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毕竟不是课堂,尚文雅没有组织大家讨论。
其实这段时间关于海尔香舍以及《别让我走》的消息非常多,很多人都猜测《别让我走》就是讲克隆的,毕竟前文就有蛛丝马迹。
但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是出版社故意往这个方向宣传,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周彦刚写完一本克隆小说,克隆技术就大突破?
只是现在看来,这个巧合真的实实在在发生了。
《别让我走》果然是一部跟克隆技术高度相关的小说,这让人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其实这些年跟克隆有关的科幻小说也有一些,但是《别让我走》显然跟他们之前看到的那些科幻小说并不一样,这部小说的视角更在意的,反倒是随着主角们的成长,世界的真相一点点呈现和展开的过程。
这好像是克隆人的故事,但又好像是每个普通读者都会经历的事情。
因此,这部小说的情感冲击力,要比一般的跟克隆有关的小说强。
洪志看书的时候,有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即便知道了克隆这件事情,也没有觉得被剧透,没有任何失望。
正如书里面,主角们明明好像已经知道了“复制”的意思,但是他们却带着复杂的心情去生活,有时候刻意逃避,有时候又渴望去探索。
洪志在想,这些孩子们到底人不认同自己是人,是跟其他普通人一样的人,他们对“捐献者”的认识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宿命,不去反抗,是他们没有勇气,还是他们完全接受自己就是“工具”。
“人们无法承受怎样的痛苦,无法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
洪志直接被这句话给干沉默了。
他明明看的是克隆人的故事,却狠狠地代入了自己。
起初他并不理解男主力争成为一个不错捐献者的求胜心,但是后来他逐渐理解了,或许一个人生下来就处在漩涡之中,就认为旋转才是人生的常态。
求生……有时候不仅仅是求活下去的机会,也是在寻求生存的合理性与意义。
假如我连存在都没有意义,那我何必求生,又能从何处求生?
而寻求存在的意义,首先要寻求一种合理的身份认同,而主角们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些。
洪志深深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书合上,这是他看过最不科幻的科幻小说。
不过嘛,他原本就没有把《别让我走》当成科幻小说来看。
果然是写出了《树洞》的周彦,带给大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如此特别,有趣的是,英国那边竟然巧合地的实现了克隆技术突破,就像是在配合周彦发表新书一样。
第527章 五四,太庙音乐会
下午,周彦接到了杨东生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杨东生就笑着说道,“恭喜啊,周老师,新书大卖。”
周彦笑道,“这才刚发售,大不大卖还不知道呢。”
“肯定大卖,我上午去书店买书的时候,碰到不少人都是去买这本书的。我也跟收银员打听了一下,收银员说,已经好几年没有这本书这么畅销了。书我已经看完,确实非常利害。”
周彦倒是没想到杨东生竟然还有时间跑去买书,并且已经把书看完了。
《别让我走》二十万字,就算看书速度快也得要个三小时左右,速度慢点的一天都不一定能看完。
“多谢杨导捧场了。”
“捧场是必须的,不过回头你也要给我签个名才行。”
“这好说,回头我给你签几本。”周彦笑呵呵地答应,随后又问,“杨导你这会儿给我来电话,不会就是为了恭喜我新书大卖吧?”
“有个事情想问问你的意思,太庙的音乐会能不能放在五月四日。”
之前他们约定的,是要在五月底开办音乐会,现在等于是要提前接近一个月。
“是台里的意思么?”周彦问。
杨东生笑道,“是不是台里的意思我不知道,反正是我们台里的领导这么跟我说,让我来问你的。”
周彦这么问,就是想知道让他把音乐会放在五月四日是台里的意思,还是上头的意思。
不过是谁的意思,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周彦琢磨了一下,说道,“时间上应该是没有问题。”
虽然提前了接近一个月,但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给他们准备,这完全足够了。
“周老师你别应该了,能不能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确定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了。”杨东生沉默片刻,忽然小声说道,“台里对这事比较关注,去年有国外的音乐人想要到紫荆城开音乐会,就是因为你,相关部门才给拒掉的。这音乐会要是迟迟不开,我们台里也有压力。”
周彦笑道,“其实我的时间都很好安排。”
他顺手从抽屉里面掏出自己的行程表,大致翻了一下,五月四日那几天并没有什么行程安排,便点头道,“没问题,就定五月四日吧,具体的准备工作,我会让张有安跟你们对接。”
得到肯定答复,杨东生轻松地笑了起来,“那行,我一会儿就跟领导汇报,时间就定五月四号,今年我们台五四的专题节目也有着落了。”
周彦撇嘴道,“原来就为了五四的专题节目啊。”
“顺手的事情,现在要搞你这个音乐会,别说是五四的节目,就连五一的节目,我们也未必有精力弄了。”
“有这么夸张么?一个音乐会而已,能匀你们多少精力?”
