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138节

  更别提他还有华清的一卡通,那张卡里钱更多。

  “不是,小师弟,你有啥事直接说,这一上来就要请我吃饭,说实话,我有点慌。”陈卓阳说道。

  自家师弟才出了那么大的风头,如果遇到麻烦绝对不是他能碰瓷的。

  “哎,主要是看到陈师兄在懂乎上帮我说话,我很感激,想要请师兄吃顿饭而已。多简单的事儿啊。别想复杂了。”乔喻瞥了眼无胆师兄,大气的说道。

  “嗯,有没有一种可能,懂乎上那个不是我?”

  “呵呵……”

  “算了,走吧。等我穿件外套。”

  “好。”

  ……

  随便聊了几句后,乔喻说到了正题:“对了,师兄,我今天听说化学院那边发论文还有现金奖励?SCI一区就给十万块,真的假的?我们数研中心有没有类似奖励啊?”

  陈卓阳没想那么多,直接回答道:“那肯定也有啊。比如你那篇论文,等在Ann.Math上发表了,最少也有二十万的奖励。如果田导想要帮你多申请一些的话,三十万也有可能。

  哎,也就是你没赶上好时候。你要是早十年来,发一篇Ann.Math奖励最少都是五十万起步。现在是不让奖励这么多了,可惜了。”

  陈卓阳随口一句话,让乔喻顿时心热了起来,下意识的问道:“这么多啊?学校有那么多奖金发吗?”

  陈卓阳撇了撇嘴,说道:“你真是,帮学校操这心?别的学校可能没钱,咱们学校能没钱吗?咱们数研中心能没钱吗?再说了,这也不全是学校的奖金啊?学校奖一部分,数研中心这边也有奖励。

  你只要能发两篇论文,都不一定要是Ann.Math这样的顶刊,年底了你再去评一个学术创新奖,把能拿的奖学金都拿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院奖学金、院长奖学金……一年下来几十万上百万奖金简直轻轻松松。

  对了,你要千万记得,以上的奖学金全都是允许跟其他奖学金重复申请的,只是有一些有助教要求,你肯定够格!帮老师带几节课就OK了!

  总之只要你能力够优秀,就千万别跟咱们学校客气。跟担心奖学金不足比起来,咱们学校更担心的是没有那么多够条件的优秀学生能拿这些奖学金!

  尤其是论文奖励,学校给的可开心了!你在SCI上发表的论文署的单位可是咱们燕北大学,这对于学校意味着知名度你懂吧?更别提你发的还是Ann.Math,你去看看燕北大学一年才能发几篇四大顶刊?”

  高中母校许诺参加IMO拿金奖就给的二十万奖励瞬间不香了。

  乔喻甚至觉得自己有点过分。

  跟燕北大学的财大气粗比起来,自家星铁一中一年才几个钱?他怎么可能那么没出息的盯着高中母校那三瓜两枣?

  老薛建议的含金量依然在快速提升……

  燕北大学这何止是能扛事儿,还能扛钱啊!

  当然对面华清大学其实也一样,华夏最顶级的两所大学,可都是不缺钱的主。不可能燕北大学这么大方,隔壁华清大学在这方面抠门。

  这么说来,如果发两篇论文一年下来就能从学校拿到上百万的话,那他要是一年发个十篇论文,那岂不是最少几百万?而且学校还给的很开心?妥妥的双赢?

  乔喻仿佛感觉到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向他缓缓打开,他之前真的太小家子气了。

  其中最关键的点是,乔喻觉得一旦掌握了写论文的诀窍,还真不难。只要找准目前世界数学界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哪怕是发顶刊难度也不算大。

  而且他只要完成了导师交代的任务……不对,只要他不断的产出成果,导师哪还记得有什么任务?倒是没事儿可以跟老薛多商量商量。

  “果然!陈师兄,我就知道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你就够了。你还真是咱们数研中心的百晓生啊!”

