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钧边喝着茶,边笑着说道。
在一旁的唐禄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把这些大银行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就是高怀钧敢这样说吧。
高瓴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高瓴系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电风扇厂了!
就现在高瓴的水平,已经可以挣脱实业的束缚,开始向实体加金融双控制的体系发展了。
其实在前世,很多华国的公司都会这样发展,像阿里控制了微众银行,永远大地产控制了盛景银行等等。
不过,国家对于私营企业控制银行,一直非常小心。
实际上,私人银行最大的风险是破产以后导致存款人的存款损失。而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成为银行的大股东后,掏空银行导致银行风险甚至破产也确实存在。
比如,在高怀钧前世,在异时空的2020年份包商银行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根本的原因是2005年以来,包商银行的大股东明天集团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
以大量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手段进将包商银行逐渐“掏空”。15年的时间大股东“明天系”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最后全部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每年利息甚至多达百亿元,导致包商银行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并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
不过,现在在2012年,银行业对于私营资本还是在逐渐放开的状态,高怀钧对此也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他通过银行这个手套,不会去做什么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低劣手段。
他关键还是想让这个银行,和着高瓴一起成长,不断提高高瓴在里头的股份,随之能够成为一家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银行!
在融资融债,以及外部资金周转方面,能够很方便的为自己所用。
在这一先手上,相比较中为来,行业矩阵式更为明显。
“我明白了!高总这是希望锡州农商行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银行啊!不过高总有没有考虑再融一次资再考虑上市?”唐禄愣了片刻之后哑然笑道。
不过他突然有一种荒谬的感觉,这种荒谬感,来源于他举得高怀钧是在画大饼!
不过,在错愕之后,他却又莫名觉得高怀钧说的内容,好像有一丝可执行性。
高瓴可以从一个电风扇厂,发展现在这样一个模样,又有什么不可以实现的?
感情,高怀钧这是蹦着华国首富去的吧!
这野心实在是太大了!
他的实力,支撑得住他的野心吗?
突然,他颇有些庆幸高怀钧没有看上他的女儿了。
这位才30岁不到,正是野心勃勃的年纪,自己女儿如果跟着他,都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儿!
虽然他也想要这样的女婿,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理解自如,成为自如,超越自如。
自如这OK哥,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
高怀钧在唐禄家吃完午饭直接到公司去,他在去公司的路上,一直是在思考着唐禄给自己的建议和提醒。
在没有和唐禄聊自己上市计划的时候,高怀钧一直有个略显装比的宏愿,那就是高瓴科技在B轮之后不会再有C轮和D轮,直接就上市!
但是现在想想,自己这个想法在资本层面确实显得幼稚了。
上市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上市之前融资次数少,自己占股比较多,其实意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分出去的股权少,意味着共同利益者少,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帮你的人其实并不会多。
现在高瓴科技上市,虽然有很多大投行想进来领航,但是不会动用自己太多的资源,是上市之后帮自己护盘,并且在上市之前帮自己造势和引进合适的资源者。
这些其实是高瓴在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资源。
尤其是2019年那个事件,高瓴会不会参与其中,是要打问号的!
所以这一次上市,要为7年后的事件,提前布局!
第263章 章:高瓴车辆新动作!(共两
第263章 085-086章:高瓴车辆新动作!(共两章)
高怀钧在拜访完唐禄之后,正式启动壳剥离干净后的高瓴科技的IPO工作!
为此,高怀钧还专门聘请了王芳女士为高瓴集团的财务负责人,总领高瓴集团各条线的财务板块的工作。
她以前为原安永华明(E&Y)项目经理和审计高级经理,是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以前在E&Y主要负责的就是IPO有关的审计审查工作。
高怀钧聘请她,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将高瓴科技彻底地从各个航道的事务之中全部剥离干净,同时也把各种途径用到的钱,尤其是08年用到的那笔灰色的钱处理干净。
而高瓴科技内部,当听到高怀钧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都不由得一阵兴奋!
要知道,高瓴内部除了工会的虚拟股权奖励以外,还有部分的中高层拥有少量的,合计不超过5%的期权奖励,这些人就是传说中大小非的小非。
而这部分期权,如果不能上市,实际上是不能够直接转让的,同时如果他们离开公司,相应的股票也是会被收回来。
现在等了八年了,高瓴科技早在几年前就达到了上市条件还不上市,这让他们都不由得有些绝望。
现在终于是见到了大饼兑现的曙光之中。
“话说老闵他们给了多少股权啊,开起来管理层都是一阵开心的样子。”
“这么说吧,他们很多人拥有的原始股票,让他们成为千万富翁,轻轻松松。”
“卧槽!牛皮!还是进入公司太晚了啊!”
“确实,如果我早几年进入公司,估计也可以混个最低级别的原始股。”
“呵呵,哪里有那么简单,你猜猜为什么5年前的员工,留到现在连5%都不到,是真的都不想留下来吗?”
