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部《宝莲灯》就够了,后面再有其他类似项目,要是再不给钱,大家就未必愿意来了。
如果想要让中国动画片得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找到一条“工业流水线”,确保能够持续生产高品质的动画片即便不能保证高品质,也要保证品质是稳定的。
当然了,这只是前提,除了要保证制作优秀的作品,还要保证这些作品能够赚到钱,这就务必打造一条成熟的商业化链条来支撑IP商业价值变现。
周彦无心讨论上美的情况,只是笑呵呵地说道,“我对动画电影还是了解不多。”
徐风见周彦对这个话题兴趣不高,便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转而问起了今天晚会的情况,“今晚有哪些节目?”
“无非就是唱歌跳舞呗。”
“你们工作室还有谁跳舞?”徐风意外道。
“是中戏的学生,工作室跟他们学校弄了校企合作,这次年会他们也出了节目,其中就有舞蹈。”
徐风笑道,“这以后你再选演员,也方便了,直接去薅就行了。”
“我就是这样想的。”周彦点点头,又说,“我还准备跟燕京电影学院搞个校企合作,每年弄些短片项目。”
“怪不得中戏愿意跟你搞校企合作,看来你是跟他们说了短片项目吧?”徐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知我者,风姐也。”周彦哈哈一笑,“这个短片项目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那是当然,对于中戏的这些学生来说,可能短片的吸引力要比一般长片的吸引力还要强。如果一二年级就能拍几部短片练练手,对他们来说好处很多。而且相较于表演系的学生,估计导演系会更感兴趣。不过你这样帮人家培养学生,就不怕培养好了,不为你所用?”
周彦耸肩道,“没关系,本来也没指望靠着校企合作把学生绑在我们公司,事实上,我也不缺那些演员。”
这是周彦的真实想法,他对中戏的那些未来明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他觉得一个演员是否能出名,不仅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能力,跟机遇也有关系。
只要工作室能够保持制作优秀作品的能力,演员是最不缺的,相对而言,他更想收罗的是优秀的幕后人员。
在周彦的观念中,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是不可代替的。
“你这口气倒挺狂。”徐风笑了笑,“不过这话由你来说又似乎合情合理,你当然是不缺这些演员,反倒是这些演员都想要拍你的戏。”
周彦连续几部电影票房大卖,人气一时无两,别说是这些还没毕业的学生,就是已经成名的演员们,也没几个不想参演周彦的电影。
就连巩莉,之前跟周彦打电话的时候,也说过有机会要跟周彦再合作一把。
听得出来,她并不是开玩笑,而是十分认真地在说这个事情。
跟张一谋分开之后,巩俐现在在国内能合作的导演已经不多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巩俐接了两部戏,一部是《风月》,还有一部是《中国匣》,前者导演是陈凯歌,后者是个外籍导演。
现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也就只有周彦、陈凯歌这些导演能跟她合作了。
倒也不是巩莉这个人势利眼,只挑大导演,只不过到了她这个位置,已经很难跟普通导演合作。
先不说普通导演水平如何,一般的导演也拿不到好的投资,制作上很难保证,也请不起巩莉。
假如她还想再更进一步,必须保持跟这些有希望走出国门的导演合作。
所以除了这两部电影之外,巩莉现在还没有接其他电影,拍戏的频率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前几年,她基本上每年都有两三部电影在拍,一年到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组里面。
现如今国内的这些知名导演中,相比之下,巩莉最希望能跟周彦合作,毕竟两人关系很不错。
周彦也挺想跟巩莉再合作一次,只不过暂时没有好的机会。
两人正聊着天,余桦推着史铁笙走了过来。
“呦,徐总来啦。”余桦笑着说道。
因为周彦,徐风经常见到余桦跟史铁笙,彼此也算是熟人了。
“余桦老师,铁笙老师,今天有没有想法上台贡献个节目?”
余桦呵呵一笑,“我倒是想上去献丑,就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才艺。”
史铁笙也笑道,“之前我俩商量着,是不是要提前练一个胸口碎大石,今天上台给大家助助兴,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快过年了,让大家见血不太合适。”
寻常史铁笙是不爱开玩笑的,今天忽然听到史铁笙开玩笑,徐风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她笑呵呵地问道,“那不知,你们俩之前打算让谁躺着,让谁抡锤子?”
