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72节

  他深知,要想让车迟道庭真正壮大起来,就必须广收门人,增强实力。

  “待传承道统之后,我一定要广收门人,壮大门楣。”

  林楠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他决心要壮大车迟道庭的实力和底蕴,只有这样才有希望与东土道庭的地位秩序进行转换。

  目前,东土道庭仍然是“大道庭”,占据了道教气运的大头。

  而林楠所创立的车迟道庭充其量只能算是“小道庭”,拥有的只是小股气运。但正是这样的现状给了他发展的空间,就如同车迟国本身一样充满潜力。

  “有了部分道教气运的加持,车迟国内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些身负气运的人才。”林楠心中暗自思量,“我只需引导他们入门修行,他们自然就能成长起来,成为车迟道庭的顶梁柱。”

  就像那华阳仙人转世而来的吕洞宾,他生来便具备一些气运。

  只要林楠能将他引入门中修行,定能壮大车迟道门的实力。

  林楠心中推演了一番,算出华阳仙人转世的时间大约还在半年之后,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并引导其入门。

  “就算我不主动引他入门,以他身上所承载的道门气运,他也会天生向道,主动前来求道。”林楠心中明白这一点。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华阳真人转世成为吕洞宾后很可能会成为当代的“道子”,因为他身上承载了道教很大一部分气运。他所开创的全真纯阳一派不知影响了后世多少代人。

  好在如今华阳仙人转世落在了车迟国中,气运并未外流。林楠不知道这是道祖的安排还是冥冥中的契机气运所牵引,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好事,代表了车迟国有着这样的潜力。

  他凝视着车迟国的未来,心中充满了期待:“现在,就只等车迟国继续发展壮大起来。有朝一日它定能成为人道中心,取代那东土大唐的地位,化作人道正统。”

  ……

  在九极山上的三清观内,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三位大仙齐聚一堂。他们个个面露激动之色,为林楠此行的顺利而感到兴奋不已。林楠成功立下道庭,他们作为车迟国的国师也随之水涨船高。

  甚至现在林楠可以凭借自己“车迟道主”的身份为他们授,直接让三位大仙名列道籍。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是以前梦寐以求的事情。

  此时玉兔精并不在场,因为她心中怨念难消,所以跑去了更西边的天竺国“报仇”去了。最近几年她都没有出现在车迟国内。

  “林楠道友,你打算何时在此地传承道统、正式开山门呢?”虎力大仙忍不住向林楠询问道。

  林楠之前以大神通生生创造了这“九极山”,算是立下了山门。但因为他尚未传承道统也没有广收门人,所以还算不上真正的开山门。

  “待我融会贯通一番,创出九极一脉的传世经篆后,再大开山门。”林楠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他的实力足以开山门传道,但要传承道统就必须将自己的“道”传承下去。

  虽然林楠来自现代掌握了许多经典经甚至一些这个世界从未出现过的经义,但他不可能直接拿来就用。他需要总结自身所学,将自己一身本事融会贯通于一道之中才行。

  这一点对于林楠来说并不难,因为他本就贯通古今掌握了许多经典经。甚至在这个世界寻遍人间,再无任何一位道士在经之全上能够超过他。来自现代的林楠还掌握了许多更加推后时间线里的经典著作。

  他只需将这些经典融会贯通,便能创作出属于九极一脉的传世经文。“现在就看我能创作出怎样的经了。”三位大仙如此说道,“自然,待经创作完成,三位道友将是最先的阅览者。”

  林楠看着三位大仙,沉吟片刻后说道:“三位道友,此番你们接连遇到机遇,修为进展迅速,如今都已在丹法之上走上了正轨。不如趁此机会,尝试尽快凝结金丹吧。”

  “在这九极山中,我可以为几位道友护法。”说着,林楠还拿出了一些丹药来为他们提供帮助。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很早之前就从林楠那里得到了丹法秘要。

  当然,他们选择修行的并非和林楠一样的金丹之法,而只是上品丹法。即便如此,一旦修成上品丹法,同样可以成仙,而且成就的是天仙大道。只是和林楠所修的九极上品天仙相比,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第322章 五庄观

  随着林楠的一举一动,那三位大仙的命运也如同水涨船高一般,节节攀升。他们与林楠同为车迟国的国师,这些年里,托林楠的福,他们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可以说是鸡犬升天。

