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48节

  看他们这劲头,周彦都想留个钥匙给他们,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好让他们随时过来练琴,但是想想还是不合适,这毕竟是他的家,把钥匙交给别人总归不好。

  之前要去弄个工作室的念头也再次在周彦的脑海中浮现,如果能弄个工作室的话,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正好明天他的生活助理就要到了,没事的时候,可以让生活助理去周边问问。

  周彦也打算过,如果今年年底成功在香江跟台岛举行了音乐会,并且反响不错的话,后面他准备再到高丽跟霓虹这两个国家举行音乐会,争取走出国门。

  张有安说《钢琴少年》唱片在霓虹已经发行,而且反响还可以,但也没具体说说到底怎么样,大概张有安也没有拿到具体数据。

  ……

  霓虹京都,挂川高中门口,田仲间二低头走出校门,朝着两个街口以外的“南宫家书屋”走去。

  挂川高中的体育氛围很浓厚,大部分男生放学之后都会去某个体育社团,其中足球队、棒球队和网球队最受欢迎,其他不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也基本上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

  就算是那些不参加社团的女孩子,通常放学之后也会去到各个球场旁边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呐喊。

  但是田仲间二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放学后也不会去凑任何热闹,像一个独行侠。

  他并不是一直如此,原本他也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后腰,但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他第五趾骨骨折。

  第五趾骨骨折并不算什么大伤,养好了之后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自此之后他就落下了心病,不敢再上场踢球,任凭队友跟教练怎么劝他都不行。

  他现在不仅仅不愿意上场踢比赛,甚至连路过足球场都不愿意,足球场那边传来的加油呐喊声,也让他觉得刺耳。

  最近他在“南宫家书屋”遇到了一个朋友,两人喜欢同一类的书籍,同一类的音乐。

  所以这段时间田仲间二放学之后都会去南宫家书屋,跟那个朋友一起看书听音乐。

  他到了书店,朋友还没来,他便找了一本推理小说看了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平松和广从后面拍了拍田仲间二的肩膀,“平中,你今天来的这么早?”

  “我也是刚来。”田仲间二推了推眼镜,笑道。

  “你在看什么书?”

  田仲间二将书翻回封面,“东野圭吾的《放学后》。”

  “哦,东野圭吾啊,好久没听过他的消息了。”平松和广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他什么评价也没有,但是田仲间二却知道,平松和广应该是不太喜欢这本书甚至东野圭吾这个人。

  按照平松和广的性格,如果他喜欢这本书或者作者东野圭吾的话,肯定会非常高兴地跟田仲间二分享他的喜爱,而不是这样什么都不说。

  沉默,是他的尊重,但同时也已经说明一切了。

  田仲间二笑着合上了书,其实他也觉得这本书的节奏不太适合他,只不过闲着无聊等人的时候打发一下时间。

  看到田仲间二把《放学后》放下,平松和广将一本《眩晕》放到他面前。

  “岛田君的《眩晕》么?”田仲间二一脸惊喜。

  这部小说之前在杂志上连载,才刚结束连载没多久,没想到单行本已经出来了。

  岛田庄司是他们两个最喜欢的推理小说家,基本上岛田的小说他们都看过。

  “送给你了。”平松和广笑道。

  田仲间二惊讶地抬头,“你自己不要么?”

  “我自己当然也有,买了两本,这本专门给你买的。”平松和广笑着说道。

  “太感谢了。”

  “哈哈,感谢的话,就好好保存它。”

  这部小说之前连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全部看过了,连载的杂志他们家里也都还有,现在买回来,当然是为了收藏。

  “一定。”

  拿着《眩晕》,田仲间二爱不释手,他又翻了翻里面,想看看单行本的内容跟连载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区别。

  平松和广又找了一本新上架的小说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挑了挑眉毛,因为今天书店放的音乐他之前没听过。

  “你听。”

  田仲间二抬头,仔细地听了起来,随即也注意到书店今天的背景音乐。

  “好像……没听过。”

  又听了一会儿,平松和广又笑着说道,“很好听的小提琴,从这首曲子,你听到了什么?”

  田仲间二想了想,说,“旋律有点悲伤,我想到一列孤独的列车,行驶在大海中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乘客。”

  “或许你就是里面的乘客。”平松和广笑道。

  田仲间二也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希望你也在里面。”

  “那我会直接跳海。”平松和广耸了耸肩膀,“我没有你那样的想象力,我听到这段音乐,就想到几年前的一天,我一个人在野外,忽然风雨交加,我又没有带伞,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

  “是很惨。”

  很快,这首曲子就结束了,过了一会儿,又响起了第二段音乐,跟前面那首忧伤的曲子不同,这首曲子听起来更加惬意、悠扬。

  “又是一首很好听,但是没听过的曲子。”平松和广眼睛发亮。

  第二首曲子还没有结束,平松和广就站起身往楼下跑。

  “你去干什么?”天中间二问道。

  “我去问问南宫,这是什么曲子……”

  说话间,平松和广已经到了楼下,过了一会儿,他又上了楼,手里还拿着一张唱片。

  “这是什么?”田仲间二好奇问道。

  平松和广抬了抬手,向田仲间二展示了唱片的封面,上面写着《钢琴少年》几个字,这几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字。

  【《想飞的钢琴少年》等电影原声带……】

  “什么是想飞的钢琴少年?”田仲间二疑惑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南宫说唱片里面有介绍。”

