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556节

  这种说法一经传播,自然激起百姓们的满腔怨气。

  “明明是来自车迟的神物,却增了这么多的赋税!”

  “听说,车迟的赋税,百中才加一!”

  “什么百中加一,听说车迟根本就不收农税!”

  “什么?不受农税?那车迟国家如何维持运转?”

  “这你就不懂了!车迟不仅不收农税,还主动分发土地,鼓励百姓种植,甚至高价回购粮食!”

  “这是为何?”

  “这乃是因为车迟的‘大同理念’。”

  “大同理念?快和我们说说!”

  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悄然行动,借着车迟的名头,进一步宣传大同社的理念。

  车迟距离大唐,直线距离都有几万里,凡人一生都难以到达,那些传播者又是如何得知这些情况的呢?

  实际上,这些关于车迟的信息,皆是方翰传播的。

  方翰这位穿越者,将现代的景象与理念,都披上了车迟的外衣,借此传播自己大同社人人平等的理念。

  这一举动虽是误打误撞,却也恰好宣扬了车迟的名声。而且,如今的车迟,的确达到了这般境地。

  陈茂生站在自家后院,独自一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到了吕洞宾那一番作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这些反应对大唐、对李世民而言,绝非好事。

  但反过来,对他们大同社来说,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正好能让他们趁着这段时间发展壮大。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李唐皇室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正当陈茂生如此思索之时,忽然有伙计前来汇报。

  “少爷,外面有个道人要见您。”

  “他自称是少爷师门长辈。”

  “师门长辈?”陈茂生满心疑惑,随即让伙计将那道人迎入。

  很快,陈茂生便见到了那位道人。

  “袁师叔?”陈茂生一眼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如今大唐的钦天监袁天罡。

  同时,袁天罡也是自己师父李淳风的挚友,他们二人合作推演出了《推背图》,名垂千古。

  李淳风昔日曾带着陈茂生去见袁天罡,并叮嘱他若有事情,可向袁天罡求助。

  “袁师叔因何而来?”陈茂生意识到,在这个时间点,袁天罡来找自己,必定是有要事。

  果不其然,袁天罡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找师父?找不到师父就来找我?”

  “找我有什么用?我倒是认识那吕洞宾,可人家根本不认识我啊!”

  陈茂生挠挠头,当即拒绝道:“至于面见唐皇,还是算了,我也无能为力。”

  陈茂生心中稍有些心虚,他如今所做之事,可是意图颠覆大唐。

  这种情况下,怎能随意见李世民呢。

  袁天罡微微点头,明白了陈茂生的意思,还告知陈茂生不必担忧,他不会透露陈茂生的身份。

  没过多久,陈茂生送袁天罡离开。

  刚刚送走袁天罡,陈茂生正欲转身回屋,忽然瞧见街边有个少年道人,正望着自己。

  那道人风采卓然,可旁人却仿佛都未曾注意到他。陈茂生瞪大了双眼,满脸皆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吕、吕、吕洞宾?”他望着眼前那位少年道人,声音都因吃惊而微微颤抖。

  眼前的少年道人,看起来不过比他大上几岁而已。此刻,他静静地站在人群之中,周身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可周围的人却好似对他视而不见。

  然而,陈茂生却看得真真切切。他不仅看清了道人的模样,还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与此同时,他也认出了这位道人的身份正是前不久,乘着巨龙翱翔于皇宫之上,声音响彻整个长安城的军迟大国师之徒吕洞尾!

  对于陈茂生而言,“吕洞宾”这个名字,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在道门的传说中,吕洞宾可是八仙之首,被尊称为纯阳仙人,在道门之中开创了一派,成为了祖师级别的人物。更有传言说,他是剑仙之祖,正是他开创了剑仙一脉,让无数修道之人趋之若鹜。

  此时,陈茂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他满心疑惑之时,只见吕洞宾迈开步伐,朝着他缓缓走来。明明两人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可吕洞宾只是轻轻一步,便瞬间来到了他的跟前,仿佛中间的那段距离,都被他这一步给“化”去了。

  “缩地成寸?”陈茂生心中一惊,这看似随意的一步,却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如今的吕洞宾,其道术法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吕洞宾来到陈茂生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缓缓说道:“看来,你也是一位轮回者。”

  “嗯???”陈茂生的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惊得无以复加。“轮回者?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我不知道啊!”

  其实,“轮回者”这个概念,陈茂生自然是知晓的,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吃惊,才会下意识地心虚否认。

  吕洞宾看着陈茂生,面色依旧平和,耐心地解释道:“轮回者,即入轮回而不坠其中之人。虽历经轮回,却能得以保存记忆与天赋。”

  说完,吕洞宾再次看向陈茂生,问道:“难道,你不是吗?”

  这一次,陈茂生沉默了。他心中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只是,他的心中依然充满了疑惑,吕洞宾为何会知晓这些,又为何能看破自己的这一层身份呢?

  “持小轮回烙印者,便入轮回而不堕。”吕洞宾接着说道。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只见他缓缓伸出一只手,朝着陈茂生点去。

  陈茂生看得清清楚楚,可此刻的他却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只手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一根手指,轻轻地点在了他的额头上。

  还没等陈茂生内心有所波动,只听“轰”的一声,仿佛有一道惊雷在他的脑海里炸响。他的脑海、灵魂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瞬间打开、启发,一种种信息如潮水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在他的灵魂深处,有一枚烙印烁烁发光。陈茂生心中一动,瞬间便明白了这道烙印的名讳“小轮回烙印”!