“一点都不夸张,台里对这次的音乐会十分重视。周老师,你也要重视起来啊,之前我们可说好了,我们负责牵线、直播拍摄,现场的布置可都要你们自己来。”
“嗯,是说好了,不过我们当时也说了,要开不开一场,少说要开个三四场。”
在太庙开办音乐会,现场布置费用不低,只开一场的话,成本太高。
如果能多开个几场,那么场地布置的成本就会被分摊下来,减少亏本。
没错,周彦想的是减少亏本,而不是多赚钱。
因为他清楚,这场音乐会是不可能赚钱的,别说是开一场会亏本,就算是连开十场,场场爆满也还是亏本。
太庙的条件有限,能设置的位置就那么多,所以门票收成会很低。
周彦大概估算了一下,想要把太庙给布置好,至少也得个三四百万人民币。
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周彦也没有真正实地去测量过,而且他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专业性,只能猜个大概。
光是布置现场就要这么多钱,其他地方还得花不少钱,成本至少也大几百万。
而门票收入呢,就算是一场有四十万,十场也才四百万,那还是亏本。
不过这种音乐会,就算是亏本也是要做的。
再者说,亏本只是表面的,后续版权收入、cd收入也能收回不少钱。
如果周彦愿意,还可以找两个赞助商,这钱直接让赞助商就给出了,这样就可以赚钱了。
不过周彦赚钱的地方多,没有必要在这个音乐会上招广告。
杨东生笑道,“好,那就安排三场,从二号开始到四号结束,正好跨了一个周末。”
周彦想了想,说,“没问题,就从二号开始。”
现在法定节假日很少,劳动节也就放一天,没有后来的小长假,所以那时候来燕京旅游的也不多,在太庙的音乐会影响不会很大。
三号、四号是周六、周日,这样票也好卖点。
虽然票很少,是不是周末也不影响卖票,但是还是要考虑让观众更方便一点。
时间确定好了之后,杨东生跟周彦又聊了几句,就把电话给挂了。
这边周彦挂了电话,又给张有安去了个电话。
接到周彦电话,张有安笑呵呵地说道,“你打电话来送我?”
“送你?”
“你不是知道我今天要去美国,所以打电话来送我?”张有安奇怪道。
“我不知道你今天走啊。”
“……那你打电话给我干什么?”
“打电话给你,是要给你说,太庙的音乐会已经定下来时间,五月二日开始到五月四日,连续三天三场。”
“怎么定在这个时间,之前不是说要在五月底的?”
“杨东生打电话来说的。”
张有安也没有问原因,“这个时间也还行,有两个月给我们准备。我之前约过美国的一个专业团队,正好这次带他们过来看看,尽早把舞台搭设的方案给定下来。”
“这事就交给你了。”
“杨东生有说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公布消息么?”张有安问。
“这个他倒是没说。”
“没说就没说吧,我们也不用急,等着他们先公布就行了。”
“好。”
确实不用急。
在中国,要比宣传,谁能比得过央视?
央视只要抽空播一下跟太庙音乐会有关的新闻,宣传就到位了,根本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其他的事情。
宣传的事情,他们只要跟着央视的脚步走就行了,省钱省力还高效。
“对了,杰夫布朗有给你打电话么?”张有安又问道。
“嗯,打了。”
元宵节结束,周彦到燕京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杰夫布朗的电话。
杰夫布朗来电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问问《时空恋旅人》里面有没有适合后街男孩的歌曲。
周彦没有直接回答杰夫布朗,只是跟杰夫布朗说,假如有适合后街男孩的歌曲,会给他们的。
这话像是在应许,但又像是在敷衍,杰夫布朗听完之后一点信心都没有。
只不过周彦这么说,他也不好说什么,便没有再说什么。
“前两天,他跟说了他想邀请王立宏参加后街男孩演出的事情,听他意思,还想从我这里打听幻音的背景,不过我什么也没跟他说。”
“他们在美国,消息还是不够灵通啊。”
“jive的业务范围还是窄了点,跟索尼、华纳不能比,他们能有什么消息渠道?不过王立宏的事情,你答应他们了么?”
周彦笑道,“我已经让徐向杰把这事答应下来了,后街男孩现在发展很好,让王立宏去参加他们的演出,对他在美国发展有利。”
“你就准备让王立宏在欧美发展了?”
“不是一定要在哪儿发展,唱英文歌发欧美,唱中文歌就发亚洲,不耽误。”
“这倒也是。”
关于王立宏的事情,张有安也没有多问,毕竟王立宏是幻音的人,不是他们汤臣的人。
“那就这样,没别的事情了。”
“嗯,不跟你说了,一会儿就要赶飞机。”
“到了报个平安。”
“报平安就算了,我跟哈利约了一起吃饭。”
……
美国这边,五号的早上,杰夫布朗接到了幻音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