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61节

  夜幕降临,唐皇在入睡之前,脑海中仍忍不住回想起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竟然在梦中见到了泾河龙王,还知晓了自家臣子可以“梦中斩龙”。他一边感慨着事情的神奇,一边渐渐进入了梦乡。

  然而,这一睡,却睡得异常沉沉。第二日一早,御医前来诊治,断定唐皇染上了重疾,可能活不过七日。顿时,整个唐皇宫内一片悲戚,诸多大臣也纷纷前来看望。甚至唐皇自己都立下了遗嘱。

  在这其中,魏征还做了一件事情。他将一封书信递给了唐皇,并说道:“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带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

  唐皇不明所以,问道:“崔是谁?”

  魏征解释道:“崔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唐皇一听,心中大喜。他此前已见识了魏征的不凡,此刻更是信了几分。于是,他接过书信,笼入袖里。没多久,他便瞑目而亡。

  死后,唐皇在地府中经历了一番别样的奇遇……

  林楠在泾河龙王的千恩万谢之后,踏上了返回城隍庙的路途。

  一回到城隍庙,林楠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皇宫的方向。他心中微微一动,掐指一算,便已明了唐太宗的灵魂此刻怕是已经游历至地府了。

  “也罢,此番正好去地府一趟,看看能不能对唐皇有所影响。”林楠心中暗道。

  他此次来到大唐,并非漫无目的。弘扬道教,始终是他心中的执念。因此,他才会在这长安城中驻足。

  此刻,他算到唐皇地府之行,心中便有了决断,也准备前往地府一探究竟。

  “自上次一别,许久未曾踏足地府了,不知十殿阎王如今怎样了。”林楠心中思绪万千,随即他交代了几句,便元神出窍,直奔幽冥地府而去。

  他并未真身前往,实在是因为若以真身踏入地府,诸多不便不说,更重要的是,恐怕会对幽冥地府造成不小的震颤。毕竟,幽冥地府乃是亡魂栖息之所,而他林楠,却是纯阳至阳的九极上品天仙。

  元神出窍后的林楠,依旧是一副道士模样,腰间悬挂着一枚阎王令,除此之外,看上去与常人无异。这是因为他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能够随意收敛自身的气息和法力。

  即便如此,林楠刚一踏入幽冥界,便有鬼差眼尖,一眼便认出了他,连忙跪拜行礼。

  “见过上仙。”鬼差恭恭敬敬地说道。

  林楠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腰间挂着的阎王令,可不是寻常道人能够拥有的宝物。

  “去通报十殿阎王,就说车迟大国师,故友林楠来访。”林楠淡淡地说道。

  “是!”鬼差应了一声,赶忙进去通报。

  阎罗殿内,十殿阎罗正在盛情款待从人间魂游至此的唐王。忽然,有鬼差匆匆进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楚江王眉头一皱,不悦地斥道:“难道不知吾等在招待贵客吗?还如此冒失!”

  那鬼差吓得连连磕头,慌忙说道:“几位大王,外面来了更尊贵的客人!”

  “什么更尊贵的客人?”楚江王闻言更加恼怒,这话分明就是对唐皇的不敬。

  其他几殿阎王也纷纷面露愠色,对这鬼差不会说话感到不满。

  鬼差却顾不得许多,连忙说道:“他带着阎王令,自称车迟大国师,是几位阎王的故友林楠!”

  “车迟大国师?”

  “林楠?”

  闻言,十殿阎王皆是一震,几乎同时从主座上起身。

  坐在客座上的唐皇见状,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只好跟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诸位大王,可是有何等重要的客人?朕是否需要回避一下?”唐皇忍不住问道。

  同时,他心中也忍不住嘀咕,刚才鬼差报上的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这实在是因为他刚刚灵魂出窍,导致最近的记忆有些不稳,一时间没能想起来。

  十殿阎王此刻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阎罗王却当机立断,说道:“来不及了,既然林楠道友已至,吾等便一同去见他吧。”

  “唐皇可在这里稍作等待,也可随吾等一同前往。”阎罗王又补充道。

  唐皇迟疑了一下,内心的好奇心终究还是占了上风:“朕还是随几位大王一同去看看吧。”

  说着,他们便一同出了阎罗殿,前去迎接林楠。

  没过多久,他们便看到了一身道袍、返璞归真的林楠。林楠一见他们,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笑容:“诸位大王,许久未见,今日特来叨扰一番。”

