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750节

  听到周彦有些傲娇的语气,现场的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

  虽然周彦这样说挺欠揍的,但是也一点毛病都没有。

  毕竟周彦出道就捞到大活,他参与配乐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那可是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的佳作。

  很多电影行业的工作者穷其一生,都没有参与过这种水平的电影。

  想要参与这种电影,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一些运气。

  周彦能够出道就参加这种电影,很显然是运气占主要。

  而且周彦在那部电影里面还有名有姓,他的名字不仅仅写在了配乐那一栏,跟赵季平放在一起,他还饰演了重要角色陈飞浦。

  当然了,周彦的名字能够写在赵季平旁边,还演了陈飞浦,就不是靠运气了,而是靠他的实力。

  在之后,他独立配乐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就是《天堂回信》,虽然《天堂回信》并没有拿到什么国际大奖,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天堂回信》要比那些什么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作品要好,至少这部电影能让人看得懂,而且还让人掉眼泪。

  除了《天堂回信》之外,周彦作为配乐指导独立参与的电影还有《三毛从军记》、《理智与情感》、《活着》、《大话西游》以及还没有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电视剧有《三国演义》跟《包青天》。

  这些作品中,争议最大的应该就是《大话西游》了。

  《大话西游》上映之后,即便有“双周”的加持,票房也没有很好看,上下两部加起来不到六千万的票房,直接让周星驰他们公司破产了。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被周星驰拍烂了,有点糟塌了周彦的配乐。

  《西游幻想曲》不仅仅很受大众喜欢,也受很多专业人士的青睐,这首曲子真正做到了可听性跟音乐性兼而有之。

  同时,这首曲子的技术十分丰富,特别考验演奏家的水平。

  因此,现在有很多竹笛演奏家以及二胡演奏家特别喜欢演奏这首曲子,以至于这两年,如果音乐厅或者歌剧院的舞台上一个二胡演奏家跟竹笛演奏家同时出现的时候,观众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幻想曲》。

  去年,央音二胡专业的老师唐毓文升副教授用的论文中,其中一篇的标题就是【周彦《西游幻想曲》中的印象主义元素探究与演奏诠释】。

  跟《西游幻想曲》有关的论文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央音的师生们写,其他学校的师生也在写。

  这几年民乐圈的新作品其实挺多的,但是水平跟热度能比肩《西游幻想曲》的根本没有。

  民乐出的新作品,基本上都是孤芳自赏,根本卖不掉票。

  好不容易出了一部《西游幻想曲》,民乐圈的人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可以说,一部《西游幻想曲》就把那些二胡演奏家跟竹笛演奏家的票卖掉一半。

  因为有《西游幻想曲》,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大话西游》浪费了周彦的配乐。

  这么好的配乐,值得更好的电影。

  不过有意思的是,去年年底的时候,燕京大学忽然多了些关于《大话西游》的讨论。

  有人将《大话西游》放在燕京大学里面天天放映,然后召集学生们一起讨论这部电影的内在含义。

  这不分析也就罢了,一分析就止不住了。

  本来大家都觉得挺烂的片子,忽然被解析出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要不说还得是燕大的学生呢,他们之间的讨论可不像一般学生之间的闲谈,而是正儿八经的,跟什么文学研讨会一样。

  原本大家认为元素混杂,类似于大杂烩的电影,却引起了燕京大学的学生对于传统和现代、理想跟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些学生们认为电影具有独特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包含无厘头搞笑,时空交错、对经典的解构等元素。

  里面那些夸张、荒诞的表现手法吸引了追求个性跟创新的燕大学生,至尊宝、孙悟空的双重人格,白晶晶、紫霞的镜像关系,构建起了德里达式的延异场域。

  这些讨论一开始只限于燕京大学校园,后来又蔓延到其他学校,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学校展开了针对这部电影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影迷对这部电影有误解。

  有人评价《大话西游》比较“超前”,所以很多观众当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

  其实有时候,这些东西是否有就看人们怎么说,燕大的学生们讨论了之后,别人听到耳里,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观点慢慢扭转过来。

