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24节

  因为那目光跟夏可可那种目光不太一样。

  “嗯,其实我用的办法就是脱胎于我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那个……说实话,如果对模态空间跟模态几何以及相关定理不够理解的话,其实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乔喻认真且诚实的答道。

  陆华舟笑着说道:“看,我就知道!乔喻啊,这也是我把张晓带来的原因。我最近的确是忙了些,没时间仔细研究你的论文。

  不过张晓对你的模态公理体系很感兴趣。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研究。起码关于模态空间的定义跟你模态几何应该还是了解的,对吧?”

  张师姐点了点头,然后冲着乔喻笑了笑,接过这个话题说道:“嗯,也不敢说完全理解了。但大概了解模态空间的构成。

  我很佩服你的思路,设计出了一个同时带有坐标系统跟度量的空间。而且模态点能直接表示系统的某一个状态。

  而且坐标还能根据系统的关键参数变化。说实话,读你这篇文章的时候,怎么说呢,我总有种这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感觉。”

  这还是张晓今天第一次说话。

  声音有别与夏可可的青春跟稚嫩,以及乔曦的慵懒,有股子英气。

  当然这只是乔喻个人的感觉。

  不过乔喻最欣赏这位张晓师姐的还是她夸人的本事。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感觉。”瞧瞧,这么有涵养跟水平,让人听了很开心,又不觉得是拍马屁的话,真不是什么人都能说出来的。

  关键是乔喻觉得师姐说的很对,简直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有种天不生乔喻,数学万古如长夜的豪迈感。这也是乔喻一直锻炼语言能力的原因了。

  会说话的人很容易就能捕获身边人的好感,至于那些不会说话的,往往把人得罪惨了还不知道为什么。

  也让乔喻喜欢跟这位师姐多聊几句。

  “其实也没什么太神奇的。我最初始的想法其实就是能更直观的研究素数的分布。也是没办法,现在研究素数的方法都太抽象了。

  你了解模态空间的话,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就简单了。其实无非就是将实验室数据映射成模态点,然后通过路径、距离跟密度去分析那些参数。

  当然还需要推导出可以特定的函数用于对实验室数据做归类。看吧,只要了解模态空间的原理还是很简单的。嗯,就很显然,对吧?”

  张晓怔了怔,下意识的看了眼身边的导师。

  就很显然?

  哪里显然了?

  论文里看到显然两个字,都很让她伤脑筋了。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显然两个字,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乔喻啊,张晓可是虚心向你请教,你不能说没看过论文,你说不懂模态空间说不清楚。了解模态空间你又一句很显然对付过去吧?”

  陆教授乐呵呵的说道,不过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差没说乔喻你孩子不厚道了。

  乔喻连忙解释道:“不是,陆教授,张师姐我真没这个意思,是真的很显然啊!要不师姐,你有啥不懂的直接问吧?”

  张晓笑了笑,说道:“师弟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就问了啊。你刚才说所有数据都映射成模态点我大概能理解。

  但是实验室的数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比如数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甚至意义可能并不直接显现,如何在分析中准确对数据进行定位呢?”

  乔喻想都没想,便开口反问道:“所以为什么模态空间需要有明确的几何结构呢?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数据的确是无序的,甚至是杂乱的,但空间上有序的啊!看,明显了吧?”

  说完,乔喻一脸真诚的摊了摊手。

  “乔喻,好好回答,别明显来明显去的!”旁边田言真很不给面子的开口说了句,大概也是实在拉不下面子了。

  乔喻愣了愣,然后看了自家导师一眼,然后决定老实一点。

  “嗯,好像的确没那么明显。这么说吧,实验数据可能很多,投射到模态空间后就会维度太多,我们就可以先通过降维技术,找到数据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用这些参数作为模态点的坐标。

  当然也可能出现实验数据存在缺失值的情况,那就采用插值、拟合等等乱七八糟的方法填补,首先确保每个模态点能被完整描述。然后重复上一步进行降维操作。

  总之我们要的就是把数据在模态空间中被系统化,这样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然后低维投影部分就是我们需要的且具备一定规律的数据了。”

  这次乔喻觉得自己应该是回答的很详细了。反正原理是讲的很清楚了。

  如果还往深了讲,那就是涉及到很具体的实验室细节跟各种参数权重的函数设计。一时半会根本讲不清楚的了。

  乔喻看对面的师姐依然微微蹙着眉头,感觉她大概率还不是很明白具体如何处理。

  不过这才是正常的。

  再怎么认真读过他的文章,也不可能跟他的陈师兄相提并论吧?

