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在高一有一个表演视频,在高三也有一个表演视频,两个视频差了足足两年时间,但是周彦的竹笛水平却没有明显的进步。
按理说,这个时期的周彦,两年时间足以上个台阶了,但是他却没有。
许永科大概也明白了,周彦从初三开始就不仅仅学习竹笛了,也开始学习钢琴,这一点在视频里面都有提到。
虽然他没有把钢琴作为主科,但是必然要匀出很多时间在钢琴上面,毕竟钢琴这件乐器也是很需要堆时间的。
到了高中之后,除了竹笛跟钢琴之外,周彦又开始学习小提琴。
这下好了,一下子学三件乐器,天赋再高,也不可能精通了。
钢琴就不说了,毕竟随便学一学,也能糊弄一下外人,但是小提琴那玩意要是不认真学真跟锯木头一样,除了扰民之外也没什么用了。
关键钢琴、竹笛跟小提琴,算是三类乐器,学起来比较麻烦。
同样是三个乐器,钢琴、竹笛以及小提琴组合肯定要比二胡、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组合或者竹笛、洞箫、萨克斯组合难度更高。
后面两者都是同类乐器,很多东西都是一样,学了一样,另外两样学起来要轻松不少。
但是周彦恰恰是因为学了三类乐器,所以后来学习作曲的时候才能够轻松拿捏那么多乐器,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乐器,都有着竹笛、钢琴跟小提琴的影子在。
也就是说,周彦从这个时候学习的目的就已经不是成为竹笛演奏家,而是成为一名作曲家。
而在高三毕业典礼上,周彦演奏了一首原创曲目《夏荷悠悠》,更加证明了,周彦早已经开创了自己的作曲之路。
“这首曲子听起来似曾相识啊。”褚长松说。
其实不用他提醒,大部分人都听出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一时都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
不过很快,《夏荷悠悠》演奏到中段的时候,一个女孩子忽然叫了起来,“是《暗香浮动》,这一段跟《暗香浮动》里面的一段旋律非常像。”
其他人也听出来了,《夏荷悠悠》跟《暗香浮动》有些相似的感觉,看来作曲家的创作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迹可循啊。
他们也都感慨,周彦才中学就能作出《夏荷悠悠》这么听的曲子,果然是天才无疑。
甚至有些人觉得,这首《夏荷悠悠》比《暗香浮动》还要好听。
主要是《暗香浮动》技法用了很多,听起来确实非常酷炫,却不如《夏荷悠悠》那般,有着自然流淌出来的惬意跟自在。
听着《夏日悠悠》,就感觉自己置身在池塘边柳树下,看着风吹荷叶,泛起莲香。
一些人想起了自己高考结束的那段时间,也是这样无忧无虑,自在惬意,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也不知道这个《夏日悠悠》能不能出个单曲,真的太好听了。”
“不出单曲也行啊,反正我们已经在录制了。”
褚长松家的这个录像机有电视接收功能,可以把电视节目给录制下来。
“我总不能想听这首曲子就要来褚长松家吧,而且电视里面也没有播放完整版,要是能出个磁带就好了。”
“哈哈,想要磁带的话,恐怕就要去买盗版了,这个电视出来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盗版的磁带出现。”一个男生笑道。
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盗版商贩知道周彦的流量大,要是发现有一首曲子还没有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商机。
“嗯,盗版磁带肯定会有,而且说不定还会把周老师在台上演出的照片做成封面。”
“哈哈,确实有可能。”
众人在聊天的时候,节目已经讲到周彦大学时期。
只是让大家意外的是,周彦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年都有视频,但是到了大学之后,不仅仅没有视频,连照片都极少。
而且即便是有照片,很多也都是集体照,很少有周彦的个人照片。
因此,关于周彦大学时期的介绍就要没意思多了,基本上都是旁白,并且还夹杂一些其他照片。
不过到了91年之后,周彦的影像资料又多了起来,因为那个时候周彦虽然还在上学,但已经开始工作了。
再往后面,影像资料多了起来,介绍也丰富多了。
不过同学们却还是觉得前面更有意思,因为周彦工作之后的这些东西,他们这些忠实粉丝多多少少都看过,没有什么惊喜的感觉。
《音乐桥》的时间并不长,总共也就二十来分钟,感觉没一会儿就结束了。
等到影片结束,电视画面回到演播室,主持人笑着说道,“观众朋友们您好,感谢收看本期的《音乐桥》节目。在节目的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周彦紫禁城音乐会将于五月二号、三号、四号举行,本次音乐会门票将于四月十日开售。”
这条消息出来之后,现场直接炸锅了。
“什么,新的音乐会要来了?”
“你没听到么,是紫禁城音乐会。”
“哇塞,央视对周老师这么好,不仅帮他卖书,还帮他卖票啊。”
“那当然,周老师可是央视的大宝贝。”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周老师盼回燕京了啊。”
“盼回来有什么用?也不知道这次有多少票,能不能抢得到。”
说到抢票,大家又有点丧气,是啊,票那么难抢,他们能抢得到么?
