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血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直接相关,血压高了,血管就会被冲破,这是S+的额外加成都很难避免的。
而血管痉挛、缺血,却能借助各种增幅效果控制。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降低血压,至于较低血压带来的其他并发症, 都能由S+的加成规避……
想到这里,许秋补充了一句:“130的血压控制仅限于这一位病人,不要运用在临床上。”
他有系统的帮助,其他医生可没有。
脑外科主任擦了擦汗……这么大胆的控血压方案,就算让他们学他们也没这个胆子啊!
“对了,还有一点。”
办公室寂静良久后,许秋突然开口。
脑外科主任立刻严阵以待:“许医生你说!”
“术后额外监测一项,铁代谢水平。”
“铁代谢?”脑外科主任有点摸不着头脑。
临床的铁代谢监测,多用于血液疾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等。
但真要和神经外科联系起来,倒也确实能牵扯出一些理论譬如铁是神经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神经递质合成、DNA合成,乃至于对神经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脑外科手术后监测铁代谢水平,他还是闻所未闻。
许秋给出了解答:“与生长发育无关,关键是,铁代谢会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的氧自由基,它在EBI中起到重要作用。”
EBI即早期脑损伤,脑外科主任自然能听懂。
他有些惊讶:“这是什么原理?”
许秋反问道:“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病人出现脑损伤的机制是什么?”
这是主任的研究方向,他脱口而出道:“微血管功能障碍,以及皮质去极化。”
许秋点点头:“还忽略了一点,出血本身对大脑的损害。”
主任猛然一惊:“你的意思是……红细胞会损伤脑组织?!”
“不,红细胞自身对脑组织没有影响,但是,红细胞溶解过程中会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继续溶解,则会产生铁离子、活性氧……而这两种物质都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
主任的脸色彻底变了,不可置信地盯着许秋。
后者继续道:“任由铁离子堆积,神经细胞会诱发自噬机制。”
脑外科主任严肃地道:“好,我立刻通知护理部那边监测脑脊液铁代谢水平,尽可能降到最低!”
“不。”
许秋摇了摇头:“铁离子对神经细胞自噬机制的诱发,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损伤神经元的作用,甚至能对抗脑损伤。”
人体的智能远超最精密的机械,其自身的吞噬机制,可以对受损细胞器和可降解细胞物质进行消除,这是机体自稳的能力之一。
许秋要做的,就是将自噬机制维持在刚好能吞噬受损神经元,却又不至于过于亢奋、对正常神经细胞造成损害的临界点。
中庸之道贯穿医学始终,“刚刚好”才是最精髓的三个字。
“我明白了……”脑外科主任长出一口气,脸上的表情郑重得不像话,看向许秋的眼神也多了一分崇敬和感激。
这才几天的时间,他从许秋身上就已经学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临床经验,光是监测铁代谢水平这一项,就能让绿城一院脑外科的预后提升一大截。
……
术后第四个小时,脑外科和ICU还在猜测病人能不能在黄金七十二小时内醒来,病房那边就传来了病人苏醒的消息。
一时间,脑外科主任、ICU主任等都震惊了。
这是什么离谱的恢复速度?
危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波及了脑干,一台手术下来,能在三天内醒来都算是好的,有不少病人甚至可能发展成不同程度的植物人……
结果三个小时醒了?!
“难怪许医生能开讲座啊……”
“四个小时!就算是做个普通的全麻腹腔手术,都不敢说四个小时一定能醒!”
“手术视频都录下来了吗?赶紧,找专家组过来,请全省脑外科大拿共同分析,这台手术和普通手术相比,到底做了哪些改良!”
第611章 全省会议!捐款!
同样是动脉瘤夹闭,同样是微创手术,仅仅是因为锁孔骨窗开得小,显然不可能带来如此巨大的预后差异。
那么问题就出在许秋开颅后的处理上……各个步骤、每一处细节,都值得专家组深入钻研!
