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81节

  林楠点了点头,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继续追问。他笑道:“既然二位师弟前来,可以在车迟国中多待一些时日,即便住下也无妨。”

  “待一些时日无碍,但住下就不行了。”金角银角童子摇头道,“我们还要回家看望老母呢。”

  “待上一些时日也行。”林楠理解地说道,“上次因为师兄结金丹而下界,你们也没来得及在车迟国中好好看看。如今,算是有了机会了。”

  “且看个够吧,如今的车迟国中,可是颇有意思呢。”林楠哈哈一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

  金角和银角两位童子因为贪玩儿下界,自然是待不住的。他们在九极山待了一天,就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耍的心情。

  林楠见状,便吩咐六耳猕猴负责陪他们,充做向导。六耳猕猴欣然领命,问道:“两位仙童,可有何感兴趣的?”

  一边询问,六耳猕猴一边为他们介绍车迟国内的情况:“若要吃喝玩乐,当属皇城之中最为丰富。除了皇城之外,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那车迟国内的道观林立,如今已无佛寺存在。”

  “无有佛寺?当真没有任何佛寺了吗?”听闻这话,金角和银角都有些吃惊。

  “不错。”六耳猕猴肯定地点了点头,“此前,还有些灵山来的罗汉菩萨,在车迟边荒之地竖了佛寺,想要传道。但师父一式神通,却让那些罗汉尊者尽皆回转,无颜再在车迟待着。”

  闻言,金角和银角都是兴趣大起:“是如何回事?怎么让那佛门无颜的?”

  六耳猕猴微微一笑,道:“是师父的一门神通,可以记录周遭的画面和声音,并且在事后重现。师父曾遭遇观世音菩萨,记录了一些东西。前些时日,师父命令我去那些寺庙周围,将记录的东西播放出来,自然而然就让佛门无有颜面了。”

  “嗯?如此神奇的法术?”金角和银角相视一眼,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似乎有所听闻,林楠师兄曾在灵霄宝殿之中施展过!”

  “没错。”六耳猕猴点头道,“那法术确实神奇无比。两位仙童若是有兴趣,我可以为你们展示一番。”

  “好师侄,能否让我们看看?”金角银角大感兴趣地说道。

  “无有问题。”六耳猕猴大手一挥,就当着金角银角的面,开始为他们播放起来。

  画面中,林楠身姿矫健,手持神兵,正与一只金鱼精激战。那金鱼精虽然凶猛异常,但在林楠的攻势下却显得捉襟见肘。最终,林楠一记绝招将金鱼精斩杀于剑下。

  时光回溯,那是一个唐三藏踏上西行取经之路的年代。地点,繁华盛世的大唐帝国。

  在唐三藏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真经之后,大唐皇宫内掀起了一场新的议论。唐皇与他的智囊团一群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队伍,前往遥远的车迟国,执行一项名为“求道”的特殊使命。

  这里的“求道”,并非寻常意义上追求道教的真谛,而是特指寻求车迟国那传说中的农作神物。这神物据说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大大提升农田的产量,对于以农为本的大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祉。

  然而,如此重要的任务,岂能随便派遣几个寻常兵士就能完成?大唐帝国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决定效仿当年寻找唐三藏的方式,寻找那些深谙道法、有着非凡能力的道门中人。

  司天监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披挂上阵,他们四处奔走,拜访道门中的高人隐士,恳请他们出山相助。这两位在道术界享有盛誉的大师,以他们的威望和诚意,成功地说动了不少道门中的佼佼者。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一支由道门精英组成的队伍逐渐成形。其中,领队的乃是一位资历深厚、道行高深的练气士,他便是早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的尹喜。尹喜不仅是一位练气士,更是道门中的一位开创者,他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至今仍然传承不息。

  尹喜,这位先秦之前的练气士,掌握着一种名为“望气”的法门。相传,在太上老君显化人间的那一刻,尹喜便看到了紫气东来,绵延三万里,于是他便在函谷关静静等待,并最终迎接了太上老君的到来。正是这次相遇,使得《道德经》这部道教经典得以传世。

  尹喜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深邃的道法真谛,从此潜心修行,最终在终南山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以圣人昔日讲经台为中心,连接着尹喜修行的草楼,因此得名“楼观道”。然而,尽管尹喜道行高深,但他却一直未能修成正法,始终在人间苦修“八八三”之法。

  这次,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上门拜访,恳请尹喜出山相助。唐皇更是许下了重诺,只要求道归来,便为他们修建圣言碑、铸造宫殿,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然而,尹喜决定动身,并非完全出于这个诱惑。他听闻车迟国中有道祖亲认的“道子”存在,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和探寻之心。更何况,车迟国人人尊道、崇尚道法的环境,也让每一位道人向往不已。