  他念头微微一动,触及了这小轮回烙印。刹那间,重重功能便如潮水般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陈茂生终于明白了这小轮回烙印的作用。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终端,既可以查找信息,又可以通讯交流。就如同老式的功能机,但却额外添加了类似现代手机“附近的人”的功能。

  “我入轮回而不缺记忆,原来是因为这一枚小轮回烙印的原故?”陈茂生心中暗自思索,“那方翰呢?他也是因为小轮回烙印吗?这小轮回烙印又是哪位天地大能的手笔?吕洞宾为何会知晓这一切?”

  正当陈茂生满心疑惑之时,忽然,他灵魂中的小轮回烙印开始有规律地发光异动。这种异动清晰地告知他,附近有同样持有“小轮回烙印”的人。

  “嗯?”陈茂生的面色瞬间变得极为精彩,他忍不住脱口而出,朝着吕洞宾问道:“你、你也是轮回者?”

  毕竟,此时他眼前就只有吕洞宾一人,结果已经不言而喻。难怪陈茂生会如此震惊。

  然而,出乎陈茂生意料的是,吕洞宾却缓缓摇了摇头,说道:“不,我虽有小轮回烙印,却并非轮回者。”

  “我这烙印,乃是家师所赐。”吕洞宾看着陈茂生,平静地说道。

  “唰!”伴着吕洞宾的话,陈茂生的脑袋仿佛一下子炸开了,变得清明无比。他刚刚心中的那些疑问,瞬间就明晰了。灵光一闪,他隐约明悟了事情的原委。

  在他的脑海中,有一道深藏的记忆浮现出来。那是他在现代死亡之后的事情。

  死亡之后,他受到了牛头马面的接引,去到了一处由城隍庙所镇压的“小阴间”。在那里,他得到了一个可以重新投胎转世的机会。陈茂生自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果断地抓住了它。

  在投胎之前,他曾听到一位道人说道:“诵吾名者,可不坠轮回,持我小轮回印者,当为下世人杰。”

  接着,便是陈茂生转世而来的事情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茂生心中感慨万千。一切的一切,关于穿越的谜题,关于为何还会有其他穿越者的谜题,在这一刻都被解开了。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前世今生,知晓了前因后果。

  “如大梦初醒,今日方知我是我。”陈茂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吕洞宾看着他这副模样,并不觉得奇怪,而是问道:“是否已明悟前尘?”

  “明了。”陈茂生点了点头,念头一动,便隐隐明白了吕洞宾的来意,甚至之前吕洞宾所作之事的深意。

  “原来,车迟的那位大国师,既是前辈,也是吾等恩人。”陈茂生心中暗暗想到,“我们来到此世,当为其座前驱,门前将。”

  想明白了这些,陈茂生郑重地询问吕洞宾:“不知道主可有何转达?”

  “没有。”吕洞宾摇了摇头,对陈茂生说道:“师父并无具体要求。”

  “此次命我前来这东土大唐,既是要扰一扰这大唐的‘面目’,也更多的是行辅助之举。”

  “行辅助之举?”陈茂生对这个回答有些意外,不禁问道:“不需我等轮回者,以你为臣导?”

  “不。”吕洞宾回答道:“此次我来,为辅助,尔等穿越者为主导。”

  “主导在这大唐之上,贯彻行人间大同之举!”

  而在另一边,唐三藏师徒被留在车迟国的几年里,林楠每日都不曾懈怠,坚持修行不辍。

  为了能够让自己“三花化三清”的境界圆满,他每一周都会精心准备,焚香沐浴,然后在三清殿前,虔诚地念颂元始天尊咒。

  每一次的念咒焚香,对于林楠来说,都等同于一次拜访请求。以林楠如今的修为和能力,他每一次的请求,即便元始天尊身处那三十三天外的天外天,也是能够收到的。

  然而,接连几年时间,林楠每周都焚香念咒,从未间断,却始终没有得到过元始天尊的回应。

  但林楠却沉得住气,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样的举动。

  足足过了几年时间,三百六十五个周,等同于周天星斗数的念咒分享,元始天尊终于有所回应。他召了林楠上弥罗宫觐见。

  林楠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独身一人,踏上了前往天庭的路途。

  他从南天门入了天庭,南天门的守门天王和一干天兵天将,见到他后,各个都毕恭毕敬,口称“道主”。

  入了天庭之后,这些守门的护持天王和其他天兵天将,只见林楠并未朝着任意一座宫殿而去,反而径直朝着三十三天外的位置而去。

  这般情况,让这些守门的天兵天将也忍不住开始讨论起来。

  “看这方向,似乎是去三清天的啊!”

  “隐约是弥罗宫的位置,那可是元始天尊的道场!”

  “我还记得上次,道主前往上清圣境吧?”

  “何止是上清圣境,其之前早就在老君那里待过许久。”

  “上清圣境、太清圣境、玉清圣境……道主已然去了个遍啊!”

  他们这般一细数,这才猛然察觉,林楠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且说那林楠,踏入天庭之后,并未前往任何一座金碧辉煌的宝殿,而是径直朝着天庭的上方疾驰而去。他身形如电,瞬间便穿过了三十三重天,直抵三十三天外。

  一路上,无论是那些威风凛凛的天庭仙神,还是美丽动人的仙女、英姿飒爽的天兵,见到林楠,无不恭敬有加,纷纷口称“道主”。

  天庭之上,林楠如今所拥有的威望,已然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甚至与玉皇大帝相比,也毫不逊色。

首节上一节556/556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