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64节

  他继续思索着:“又或者,体内五行化五老,三花化三清,这便是另一条通往金仙之路。”

  林楠对于前路已经了然于心,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然而,与这种古老的修行方式相比,他更倾向于道教传承至今的金仙修行之法。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在封神之前,确有许多金仙以此法成就。但此法亦有其弊端,一旦三花一削,五气一灭,便会境界跌落,修为尽失。而道教传承的金仙之法,则是五行化五老,三花化三清,此法更为稳固,且潜力无穷。

  五老,即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天君、北方墨帝五灵玄老五天君。他们分别代表五行之力,若能五行化作五老,便等于自身与天地五行相融,可驾御天地五行之力。

  而三花化三清,亦是同理。这里的三清,代表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三清,即为“大罗生玄元始三气”,也就是“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始气、元气、玄气,构成了世间万物的基础。

  林楠深知,自己要走的修行之路,便是让体内五行化五老,三花化作三清。一旦达成此境,天地人身将融为一体,力量无穷无尽,可历万劫不灭,长生不死。这便是大罗金仙的境界。

  大罗者,包罗万象,超脱一切,永恒逍遥。然而,这样的境界并非轻易可达。孙悟空出道之时,也不过是个天仙。后来他虽然成就了“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但那也只是旁门金仙。而当他将“一气”化为“无极”时,方能成就大罗果位。可惜,孙悟空西游一路,始终未能达成此境,可见其中之艰难。

  如今,林楠一开始便追求金丹大成,五行化五老、三花化三清,誓要成就那历亿千万浩劫、经千万盘古而不坏之金仙。这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林楠闭目凝神,感受着体内五脏之神缓缓运转,尝试着接引天地五行之气,以寻求五老之意。他深知,这不仅需要极高的修为和悟性,更需要无比的毅力和耐心。

  此时,小白龙敖玉已经潜入了通天河的深处。‘噗通’一声,玉龙入水,溅起了层层浪涛,也惊动了如今身为车迟河神的老鼋。

  老鼋被林楠敕封为车迟河神后,便一直守护着这条通天河以及车迟境内的内陆河流。他的河神水府也已经建立完毕,显得威严而庄重。

  “何方野龙,竟敢擅闯吾通天河?”老鼋的声音在水中响起,带着一丝威严和怒意。

  小白龙敖玉闻言,赶忙表明身份:“河神莫急,我乃是老爷的坐骑,如今老爷闭关修炼,命我来这河中暂居。”

  老鼋一听,不禁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条神异的龙族,竟然只是别人的坐骑。他好奇地问道:“你家老爷是谁?”

  小白龙敖玉骄傲地回答道:“我家老爷便是这车迟国的大国师,当代道子林楠是也。”

  老鼋一听是林楠,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原来是大国师门下,那么便都是一家人。阁下且就在吾水府中居住吧!”

  他虽然身为车迟河神,但也是因林楠而得以成就此位。对于林楠的门下,他自然不敢怠慢。

  小白龙敖玉点了点头,随着老鼋来到了他的水府。他环顾四周,虽然这里比不上西海龙宫的富丽堂皇,但也算得上是一处不错的居所。

  “虽然没有吾西海龙宫那般豪华,但也还算不错了。”小白龙敖玉评价道。

  老鼋一听,吃惊不已:“西海龙宫?难道阁下出身西海?”

  小白龙敖玉傲然地点了点头:“不错,我乃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敖玉是也。因被老爷搭救,故而入了老爷门下,做个坐骑。”

  老鼋闻言,赶忙行礼道:“小神有眼不识泰山,在此见过三太子了。”

  小白龙敖玉微微一笑:“如今我为老爷坐骑,老爷为车迟国大国师,你为车迟河神,大家关系倒也不用太远。接下来这些日子,还要多多仰仗河神照料才是。”

  说着,小白龙敖玉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我初来车迟,还望河神为我说说,现在车迟是何等景象?”

  老鼋闻言,立刻热情地开始为小白龙介绍车迟国的情况。

  车迟国,这个曾经贫瘠落后的国度,在林楠的到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当年的婴幼儿,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开始繁衍下一代了。而整个车迟的人口,也已经是当初林楠来时的数倍之多。

  如今的车迟国,百姓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因为粮食充足,生活无忧,所以生孩子就成了一项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现在车迟国内的产婆行业,都在飞速发展。即便如此,还时常有产婆难以为继的情况。以至于,如今车迟国的许多道士,都学会了一手接生的技艺。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楠当年的传授。他不仅教会了百姓们如何种植粮食,还传授了许多医疗卫生知识。如今的车迟国,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十分达标,许多最为基础的卫生理念,早就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等弟子,也在林楠的教导下,学会了许多法术和技艺。他们如今分布在车迟国的各个区域,有的擅长医疗之术,有的擅长符咒之术……但不管擅长什么,都能够为百姓们所用。