  尹喜出山,并非孤军奋战,他还带上了几位门人弟子。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唐求取神物,更有寻求道法真谛的强烈愿望。

  除了楼观道的一行人外,袁天罡与李淳风还邀请了其他几位在道门中颇有分量的人物。

  其中,有一位并非人类,而是大名鼎鼎的“蜀中妖王”张烈。张烈是一只虎妖,但他在道门中的地位却非同小可。

  当年,祖天师张道陵得太上老君传授丹书时,张烈就在一旁虎视眈眈,企图抢夺。

  然而,他最终被张道陵降服,成为了护法神兽。这便是著名的“张道陵降虎”故事中的主角虎妖张烈。

  此后,张烈跟随张道陵行走天下,镇压鬼神无数。在这过程中,他不知吞下了多少鬼神之力,更在张道陵的指点下,练成了一手拘神役鬼的神通。

  这道神通之强大,即便是道门中的许多高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张烈也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驱神妖王”。

  张烈此次代表大唐的正一道加入求道队伍,也是因为他听闻了车迟国有道子林楠的存在。他渴望与这位道子一较高下,共同探讨道法的奥秘。

  此外,求道队伍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孙思邈。

  在民间,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他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更是一位精通道法的“道医”。孙思邈出身道门,对岐黄医道情有独钟,最终成为了此道的大成者。

  袁天罡与李淳风之所以费尽周折请孙思邈出山,除了因为他在医术上的造诣外,还因为他在种植之术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孙思邈原本在终南山闭关修行,但当他听闻车迟国之事以及林楠道子的名声后,也动了心念,决定一同下山加入求道队伍。

  在成功邀请了这些道门中的佼佼者后,袁天罡与李淳风返回皇宫复命。随后,李淳风也作为大唐的代表加入了求道队伍。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西行的征途,他们沿着唐三藏当年西游的踪迹一路前行。

  然而,在途中,他们意外遇到了一位骑着白驴的老道。李淳风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了这位老道非同小可,他当即上前邀请老道加入求道队伍。老道欣然应允,于是队伍中又增添了一位实力强大的成员。

  这位老道名叫张果。

第333章 金角银角

  万寿山前,又迎来了新的一拨访客。这群人中,有年迈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有身材魁梧的大汉,一行人数众多,热闹非凡。

  “看前方那座仙山,必定有高人隐居,说不定就是仙人的住所呢。”队伍中,一位眉毛修长的道人开口说道,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文始真人说得极是。”身着道袍的李淳风点头附和,对长眉道人的话表示赞同。

  这位长眉道人,道号文始,正是楼观道的祖师尹喜。尹喜在先秦之前便已擅长望气之术,经过多年的修行,此术更是炉火纯青,当今天下无人能及。

  李淳风虽在大唐任职,掌管天文,擅长观星望气,但在这一领域,对尹喜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此行正好可以修行一番,我的驴儿也能找到些草料吃。”一旁,骑在白驴上的老道张果笑呵呵地说道。

  “此地灵气充沛,地脉非凡,天地灵气在此集结。”一位背着药篓的道服老者,从地上拈起一根草,仔细打量后说道,“若是山中有仙人,必定种植了了不起的天地灵根。”

  “我们拜访之后,孙真人可向仙人询问一番。”李淳风点头,对背着药篓的老者说道。这位老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

  “可以。”孙思邈点了点头,应承下来。

  “想知道这山里有何仙人,把土地神叫出来问问便知。”人群中,一个虎背熊腰、身高九尺、满面胡须、剑眉虎目的大汉开口说道。说罢,他念了个法咒,呼唤了一声。

  不一会儿,土地神便从地里冒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小老儿见过驱神大王!”

  这大汉,便是虎妖张烈,昔日祖天师的护法神兽,也是名震四方的蜀中驱神妖王。他虽然未随张道陵飞升,但在天下的地神灵中,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

  “好,土地神,我问你,此地是何地?可有仙家高人居住?”虎妖张烈问道。他虽有驱神妖王的称号,但对待地神灵却十分礼貌,并未恃强凌弱,与寻常妖怪截然不同。

  “告大王知晓,此处乃是万寿山。”土地神回答道,“在这山中,有一座五庄观。”

  “五庄观内,有一位了不起的大仙,乃是地仙之祖,名为镇元大仙。”土地神的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惊。

  “地仙之祖?”闻言,这一行求道人个个都不能平静,心中震动不已。他们都知道这个称呼的份量,当下纷纷整理衣冠,神态也变得严肃起来。

  “原来是这般高人,那我们必然要去拜访一番,参见一下。”李淳风说道。

  此次求道人队伍,明面上由他带队,但事情还需与众人商量。不过,此时李淳风如此说,却无人提出异议。

  “好。”虎妖张烈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土地神,那五庄观在何处?我们前去拜访,可有什么需要避讳的?那位大仙约莫是什么性子?”