  想到这些,乔喻由衷的感谢了一句。

  陈卓阳愣了愣,顿时不太想说话了。没办法,每次乔喻感谢他,他都感觉乔喻像是在骂人,而且骂的很脏。

  他一个正牌数研中心的博士,怎么就成百晓生了?

  整得他好像每天不干正事儿,都在打听八卦一样……

  当然,如果他真做出了不得了的成果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关键是没有。

  这个世界真话总是那么容易让人破防。

  晚上他一定要多吃两个鸡腿……

  ……

  大方的请陈师兄吃了顿饭,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就摊开了稿纸开始思考师爷爷硬摊派给他的课题。

  证明在给定的交换堆上,所有全局函数可以通过惠特克层的自同态来描述,且这些自同态的结构与代数群的表示有直接的关系……

  嗯,有点难……但是解决了就能不耽误他赚钱……

  甚至这应该也能赚钱……

  最近他很忙的,下个月要去参加大会,七月要参加IMO,能做事的时间不多。

  总不能让这个跟别人合作的课题占用他太多时间。

  坐在位置上一、两个小时没有思路,乔喻有些烦闷。

  干脆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一边,打开了软件准备开始写论文。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完全可以先把关于乔点的论文大纲给弄出来。

  首先是做奇异点的局部结构分析,然后做同调映射构建,阐述非线性同调映射的影响,给出这种脊络结构奇异点的定义,局部坐标环Ox产生无穷级别的高阶扰动……

  嗯……

  等等,脑子里还想着写这篇论文的事情,乔喻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代数群表示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函数行为刻画,而惠特克层的自同态正好与代数群的表示在某种意义上保持一致性。

  所以如果他用群表示理论中的概念来重新解构惠特克层的自同态结构,似乎也可以将其应用于奇异点附近的重构过程。

  因为如果能够证明在特定交换堆上,惠特克层的自同态不仅可以局部描述函数,还能够通过某种全局扩展方法在整个几何空间上成立,那么这些自同态不就是他寻找的桥梁吗?

  这个桥梁在局部上由惠特克层的性质确保,在全局上则能够重构出完整的函数空间。

  如果这个想法可行的话,那他岂不是真把自己从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里挑出的问题又顺手给解决了?

  这叫个什么数学?绕圈数学?

  他刚才本来是想把思考华清的谢瓦莱定理二维推广问题,想不出来就想着先把自己发现的奇异点论文大纲给整出来,结果大纲才拟定了一小半,灵感又直接指向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了?

  他昨天在讲座上吹的牛逼真就成真了?那他岂不是比费马还要牛逼一点点?

  话说这种情况……他要不要先给潘教授打个电话呢?

  万字打卡第四十一天完成!

第127章 玩的就是心态

  仔细斟酌了一番后,乔喻觉得这事不能着急。起码要等到下个月去参加会议了,在尽可能多的数学家面前,搞定这个问题才对他最有利。

  所以不管从任何角度考虑,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都不能这么快上线。但他答应了潘教授只要想到了证明方法,就要给对方打电话通知一声。

  乔喻又决不能容忍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言而无信……

  于是乔喻很快就做了个决定。

  这个想法暂时封存。

  只要他不继续去思考如何证明,他就不知道这种方法对不对,所以他暂时不打电话就不能算言而无信。

  完美!

  当下先写论文才是最重要的,做事还是得分清主次。

  ……

  同一时间,大洋彼岸,普林斯顿大学。

  张树文站在洛特杜根的办公室门前,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

  听到杜根院长的声音后,张树文冲着旁边的秘书微微点头示意后才推门而入。

  张树文很尊敬普林斯顿数学院的这位院长,不只是因为他还兼任着Ann.Math主编的身份,更因为这些年洛特杜根帮他们这些华夏裔的教授挡住了许多来自官方的骚扰。

  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正在发生,但起码被拦在了校园之外。

  当然这也许跟他一直在做数学理论研究,从来没碰到应用向有关。

  总之这个世界正在变得魔怔,也让许多善意变得弥足珍贵。

  “早上好,杜根教授。”