脑外科主任幽幽一叹:“学不来啊,许秋那一手技法,对细节的处理,就算是我都不敢轻易模仿。”
闻言,众人猛地一怔……绿城一院的脑外科主任已经是省内顶尖专家了,他在许秋面前都不敢有一点傲气,那许秋的手术水平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学不来也得研究,许秋这台手术,如果我们能掌握十之七八,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上,也能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城一院院长当即做出决断。
不怕山峰太高,就怕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好,我立马给全省专家发布会议通知……”脑外科主任不敢怠慢,立刻答应了下来。
……
与此同时,得知病人醒转消息后的许秋也放下了一桩心事。
还得是系统的加成啊……
手术损伤降低百分之五十,另外还有对并发症的控制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才促成了这一次远超预期的恢复速度。
唯一让许秋有些惋惜的是,这些能力来得稍微晚了些。
如果让现在的许秋给附一那位二号病人进行脑干血肿清除术,应该能做得更好,术后留下的后遗症也会少很多……
“不过,没有二号病人这台手术,我也不可能获得‘脑外科大师’的特殊称号,自然也拿不到S+的手术评级。”许秋摇头。
过去的一切环环相扣,才换来了绿城一院这名病人极佳的预后。
许秋能做的,也只有继续精进手术能力,在下一个病人到来前,就早已经准备好大师级以上的熟练度,不再留下任何遗憾。
“许医生,对面也有一家共享厨房,要不要去吃吃看?”出了医院后,童妍有些好奇地道。
临医对门的共享厨房是沈凝母女开的,价格跟做慈善一样,从顾客那边拿到的锦旗,甚至比临医的还要多。
“试一试吧。”许秋点了点头。
开共享厨房是好事,大三甲医院的患者往往来自天南地北,对病床上的病人来说,能吃上一口家里的味道,对身体和心灵都是一种安慰。
况且,由于疾病不同,病程不一,病人要选择的饮食方案也不一样,医院食堂、外面的餐馆,都很难做到个性化定制,共享厨房就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过了马路后,许秋还没进店,就注意到了门口贴着的大字报。
“广大的家属朋友:
“绿城一院抗癌共享厨房坚持十一年,如今因经营困难,很有可能坚持不下去了……
“我在这里给大家说声对不起,十一年来我们帮助了无数家属病患,但随着房租、物料等成本不断增高,已然无以为继……”
这则通知让许秋微微一怔。
“医院对面的租金应该很高,坚持了十一年也是不容易。”莫琬有些惋惜地说道。
唐云舒也看了眼,叹息道:“共享厨房是个好主意,方便家属,也方便医院,倒了就太可惜了……一会儿我捐个几万块钱,看能不能帮着多撑几天。”
许秋也有些意动。
沈凝母女的共享厨房,有坐拥几栋楼的房东白溪减免房租,因此她们的成本非常低,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但绿城一院对面的抗癌厨房就不同了,光是租金就比临医高了不知道多少。
童妍转过头来盯着许秋,眉毛弯起,笑着答:“许医生呢,你准备捐多少钱?”
“捐个一二十万吧。”
当初许秋就打算给沈凝母女的店铺捐五十万,但她们拒绝了……据说每个月下来都能有近万元的利润,不需要善款。
童妍背着手,瞄了一眼墙壁上的定价,撇了撇嘴,“还是不要捐钱了,这家店有问题呀。”
“嗯?”许秋看了过去。
莫琬问道:“什么问题?”
童妍扁着嘴道:“就是假的嘛,你们都是不缺钱的主儿,所以完全不知道市场定价,以他们的价格,怎么可能做不下去!”
“价格?”
许秋也看了眼墙上的菜谱……这家抗癌厨房一共有五个品类,分别是主食、营养汤类、营养菜类、佐食以及杂类。
各类中,根据菜品不同,定价也不一样。
如主食中的汤面,定价五元;捞面,定价八元;饺子分为速冻水饺的五元以及现包饺子八元;至于最常见的米饭则是两元。
汤类就贵多了,普通的汤都是十元,砂锅煲汤以及老靓汤则分别为十五元、二十元。
“这个价格……似乎是要比沈凝她们家要高。”许秋皱了皱眉。
医学之外的事情他并不太关心,对临医共享厨房的定价他也没什么印象,依稀记得貌似也是三五元左右。
“不不不!”
童妍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不是高,是高多了!
“沈凝小丫头她们的定价,可不是按照菜品来的,而是按天来计费的!比如三块钱,就是一天一顿,两个菜;五元是一天两顿;还有八元,一天两顿,每顿两菜一汤!十元就是包天了,早餐夜宵也都能做!”
莫琬和唐云舒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他们也没关注过这些东西……但和绿城一院对面的抗癌医院比起来,沈凝家都不只是便宜了,简直是廉价!
许秋也有些意外。
童妍掰着手指头道:“我就给你算算他们这抗癌厨房的利润。
“按他家的价格,费用是按照一个菜来计算的,如果在他这里炒一个简单的两菜一汤,一个菜按五块钱的均价来算,再加一个十块钱的汤……
“而且他家的主食还要给钱。米饭只要两元,但速冻饺子竟然要五块钱!
“要知道共享厨房的食材全是自备的啊,用他家的炉灶、燃气煮饺子,就要五块钱!
“算下来的话,除开自己购置食材的费用,在他这里光是做一顿简单的两菜一汤,就要花22块钱!”
第612章 利用善意的恶魔
童妍说到这里,眼睛微微眯了眯,甜美的表情中多了一丝厌恶,道:“一顿饭,光是水电气的成本,真的用用掉22元吗?
“或者我说得更极端一点,做两菜一汤,水电气,顶多再加个油和调料,加起来能花掉定价的十分之一2块钱?”
说完后,童妍才一声长叹,道:“这笔费用算在家属头上,再加上买菜的花销,可一点儿都不低。
“即便就拿22元,这笔钱,去医院附近找几家快餐店,三荤两素都没有这么贵!所以许医生,你们说……这个抗癌厨房究竟是在做慈善,还是做生意?”
说到这里,许秋等人算是彻底理清了。
在场的人都对金钱不敏感。
莫琬是活跃在各种国际论坛的天才医生;唐云舒也是被沈华院士当做脑外科协会主任接班人来培养的;至于许秋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心思太纯粹,好处就是在医学上的纵向、横向发展都极深,但缺点之一就在于对其他事物的关注度很小。
另外,许秋算是几个人中对钱最没有概念的了,坐拥临海小血管产业园百分之五十一股份的他,也确实可以把钱当成一个数字。
“那他们为什么……”莫琬无法理解,这份声明说得这么好听,可经过童妍这么一分析,实际情况好像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