  土地神笑了笑,说道:“大王不用担心,地仙之祖很随和,而且喜爱提点后辈。昔日,车迟大国师还曾多次拜访,听镇元大仙讲道。”

  说着,土地神又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东土来的圣僧,也曾在五庄观中住宿。”

  “大唐圣僧?可是玄奘圣僧?他们何时经过此地?”李淳风好奇地问道。

  “没有多久。”土地神回答道,“那圣僧有缘法,还得了昔日齐天大圣作为大弟子护持。他们在五庄观的时候,那齐天大圣还曾和大国师有过一番较量呢。”

  “哦?”众人面上皆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齐天大圣?”他们之中,并非所有人都知晓孙悟空的名号,因此有些疑问。

  土地神见状,便介绍了一下孙悟空的过往,曾大闹天宫,号称齐天大圣。

  “原来五百年前,竟然出现了如此绝世妖王,号称齐天,敢称大圣!”众人感慨不已,同时更加好奇,“那大国师和齐天大圣较量,谁胜谁负了?”

  土地神笑道:“他们浅尝即止,但大国师略胜一筹。”

  闻言,众人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听闻孙悟空之名,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人物,而当代道子林楠,修行时间却并不长。如此一来,林楠能略胜一筹,更可见其实力之强。

  “好,多谢土地神告知,我们且去拜访地仙之祖了。”众人询问了五庄观的位置后,便朝着五庄观而去。

  没过多久,他们便来到了五庄观外,忍不住感慨五庄观的仙家气象。正当他们准备去叫门时,却见两位童子从观中走出。

  “可是东土而来的客人?”两位童子正是清风明月,他们开口询问道。

  “正是,我们从东土大唐而来,路经此地……”李淳风赶紧报上来历。

  “前一阵子,刚来了几个和尚,现在又来了你们。”清风明月好奇地问道,“和尚是去西天取经,你们难道也是去西天取经吗?”

  “不。”李淳风等人摇了摇头,“我们是为去车迟国求道。”

  “车迟国求道?”清风明月对视了一眼,面上都多了些笑意,“原来是去林楠师兄那车迟国啊。快请进,师父让我们在这里,便是迎接你们。”

  清风明月将他们迎入了五庄观。这一行人,都看出了清风明月的情绪变化,尹喜便开口问道:“两位仙童,可是认识那当代道子,车迟大国师?”

  清风明月笑道:“当然知晓,林楠师兄多次来过五庄观,还曾告知我们外界的事情。而且,现在林楠师兄已经不仅仅是道子了,他在车迟立了道庭,为车迟道主了!”

  清风明月一边走着,一边如此说着。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五庄观内的正殿,见到了正殿之中的景象以及镇元大仙。

  众人纷纷拜下,恭敬地说道:“后辈清风、明月见过镇元大仙。”

  “请起。”镇元大仙袖子一挥,安排清风明月在一旁落座,同时笑着说道,“大家同为玄门中人,倒也不用生分。”

  说着,他看向了尹喜:“吾曾与太上道兄论道,还曾提起你。”然后又看向了虎妖张烈:“在天庭,曾与祖天师闲聊,也知晓你姓名。”

  镇元大仙一番话,将众人的来历都点了出来,显然对他们并不陌生。不仅如此,他们还多多少少都与镇元大仙有些渊源,众人更是叹服不已。镇元大仙的人脉和辈分,都值得他们行后辈之礼。

  东土而来的一行道人,都趁着这个机会,向镇元子请教一些问题。镇元子的修为高深,足以指点他们,让他们受益匪浅。

  在一番讨教之后,他们不禁询问起车迟国的情况以及林楠的情况。“车迟大国师,当代道子,究竟是何等人物?”他们向镇元子询问道。

  镇元子轻轻捋须,缓缓说道:“林楠被太上道兄钦定为道子,当之无愧。那向着西天取经的玄奘,乃是昔日金蝉子转世,为当代佛子,其佛法精深。但相比起林楠这当代道子,却相差甚远。”

  镇元子抚须,为他们描述着林楠,“他堪称道教史上修行最快之人,同样,其一身博学也冠绝当世。当然,其志向也足够高远。”

  说着,镇元子看了这群道者一眼:“你们若是去了车迟,见了林楠,必然不虚此行。”