  “嗨,早上好,坐吧,嗯,需要来一杯咖啡吗?你知道的,我不习惯喝茶,所以只有咖啡。反正都是为了摄取咖啡因而已,我看你们华夏的茶道要比泡咖啡浪费时间。”

  “咖啡就行。其实你看到的那些繁琐的泡茶步骤主要是为了给一些有钱有闲的人提供交流场所,就跟你请人去吃法国菜是一个道理,一般我们喝茶也就是随便泡泡。”

  “哈哈,是吗?看来我对华夏文化的了解还是不够多。也许我应该去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度。”

  张树文笑了笑,然后坐到了沙发上。

  过了一会,秘书敲门进来,端进来了一杯刚泡好的咖啡。

  这是在这片国土上难得能喝到的热饮,虽然稍微苦了些。但如果他只要一杯水的话,肯定是凉的。

  四月初,虽然普林斯顿这边已经入春,但早上的摄氏温度一般还在个位数。这种温度条件下,张树文是从骨子里拒绝早上喝一杯凉水的。

  “好吧,杜根教授,你专门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还能有什么事?关于乔喻的。”

  “额?他的稿子我不是通过了吗?哎……我还记得给他的评价是优秀的数学直觉跟无懈可击的证明思路。”

  说到这个张树文甚至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这还是他第一次为Ann.Math审稿的时候,被主编不停催促审快点,因为其他审稿人都已经给出了审稿意见。稿件还是一个华夏十六岁的学生发布的。

  唯一可惜的是,乔喻不是他的学生;更气人的是,明明有他的邮箱,但到现在乔喻还没给他写过一封邮件。

  “哈哈,不是因为论文。论文已经在排版了,等到印刷出来之后,我决定送他一本我亲自签名的样刊,并当面交给他。”洛特杜根笑着说道。

  张树文有些钦羡,如果他十六岁的时候能有这种待遇,大概会高兴到疯了吧?

  也不知道乔喻那孩子会是什么表情。

  但很可惜,人无再少年了。他现在经常会拿到洛特杜根亲自签名的文件……已经不可能会有什么心理波动。

  “当面?你打算近期去华夏?”张树文问了句。

  “不不不,你还不知道吗?下个月在巴黎举办的代数几何大会,组委会已经向乔喻发出正式邀请,他会有一场三十分钟的报告会。我打算去巴黎听听他的报告会,对了,舒尔茨也会去。我希望你也能抽出时间去一趟。

  你跟那个孩子认识,也许能让我们交流的更顺畅。嗯,虽然田也肯定会去,但考虑到我想跟乔喻聊聊未来是否有兴趣到普林斯顿的读博。高等研究院那帮老家伙很多人都对乔喻感兴趣。”

  洛特杜根答道。

  普林斯顿数学院的百年荣耀,就是靠一个个数学天才堆积起来的。

  这样的学生,如果有普林斯顿的留学经历,意味着大概率普林斯顿的校友中又要多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

  要知道这种顶级数学奖项,即便是普林斯顿其实也没多少。如果只算校友的话,到目前为止只有六人。如果把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跟研究人员都算上,这个数字也不过增加到15。

  当然这个数据也足够让人骄傲了,起码在常青藤高校中是独一档的存在。

  虽然普林斯顿的大学规模只有哈佛大学的四分之一,也远比不上同为常青藤的耶鲁,但到目前为止哈佛大学的菲尔兹奖校友不过四人,耶鲁只有三人。

  至于在华夏名声显赫的哥大不过只有两人。

  倒是不在常青藤联盟内的麻省这块跟普林斯顿的持平,也有六位菲尔兹奖获得者。

  所以类似普林斯顿这样的私立大学,对于人才同样是极为渴求的。

首节上一节138/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