们说太多自家的事情,只是等孩子们休息的时候,他会拿出一块磨刀石,磨刀。

  他脑中总会回想

  回家的时候,打开门看到吊在房梁上的那几个身影。

  那垂下的手臂上紫褐色的邪斑,旁边桌上留下数封绝笔信。

  因为没见到他回去,外出的其他人一个都没回去。

  一般这样的情况,默认回不来了。

  所以藏在地窖的大人一起出去找柴火和食物。

  找到的一点食物都留给了三个孩子,因为外出的大人,都中邪了。

  周县尉夜晚根本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浮现推开门看到的那惨烈的一幕。

  又忍不住一遍一遍地想,如果那些“好”兄弟把食物及时带回去了,至少能多救下一个两个……

  离家时,周县尉特意从家中带了一块磨刀石。

  现在有空,正好磨一磨刀。

  他盯着刀刃,看着它变得锋利。

  噌

  噌

  一声一声,目光人。

  ……

  在棠县与另一县交界的某个农庄。

  原本的住户已经不在了,此时住在这里的,是一小支临时避雨的队伍。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此时正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面上泛着病态的红。

  他感染了风寒。

  “三郎,喝药了。”

  年轻妇人端着汤药过来。

  青年喝着碗里的药。

  这还是他们在前面一个镇子好不容易寻到的。药材珍贵,这时候也不太舍得用,药味有些淡。

  生病了,忍不住想到许多往事,也想到了被他们抛弃的周县尉。

  以前他们认周县尉为大哥,这位大哥确实讲义气,又很有本事。

  如今,抛弃大哥也是被生存所迫。

  周县尉当时受了伤,行动受阻,他们撤离又需要有人殿后。

  而且私下里也商议过离镇计划,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局面,那就顺势而为。

  他们也犹豫过。周县尉的武力确实能为大家多加一重保障,但是大哥家也有拖累。

  就是太在乎妻儿了!

  大哥,乱世了!

  没了,找人再生就可以了!

  这位县尉大哥还总是抱着以前的老思想,做事总说尽本分,管这管那的。

  县衙都没人了!

  谁能管住你?!

首节上一节28/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