  闻言,李淳风却叹道:“昔日,在长安城中,我曾有幸一见道子风采。可惜未能与其深入讨教,只是匆匆一瞥其风采而已。”李淳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遗憾。

  尹喜、张果、孙思邈,这三位道者,对即将见到的林楠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期待。在一番讨教之后,他们各自带着满心的收获,决定暂时在五庄观内借宿一宿。

  在这五庄观内,他们免不了与镇元子的其他弟子们有所交流。在闲谈之中,他们不仅增进了对道法的理解,还意外地听到了许多关于林楠的传闻。这些传闻如同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林楠的好奇之心愈发强烈。

  在众弟子的口中,林楠仿佛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他的道法高深莫测,他的智慧超凡脱俗,他的风采举世无双。“道子、道主,自古以来,能堪称此二者之一的,唯有林楠一人而已。”尹喜低声喃喃,眼中闪烁着对林楠的无限好奇,“太上老君亲自承认的道子,我真期待能一睹他的风采。”

  孙思邈也感慨万分:“这世间竟然有亩产千斤的神物,真是不可思议。难怪人们都说,在车迟国,没有吃不饱饭的人,这样的地方,真让人向往。”虎妖张烈也附和道:“除了老爷之外,林楠是第二个立到庭的人,我对他也充满了好奇。”

  因为林楠的缘故,这些道者们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前往车迟国求道的念头。尤其是尹喜,他听闻车迟国有林楠这位当代道子,便毫不犹豫地带了楼观道的一些主要弟子,准备前往车迟国。他此行并非只是短暂停留,而是有着常住车迟国的打算。

  其他人虽然也有各自的目的,但在镇元子这里盘旋了几日之后,也都纷纷告辞,继续踏上前往车迟国的旅程。他们的队伍中夹杂着一些凡人,因此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直到现在,也未能追上唐三藏一行人。

  然而,他们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觉得这样一路平坦而顺利,仿佛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他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跟在唐三藏一行人的后面,享受着旅途的宁静与美好。

  与此同时,在金角银角两位童子的世界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车迟国待了一个月,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决定离开这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一路向东,最终来到了平顶山,并在这里占山为王。

  在平顶山,他们不仅看望了自己的老母亲九尾狐和舅舅,还收了一些小妖作为手下。这些小妖包括精细鬼、伶俐虫、巴山虎、倚海龙等,他们都对金角银角两位新大王忠心耿耿,誓死效忠。

  然而,与这些妖怪沾染之后,金角银角体内的妖气也逐渐觉醒,他们的外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仙童的模样变成了妖魔的样子。他们开始适应这种新的身份,并享受着作为妖魔的自由与狂野。

  “在天上的时候,就常常听说地上有金蝉子所化的取经人,吃一口他的肉就能修为大进,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要有效。”金角银角在自己的洞府中合计着,“林楠师兄的修为提升得太快了,我们也不能干看着。不如趁着唐三藏经过的时候,将他拿下,提升点修为。”

  自从化为妖魔之后,金角银角的脑袋似乎就没有以前那么灵光了,他们失去了清灵的仙气,仿佛被加了一个降智光环一样。他们打起了唐僧肉的主意,想着通过吃唐僧肉来提升自己的修为。

  “大王,若要吃肉,可要去抓几个人,吃点人肉?”一个小妖附和道。然而,金角银角却立刻斥责道:“吃什么人肉!难道要平添罪孽不成?”

  小妖感到十分奇怪:“为何唐僧肉吃得,寻常人肉吃不得?”金角银角解释道:“唐僧是和尚,旁人百姓只是百姓,能一样吗?吃了唐僧肉,还不会有人斩妖除魔。但若是吃了人肉,有道士斩妖除魔怎么办?”

  小妖更加迷惑了:“两位大王的神通广大,难道还怕旁人斩妖除魔吗?”金角银角在收服小妖的时候,曾施展过一番神通手段,因此在小妖心中,他们已经是强大无比的存在了。

  然而,金角银角却摇头道:“我们有一位师兄,平生最恨吃人的妖魔。若是知晓我们吃人,我们必是落不得好。因此,我们不能吃人,你们也不许吃人。若是吃人,我们便先将尔等料理了!”

  说着,金角银角又补充道:“那唐僧乃是和尚,是伪善的佛门之人,吃了自然就吃了!但寻常百姓无辜,我们绝不能伤害他们。”小妖们连连点头称是,心中对金角银角的敬畏又增添了几分。

  因为想吃唐僧肉,金角银角决定命令手下的小兵在周围发榜,专门去捉和尚。他们还画出了唐僧的影形图,专门抓姓唐的和尚,以此来等待捕捉唐僧的机会。

首节上一节481/5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