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孔雀大明王,也难以将他拿下吗?”他心中不禁生疑。
“不对,这一场斗法之中,恐怕孔雀大明王或多或少,有所保留!”如来佛祖心中暗自揣测,认为这场战斗的结果之所以如此,与孔雀大明王放水有关。
如来佛祖手指轻捻,成拈花之状,微微演算了一下天机。然而,他的面色却变得更加难看。
因为,他想通过演算天机来窥探孔雀大明王的动向,却发现天机被一股神秘力量所遮掩。这种遮掩天机的手法,很明显就是来自于孔雀大明王。
这意味着,孔雀大明王想要反水!
顿时,如来佛祖头疼的问题,除了林楠之外,又多了一个。不过,面对孔雀大明王,如来佛祖倒没有太过苦恼。
“既是佛母,怎能脱离佛门呢?”如来佛祖心中暗自思量,孔宣这些年来与佛门之间的羁绊极深,甚至佛门烙印都深深烙印在其身上,难以抹去。只要这点存在,就不必担心孔雀大明王会有什么彻底的异心。
而在那混沌之中,一个道人正静静浮沉。他胸中有五色光芒流转,头上有三气缭绕。赤黑二色之中,隐约可见有两尊神邸坐镇其间。头上三气中,玄元二气清晰可辨。
林楠在这混沌之中,感悟着混沌气息,进行着修行。混沌的状态,对他人而言或许只是神秘莫测,但对他而言,却有着莫大的启发。
刚刚与孔雀大明王的战斗,让林楠受益匪浅。孔雀大明王那五色神光,宛如一个自成的五行天地。只要实力强不过他这五行天地,脱离不开五行的束缚,都会受到其五色神光的限制。
这一点,与林楠现在的修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林楠的修行,归根结底,也可算是“体悟天地”。他那体内五行,顶上三气,便是如同盘古一般,蕴含着开天辟地的奥秘。
只不过,现在的林楠,即便是修成了,也只能算是低配版的盘古。或者说,是道门版本的盘古。要知道,昔日的盘古,除了化出三清五行之外,还身化天地,血化群巫……林楠自己的修行,只是集成了道门的大成。
这种道门大成的最高点,便是成就道门盘古身。要成就这般修行,体内自成天地世界,便尤为重要。从孔雀大明王的身上,林楠看到了如何让自身圆融的道理,学到了这一点。
眼下,林楠没有离开这天外天的混沌,是因为他从混沌的变化之中,隐约寻摸到了“始”气的源头。五气化五帝,三花化三清,这是林楠修行道路的根本。其中,林楠顶上三清,已经成就了太清和上清。太清和上清,也代表了玄气和元气。
这般之下,林楠只剩下了最后一道,那就是玉清。玉清,代表的就是始气。始气、玄气、元气,各自演化三清,然后进一步演化出五行乃至万物。所以,始气、玄气、元气也代表了天地的三种境界:万物之始、玄之又玄、元生万物。
后面两种境界,林楠已经成就,已经寻到了根源。如今,在混沌之中,看着混沌的变化,凭借着之前的积累和触类旁通,林楠隐隐触摸到了“始气”的味道和根源。这一点至关重要,代表林楠在这条道上开了一个好头。
他在混沌之中浮沉,双目微闭,手脚无意识地摆动,心神仿佛都融入了混沌之中。林楠心念一动,混沌顿时生出层层变化。混沌之中,一点光芒乍现。这一点光芒逐渐扩大,反哺于混沌之中。这一点,便是一切之始。而后扩大的一点中,因玄之又玄的奥秘,出现了种种景象。
随后,元气化生,催生出地风水火。林楠的身体之中,五帝神芒浮现,化作五行之力,五行生万物,很快,一个小小的天地,浮现在林楠的周围。
若有旁人能够看到这一幕,必定会无比震惊。因为林楠这般,赫然便是在“开天辟地”。当然,这种开天辟地,与盘古大神相比,自然难以媲美,但这代表了一种特质林楠拥有开天辟地的能力。或者说,这是林楠自身修行的一种体现。
然而,三界的一切,包括三十三天、幽冥之下,都是当初盘古开辟而出的。在之后,天地的范围也就那么大,从来没有扩大过,反而还因为重重劫难而破碎了不少。如今的天地,与当初相比,已经缩小了很多。
要知道,天地之大,有三界之分。唯一当初天地之外的,就只有三清天了。所以三清天号称三清圣境,乃是三清演化而来。除此之外,天地之中,再无任何仙神有能力开辟天地,让世界扩大。这自然是因为漫长的岁月中,天地间无穷仙神,都无有开辟之能。即便一些顶级大神通者,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在混沌之中,以法力或灵宝定格一片区域,使其不归于混沌罢了。
为什么世界没有扩大?想要做到开天辟地,从古至今,再无他人。然而,林楠如今却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无人看到这一幕。所有关注的目光,都已经随着战斗结束而收回,也没有人关心林楠在做什么。在天地之中,即便是通过天机,也无法推算到林楠在做些什么。
林楠依旧闭眼,他周身已经浮现出一片天地之状,俨然是一小片混沌被他所开辟。只不过,这种天地没有持续太久。伴着林楠参悟结束,睁开眼睛,周遭天地立刻就分崩离析,直接破碎,化作混沌。