  一连串的机遇接踵而至,让这三位原本平平无奇的妖怪大仙修为突飞猛进。如今,他们甚至已经触碰到了凝结金丹的门坎,修为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见此情形,林楠索性让他们在九极山中修行,希望他们能借此机会修成金丹,更进一步。

  ……

  于是,三位大仙各自选了一个山头,开始潜心修行。如今的九极山,已然呈现出一片洞天福地的气象。九座山峰连绵起伏,形成了九宫九极的阵势,天然地聚拢着天地元气,为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林楠则回到了自己的三清观中,开始闭关修炼,消化这一次的所得。与三位大仙相比,他的收获无疑更为丰厚。

  太上老君赐予的“九极盟威符”已经融入了他的身躯之中,这意味着车迟道庭的一大半气运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此外,那天上地下、三界数千位道教神灵留下的名讳烙印气息,也蕴含着无尽的奥妙。

  更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庄周赠予他的“逍遥游”与“齐物论经”,更是道教中的无上经典。若说整个道教传承千年,谁与太上老君的境界最为接近,那非庄周莫属。他的境界高深莫测,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即便现在,庄周也未曾以真身显化于人前,而是一直以“蝴蝶”的状态游荡在天地之间。他仿佛既存在于三界五行之中,又超脱于时间空间之外,处于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然而,纵论三界,却无人敢小觑他的才情和道行。

  因此,林楠能得到庄周的传承,实在是收获颇丰。他闭目入定,心中流转过庄周传下的经文经义,逐渐对这些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林楠心中默念着经文,仿佛看到了那遨游在北海中的巨鲲。接着,他又想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随着林楠的沉思,他的身上逐渐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一股玄之又玄的波动从他的身上散发出去,他的身躯仿佛变得虚幻起来,不再完全处于现世之中。接着,他的身形隐隐生出波动,化作了鲲、化为了鹏、又化作了一只蝴蝶……

  “蝴蝶非蝶,蝴蝶是我,我仍是我。”林楠从庄周的境界中领悟到了自己的道。庄周那般化蝶境界,仿若超脱世俗,化作蝴蝶游离于时空之外,又在三界之中,玄之又玄。而林楠从中领悟的,却是时间空间之中,唯我唯一。

  这两种境界虽然不同,但所能衍生出来的神通却是殊途同归。林楠此番对时空之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通过“逍遥游”,他还领悟了“鲲鹏”之道,这是一门立足于速度变化的神通。

  虽然他的修为没有实现跨越性的提升,但神通却增强了许多,前路也变得更加明朗。林楠仍然盘坐在那里,开始尝试将自己一身所学融会贯通。

  他从修行至今,所学驳杂,融汇古今。许多在西游世界中还未曾诞生的经文、经典,他都曾修习过。论起底蕴之深厚,林楠已然超越了当前的道教众人。

  此时,林楠将自己这一身的修行和积累融汇到一起,试图创出一篇镇世经文。“九为极,演万物,为道之极……”他心中默念着,慢慢地,有一道经文在他的心中酝酿而出。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月余时间。林楠心血来潮,冥冥之中仿佛有所感应。他猛地睁开眼睛,直接出关而去,朝着五庄观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前,林楠在五庄观内曾得到镇元子的示好,并且还获赠了人参果。那时,林楠就已经决定日后要回报镇元子的恩情。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了。

  此时,西游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万寿山前。他们看到前方有一座仙山,气象恢宏、福地洞天,俨然是一处圣僧仙辈的居所。

  “这般山中,定然决无邪祟,一定是个圣僧仙辈之乡。我们不妨游玩慢行,欣赏一番这山中的美景。”孙悟空火眼金睛扫视了一番,并未发现任何妖气,反而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仙灵之气。

  于是,西游的师徒四人便不急着翻山而过,而是决定在这山上游玩一番。这座仙山,赫然便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山中藏着五庄观这一处仙家圣地。

  只不过此时五庄观内,镇元大仙刚刚接了元始天尊讲说混元道的邀请,已经带着自己四十六名弟子上了天去听讲道。留在五庄观内的,只剩下清风、明月两个年纪最小、修为也最弱的童子。

  孙悟空等人在这万寿山游玩时,不经意间自行找到了五庄观。他们看到五庄观气象恢宏,心中生出拜访之心,于是便走了进去。

  清风、明月一见他们愣了一下,但紧接着就注意到了唐三藏。他们连忙上前行礼道:“老师父,失迎失迎,请坐请坐。”

  清风问道:“可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唐三藏长老?”唐三藏有些疑惑地回答道:“贫僧就是,仙童为何知我贱名?”