“那肯定是我,铁笙腿脚不便。”
“我腿脚虽然不便,但是不妨碍轮锤子。”
“你抡锤子虽可,但怎么能把大石头放在我胸口上?”
“这无妨,你可以抱着石头再躺下,省了我搬石头。”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斗嘴斗的不亦乐乎,徐风在旁边听得乐不可支。
周彦也露出了笑容,难得看到铁笙这么高兴。
这两年铁笙心情好多了,身体也随之好了不少,余桦经常带他到工作室这边走动,让他心情舒缓不少。
几人聊着天,厂房里面人越来越多,中戏的那些老师也来了,周彦忙着去招待。
余桦跟史铁笙见周彦在忙,便没有再打扰,余桦推着史铁笙朝着观众席走去,他想提前看看一会儿演出开始的时候坐哪儿。
史铁笙坐着轮椅,方便上去,肯定要坐第一排,而又不能坐第一排里面,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过道的位置找个空地把轮椅停下来。
不过余桦走到观众席边上,就眼睛一亮,指着第一排中间的一个空档说道,“咦,这里恰好有个缺口,能给你停轮椅。”
史铁笙顺着余桦手指的方向看去,观众席中间靠左的地方,第一排出现了一个缺口,大概就跟一个座位的大小差不多,这个位置确实十分适合停轮椅。
还没等史铁笙开口,余桦就推着轮椅走了过去。
到了缺口处,余桦将轮椅倒过来,直接推进了缺口。
轮椅停进去之后,两边大概各有十公分的空间,可以说非常合适。
而在缺口的左边,有两个座位,余桦直接走到旁边坐着,从后面看起来,就好像他们俩都在坐在座位上一样。
看着自己被包裹在第一排缺口当中,史铁笙看了看周彦的方向,眼中闪烁异样的目光。
他当然已经猜到,这个缺口就是周彦特意为他留的,就是为了方便他来看演出。
余桦当然也猜到了,不过他没有说出来。
这就是余桦的聪明之处,他平时从来不避讳跟史铁笙腿有关的话题,就像刚才斗嘴的时候,他可以十分自然地说史铁笙腿脚不行。
而恰恰是他这样不避讳,史铁笙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感到自在、舒服,反倒是身边其他人看他时的那种小心翼翼让他内心难受。
不过余桦知道,他可以毫不顾及地说史铁笙的腿,但周彦为史铁笙付出的,无需他再刻意跟史铁笙提醒,这不仅仅会给史铁笙压力,也会给周彦压力。
他们之间的关系,放在心里即可。
此时余桦只是喜笑颜开地说,“以后咱们再来看演出,我跟周彦就可以一人一边,当你的左右护法了。”
史铁笙笑道,“以后也不知道多长时间能来这边一次。”
乐团平时的排练都在练功房或者录音棚,大概不会特意来这边,所以在史铁笙看来,除了这种大日子,平时恐怕不会看到什么演出。
“你大大错了,我听说他们跟中戏搞了个校企合作项目,以后说不定中戏的学生也会来这边演一演话剧之类的节目。还有乐团那边,有时候排练的不止一个节目,管弦乐队跟民乐队又是分开的,肯定会有人来这边排练。”
史铁笙觉得余桦说得挺有道理,便点头:“嗯,这话没错。”
“当然没错,周彦这个人你不了解么?他虽然有钱,但不是会浪费钱的人,他既然花钱弄了这个小剧院,后面肯定用到的机会很多,说不定除了排练之外,还会有正式演出。”
如果周彦听到余桦这话,肯定要给他竖个大拇指,因为周彦就是这样想的。
小剧院弄起来了,里面还有大几百个座位,要是一年到头就这样放着,周彦可不愿意。
所以周彦打算,以后没事可以举办一下活动,比如给王立宏这类公司新签的新人办一办歌友会,还可以定期办音乐会。
听到余桦这么说,史铁笙也很高兴,他腿脚不便,平时没办法出远门,现如今除了读书读报之外,最爱的就是来周彦工作室这边溜达。
在这里,他不仅能够看书,而且还能听音乐,如果以后能经常看到其他演出,自然是更加惬意。
第507章 首印一百万
这边周彦招呼完了中戏的老师们之后,徐风又问周彦,“我听张有安说,《禁闭岛》的事情已经跟矮脚鸡那边谈好了?”