这并不代表一切只是虚幻,只不过是天地没有维持下去。刚刚的小天地,是真实不虚的。林楠睁开眼睛,亲眼看着周遭刚刚演化出来的天地分崩离析,化作混沌。他内心没有波澜,反而很清楚其中的缘由。
“终究是修为未到,五帝之力尚未圆满,玉清之气尚未齐全。”林楠心中暗自思量,“所以,开辟出的天地,就像是豆腐渣工程,如同桥梁缺了梁,楼阁缺了柱。”林楠对这种情况有着清晰的认知,还心有所想:“若是我这五帝圆满,三清齐全,就能开辟一个真正的天地,不再是如现在这般脆弱。只不过,真正的成功,还要取决于我自身能否将之维持。昔日,盘古开辟诺大天地,却是以身为代价,这一点我做不到。”林楠这样心想着,对盘古多了一丝钦佩。与此同时,林楠的心中,对于未来的憧憬也悄然滋生了几分。
时光悠悠,不过转瞬,林楠便已从纷扰的思绪中抽身而出,心境归于宁静。
他深知,到了他如今这般境界,修为的桎梏早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亦非衡量强弱的唯一标尺。
“此次混沌之行,收获颇丰,虽隐隐触碰到了‘始’气的根源,却仍感力有未逮,尚需时日参悟。”林楠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待回归天地,或许便是前往玉清天弥罗宫,谒见元始天尊的良机。”言罢,林楠缓缓收束周身流转的力量,体内五帝之力的光芒渐渐隐匿,头顶那三清之气,也悄然回归体内,归于沉寂。
随后,林楠身形一动,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天地间疾驰而去。
以他如今的修为,混沌虽广袤无垠,充满未知与凶险,但对他而言,辨识方向、穿梭其间,不过是信手拈来之事。
不久,林楠便已跨越混沌,重返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天地。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回归之处,竟是原点,落在了天竺国边境,那九灵元圣一脉所居的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之上。
此时,除了九灵元圣一脉,林楠的两位弟子六耳猕猴与小白龙敖玉,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眼中满是期盼。
“师父!”
“老爷!”
“道主!”
“道友!”
一见林楠现身,六耳猕猴、小白龙敖玉、九灵元圣以及玉兔精纷纷上前,行礼问候。
第406章 是否安好?
原来,玉兔精自被阻于此,并未直接返回车迟,而是选择与众人一同等待林楠的归来。
他们皆已知晓林楠此前离去,乃是与佛门的佛母孔雀大明王有过一场交锋,此刻心中满是关切。
“道主可安好?”九灵元圣最为担忧,毕竟林楠所面对的,乃是佛门中的顶尖强者,他心中难免忐忑。
“无妨,浑沌之中,那孔雀大明王,非吾之敌。”林楠轻描淡写地回应,却让众人震惊与惊喜交织。
九灵元圣震惊于林楠的实力之强,六耳猕猴与敖玉则是对师父此战的结果感到由衷的喜悦。
“我就说嘛,那孔雀大明王怎会是师父的对手!”六耳猕猴一脸自豪,仿佛自己也参与了那场战斗。
“好了,此事不宜在此多言。”林楠微微一笑,打断了众人的寒暄。
“孔雀大明王此次出手,背后必有佛门之谋。”
“此地不宜久留,以免再生事端。”林楠神色凝重,对九灵元圣说道。
“我明白了,我这就让族人们准备,全数前往车迟。”九灵元圣应声道。
“只是,车迟路途遥远,族中尚有初生之狮,行动迟缓,恐会拖累行程。”九灵元圣面露难色。
林楠闻言,轻轻摆手:“无需如此麻烦,只要道友一族准备妥当即可。”
“这……倒是已经准备好了。”九灵元圣虽不明所以,但仍如实回答。
“那就好,道友先安抚族人,以免群狮慌乱。”林楠吩咐道。
言罢,林楠身形微动,整个人缓缓升空,立于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之上。
同时,他祭出阳平治都功印,印上光芒大放,照亮了半边天空。
紧接着,林楠翻开“九极盟威符”册,册中一道名字熠熠生辉,正是这竹节山地神灵之名。
林楠以神念通告此地神灵之后,大手一挥,施展了一道神通。
这道神通,自林楠金丹成就之时,便已悄然孕育,如今随着他修为的精进,已彻底圆满。
“以吾明玄道主之名,此地地,听吾号令,助吾之力!”林楠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充满了威严与庄重。
这道神通,正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的“挟山超海”。
挟山超海,意喻着能够夹着泰山跨越北海,身负东岳巨山,有抗衡五岳之力。
林楠如今所施展的,正是这样一道惊天动地的神通。
随着神通的施展,加之林楠事先已告知此地地神灵,因此神通施展得极为顺利。
就连此地的山神与土地,也纷纷出手相助,使得林楠更加轻松。
“轰隆隆!”
