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做什么,手术刀要切到哪里,还不等开口,许秋就立马移开了遮挡术野的手。
过程中,还依旧保持着对颈部血管的压迫,仅有少量血不可避免地射出。
滋滋
看着从指缝间喷出的针孔般的血流,众人深吸一口气,眼神充满了惊愕。
若不是这喷溅状的血流,他们都差点忘记这是一台极度凶险的手术!
……
台上,主任终于打开了切口,之后沿着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向更深处探查而去。
终于他看到了颈鞘。
这里的颈动脉主干处,有一个大约0.5cm的破损口,口子上还有一片片被冲碎的血管壁残片漂浮着。
真的找到了……
主任瞪着眼睛,心里震惊不已。
这还是人吗?
这是止血钳、超声仪变成人了吧!
“准备缝合。”
主任提醒了一句。
四五双手同时探了进来,有扒开术野的,有用无创止血钳夹闭近端的。
许秋也终于感受到血管中的冲击力小了许多。
他提醒了一句:“还在喷血,必须尽快。”
负责夹闭的一助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道:“无创血管钳应该比徒手止血的效果要好,肯定不会出血了……”
主任没搭理一助,而是回许秋道:“好,我会尽快。”
“嗯。”
话音刚落,许秋便轻轻地松开了手。
嗤嗤嗤
刹那间,血流像是一条失去了束缚的蛇,从无创止血钳无法封死的各种孔隙钻出。
一助瞪大了眼睛。
卧槽,这个止血钳精真的比止血钳本体还要牛掰!
另一边,主任手速飞快。
尽管颈动脉已经被玻璃切成了不规则的溃口,
但这也没难倒他。
几秒钟的功夫,比发丝还细的血管线就数次穿梭,将颈动脉主干上0.5公分的创口修补完毕。
他刚要松口气,却发现许秋的左手还按在病人的颈部。
“这是……”主任有些奇怪。
“还有一个创口。”
“还有?”
主任不相信,他试着略微松开止血钳,发现并没有出血。
“不对吧……已经没出血了。”主任有些疑惑。
许秋淡淡地道:“上一个平面,颈内静脉。”
主任有些狐疑,但经历了刚才的事件,他对许秋多了几分信任。
依言寻找,竟然真的在那边发现了一个1mm左右的创口!
伤口很小,而且埋在了组织之间,刚才被挤压在了一块,因此没有出血。
主任赶紧处置。
修补完毕后,主任后背出了一身的冷汗。
如果没有许秋,这个压在组织下的细小出血点不可能发现。
一旦就此结束手术,病人活动后,这个小出血点会解除压迫,爆发出更猛烈的血流……
那后果不堪设想!
“谢谢……”主任低声说了一句。
他抬头看了眼许秋。
目光纯粹、神情专注,这就是急诊科的天才吗……
……
再次松开血管钳。
颈动脉在心脏的泵动下,一鼓一鼓地搏动了起来。
血管缝补完毕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接着,主任继续探查颈部,他沿着颈动脉主干前面的四分之三横断,猛然发现这里的甲状腺也损伤了。
“得去叫甲状腺颈部外科的主任过来……”
主任的话还没说完,王平就打断了他:“许秋已经提前喊了他。”
他的身后,另一位穿戴整齐的主任上前,处理甲状腺。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许秋。
这是什么判断力……
刚看到病人,直接预测到了需要用到那些科室的医生?!
“等等,许医生在干什么?”
当目光巡视一圈,找到跑到了角落的许秋时,众人的神情微微一震。
第129章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
此时的许秋,竟然在旁边完成了简单的消毒、刷手工作,戴上了手套。
又把备用的手术衣给穿上了。
“这边迷走神经和颈内静脉都缝合好了,手术要结束了啊……”
“是啊!”
“还穿手术衣干嘛!”
众人心里闪过一丝不妙的预感。
他们赶忙看向手术台。
此时,甲状腺外科的主任退了下来。
耳鼻喉科的主任又上台,接替了位置,开始清理耳廓、面部被玻璃划破的裂口,并且进行缝合。
完成这一切后,护士已经开始数纱布、弯针等手术器械了。
但突然,王平按了按手,下巴往许秋的方向努了努。
所有人都看去。
只见许秋已经换好了全套手术装,走向平床的同时,不急不缓地道:“做个床旁彩超。”
王平不解。
血管外科主任则有点气愤,这是质疑自己的缝合技术,看看血流到底通不通畅吗?
很快,床旁超声推来。
许秋亲自上手,抹上耦合剂,贴着颈部扫查。
突然,他停在了颈动脉分叉的位置。
众人同时看向屏幕,全都傻眼了。
超声上显示,病人的颈动脉分叉处有中重度的狭窄,狭窄程度达到了60%左右!
“什么鬼,他本身有颈动脉狭窄的基础病?!”
“60%,必须做内膜剥脱术了啊!”
“许秋是怎么发现的……”
震惊的同时,王平等人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许秋了。
手术全程,没有一次用到超声,没有任何辅助设备。
但,
血他止住了,破裂口他找到了,现在连狭窄都发现了!
血管外科主任此刻也恍然大悟。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没法做内膜剥脱,只能择期手术……”
本来就做过颈动脉的修补了。
这时再多加一个内膜剥脱,发生狭窄的概率很高。
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原本就不那么牢固的吻合口破裂,再次引发大出血。
“不做?不做的话,他也是死路一条。”
这时,王平又开口了。
他沉着脸,道:“颈动脉太狭窄了,病人发生脑梗的几率非常高。
而且,狭窄动脉里边的斑块随时可能脱落!
病人术后本来就需要长期卧床,如果放着颈动脉狭窄不管,他发生脑血栓的几率很大再拖个把月择期手术,堵太长时间了,他下半辈子估计就只能让人照顾着了。”
这个后果比死亡更可怕。
病人四十多岁,正是家庭的支柱。
残忍一点说,死了也就死了,起码这个家庭还能用最低标准延续下去。
但,他如果活了下来,却只能瘫痪在床,那才是最绝望的后果!
死不能死,家庭还得为此耗费数不尽的金钱,永远看不到康复的希望……对于病人自己、家庭,都是一个噩耗。
“跟家属谈话,确认要不要手术。”王平下了命令。
手术室没有人制止,心情都很沉重,想起了一些往事……
临海一院这边,其实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