  由于车迟国对道教的尊崇,如今,车迟国内的道士们已与这片土地深度融合,他们不仅仅是修行者,更是民间的一份子。道士们常常身兼多职,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协助农耕,总能在各个方面为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紧密的联系已经持续了十来年。如今,在百姓心中,为孩子谋划未来时,首选便是让他们踏入道门,拜入三清观,成为几位德高望重的国师门下弟子。这一趋势,无疑彰显了道教在车迟国的深厚根基和广泛影响。

  车迟国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国内建设如火如荼。昔日荒芜的土地上,一座座新兴城镇拔地而起,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城镇的建设上,更渗透到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车迟国的基础建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水平甚至超越了大唐,达到了近似现代上世纪某个几十年代的高度。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名叫林楠的人物的默默奉献。他曾私下传授了一批珍贵的知识,其中融合了现代的基础科学理念,如数学、物理等。

  这些先进技术的引入,对车迟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更为车迟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这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上,车迟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某日,老鼋带着小白龙敖玉在河流中缓缓游弋。

第313章 游历

  老鼋缓缓穿行在水流之中,一边游动着,一边为小白龙详细演示如何梳理水脉,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小白龙则是一路好奇地打量着两岸的风景,只见联绵不绝的水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忙碌的人群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一派繁荣景象。

  “这,就是车迟国啊!”小白龙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此前,他曾跟随林楠一同游历大唐各地,早已领略了大唐的繁华与辉煌。

  然而,此刻置身于车迟国之中,他所见到的景象却与大唐截然不同,这种不同,让小白龙深切地感受到车迟国相较于大唐的优越之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车迟国境内几乎没有一个闲散的和尚。”老鼋边游边说道,“这里的和尚,都被罚去做苦役了。因此,车迟国上上下下,无论男女老少,都自给自足,自强不息,没有乞讨之人。”

  小白龙听完这番话,内心颇为震撼。他环顾四周,只见车迟国的百姓们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勤劳耕作,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就是老爷的车迟国啊。”小白龙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比之大唐,强太多了!”他心中明白,为何林楠会选择离开大唐,不再搭理那唐皇。

  唐皇虽然是当代的人皇,但目光却如此短浅,根本没有认识到林楠的非凡能力和深远见识。

  林楠与道有缘,与大唐却无缘,这实乃大唐之不幸,唐皇之不幸!

  此时的小白龙并不知道,在那遥远的东土大唐,唐皇正懊悔不已。他再次组织了一支队伍,准备前往车迟国求取神物。

  朝堂之上,唐皇唉声叹气,懊悔当日未能将车迟大国师挽留而下。

  “朕有些悔之啊,当日若是诚意更盛一些,或许能将那大国师挽留而下。”唐皇叹息道。

  朝堂下的大臣们微微摇头,他们也知道,那大国师性情逍遥,说走便走,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挽留的。

  “唉!”唐皇再次叹息,“最主要的是,朕未能求得那军之神物。若能求得车迟神物,吾大唐内的饥寒之苦,当也可迎刃而解!”

  唐皇的话引起了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他们深知,车迟国的神物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剂救命良药。

  “既然如此,朕准备再派一支队伍,前往车迟国求取神物。”唐皇沉吟道,“不知诸位可有推荐之人?”

  有大臣出谋划策道:“似乎那车迟国地界,正在御弟玄奘西天取经的路上。不若让玄奘法师一同求取而来?”

  然而,唐皇却摇了摇头:“西天乃是尽头,车迟国却在途中。

  若是玄奘法师到了车迟国,是返回还是继续去西天呢?况且,朕听闻车迟国内尊道贬佛,若是玄奘前去,恐怕求不到神物。”

  “因此,这去车迟国求取神物之人选,最好还得是那道门之人才行。”另一位大臣提议道。

  “陛下英明,考虑周全!”一众大臣纷纷赞叹道。同时,他们开始为唐皇出谋划策,商讨组建求取神物的队伍事宜。

  于是,大唐决定再组建一支名为“求道人”的队伍,前往车迟国求取以道为名的神物。

  而此时的唐三藏,已经一路向西,踏上了取经的征途。

  在即将离开大唐边界之时,唐三藏遭遇了妖魔的袭击。

  幸好得太白金星及时搭救,才得以脱险。

  然而,与他一同前行的两名随从却不幸被妖怪挖了心肝吃了,命丧黄泉。

  只剩下唐三藏一人牵着马,孤独地继续前行。

  不久,他来到了两界山。这两界山乃是五百年前从天而降,将东西分为两界,因此得名。

  但实际上,这座山还有个名字,叫做五行山或“五指山”。

  刚到这里,唐三藏便听到有急切的呼唤声传来:“师父来了!师父来了!”