  因此,《大话西游》的口碑也在渐渐回转,说不定再过几年,《大话西游》不再是人人嫌弃的烂片,而是一部超前的佳作。

  其实关于《大话西游》的讨论这传播的这么快,自然有周彦的一份功劳,因为他花钱买了《大话西游》的版权。

  《大话西游》的口碑越来越好,那么它的版权就越来越值钱,周彦之前做的这笔买卖就越来越划算。

  周彦在台上听到观众们的笑声,他笑着继续说道,“我当时特别喜欢《天堂回信》的剧本,所以努力争取成为了这部电影的配乐指导,这应该也是我花费最多力气揽到的活。”

  听到周彦这话,台下的王军正笑了笑。

  当年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那时候她是一心想要让周彦担任《天堂回信》配乐指导的,因为《永远同在》这一首曲子就打动了她。

  只是后来事情在陈厂长那里卡住了,她虽然欣赏周彦,但也不好为了周彦反抗陈厂长。

  最终还是周彦拿出了《风筝》,让她下定决心,不管厂长怎么说,她都要周彦给《天堂回信》配乐。

  其实这事也不算是很难,干工作嘛,总会遇到一些麻烦的,在王军正看来,周彦得到这份工作虽然有点小波折,但根本不算什么。

  像他们这些厂里面的导演,为了能拍一部电影,所需要克服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事实上,当时很多的压力都是她在承受着,周彦根本就没有感受到,毕竟当时直面厂长的是她而不是周彦。

  但是周彦说这话也可以理解,毕竟他成名早,后来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别人找他,根本不需要他自己费心揽活。

  相比之下,《天堂回信》这个活确实耗费他比较多的力气。

  听到周彦说起过往,其他观众也都跟着在笑。

  虽然周彦有水时长的嫌疑,但是大家都愿意听他说话,音乐什么时候听都行,但是听周彦闲聊的机会可不多。

  只是可怜了那些听不懂中国话的外国观众了,现场观众们越笑,他们就越着急。

  ……

  现场观众只能看到周彦,但是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就不一样了,因为导播还会切一些观众席的画面给大家看。

  前面这两个节目的过程中,现场的大牌明星基本上都被切过特写。

  而在周彦聊到《天堂回信》的时候,画面切到了台下一个中年女人脸上。

  主持人刘璐专业性很强,准备也十分充足,当画面切到那个中年女人脸的时候,刘璐就笑着说道,“导播很懂啊,一下子就切到了王军正导演,没错,这位就是《天堂回信》的导演,她今天也是来到了现场跟大家一起观看周彦的音乐会。看王导脸上的笑容,应该是想起来当年的一些趣事。”

  刘璐特意问周彦那边要了一份重要嘉宾的名单,只要是稍微有些名气的人都在这份名单上。

  拿到名单之后,刘璐也是一个一个人去了解,争取在直播的时候不会出差错,她十分看重这次的音乐会直播,毕竟现场来的大牌明星一点都不比那些颁奖典礼差。

  事实证明她的准备是没错的,今天晚上的收视率已经超过了他们央视3套之前所有的娱乐生活类节目的收视率。

  刘璐自己主持的《音乐桥》节目收视率也挺不错,但是《音乐桥》的正常收视率只有今天收视率的零头。

  旁边的孙东对影视界的事情并不了解,他都不知道王军正是谁,不过刘璐介绍了,他便搭腔道,“也是个很厉害的导演。”

  有了孙东的搭腔,刘璐也好继续展开,“确实是很厉害的导演,而且我认为周彦后来跟燕京制片厂有这么多次合作,或许也跟王军正有关。正是有了《天堂回信》的合作,才有了后面。”

  “一切都要有个开头。”孙东再次搭腔道。

  就在这时,视频里面的周彦笑着说道,“接下来这首曲子,我要将钢琴交给另外一位。”

  说着,周彦就站起身来,同时,一个青年走了上来。

  周彦笑着介绍道,“虽然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但是今天依旧要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钢琴少年乐团的钢琴首席张作权。”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的掌声是送给张作权的。

  张作权担任钢琴少年的钢琴首席已经挺长时间了,稍微关注他们乐团的乐迷都认识张作权。

  毕竟他们乐团的名字就叫“钢琴少年”,这样一个乐团,钢琴首席肯定是备受关注的。

  可以说,整个乐团里面,除了周彦之外,最受关注的就是张作权了,他甚至比团长方秀还要出名。

  张作权弯腰致意,然后坐在了钢琴凳上,周彦却没有急着走,而是指着第一层的岳林,“既然介绍了,就多介绍几个吧,我们的指挥,岳林。”

  “岳林!”