  “欢迎欢迎。”十殿阎王纷纷热情地回应道,没有一丝不耐。

  毕竟,林楠如今的身份已非同日而语。曾经,他们就因为林楠的“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如今,林楠已经是三界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却对他们如此平易近人,这让十殿阎王感到既欣慰又开心。

  十殿阎王纷纷和林楠打招呼,其中阎罗王还不忘向林楠介绍唐皇:“此为人间当代人皇唐皇,今日机缘巧合,正好来此地府一游。”

  林楠朝着唐皇微微点头,客气地说道:“唐皇大名,如雷贯耳。”

  “见过林楠法师。”唐皇也礼貌地回礼,同时好奇地打量着林楠。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终于想起了为什么会对“车迟大国师”这个名字感到熟悉。

  “你就是车迟大国师?”唐皇忍不住低呼了一声,随后问道,“前两日,大国师是否在天庭之中救下了泾河龙王?”

  “不错,唐皇是如何知晓的?”林楠点了点头,好奇地问道。

  “救下泾河龙王?这是何事?”十殿阎王闻言也好奇地问道。他们还未曾得到天庭的消息,天庭与地府之间,虽然同属于一个体系,但日常的联系和通讯并不那么及时。

  “进去再与诸位一一道来。”林楠说道。

  他们一行人进入阎罗殿,十殿阎王纷纷让座,坚持要让林楠坐上主座。唐皇在一旁看着,不禁想起了自己刚才的遭遇。刚才十殿阎罗也是让他坐到主座上,可他稍微推脱了一下,十殿阎罗便不再客气,直接让他坐到了客席上。而现在……

  唐皇看着十殿阎王那坚决的样子,仿佛林楠不坐到主座上就是天大的罪过一样。

  “好吧。”林楠见状,也不再推辞,便坐到了主座上。不过,他并没有完全占据主座,身边还有阎王作陪。

  众人纷纷入座之后,林楠便开始讲述自己在天庭中的经历。

  “我之前收了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玉为门下弟子,做个脚力。”林楠缓缓说道,“而那泾河龙王,乃是敖玉的姑父。此番我东游而来,敖玉正好去泾河省亲,却不料那泾河龙王中了一位‘卦师’的圈套……”

  林楠的讲述能力极为出众,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得清清楚楚、引人入胜。再加上这段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波折和悬念,因此无论是十殿阎王还是唐皇,都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十殿阎王听到关于唐皇的那一段时,忍不住感叹道:“原来还有这般内情,唐王也参与其中了!”

  林楠继续讲述着自己带着泾河龙王上天庭的经过。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提及观世音的身份。接着,他又说起了自己在天庭凌霄宝殿中的种种作为。

  十殿阎王和唐皇听后都纷纷点头称赞:“法师所做的高妙无比!”

  “道友果真角度清奇,出奇制胜!”

  “大赞!”

  此刻,十殿阎王和唐皇都仿佛被带入了故事情境之中,他们下意识地站在了林楠这一边。因此,也为林楠的机智作为而赞不绝口。同样地,故事中的“卦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反派”。

  唐皇更是义愤填膺地说道:“据朕所知,司天监的袁天罡爱卿的确没有名为袁天诚的叔叔,那卦师必定有问题!”

  “是啊,道友可曾探寻出那卦师的身份?”十殿阎王也关切地问道。

  林楠的脸上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缓缓说道:“那卦师的身份,我还真知晓一二。贫道与他打过多次交道。”

  “是谁?”唐皇和十殿阎王都好奇地问道。

  “便是那南海观世音菩萨。”林楠平静地回答道。

  此话一出,犹如一道炸雷在众人耳边响起。

第309章 唐皇之遇

  当“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话语一出,十殿阎王的面色瞬间变得严肃,他们噤口不言,仿佛被寒气所侵,再也不敢多言一句。

  “难道是那位大慈大悲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唐皇的脸上满是愕然,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继续追问:“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怎会做出此等事情?”十殿阎王依旧沉默,不敢接口,而唐皇的疑惑与震惊愈发浓厚。

  这时,林楠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自然,菩萨行事自有其算计,这也实属正常。”

  林楠的话语刚落,唐皇依旧显得有些难以接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然而,林楠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再多做解释。

  只见他轻轻一挥手,阎罗殿内顿时竖起了一面犹如幻影般的幕布。接着,就如同天庭灵霄宝殿中的神奇景象一般,林楠竟将长安城街头的一幕幕场景,如实地在这幕布上播放了出来。

  唐皇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随着画面的不断展现,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呆滞。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三观在崩塌,口中喃喃自语:“观世音菩萨怎会设计出如此陷害之事?”

