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665节

  “应该是要到三月份了。”

  现在已经是一月底了,小说想要上架,至少也要一个多月时间。

  “那也挺快的,那国内这边呢,什么时候上架?”

  “要在北美上架之后。”

  “哦,你的另外一本书呢,是不是也快连载了?”徐风又问起了周彦的新书。

  周彦点头,“嗯,要等到三月份那一期。”

  “《十月》是吧?”

  “没错。”

  “回头我要关注一下,等杂志出来我买一本。”

  “风姐你想看的话,过段时间样刊就到了,我送一本给你。”

  他离《十月》出版社比较近,邮递便捷,样刊的寄送不存在延误,所以很快周彦就能拿到样刊了。

  徐风却笑着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去买吧,也算是支持你了。”

  “你要想买的话,二月份就要关注了,虽然是三月份的刊,但是很多地方二月份就能买到了。”

  大部分杂志社都会选择提前把杂志放出去,全国这么多省市,想要把杂志在各地铺开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再者说了,各家都想要比其他家更靠前一点把杂志发出去,这样就能抢占市场了。

  大部分读者手头上都不富裕,可能买了《收获》就买不了《十月》,买了《当代》就买不了《钟山》,早其他杂志一步把货铺下去,就能把这些读者口袋里面的钱赚到手里。

  这几年还算好的,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比较疯狂,时常出现三月份的杂志,二月初就能买到,更有极端的,三月份的杂志,一月份就能买到。

  后来大家发现了,这样卷来卷去根本没个头,就逐渐放松下来,只不过大家还是心照不宣地把放刊时间提前一段时间。

  当然,也有些杂志会经常跳票,这类杂志基本上都是要出问题了。

  徐风笑道,“回去我就让办公室订阅几份《十月》,这样的话,杂志一到,就会给我们送。反正你的小说一期也连载不完吧,后面我们还要买。”

  周彦笑了起来,“一期肯定连载不完,但是这部小说未必会在《十月》连载完。”

  “这话什么意思?”

  “如果反响好,可能会中断连载,直接出单行本。”

  这是老套路了,很多小说都是这样,可能只连载个一两期,发现读者很喜欢,就选择直接出单行本,趁着热度,靠单行本搂点钱。

  “没关系,他们连载,我就在杂志上看,他们不连载我就买单行本,你到时候可要给我签名啊。”

  “那自然是没问题……”正跟徐风说着话,周彦看到了张守仁朝这边走来,他笑着说道,“说曹操曹操到。”

  ……

  今天周彦工作室年会,有不少朋友过来。

  央音的同事们自不用说,作曲跟管弦两个系加起来来了二三十号老师,刘林本来也想要来的,但是奈何身体不好,这大冷天的不便出门,就让副院长王次召带队过来。

  因为刘林已经抱病在家很久,这段时间学校一直都是王次召这个副院长在支持大小事务,他基本上等同于代理校长了。

  燕京制片厂也来了不少人,韩三坪亲自带队,带的都是跟周彦比较熟悉的人,比如王君正、杨战家、路学长,总共来了十几个人。

  其实周彦在燕京厂的熟人肯定不止这些,只不过今天这个活动,也不可能把所有熟人都请到场。

  如果熟人都请,那这些坐位还不够。

  陈凯歌也来了。

  之前周彦给陈凯歌打电话的时候,陈凯歌支支吾吾的没有给准话,今天突然到了,周彦还挺意外的。

  陈凯歌一来就看到徐风跟周彦站在一块,他眼光闪烁了一下,然后脸上浮现笑容,朝二人走了过来。

  “徐总,周彦。”

  徐风何许人也,虽然今年跟陈凯歌闹得有点不开心,但是当面还是笑呵呵地说道,“刚才韩厂长他们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凯歌你今天来不来呢。”

  陈凯歌脸上的笑容不变,“周彦工作室年会,我肯定要来凑热闹的,说起来,我们也是好久没有一起聚聚了,今天是个难得的机会。”

  对于徐风,陈凯歌的心情是复杂的。

  《霸王别姬》的成功,离不开徐风的支持,陈凯歌心里也记着她的好。

  但是要说功劳都是她的,陈凯歌肯定也不愿意。

  后来拍《风月》的时候,两人分歧越来越大,陈凯歌觉得自己被徐风束缚住了,便决心换人合作。

  今天来到这里,陈凯歌心里有些弱势,因为周彦最近的两部电影表现都非常好,特别是最近这部新电影《时空恋旅人》票房都七千多万了。

  而周彦的成功,似乎说明了徐风的眼光没错。

  那既然徐风眼光没错,错的不就是他了?

  所以,陈凯歌本来今天是不想来的。

  但是想到跟周彦的交情,他还是决定来了,毕竟他跟徐风只是有些分歧,也不是有什么仇怨,无非见面的时候有点尴尬而已。

  陈凯歌刚来没一会儿,徐风忽然眼睛一亮,朝着周彦后面挥手,“苗苗,这里!”