  说罢,平松和广就把唱片拆开,果然从里面找到了一个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上面有曲作者的个人介绍,以及唱片里面每首曲子的介绍。

  看过介绍,他们才知道,这个《想飞的钢琴少年》就是曲作者周彦自编自导的一部电影。

  对电影,他们暂时没什么兴趣,只关注里面的音乐。

  平松和广从书包里面掏出一个CD机,将《钢琴少年》的碟片放了进去,然后又分了一个耳机给田仲间二。

  前面有段空白,平松和广拿过小册子,“第一首曲子叫……克罗地亚狂想曲。”

  他话音刚落,音乐就响了起来。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因为听过之前那两首音乐,所以他们还以为这个周彦的风格是那种舒缓的,没想到这首《克罗地亚狂想曲》一上来节奏就这么快,跟之前那两首的风格完全不同。

  “怪不得叫狂想曲。”平松和广忍不住嘀咕道。

  等到第一首曲子结束之后,平松和广摁下了暂停键,又拿起小册子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如此介绍这首曲子。

  【此曲为《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男主所弹的一首曲子,作者因为战争……】

  果然,是为了战争而作,刚才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平松和广就想到了正在发生的克罗地亚战争。

  看完介绍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摁下了播放键,继续听第二首曲子。

  这第二首曲子刚响起,他们就感觉特别熟悉,这不就是刚才他们听到的第一首曲子么?平松和广想起了风雨天,而田仲间二则想到了孤独的列车。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田仲间二问道。

  平松和广拿起小册子看了看。

  “这首曲子叫《风筝》。”

  “也是《想飞的钢琴少年》这部电影里面的么?”

  平松和广摇摇头,“不是,这首曲子是另一部叫《天堂回信》的电影里面的。”

  “也是周彦拍的么?”

  “不是,是一个叫王军正的中国导演拍的,不过这部电影的配乐指导是周彦。”

  “原来如此。”田仲间二点点头。

  随后两人就一边看小册子,一边听音乐。

  他们听到了轻快的《风》(菊次郎的夏天),热血的《觉醒》,还有悠扬的《永远用在》……每一首曲子,不管长短,都非常好听。

  听到最后,平松和广都有些懵,因为这张纯音乐专辑的质量太高了。

  现在的纯音乐专辑,跟流行音乐其实差不多,都是一张专辑里面有那么两三首,甚至是只有一两首主打的曲子,然后除了主打曲子比较好听之外,其他曲子都比较普通。

  但这张《钢琴少年》却不同,短曲子虽然短,但质量也挺高,长曲子就更别说了,一首比一首好听。

  如果跟其他人一样只发主打歌的话,这张专辑能分成三张专辑,至少也能分成两张。

  如果这张专辑,里面只有某一部电影的配乐,而不是三部电影的配乐,平松和广也不会觉得有问题,同样还是会喜欢。

  “这个周彦,之前没有听过。”田仲间二说道。

  平松和广笑道,“你之前听过哪个中国的音乐家?”

  田仲间二想了想,还真没想到一个中国音乐家,其实除了霓虹国内的音乐家,其他国家的,他听过的基本上是已经死了的,活着的一个都没有。

  “听他的风格,可能是香江或者台岛的?”田仲间二猜测道。

  平松和广笑着摇头,“不可能,这两个地方的,绝对只会写这两个地方。”

  “确实如此。”田仲间二点头道。

  平松和广把小册子放在手里了翻了翻,“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几部电影,在霓虹能不能看到,我还挺好奇这些音乐都在配在哪些画面上面。”

  “书店里面不是有卖电影录像带么?或许可以问问南宫。”

  “没错,一会儿问问南宫,看她知不知道。”

  一个小时之后,平松和广跟田仲间二离开书店的时候,问了南宫惠子录影带的事情,南宫惠子摇摇头,表示不清楚,两人只能失望离开。

  等到两人走了之后,南宫惠子笑了笑,在平松和广他们之前,已经有三个人问过店里面播放的音乐了,其中有两人花钱买了《钢琴少年》这张音乐专辑,还有一人跟平松和广他们一样,来问了电影的事情。

  南宫惠子也是因为有渠道商跟她推荐了《钢琴少年》这张音乐专辑,所以才尝试着进了十张。

  回来之后,南宫惠子觉得这张专辑的音乐还挺好听的,就经常在店里面放,不过她一般只会放《风筝》跟《永远同在》这些比较舒缓的音乐,而《克罗地亚狂想曲》跟《觉醒》这种比较有激情的曲子则会被她快进跳过。

  经常在店里面放的效果也很好,前面几天已经卖出去四张,今天更是丰收,加上平松和广他们这两张,一天就卖出去四张。

  总共十张专辑,竟然已经卖出去八张,这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当然,今天这种情况还是不常有,正常要是一天能够卖出去一张就挺不错了。

  看着店里面剩余的两张《钢琴少年》库存,南宫惠子将它们拿了起来,然后放到了靠近书店门口的音乐专辑展示架上。

  随后南宫惠子又给渠道商打了个电话,让他们明天送货的时候再多带三十张《钢琴少年》。

  距离南宫家书屋大概两个街口的距离,有一家专门卖音像制品的店,老板久保英这会儿也刚刚给渠道商打过电话,让他们下次送货的时候再送十张《钢琴少年》。

  这张专辑在他们店卖的并没有南宫家书屋那么好,不过也算不错,上次他进的五张《钢琴少年》,一个星期的时间卖出去了四张,平均不到两天就能卖出去一张。

首节上一节148/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