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第二天袁正心来乔喻这边看新换的套间时,站在那面旗子下呆了好久。
还伸手摸了摸旗子的材质。乔喻甚至感觉老人眼眶里都有点湿润了。
这让乔喻一度感觉有些紧张,怀疑自己这样是不是太过了。
好在老人转身后,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微微有些哽咽的说道:“好!就是要有这个志气,这可是几代人的宏愿!”
好吧,能看出老人还是很满意的。
只要满意,那这八十多块就没白花。
招待老人在屋里坐下,没想到老人还带了一份报纸来,递给了乔喻。
“你在法国是不是接受过专访?”
“啊,是啊,一位姓张的记者采访的我。”
“嗯,已经见报了。你这小子,是真会说话啊。”老人感慨了句。
乔喻接过报纸,果然,他的专访写了好大一个版面。
乔喻也大概知道袁老为什么要说他会说话了。那个记者把最后那个让他都嫌弃的问题,写出来了。
不过意义其实很正面。
“……就像乔喻说的那样我们不需要去关心所谓世纪大和解这样的话题,华夏数学界作为一个整体,未来必将是光明的……”
好吧,这个记者起码没有曲解他的意思,乔喻感觉很欣慰。
于是看完报纸后,乔喻抬起头依然是一脸阳光的笑容。
“不是我会说话,我真是这么认为的啊,爷爷,难道不对?”
很明显老人也没什么愠怒的情绪,一直保持着温暖的笑容。
“对,你说的都对。”
跟上次一样,袁老没待多久,确定了乔喻住宿环境的确得到了质的提升,又跟乔喻聊了几句这次他去巴黎的见闻之后,便要回去了。
临走时老人问了乔喻一个很让他都感觉汗颜的问题。
“对了,后天就是六一了。你有没有想怎么过?”
“那个,爷爷,我十六岁了,还能过儿童节啊?”
“怎么不能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的规定就是就有,儿童系指18岁以下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规成年年龄低于十八岁。没成年之前都是儿童。怎么,你成年了?”
袁老大声说道。
乔喻立刻接受了这个解释,主动要求道:“那要不去逛公园吧?能玩过山车的那种?我小时候都没怎么去玩过。”
“好,我陪你去!不过过山车就不准玩了,太危险,其他没那么危险的游乐设施,都让你玩。”
……
好吧,乔喻觉得如果他正在上高中,过完这个六一又要写篇作文的话,素材可真多了。
题目就叫《我的院士爷爷陪我逛公园》,这要拿去当征文,还评不上一个奖的话,绝对是那些评委们有眼无珠。
六一这天,袁老还真抽了一整天时间,跟随行人员一起带着乔喻去了京城的欢乐谷玩了一天。
两顿饭都是在外面吃的。
虽然今年的六一恰好是星期天,但还是让袁老那些随行人员咂舌不已。
袁老也好几次被人认了出来,乐呵呵的跟好几个小朋友合了影。
至于乔喻,他也懒得理别人怎么看了。反正这个六一他过的是真挺开心。
欢乐谷里基本上除了过山车之外,他都玩了个遍。
虽然今天京城天气不错,六一又恰逢周末,公园里人山人海的。
但有他师爷爷在,自然不会让他等着,每个项目都是直接买快速通道。
好几个项目还因为袁老被认出来,硬是快速通道的服务费都没收。
还有家长们得知今天袁老是带孙子出来玩,热情的一定要让乔喻插队,想排队都不行……
真的,不出门逛逛,乔喻都不知道自家师爷爷原来普通人中间也这么有面子。
不过六一这一整天他是真过的很开心。
玩了近乎所有项目,还拍了一堆的照片,还有十多张跟袁老的合影。
晚上回到家里一股脑的把照片发给了乔曦。
朋友群也选了几张欢乐谷游玩,以及跟袁老的合影发了过去。
配文则是:“今天爷爷带我去京城的欢乐谷玩了,真心好玩。等你们来了我也带你们去啊。”
收获了好几个感叹号,省略号,以及几条死不要脸的回复。
比如余永俊直接回了句:“哥,咱当他们爸爸就行了,何苦还要当他们爷爷啊?凭白让自己显得老了。”
当然这些只是图一乐,乔喻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到了对基础功课的学习上。
这次乔喻更有计划性,不止是参照田导跟袁老给他的书目,还参考了多个学校数院本科阶段安排的课程。
不止是燕北跟华清,还包括了普林斯顿、哈佛、波恩大学、斯坦福大学这几所顶级高校的本科课程安排以及所使用的教科书。
补基础嘛,乔喻觉得把本科课程,尤其是这些名校制定的本科课程系统学习一遍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足以保证他在基础数学这块没有遗漏。
选择这些学校,是因为不需要他在网上去费力查询,只要给那些给他留了联系方式的教授们发一封邮件就OK了。
他不止拿到了这些知名大学所有本科阶段的课程安排,还要到了一些各大高校使用的教材,跟教授近些年出的期末试卷。
尤其是洛特杜根跟彼得舒尔茨。
给他发来的数学各科试卷包含了近五年几乎所有针对本科生的期末试卷。还包括老师要求的一些思考项目甚至是论文。