  童子恭敬地回答道:“我师临行前曾吩咐弟子远接东土大唐的取经人。不期师父们来得这么快,有失迎迓。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

  唐三藏连忙客气地说道:“不敢不敢。”一边说着,唐三藏一行一边走进了正殿之中。

  他们抬头一看,只见殿内正壁上只写着“天地”二字,前方有香炉供奉着。唐三藏心中疑惑不解,便问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圣地,为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清风、明月闻言笑道:“不瞒长老说,这‘天地’两个字,上头的还当受得起我们的香火;下边的却还受不得。这是家师父虔诚传下来的规矩。”

  唐三藏听了仍然不明所以,又询问了一句。清风、明月解释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都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因此,我们五庄观并不供奉他们。”

  这一番理所当然的话,却让孙悟空嗤笑出声。猪八戒在一旁好奇地问道:“大师兄,你为何发笑?”

  孙悟空哈哈大笑道:“你们都说俺老孙会捣鬼,但这道童却是会吹牛皮、捆风啊!”清风、明月闻言一滞,当即有些不悦。

  唐三藏却并未在意孙悟空的失礼之举,而是继续问道:“现在令师何在?”清风、明月回答道:“家师被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闻言,孙悟空更是嗤笑问道:“不要再胡吹大气!那弥罗宫俺老孙不是没去过,宫中都是些神通广大之辈,怎么会请你们这些牛鼻子去听讲?”

  孙悟空此时心中莫名涌起一股怒火,这主要是因为清风、明月所穿道袍的缘故。如今,他下意识地对身穿道袍的人生不出好感,反而还会有些恶感。因此,他此刻就有些故意挑刺。

  唐三藏眼见情形不对,正欲开口制止,却不料那清风明月已然抢先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忿然:“你这雷公嘴的和尚,又能懂得什么?不过是孤陋寡闻之徒罢了。”

  清风明月接着说道:“我们的师父,乃是地仙之祖,开创了地仙一脉,天下的地仙,哪一个不尊他为祖师?”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对师父的敬仰。

  “即便是当代道子林楠师兄,来到五庄观时,也对我们的师父毕恭毕敬,行后辈之礼。”清风明月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豪。

  唐三藏本欲开口言语,闻言不禁微微一愣。孙悟空和猪八戒也是一脸愕然,沙僧更是莫名地打了个寒颤,似乎感受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氛。

  “道子林楠?可是那车迟国的大国师?”孙悟空忍不住开口问道,心中对这位神秘的道子充满了好奇。

  清风明月傲然地点了点头:“看来你们还是知晓林楠师兄的名号的。既然如此,为何还如此孤陋寡闻,连我们师父的名号都不知道?”

  孙悟空怪笑一声,似乎有所领悟:“好啊,原来这就是那林楠的师门?难怪如此气派。”

  沙僧不自觉地靠近了孙悟空,猪八戒则四处张望,仿佛生怕下一刻林楠就会突然出现一般。

  唐三藏也开口问道:“难道令师是那大国师的长辈?”他试图弄清楚这其中的关系。

  清风明月解释道:“不,林楠师兄虽然是当代道教道子,但他只是来拜访过我们的师父。因为我们的师父与三清有交情,所以林楠师兄对我们师父执后辈之礼。”

  说着,清风明月瞥了一眼刚才一直在怪笑的孙悟空,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林楠师兄可是非常有礼数的人,他还曾为我们分享修行经验,指点我们修行。”

  唐三藏闻言,回头对孙悟空说道:“悟空,莫要再争执了。”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威严,显然是不希望徒弟们再惹事端。

  随后,唐三藏开始安排事宜。他让孙悟空去放马,沙僧看守行李,猪八戒则负责解包裹,准备借些锅灶做些饭菜。这一番安排,倒也显得他颇有几分师父的样子。

  清风明月见状,也不禁暗自点头,觉得唐三藏还算有些礼数。然而,对于孙悟空、猪八戒等人,他们却是看不上眼,觉得这些人不过是些粗鄙之徒。

  此时,清风明月对视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决定。他们心想,唐三藏此番支开三个徒弟,正好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可以不让这三个徒弟见到人参果的样子。