  “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的老猿。”护送他前来的镇山太保肯定地说道。

  “是什么老猿?”唐三藏好奇地问道。

  镇山太保便为他引路,一边走一边讲述孙悟空的来历。他们走了数里路,终于来到了山底石匣前。

  只见一个猴头露在外面,正焦急地呼喊着。

  “师父!师父!可是大唐来的师父?”孙悟空见到唐三藏,激动地喊道,“快快将我救出来,我来送你上西天取经!”

  “我?”唐三藏疑惑地问道。

  孙悟空便将自己的来历和为何会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原因一一道来。

  唐三藏听完之后,心中甚是欣喜,连忙询问如何能够救他出来。

  孙悟空便指导唐三藏如何去揭开那顶上的金字压贴。

  唐三藏按照他的指示,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压贴。

  只见孙悟空瞬间从五行山中脱困而出,整座五行山也随之轰然粉碎。

  待到烟尘散去,孙悟空赤条条地出现在了唐三藏眼前,翻身便拜:“五百年了,俺老孙终于出来了!”

  他重返自由,忍不住感慨万千,“此番再也不用在此地受那牛鼻子道士的嘲讽了!”

  “牛鼻子道士?”唐三藏有些疑惑地问道。

  孙悟空一听这个,便有些来气:“在师父之前,曾有个道士来这五行山,奚落了俺老孙一顿后离去。俺老孙还牢记在心呢!”

  “那牛鼻子道士还是什么车迟国大国师。”孙悟空继续说道,“待俺有机会去那车迟国,一定要寻他斗法,好好教训教训他!”

  唐三藏听完之后,却吃惊地问道:“车迟国大国师?可是名为玄的道人?”

  “不错,师父如何知晓?”孙悟空有些意外地问道。

  唐三藏沉吟片刻,说道:“为师在长安城中举办水陆大会之时,那玄道人曾经出现,与我在高台上辩论。”

  “原来是这样。”孙悟空恍然大悟地挠了挠头,问道,“那么师父可曾赢了?”

  唐三藏摇了摇头:“不曾。为师欲与那大国师讲经,他却和我说民生;我要说小乘佛法,他却说如何富国强民……在此番问题上,为师并未能赢过他。”

  孙悟空叫道:“那车迟大国师好生卑鄙,竟然如此作为!”

  唐三藏却诚实地摇了摇头:“那玄一番言论,倒是新奇。我那水陆法会上,有一千二百余僧,都不曾能够将之辩倒。”

  “哦,那玄道人既然是大国师,定然有些治国良方。”孙悟空说道,“只是如此和师父你辩论,却是有些欺负师父了。”

  “幸好那林楠没有和师父你讨论修行,要不然就更是欺人太甚了。”孙悟空继续说道。

  唐三藏无言以对,片刻后才说道:“看得出来,那林楠应当实力不凡,已是神仙中人。而后还在众目睽睽之下乘龙而去,实乃非凡之人。”

  孙悟空点了点头道:“当是如此。之前吾便听闻,他已经修成了那‘九极上品天仙’,当世少有。”

  “不过,还是比不过俺老孙。”孙悟空自信满满地说道,“有俺老孙护持,必定让师父你平安抵至灵山,取经归来!俺老孙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

  “待日后咱们到了那车迟国,且看俺老孙也帮助师父一同找回场子。”孙悟空信心满满地说道。

  而在车迟国的三清观内,林楠已经从五庄观闭关而归。

  经过两个月的闭关修炼,他的修为又有了新的提升。

  闭关而出的林楠并没有留在三清观内,而是扶摇直上,乘风而起,前往了车迟国的皇城。

  一路上,他见证了车迟国的巨大变化,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发展的倒是挺快的,只是……还可以更快一些!”林楠心中暗道。

  如今的车迟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十多年的功夫,让车迟国的百姓不断地向外拓展,开垦了大量的荒地。

  加上有红薯、水稻等高产作物的帮助,以及车迟河神老鼋的庇护,使得原本贫瘠的荒地变成了丰饶的农田。

  百姓们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开心的笑容,家家户户都尊崇道教。

  至于佛门……在车迟国已经难得一见了。

  只有在某些需要苦役劳累的地方,才能偶尔看到一些和尚的身影。

首节上一节464/5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