  周彦转头看去,是董文苗来了。

  陈凯歌也开口跟董文苗打招呼,“董指导来了。”

  董文苗笑着点头回应,“陈导。”

  跟陈凯歌打过招呼,她就走到了徐风的身边,三个人中,她唯独没跟周彦打招呼。

  徐风看到她十分高兴,拉着她的手不放,“苗苗,你这段时间忙什么呢,平时给你打电话你都接不到。”

  见到徐风,董文苗也挺高兴的,不过她的情绪向来不怎么外露,只是眼带笑意地说道,“最近奇志接了不少业务,工作室忙得很,一般的小活交给其他人可以,但是大活我必须亲自盯着。”

  听她这么说,徐风转头看了眼周彦,“都怪你,给苗苗谋了这么一份苦差事,把她累的都憔悴了。”

  周彦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董文苗可一点憔悴的样子都没有。

  不得不说,岁月在董文苗脸上真的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这么多年过去,她好像还跟当年乔家大院一样。

  说起来,董文苗今年应该接近三十岁了,但是她却一点三十岁的状态都没有。

  徐风保养的算是好的了,看起来也就四十岁不到,但是跟董文苗站一起还是感觉她俩差着辈。

  周彦一直也不知道,为什么徐风跟董文苗关系会这么好。

  当年拍《霸王别姬》的时候,她俩应该就认识很长时间了。

  按理说不应该,徐风跟董文苗之间差了十好几岁,一个是燕京人,另一个是台岛人,之前能有什么交集?

  不过,虽然心里疑惑,但是周彦一直都没有去问。

  董文苗在厂房里看了一圈,问周彦,“今天你上台么?”

  周彦点头,“嗯,上台。”

  “嗯,好。”董文苗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徐风本来一直都跟周彦站在一起,这会儿董文苗来了,她便拉着董文苗往旁边走,“苗苗,我们自己聊聊,不管他们。”

  董文苗点点头,跟着徐风走了。

  等到她俩走了之后,陈凯歌很顺手地从口袋里面摸出了香烟,准备点一根,但是看到厂房里面没人抽烟,他就只是把烟叼在嘴上没有点。

  “恭喜你啊,老周,《时空恋旅人》票房又大爆了,回头可要请我吃饭。”

  “这不是小事一桩嘛,你的新电影什么时候开拍?”

  “明年……说起来是今年了,大概六七月份开拍。”

  “在燕京开机么?”

  陈凯歌摇头,“不在燕京,在横店,之所以要到六七月份开拍,就是在等秦王宫建成。”

  为了拍摄《荆轲刺秦》,横店要建造一座秦王宫。

  现在的横店,还谈不上是“东方好莱坞”。

  谢晋要拍摄献礼电影《鸦片战争》,想找个重现当年广州街景的取景地,但是辗转广州、上沪都没有找到好地方。

  后来经人介绍,谢晋跟横店集团的徐文荣接触。

  谢晋其实并不看好横店那块地方,因为实在是太偏僻了,不过徐文荣十分看好影视产业,所以坚持把这事给揽了下来。

  后来徐文荣带着一百多支工程队,几千人在横店开荒炸山,建造了一个三百多亩的“十九世纪南粤广州街”。

  《荆轲刺秦》所用的秦王宫,就是横店的第二个取景区。

  周彦对横店有些了解,笑呵呵地说,“六七月份,那边蚊子可多。”

  陈凯歌无所谓地摆摆手,“我又不是没去过南方,横店虽然条件差点,但我们也不至于住在荒郊野外。”

  周彦点点头,“你又心理准备就好,不过你们去横店开机,我就不能去给你捧场了。”

  “你要真想给我捧场,不如来给我做配乐指导吧。”陈凯歌有些幽怨地看着周彦。

  这次他很早就找周彦了,不过周彦依旧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把话介绍给了赵季平。

  陈凯歌也不是对赵季平不满意,毕竟之前合作也很愉快,但是他就希望能够跟周彦正儿八经地合作一次。

  周彦耸了耸肩,“我实在是爱莫能助啊,而且我师哥不好么?”

  “赵老师当然好。”陈凯歌撇撇嘴,没有再说什么。

第508章 似曾相识的女孩

  六点多钟,钢琴少年乐团管弦乐队的成员们已经开始往台上走,晚会很快就要开始。

  陈凯歌跟周彦聊了好长一会儿,嘴上叼着的那根烟已经快被他咬坏了。

  看到乐团的人上台,他知道周彦要去忙了,便笑着对周彦说,“你去忙吧,我出去抽根烟。”

  出了厂房,陈凯歌刚要把烟点上,就看到肖灿、李宏还有刘清站在一起抽烟。

  都是一个厂的,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陈凯歌跟他们不熟,但还是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李宏笑着说道,“陈导,你的新项目还顺利吧?”

  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筹备了很长时间,也是他们燕京厂比较重要的明星项目。

  除了《时空恋旅人》之外,今年韩三坪最关注的就是《荆轲刺秦王》了,李宏当然知道。

  只不过,跟《时空恋旅人》的一帆风顺不同,陈凯歌的这部电影前期筹备就不太顺畅。

  前段时间,李宏听说《荆轲刺秦王》的剧本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跟周彦合作这么长时间,李宏其实对陈凯歌的这种情况很不理解,既然剧本都没有准备好,为什么要提前做其他的筹备工作?

  如果最后还是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剧本,难道还要硬上?要不然的话,其他的准备工作也就白费了。

  这种事情,在周彦的剧组是不可能发生的。

  陈凯歌笑了笑,“还算顺利。”

  他只是简单回应了一句,没有细解释。

  看出来陈凯歌不愿意跟他们聊天,几人也没有再主动跟陈凯歌搭话,自顾自地聊起来。

首节上一节665/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