  唐皇一向礼佛,常常念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更曾多次亲自拜谒菩萨。因此,他实在难以接受,那位在他心中一直慈悲为怀的观世音菩萨,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林楠看着唐皇的反应,面上依旧保持着那抹微笑,他轻声说道:“观世音菩萨不仅会做这种事情,还会做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虽然话已至此,但林楠却并未继续透露更多,只是在唐皇的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随后,林楠似乎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转而与十殿阎王寒暄起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讲道的内容。他们的谈话中,不经意间提到了车迟国。

  “林楠道友所在的车迟国,近年来人道旺盛,再无冤魂恶鬼滋生,一片和平繁荣之景啊。”一殿阎王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赞叹。

  “确实如此,那些投胎入车迟国的人,都算是投了个好胎,能享一世太平,不用受那饥寒之苦。”另一殿阎王也附和道。

  “没错,今年车迟国死去的人,一个个来到地府都大赞林楠道友的恩情,说这样的恩情转世难忘,就连孟婆汤都难以消磨。”十殿阎王此时既是奉承林楠,也稍带了些许夸大的成份,但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一番话,让唐皇从那种“三观崩坏”的状态中醒悟过来,他不由得好奇地问道:“那车迟国在何地?是何等一番景象?与我大唐难道有何不同?”

  一听唐皇的询问,十殿阎王丝毫也不掩饰,其中一殿阎王开口道:“车迟国乃是西牛贺洲中的一国,而林楠道友便是那车迟国的大国师。”

  “车迟国富民安康,人道之力日渐强盛!”另一殿阎王接着说道。

  “那里人人尊道,共尊国内四大国师,其中林楠道友更是为首!”又一殿阎王补充道。

  “车迟国有神物,亩产可达上千乃至数千斤,人人粮食富裕,全国无一饿死鬼!”一殿阎王的话语中充满了羡慕。

  “车迟国推行林楠道友的理念,实行土地均摊之策,如今人人感恩戴德,国力逐渐强盛!”十殿阎王的话语中,对车迟国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这十殿阎罗,对于天庭上的事情或许消息不那么灵通,但对于人间的事情,他们却掌握得清清楚楚。毕竟,每日都有来自人间各地的亡魂来到地府,通过这些亡魂,他们对人间的了解甚至比人间帝王还要深入。此时,对于车迟国的情况,他们便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然而,这些话落在唐皇的耳中,却让他既感到好奇,又难以置信。“土地均摊?难道世家豪强不会造反吗?”他疑惑地问道。

  “粮食多得吃不完,没有饿死鬼?这怎么可能呢?”唐皇的眼中充满了不解。

  “亩产数千斤?世上真有这般神物吗?”他继续追问。

  “人人尊道?那怎么会心神安静,难道比礼佛更加能让人清净吗?”唐皇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也难以接受这些事实。

  十殿阎王看着唐皇的反应,纷纷笑了起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林楠。“是真是假,林楠道友这位车迟大国师自然最为知晓。”其中一殿阎王说道。

  “唐皇若是有所兴趣,可让林楠道友为你详细介绍一番。”另一殿阎王也附和道。

  面对唐皇那种难以置信却又震惊好奇的态度,林楠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不错,车迟国内有‘道薯’等农作物,确实可亩产数千斤。”

  “全国上下,除却和尚之外,无一人需要靠旁人施舍度日。”林楠继续说道。

  “那里没有土地分配不均的威胁!”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没有世家,不存在豪强!”林楠的话语让唐皇更加震惊。

  “车迟国还有东拓西进之策。”林楠的话语中透露出了车迟国的雄心壮志。

  林楠肯定了十殿阎罗所说的事情,确认了车迟国内的状况。

  十殿阎王一起说时,唐皇还觉得有些吹捧的意味,但林楠自己亲口确认,唐皇的怀疑便减少了许多。

  这一方面也是基于林楠的身份不凡,他可上天入地,乃是当世的大神通者。

  因此,唐皇喃喃自语道:“世间竟有如此国度,难道真是人道天堂吗?”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大唐。

  虽然大唐幅员辽阔,但也并非人人安居乐业,也并非人人都能免受饥寒之苦。

  相反,仍然存在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腐的状况。

  即便如此,唐皇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明君”,好歹也开辟了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如今听着车迟国内的情况,唐皇却有些凌乱了。相比之下,他的大唐……似乎也就那样?

  林楠与十殿阎王寒暄了一阵之后,便拜别了他们。他朝着唐皇说道:“陛下,来日我们在阳世中再见。”

首节上一节461/5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