  于是,清风明月请唐三藏落座,告辞一声后,便准备去敲两枚人参果下来。然而,他们敲人参果的声音,却被厨房里的猪八戒听到了。猪八戒暗暗记在了心里,心中对那人参果充满了好奇。

  不久,清风明月带着两枚人参果回来,递给唐三藏。然而,唐三藏却婉言谢绝了。猪八戒见状,馋意上涌,忍不住去找了孙悟空,一番游说之下,孙悟空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这五庄观既然和那车迟大国师有些关系,我们此番吃它几枚人参果,也算提前收些利息。”孙悟空如此说服自己,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于是,孙悟空变化一番,透出了敲人参果的金击子,悄悄地去偷人参果。然而,他并不知晓人参果的特性,因此当第一个人参果落下时,竟然直接没入了地中,消失不见。

  孙悟空一愣,但很快就自以为想到了原因:“想必是这地的土地神不许老孙偷果,所以将那一枚果子收走了。”他如此想着,心中不禁有些恼怒。

  于是,孙悟空捻着诀,念了一口“”字咒。这是他施展的“拘神咒”,可以强行拘来土地神。不一会儿,土地神便瑟瑟发抖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土地神一见是孙悟空,连忙行礼道:“大圣,呼唤小神有何吩咐?”他心中清楚,这位大圣爷可不是好惹的。

  孙悟空斥道:“你可知老孙当年是天下有名的贼头,天庭之上偷蟠桃、盗御酒、窃灵丹,这些都是独享。今日偷来了一个人参果,却被你给捞去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责备。

  土地神闻言,连忙叫屈:“大圣错怪了,错怪了。小神怎敢捞走大圣的人参果?”他一边说着,一边解释了人参果的特殊之处。原来这人参果虽然为天地一等一的灵物,但却与五行相畏,落入土中便会消失不见。

  孙悟空闻言,敲了敲这人参果树的地面,发现无比坚硬,根本无法从里面将人参果找出来。他心中虽有些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再难为土地神。

  “既然如此,老孙就注意一些。”孙悟空说道,正准备让土地神离去,却突然想到了些什么,又将土地神叫住。

  “大圣可还有事吩咐?”土地神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惹怒了这位大圣爷。

  孙悟空问道:“前一阵子,天下山神土地等鬼神之属,尽皆朝着西方而去,那是发生了什么事儿?你可知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和疑惑。

  土地神闻言,拱了拱手道:“此事小神知晓,还曾亲自去了那边。那边乃是西去黑水河后的车迟国。”

  “车迟国?”孙悟空顿时皱起了眉头,没想到之前天地间发生的大事,竟然与车迟国有关。他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起来,不知道这车迟国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似乎又与林楠扯上了关系,这让他更加警惕起来。

第323章 再会林楠

  “车迟国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悟空再次追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土地神缓缓答道:“车迟国中,那位大国师,也就是当代道子林楠天师,他在车迟国内另立了道庭,这与东王的做法截然不同。”

  “他更是得太上道祖亲自赐与的‘九极盟威符’,能号令三界仙神,威势无边。”土地神继续述说着,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敬畏。

  “因此,天上的诸星宿之神,地上的山神土地,以及幽冥的鬼差阎王,都纷纷前去见证他立道庭的盛况。”土地神接着道,“而且,他们都以自己的名义烙印其上,以增添道庭的威望。”

  “如今,那位林楠天师不仅是车迟国的大国师,更是车迟道主,执掌着整个道庭。”土地神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林楠的敬仰。

  “除此之外,林楠道主还在车迟国内,以大神通开辟了一处洞天福地,名为九极。”土地神继续讲述着林楠的辉煌事迹。

  孙悟空听后,不禁大吃一惊:“道主?林楠竟然做了这么大的事情?立了道庭,还成了道主?”他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正是如此。”土地神感慨道,“小神也曾前去瞻仰了一番,那林楠道主当真是一位逍遥自在、得道真修啊。”

  土地神的这番感慨,却让孙悟空心中有些不悦。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不要多说了。不过是立个道庭而已,俺老孙当年称做齐天大圣的时候,也是漫天仙神来贺。”

  虽然话这么说,但孙悟空的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酸意。

  他清楚记得,当年他在天庭开设齐天大圣府时,虽然也有仙神来贺,但声势远远不如林楠这般浩大。

  于是,孙悟空决定眼不见心不烦,他挥了挥手,示意土地神离开。

首节上一节472/5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