怎么音乐会就不能在体育馆开呢,那样的话,连开三场,他们肯定就能抢到票了。
第543章 消息这么快?
五月二号音乐会就开始了,提前一个多月才公布消息,并且到四月二十号才开始售票,可见主办方对这场音乐会的信心,他们压根就不怕票卖不掉。
当然,在坐也没有人会认为周彦音乐会的门票能出现滞销的情况,即便今天央视不出面吆喝,只要音乐会的消息一出来,票肯定很快就会卖完,这就是周彦的票房号召力。
“不知道我们后援会这次能不能拿到内部票?”有人好奇问道。
这话一出,其他人的眼神都热切起来。
在众多周彦后援会中,燕师大后援会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而且据说他们跟周彦的联系最密切,经常能够拿到一些周彦的签名专辑。
因为周彦很少开签售会,所以他的签名专辑很少,外面很难弄到,但是燕师大后援会基本上定期就能拿出来几张作为会员的福利。
也正因为他们后援会有这些福利,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因此,这次音乐会出来,他们也好奇,能不能拿到内部票。
只是在座的没有协会领导,所以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回头问问尚会长吧。”
“哈哈,让尚会长去求两张票来吧。”
“不是说尚会长今天要来么?怎么没看到她?”
“哦,尚会长说去接个人?”
“谁啊,还要会长大人亲自去接?”
“听说是董老师。”许永科笑眯眯地说道。
旁边一个女孩子好奇道,“董老师是谁?”
这个女孩子刚来后援会没多长时间,没听过董老师的名号。
在座还有几个人也跟这个女孩子一样,其中就包括林娟,她也没听过董老师。
许永科笑道,“董老师就是我们后援会logo的设计者,听说是燕京广播学院的学生。”
褚长松翻了个白眼,“老许你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瞎说,董老师哪儿是燕广的学生,她是燕广的老师,听说还是个副教授。”
“啊,还真是个老师,而且还是副教授,我以为你们叫她董老师是叫着玩儿的,毕竟她看起来跟我们也就差不多。”许永科惊讶道。
他见过董文苗一次,感觉就跟他们年纪差不多,像个学生,没想到竟然是个副教授。
“显得年轻呗。”
“那我们之前怎么都没见过?”刚才那个女生好奇道。
“董老师虽然来我们后援会比较早,但是因为工作很忙,所以后期很少过来,你们新来的会员很少有见过她的。”
“原来是这样啊。”
林娟听到许永科的话,眼睛眨了眨,问道,“你们说的董老师,叫什么名字?”
许永科挠了挠头,“记不得了,好像叫董什么苗,因为我们会长叫她苗苗姐。”
“董文苗?”
“好像是叫这个名字,林姐你认识她?”
林娟抿了抿嘴唇,“你们平时看周彦的电影,不关注工作人员的名字么?”
“你说演职员名单?看啊,一般都是看演员……导演什么的没必要看吧,毕竟周老师的电影,导演、编剧都是他自己,哦,还有配乐,也是周老师自己。”
“你们有没有想过看看服装设计?”
“这个没有。”许永科摇摇头,随即他忽然睁大了眼睛,“林姐你是说,董老师跟周老师电影的服装设计有关系?”
“没错,董文苗一直都是周彦的服装设计师,他们是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认识的,后来周彦拍的所有长片,服装设计用的都是董文苗,你们竟然都不知道?”
许永科有些尴尬,“我们平时真没研究这个。”
关于周彦的班底,即便是影迷,也很少会去研究,大家更关注周彦这个人。
即便有人去看其他人演职员的名字,大概也就是扫上一眼,不会有什么印象。
或许后援会有些人研究的比较深,也关注到了董文苗,但是董文苗很少来,他们也对不上号。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但是现在林娟提起来,倒是让他们来了劲。
褚长松笑道:“这个很好验证的,我们把之前的电影拿出来看看就行了。”
说干就干,褚长松直接去找来一卷《想飞的钢琴少年》录像带,插进了录像机里面。
电影开始之后,褚长松开始快进,一直到影片最后的鸣谢部分。
其他人也都好奇地伸头来看,想要找到董文苗的名字。
显示演员名单,然后是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美术……
“服装来了!”
服装组的第一个就是董文苗。
看到电视机里面果然出现董文苗三个字,众人都十分激动。
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们后援会竟然藏着这样一位大拿,而且他们后援会的logo都是这个大拿设计的。
怪不得,都说他们后援会跟周彦联系密切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就在众人都沉浸在惊喜之中的时候,许永科忽然指着电视屏幕说,“咦,这里还有一个林娟啊。”
原来在服装组名单下面就是化妆组的名单,而排在第二个的名字就是林娟。
众人都看向了林娟。
“林姐,难道你……”
林娟侧头笑道,“林娟这个名字很普通,叫这个名字……”
她话没说完,一道风风火火的声音就传了进来,“节目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众人循着声音朝门外看去,只见会长尚文雅急匆匆走进来。
很快,众人的目光又被尚文雅身后的女子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