周彦点点头,“嗯,已经谈好了,版税是按照阶梯付的,基础版税是百分之七,销量每超过一百万,结算的版税就增加一个点,上限是百分之十六。”
“这个条件算好么?”
徐风对出版方面的业务了解不多,不清楚这个阶梯版税好不好。
周彦笑道,“不是特别好,矮脚鸡那边基本上没什么风险。我们想要拿到百分之十六的版税,销量需要超过九百万,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难达成。”
听周彦这么说,徐风颇为诧异,“既然条件对你来说这么不利,为什么还要答应?”
徐风对张有安很了解,按理说,张有安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难道说,张有安因为不了解出版行业的行情,所以签了个对他们不利的合同?
但徐风觉得可能性也不大,虽然张有安对图书行业不了解,但是以张有安的性子,肯定会去咨询专业人士,不会犯这种错误。
其实图书板块的业务,跟汤臣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张有安等于是在帮周彦忙。
当然了,张有安出力,周彦肯定不会亏待他。
听到徐风的疑惑,周彦笑道,“因为矮脚鸡答应了一个条件,首印一百万册。”
“首印一百万册,很多么?”
周彦点头,“这个首印数,已经非常多了,一般的小说,不可能有这个首印数。”
北美的图书市场是十分现实的,一般的作者,首印能给个几万册就很不错了,但是一些超级畅销的作者,新书首印说不定能达到好几百万册。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中国跟美国图书市场的差距,中国不可能有一本小说的首印能达到几百万册,大部分书连一万册都没有。
“这么说来,他们还是比较看好这部小说的销量的。”徐风说道。
矮脚鸡能答应这个条件,肯定是十分看好《禁闭岛》销量的,毕竟首印一百万册的成本可不少,要是销量不好,他们损失可就大了。
其实矮脚鸡的想法很简单,他们知道《禁闭岛》要拍电影了,虽然电影要在小说发售之后再上映,但是他们完全不用急。
即便小说发售之后短时间内销量表现不好,等到《禁闭岛》电影上映之后,肯定会把书的销量给带起来,无非就是要等一段时间而已。
而这点时间,矮脚鸡是能够等的。
站在周彦的角度,自然是希望矮脚鸡能够把首印数量给提上去。
书想要卖得好,首印数很重要。
首印一百万册,说明货基本上可以覆盖北美大部分城市。
只要书的覆盖范围大,销量就不会太差,因为铺货本身就是一个宣传手段。
很多读者,平时不太关注图书信息,他们基本上都是从书店得知新书上架的消息。
如果哪天走到书店,看到新书货架上有一本新书,他们大概率会带着好奇把书给拿起来看看。
周彦他们之所以把首印定在一百万也是有想法的,之前他们就跟华纳约定过,如果《禁闭岛》小说销量能够超过一百万册,华纳就会给周彦一百二十万美金的奖励。
现在《禁闭岛》首印一百万册,这个目标基本上达成一半了。
当然了,最开始张有安是希望矮脚鸡能够把首印数定在两百万的,但是丹特塞尔福一口就拒绝了。
开玩笑,首印两百万册是什么概念?美国建国到现在,新书首印数超过两百万册的作者,总共也没多少人,就算他们看好《禁闭岛》的销量,也不能这么赌。
“《禁闭岛》的销量超过一百万应该问题不大,就看这个目标是在电影上映前达成还是在电影上映后达成。”
徐风自然知道当初他们跟华纳的约定,这一百万的目标达成在电影上映前还是上映后区别非常大。
“小说什么时候发售?要是赶得上,你可以去美国办几场签售会,提振一下销量,再不行,你就音乐专辑跟小说一起签,肯定能够吸引很多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