“我月薪才1万来块,听你们说公司上市的事情听的津津有味,这好像有点不合适吧。”
“可以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习惯了以后,公司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
在高瓴科技众人议论纷纷的同时,高瓴车辆和其他的众BU也是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不过也就是羡慕的份儿。
不过,高瓴车辆BG直到现在依然属于盈亏平衡点上挣扎,所以想现在让高怀钧强推上市那是不可能。
而高瓴芯片和高瓴电池,这明显属于辅助系统,要上市是基本不可能的,而高怀钧也是不会让这两个上市,他只会通过内部交易,养着这两个公司,直到这两个公司惊艳全世界!
高瓴人工智能更不要说了,这个公司现在属于巨额亏损的状态,硅谷的那个办公室,虽然只有100来号人,但是工资特么是以美丽元为单位,而魔都研发中心才刚刚建立,孕育出来相关成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个部分年亏损是以千万为单位的。
最后剩下的高瓴衍生品,虽然个头最小,但是在林云深的经营之下,反而是最有希望上市的!
现在高瓴衍生品做的工作,就是研发贴牌代工厂生产,这一系列流程。
高瓴沉淀8年的研发实力,就算是最小个的高瓴衍生品,相比较那些小厂来,也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高瓴衍生品现在已经在桃宝,景东,自己的网络商城还有高瓴线下渠道上了有:智能电灯,智能风扇,电动牙刷,筋膜枪,体重秤,吹风机,体脂机,智能跑步机,洗手机等高颜值,低研发费用的小玩意儿,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像电动牙刷和结合了体重的体脂秤以及筋膜枪,一推出就光受欢迎!
颜值高,又小巧,还实用。
再加上这些玩意儿总价较低,而且附带使用了高瓴科技的渠道,利润可不少。
大部分的利润在20%以上,少部分甚至可以达到50%!
发展到现在,8年时间,高瓴的韭菜,哦不,铁粉其实不少,每次推出,然后统一定向发送一个短信给高瓴上千万的手机用户,基本上他们都或多或少购买了一些衍生产品。
这些钱,都是会落到高瓴的包包里头,现在高瓴衍生品BU,一年虽然销售额只有4点多个亿,但是利润达到了1个亿以上!
这,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这样的成绩,直接上市都是轻轻松松的。
不过高怀钧并不想高瓴衍生品先于高瓴科技上市,而是希望在高瓴科技上市之后,再谋求下一步的动作。
不过,这一家公司的曙光,已经出现!
就在众人兴奋之时,高怀钧却是出现在了高瓴车辆的总部大厦之中。
上市需要筹备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是现在一下子就能够上市得了的。
从寻找靠谱中介机构(投行,律所等)。
到中介机构入场摸底尽调,确定需要规范的问题,制定上市方案,确定股改基准日及申报基准日“T日“。
经过会计师完成现场审计工作,其他中介进行核查,各中介完成材料初稿撰写。
以及券商完成问核会、内核会流程。
到最终证监会同意注册发行,和询价、路演、发行。
前前后后长则36个月甚至排队时间更长,短的也要最起码8个月,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
如果中间搞出账单不好查出的幺蛾子出来,那
高瓴车辆对于高瓴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可谓是心知肚明。
这个高瓴核心现金流量的产品,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公司,承担起来了华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期望。
如果华国继续在燃油汽车上进行发力,那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困难重重,但是让那么庞大的行业惯性突然转变思路,则绝对需要一个大的契机,而现在,高瓴车辆的出现,就承担了这样的一个契机!
可以说,这确实是一个华国汽车行业打破枷锁、浴火重生的机会了。
高怀钧其实心里头也很清楚,这是上面对于这个BG的肯定。
所以他心里头也是很有压力!
如果在几年之内,无法让高瓴车辆成为华国有数的几家大型汽车公司之一,那么它所走的路线,它需要支持,很有可能直接成为高瓴集团的重压!
所以高怀钧的压力是十分大的。
【第86章】
“老板,现在秦,汉,这两款车型,已经是完成了小改款,这些修改,我们是通过几个大城市的城市维修中心发来的维修数据,分析出来的一些常有的降低体验感的维修问题,同时我们在舒适感上,也是尽可能的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在说完一些常规的内容后,最后王凤英把最近的一些内容给高怀钧介绍道。
高怀钧听闻满意地点了点头。
和线下紧密联动,通过维修中心和试乘中心而不是线上问卷的形式,对产品进行迭代,这是高怀钧对于高瓴车辆提出来的新要求。
核心的一点,是在于高怀钧发现,调查问卷这些东西,会出现负激励作用。
这其实就和米哈游的游戏调查问卷一样。
大部分的消费者符合传播学里头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如是乎,比如游戏行业,大部分提意见的人,基本上是资深的深度玩家。
他们的要求,基本上就是加大难度,加大难度,加大难度!
适当的难度是OK的,但是普通人玩玩原神或者其他游戏,就是为了放松放松,有一点点收获感最好,谁踏马的喜欢那么高的难度?
学又学不废,玩又玩不懂。
只有长时间的资深玩家,才会在高难度的游戏中获得满足感。
但是普通人,早就在太高的难度中放弃游戏的乐趣了。
所以这种负激励机制,适应于各大行业。
再比如某点的网文,实际上大部分喜欢这本书的人,都是沉默者,他们会不断地阅读下去,只有小部分那些不喜欢这本书,或者喜欢另外一种风格的,会在书上各种挑刺。
某些心理素质差的作者因此破防,就是这样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