一声巨响,竹节山缓缓拔地而起,脱离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山上的诸多生灵,皆感惊恐,不知所措。
九灵元圣亦是惊骇莫名,万万没想到林楠竟会做出如此惊人之举直接连着竹节山一同,搬至车迟。
如此一来,自然无需竹节山上道狮一脉自行迁移了。
九灵元圣虽惊骇于林楠的大法力、大神通,但很快便明白了林楠的用意,立刻九个头同时吼了一声。
“吼!”
这一声狮子吼,并非用于震慑敌人,而是带着几分震慑与安定的意味。
作为天地间最为古老的狮子,九灵元圣的狮子吼,已是天地间最为神奇、强大的声波神通之一。
因此,这狮子吼既能对敌,也能安神。
随着狮子吼传遍竹节山,一众惊恐的生灵,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在这般情境之下,庞大的竹节山,缓缓没入了云层,升入了常人难以触及的高空,然后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竹节山上,土地与山神显化而出。
他们对视一眼,皆隐约猜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
但他们并未惊慌,反而隐隐有些兴奋与激动。
“我们……这是要随着竹节山一同入车迟了吗?”山神如此问土地,但心中其实已有答案。
“不错,从此我们水涨船高,不再隶属于天竺,而是属于车迟了!”土地神肯定地点了点头。
他们相视一笑,笑容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天竺号称人间佛国,到处都是和尚的身影,菩萨罗汉亦时常出没。
但山神与土地,却是道教体系中的神灵,他们在此地,连香火都难以分得一杯羹,更遑论其他?
但车迟不同,那是人间道国,人人尊道。
对竹节山的土地神与山神而言,能够入车迟,自然是水涨船高,等同于从十八线乡下,一跃成为首都之人。这也难怪他们会如此激动、高兴,难以自抑。
另一边,唐三藏一行人,在凤仙郡接受了郡侯与民众们的感谢之后,便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们已知前方就是玉华州,也知晓玉华州中,有之前见过的那几头狮子。
如今的孙悟空,已不再将那些狮子视为妖精。
他们走着走着,远远望见了一座山脉。
“可能那边,就是那道狮一脉所在的山头了。”孙悟空如此说道。
猪八戒则挠了挠头:“有些奇怪,这道狮一脉,在这天竺国之中,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吧。”
孙悟空摇了摇头:“说不准他们就要举族搬迁入车迟呢。”
这话刚说完,忽然听到唐三藏震惊的声音:“那座山怎么飞起来了?”
孙悟空与猪八戒闻言,立刻抬头看去。
只见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飞上了天空……
唐三藏师徒四人,走到了玉华州的地界,正思索着是否要去拜访一下九灵元圣。
毕竟,九灵元圣一脉,刚刚被敕封为“道家护法神狮”,地位尊崇。
然而,他们还未及行动,便亲眼目睹了一座山脉拔山而起,升天而去的奇景。
这一幕,令他们震惊不已,久久无法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还是猪八戒最先回过神来。他挠了挠头,说道:“那山上的一脉狮子成了道狮,这可是难得的福气啊。我猜,定是被道主林楠连着山一同带走了,现在说不定已经回到军迟国去了。”
猪八戒这话,倒也算是个合理的解释。唐三藏听了,不禁长叹一声:“道家常有传说,一人得道,鸡犬都能升天,更有拔宅飞升的佳话。可如今看来,这拔宅飞升与拔山飞升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啊。”
孙悟空在一旁,双手抱胸,附和道:“古往今来,能拥有这般拔山飞升法力的人,可没几个。”说着,他突然看向唐三藏,问道:“悟空,你能做到吗?”
唐三藏微微一怔,随后把目光投向孙悟空。孙悟空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说道:“虽然俺老孙有担山的能力,但这‘挟山超海’的大神通,俺可没学过。”
这时,猪八戒在一旁补充道:“就算大师兄学过,也没那么大的法力能做到这事儿。大师兄练的‘大品天仙诀’,可没这本事。”猪八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接着说:“也只有像道主林楠那样的道教高人,才有这等能力。不然,就算是寻常有大神通的人,要毁掉一座山倒还容易些,可要挟山超海,那真是难如登天。”
猪八戒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咱们所处的这片天地,乃是盘古大神所化,诸多山川河流,都不是轻易能更改的。只有道教高人,借助道庭之力才能做到。其他修行体系的人,即便法力高强、神通广大,也难以办到,或者根本不能去做,否则就会触犯天条,被天地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