  跟张作权一样,岳林也是有乐迷的,现场有人呼唤起他的名字。

  张作权、岳林以及马东方被誉为“钢琴少年乐团三大男神”,岳林因为长得帅,所以很招小姑娘的喜欢。

  而且指挥这个职业给人一种十分神秘且高端的感觉,又为岳林添了一分对女孩子们的吸引力。

  马东方一直对自己的女粉没有岳林多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他把原因归咎于自己弹的是二胡,对女孩子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果他拿指挥棒或者弹钢琴,肯定要压张作权跟岳林一头。

  之后,周彦把乐团的首席都介绍了一遍。

  至于其他人,就没时间介绍了。

  毕竟乐团两个乐队两百多号人,每个人都介绍一遍,时间就不剩多少了。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如果首席跟其他演奏家一样,那谁还力争上游,想要当首席?

  钢琴少年乐团里面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大家关系都很不错,但是竞争是必然存在的。

  只有保持着良性竞争,才能让乐团持续发展。

  钢琴少年乐团不是斗兽场,但也绝对不是养老院,想要在这里混日子是不可能的。

  周彦介绍成员的时候,孙东终于是来活了,视频中周彦每介绍一个,他就跟着补充一下信息,毕竟这些成员都是央音的,他基本上都熟。

  “张作权是我们央音钢琴系85级的学生,现在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岳林是指挥系的,他们系几年才收一个学生……”

  周彦介绍完了之后,说道,“我之所以把钢琴交给张作权,是因为接下来这首曲子,我要吹笛子了。”

  说完,他就把之前放下的竹笛拿起来,“下一首曲子《共饮长江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586章 全球最性感男人

  “大家静一静,下一首曲子要来了。”

  太庙戟门的外面,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站在板凳上面,举着胳膊高声呼喊着,让现场的人们静下来。

  随着里面音乐会的进行,太庙外面的人不减反增,拱桥两边都站满了人。

  要不是现场有大量的工作人员跟警务人员维持秩序,早就要出乱子了,毕竟拱桥下面就是河道,人一多,再一乱,说不定就要有人掉下水里。

  门口挤了这么多人,如果真有人掉水里,还真就麻烦了。

  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突发情况,现场不仅仅有警务人员维持秩序,还有医务人员跟救护车随时待命,这也是大型活动的标配。

  太庙门口的地方很小,即便是摩肩擦踵也容纳不了多少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跟警务人员为了不让现场的人数超载,早就在周围设置了隔离带。

  只有另一边出口有人出去了,这边入口才会放人进去,出多少个,就放多少个。

  但是从音乐会开始到现在,出去的人就不到两位数。

  因此,很多挤不到太庙门口的人只能在附近待着,根本就进不来。

  太庙西边是天安门、端门跟午门,晚上进不去,因此其他挤不进太庙戟门口的人,就跑到东边去,只不过东边距离享殿门口太远,听音乐会的效果跟戟门口完全不能比。

  聚在戟门口的观众们,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尽量保持着安静。

  音乐倒是没问题,因为音量够大,即便有些损耗,也能够听个大概,而且都已经在外面听了,也不在乎什么音质了,主要就是感受个气氛。

  主要就是周彦个人说话的声音,有时候未必能够听得清楚。

  这时候,就需要大家静下来。

  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并不是工作人员,他只是个热心群众,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椅子来,能够站得高一点,帮着喊一喊。

  他这一喊,效果倒是挺好的,现场立马安静了不少。

  其实他的声音没多少人听到,主要是他站在椅子上做着手势,大部份人都能看到。

  没过一会儿,里面的音乐传来,正是《共饮长江水》。

首节上一节750/7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