彼得舒尔茨还给他邮寄了好几套他认可的数学教材。
这让乔喻想懈怠都找不到理由,只能说这些教授们太热情了。
当然六月也是收获的季节。
比如他的论文终于在已经在Ann.Math上发表了。不止是收到了对面发来的样刊,更是已经能从燕北大学的文献库中搜索到了。
另一篇关于共轭脊状奇异点的论文则已经进入了排版流程,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发表。
另一边,跟丹尼斯、潘敬元也在每天沟通,他们的论文基本已经修改完成。
之前的五篇论文,现在成了四篇,之前最后一篇关于Ambidexterity定理的推广,合并到了他的论文里。
因为乔喻给出的解决方法已经在实质上作了Ambidexterity定理的全局适用性证明。保证了代数几何背景下的全局一致。
四篇论文加起来,也从之前的八百多页,缩减到了六百多页。
显得更为简洁明了。
接下来就是讨论在哪里发表的问题。
这段时间收了洛特杜根不少好处,所以乔喻也建议了一下,就发Ann.Math,然后全票通过了。
显然大家对于论文发哪里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执念。干脆让乔喻做了顺水人情。
论文就这么直接投了出去。这次是乔喻自己投的,算是亲自实践了一次期刊的后台投稿系统。
不过这次通讯作者写了袁正心的名字,他则是一作,二作是潘敬元。
这他跟田导沟通过的。
因为是袁老介绍了潘教授对他做了详细的辅导,当时可是把潘教授烦的不行。
这个时候总得有些补偿。
不过相应的,其他论文乔喻的名字也有三作跟四作,同样是基于学术的严谨性。
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同样用了乔喻提供的数学思想。
至于华清李教授那边的项目,乔喻没有继续深入的研究。
最关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乔喻觉得出成果是迟早的事情。不需要他去喧宾夺主了。
所以整个六月对于乔喻来说主基调还是看书、学习基础知识跟做卷子。
当然,夏可可的事情乔喻也没忘了。
六月下旬,看到燕北大学官网上今年暑期中学生数学科学夏令营开启报名通道的消息,乔喻就去找了田言真。
不过田言真没帮他说话,只是给了他一个数学院那边负责夏令营审核的罗教授号码。
乔喻也没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直接一个电话打了过去,提了句这个事情。
然后加了微信,把夏可可的资料发给了罗教授,乔喻便没再管这事。
两周后,他接到了夏可可的电话。
“哥,我真被燕北大学夏令营选上了,是不是你帮我说话了?”
“啊?燕北大学夏令营已经开始报名了?完了,我把这事儿都给忘记了。不过选上了就好,说明你的实力够了,根本不需要我帮忙打招呼。”
“你肯定在骗我!”
“我骗你干嘛?真忘了,对了,你上次考试全年级排多少?”
“嗯……全科排名21,选科排名17。”
“你看,这不就是了!长君本部年级21名是什么概念?这是大半个身子都已经进华清、燕北了!能通过考核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
“没什么但是了,对了,正好我妈到时候也打算来京城看看我,你干脆跟她一起过来。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回星城。”
“阿姨也去京城?太好了。”
“嗯,行吧,那就挂了。”
“好!”
把这件事情安排好,乔喻七月也注定会过的很充实。
他连所有行程安排都跟田导跟袁老商量好了。
今年的IMO是从七月十八号到七月二十六号。他还是正常去参加。
代表团预估是十六号就会出发,十八号抵达澳洲,二十六号打道回府。回来之后,等两天燕北大学数学科学夏令营正好开营。
今年的安排是7月29日到8月1日,总计四天。等夏令营解散之后,他还能带着乔曦跟夏可可在京城玩两天,然后回星城过大半个月的暑假。
等到九月份燕北大学报道,正式入学。
乔喻跟田言真讨论之后,还是决定学籍正常转入英才班里。
不过乔喻可以不用上课,而是会专门给学校提交一份书面申请跟学习计划,并接受院系对其各个科目成绩跟能力进行考核。
只要达到了规定的学分就能直接报教务毕业转研。
简单来说就是乔喻随时根据英才班的教学内容随时申请单独进行考试,考试成绩跟其他同学一样纳入档案跟系统,并算学分跟绩点。
如果乔喻对自己有信心的话,完全可以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就把英才班四年的课程都考完,直接拿毕业证跟学位证,正式开始燕北华清两大研究中心的联合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