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688节

  电话里面,徐向杰告诉杰夫布朗同意了让王立宏参加后街男孩十六号晚上的演出。

  得到这个消息,杰夫布朗十分高兴,“徐先生,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后悔今天做出的这个决定,leehom wang跟尼克他们肯定能够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

  “布朗先生,感谢你这次能给leehom这么好的机会,具体的合作流程我们会派人去跟贵公司对接,条件就按照你们之前提出的就好,不用修改。”

  “没问题,距离演出还有十天时间,还请你们能够尽快。”

  “明天他们就会前往贵公司。”

  “好的。”杰夫布朗笑了笑,随后又开口说道,“我听说leehom wang也是学习古典音乐的,他跟Y是不是……”

  徐向杰笑道,“没有,Y是在中国上的学,而leehom是在美国上的学,之前并没有任何交集。而且,leehom也不是学古典音乐的,他只是小时候学过小提琴。”

  完全没有交集么……杰夫布朗微微有些失望,他还想靠着王立宏拉近跟周彦的关系呢。

  不过还没等杰夫布朗开口,徐向杰又说道,“当然了,虽然他们之前没有交集,但是Y十分欣赏leehom,之前也是Y在台岛看到Leehom的演出,才决定签下他的。”

  “签下他?”杰夫布朗诧异道,“这是什么意思?”

  徐向杰也诧异道,“布朗先生,你不知道Y是我们幻音的老板之一么?”

  Y是幻音的老板之一……杰夫布朗整个人有点懵,这个消息他完全不知道。

  幻音不是台岛的公司么?

  而且他根本没想到Y能开一间唱片公司。

  不过懵过了之后,杰夫布朗又笑了起来,既然Y是幻音的老板,那事情不就更简单了?

  他也庆幸,之前做出了这个决定,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徐先生,我真不知道Y竟然是你们的老板,我单纯是欣赏leehom,才邀请他参加尼克他们演出的。”

  “嗯,我明白。”

  徐向杰其实知道杰夫布朗不知道幻音跟Y的关系,刚才他的诧异也是装出来的。

  而他之所以跟杰夫布朗透露这个消息,也是周彦授意的。

  这种事情没什么好瞒的,他们本来也没有准备要瞒,只是杰夫布朗消息来源不行,没查到而已。

  既然如此,他们就主动说一下,这样后面合作也简单一点,不会产生什么误会。

  如今知道Y是幻音的老板,杰夫布朗肯定对这次的合作更加上心,后续必然也会继续寻求合作。

  如果不知道Y是幻音的老板,杰夫布朗这会儿应该已经挂了电话,不过现在他决定再跟徐向杰聊聊。

  “徐先生,Y最近是不是很忙,我前两天给他打电话,也没有聊几句。”

  徐向杰笑道,“嗯,他最近确实很忙,昨天他的新书刚刚在大陆发售。”

  “是《禁闭岛》么?”

  听到新书,杰夫布朗一点都不诧异,因为前段时间周彦新书《禁闭岛》要发售的消息已经传得很广了。

  所以听到徐向杰说周彦新书在中国发售,他下意识就认为是《禁闭岛》。

  徐向杰却说道,“不是《禁闭岛》,是另外一部小说。”

  “另外一部?长篇小说?新作么?”

  “嗯,新作,因为跟克隆有关,所以最近在中国热度很高。”

  杰夫布朗也看过克隆羊多莉的新闻,所以知道徐向杰这话什么意思。

  “Y的产量可真高啊。”杰夫布朗感叹道。

  一个人的精力要多旺盛,才能保持如此高产?

  这么短的时间里面,Y出了一部电影,两部小说,关键那部电影里面还有许多首原创歌曲。

  “因为他是Y啊。”徐向杰笑道,“相信你们看到《时空恋旅人》的时候,会再次发出感叹,这部电影到处都是音乐宝藏。”

  杰夫布朗本来就很想知道《时空恋旅人》里面有多少首歌,现在徐向杰这话更是让他心痒难耐。

  不过很快他的期盼就能得到满足了,因为他们找人弄的《时空恋旅人》盗版光碟,已经在路上,这两天就能到。

第528章 连签售会的书都不够

  三月七日,《别让我走》发布的第三天,陈洪恒去了周彦办公室,汇报了这文学部成立之后这些天的情况。

  他团队的几个人现在已经全部到了,人员方面暂时没什么压力,不过陈洪恒还是拟了一份名单,希望人事部能够帮文学部再招五个人。

  周彦只是简单把名单看了一下,也没说什么,直接就给签字了。

  既然之前就跟陈洪恒说过,会给他足够的自主权,那现在就没有必要为了五个招聘名额去问陈洪恒了。

  见周彦问都没问直接签字,陈洪恒也挺意外的,他没想到周彦真的放手给他干。

  拿到了周彦签过字的条子之后,陈洪恒又说道,“出版社想要给你安排一个签售会,不过可能要延后一段时间。”

  “为什么?”周彦问。

  陈洪恒笑呵呵地说道,“因为暂时调不出来这么多书。”

  既然是签售,肯定要保证有书,不然人家读者来了卖什么给人家?

  就算签的不多,保守估计也要准备个一千本。

  但是现在燕京没有这么多书。

  《别让我走》的销量太好,燕京本来倒是也有余量,但是旁边几个城市嚷着要书,就调了一些过去。

  如果硬凑,一千本书肯定能够凑的出来,但是不能因为签售就影响其他书店的正常贩售啊,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四十万册,这么快就不够了么?”周彦也有点意外。

  “倒也没有这么快就卖完,只是一些地方在备货,防止后面没有书卖,另外一些县城也在要货。我听刘阳说,首印的那些撑不了太长时间,所以出版社已经联系了全国各地总共六个印刷厂在印了,这次应该会印一百万册。”

  “他们倒是挺有魄力。”

  “哈哈,他们也挺急,因为前面这波销量高峰期过去之后,销量会迅速下降。”

  周彦点点头,陈洪恒说的没错,过些天销量确实会迅速下降。

  一方面是热度会下降,另一方面是盗版会出现。

  等到盗版出来之后,买正版的就少了。

  “咚咚”

  有人敲门。

  周彦应道,“进来。”

  门推开,中森明菜兴冲冲地进来,“你看我”

  进门之后,中森明菜看到了陈洪恒,突然愣住了,本来要说的话也憋了回去。

  周彦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工作室新成立的文学部主管陈洪恒,这是……”

  “中森小姐,你好。”陈洪恒笑着用霓虹语跟中森明菜问了一声好。

  听到陈洪恒说霓虹语,中森明菜还挺意外的,她用普通话回道,“陈先生,你的霓虹语很标准。”

  “中森小姐你过誉了,你的中文才标准。”

  “没有,没有。”

  周彦问她,“你刚才要说什么?”

  中森明菜笑着举起手里的书,“我在机场买了一本你的新书。”

  “我的新书?”周彦一脸疑惑。

  旁边的陈洪恒同样也是一脸疑惑。

  而他们之所以疑惑,是因为中森明菜手里拿的那本书封面跟《别让我走》根本不一样。

  “是啊,你的新书。”

  看到周彦流露出的疑惑表情,中森明菜十分不解,新书不是刚出来么?新闻不但报导了,她在电话里面也听周彦说了。

  其实之前她就已经跟周彦说好,周彦给她准备书的,不过在机场的时候碰到有小贩兜售,她觉得有缘分,便买了一本。

  “你把书拿给我看看。”

  “哦。”

  中森明菜走过去,将书递到周彦手上。

  周彦接过书,看到封面之后,他忍不住挑了挑眉毛,上面还真写着《别让我走》,作者名也写的是周彦。

  他又往后翻,先是作者简介,写了老长一段,不过里面的信息有很多都是错的。

  比如简介里面说他是1966年生人,但他是1970年出生,差了四年。

  简介里说他是燕京本地人,但他是金陵人。

  不过在央音读书并且留校任教这事倒是对的,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就是一些周彦看了都有点脸红的吹捧之词了。

  “本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天才。”

  “最年轻的电影大师。”

  “音乐专辑全球销量上亿。”

  因为实在是太过胡扯,周彦没有把简介看完,又翻到了后面。

  简介的后面,是一篇作者自序。

  周彦确实为《别让我走》写了自序,但是内容很简单,就是大概描述了这本书为什么会被《十月》连载,主要讲的就是作代会时遇到张守仁的事情。

  但是他手里拿的这本书,自序压根就不是那个。

  关键这篇自序竟然还有标题,叫《每一个孤独的夜,都有文字跟音符陪伴着》。

  内容也跟标题是配套的,主要写了“我”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不被普通人理解的孤独小男孩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家的故事。

  还别说,这篇自序虽然写得很扯很夸张,但是挺调动人情绪的,写这个的人有两把刷子。

  周彦也不禁感慨,现在搞盗版竟然也这么努力,还自己配文案。

  不过周彦疑惑的是,为什么这搞盗版的人要自己编这些东西?

  作者简介以及自序的内容,正版书里面都有啊,直接复印不就行了,这样自己编一套,费时费力还不讨好。

  难不成,做盗版的人,有什么恶趣味?

  不过翻到后面周彦就明白是为什么了。

  这压根就不是一本完整的书,里面只有《别让我走》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就是之前在《十月》上连载的。

  也就是说,这个盗版出来的时候,正版书还没有出来,他们根本没地方抄,只能把杂志上连载的那几万字给弄下来,再加上其他的东西,做成一本书。

  后面的十几万字比较复杂,有沈从文的《边城》,还有李汝珍的《镜花缘》,可谓是一书三吃。

  陈洪恒坐在旁边一直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是不好意思凑过去看。

  周彦看完之后,见他好奇,便将书递给他,“你看看吧,挺有意思。”

  陈洪恒听周彦这么说,更好奇了,不就是盗版书么,为什么会有意思。

首节上一节688/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