  陈卓阳可是从这套理论诞生的时候,乔喻便开始手把手的教师兄那些概念给证明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数值的验证。

  即便如此,处理实验室数据的时候,他已经把具体的函数都推出来,具体操作的时候,陈师兄还是打电话请教过他好几次。

  当然,这也跟整个处理过程比较抽象。陈师兄抽象思维这块,又恰好有所欠缺有关。

  如果这位张晓师姐真的听他说说原理就能完全搞清楚思路的话,那他应该不会完全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毕竟这可是燕北大学,不存在这么牛的人被埋没的情况。

  “哈哈,听不明白吧?”陆教授笑着问了句。

  张晓点了点头,的确没太听明白。

  “听不明白正常的。乔喻创造的这套公理体系本来就很抽象。国外数学家也很看好这套体系,能够大放异彩。你还得好好学才行。”

  陆教授说了句自己的学生,随后看向田言真说道:“田院士,你应该也知道,张晓是我手底下最有天赋的学生,各方面也是挺优秀的,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学泛函分析。

  乔喻前段时间搞出了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她就很感兴趣,最近一直在研究着呢,恰好又出了实验室这个事。哎……

  总之这孩子现在觉得我这套没什么用了,也不想跟我学了就想着跟乔喻学习他那套新东西。所以我今天带着她来其实主要还是想问问。看能不能拜个师,哈哈……”

  田言真看了乔喻一眼,然后便看到一张很茫然的脸。

  好家伙,他是真以为这位陆教授只是来研究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结果竟然是带着师姐来找老师的?

  话说这些教授都太不靠谱了吧?老薛还只是让他帮着改改论文,这位倒好,直接想把学生都丢给他来带?

  感谢衍澜~凤来的打赏鼓励!

第167章 不可能想出章节名的一章

  “陆教授人其实很不错,也很有能力,运气也很不错。本硕博都是在燕北大学,然后去了美国作了一轮博后,青千计划又引入回学校。

  回来之后便埋头一线科研,很快就把项目完成了。恰好19年的时候政策调整,科委取消了青千不能申报的限制。

  次年他就又把杰青申请下来了。不过陆教授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带学生。本科教学任务倒是不推脱。就是一直不肯去申请硕导、博导。

  还是他以前硕博连读时候的导师方老看不下去了,把陆教授狠狠骂了一顿。也是把陆华舟逼得没办法了,才去申请了个硕导。

  平日里也很低调,你看学院的宣传栏就会发现,他的主页基本没打理过。千青跟杰青的身份都没写进去,只写了个研究方向。

  要查他的履历还得去学校官网介绍里查。所以他招学生是随缘的很。不过今天这出也是我没想到的,大概率是你那个师姐是真觉得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有前途,陆教授又正好懒得管,一拍即合了!”

  办公室里,田言真慢条斯理的跟乔喻介绍了一番这位陆教授的生平。

  陆华舟已经带着张晓先离开了。毕竟这种事情在大学里也属于很逆天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数学这玩意,导师能教的也是很基础的东西。

  到了科研领域,已经不是解题了。尤其是燕北大学这种一流大学,导师更希望学生去关注那些具备开放性、前沿性的问题。

  从这一意义上说,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恰好满足了这两点。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公理体系,而且可以说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那您的意思是?”乔喻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田言真直接给出了建议:“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着接触一下导师的工作。虽然你年纪小了一些,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以后你肯定会是燕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而且肯定还会是燕北大学最年轻的硕导、博导。提前了解该怎么跟学生配合也没什么不好的。也算是帮陆教授减些负担。

  等你以后当了导师之后就知道平时多忙了。领导安排的工作,学生思想工作,达成度分析,试卷自查,项目申报、中期、结题,职称评审、论文审稿、科技奖申报、财务报销……

  这些工作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多去接触一些数学教授就会发现,我们这个群体其实投机分子还是相对较少的。起码在燕北大学,做数学研究的教授大都是真心热爱数学。

  数学也跟其他领域不一样。很多理工教授把科研当成生意来做。学生就跟员工没什么两样。大部分实验室工作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力跟基础就能做。所以有些教授的确不喜欢带学生。

  既然你那位师姐对你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感兴趣,你空闲的时候辅导一下,对你没什么太大影响,但也许未来又能多一位知名数学家呢。”

  田言真今天话说的有点多了,让乔喻感觉在点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乔喻觉得他也可以给导师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数学也是可以把科研当成生意来做的。

  于是乔喻干脆的表态道:“明白了,田导。不过我得确认这位师姐是能吃苦的。毕竟数学学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田言真笑了,说道:“从数学院学生的角度来说,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数学研究生的,也基本都是真爱了。数学研究能吃什么苦?

  能学会,能学到多少,得看自己的能力。她既然选择了,应该是会认真的。毕竟兴趣本身是最好的老师。不过主要是你教,你自己决定好了。”

  乔喻点了点头,说道:“那行,那回头我跟陆教授联系,把我的想法跟他说说。”

  田言真挥了挥手,说道:“你去忙你的吧。不过双旦大学那边张教授的合作项目你也上点心,别到时候人家问起来你这块什么都拿不出来。”

  乔喻严肃的说道:“田导,你这也太看不起薛教授了吧?再说了,是他们要求的合作,怎么好意思质疑薛教授的成果?”

  田言真怔了怔,正想这是乔喻跟双旦大学的合作,什么时候跟薛松扯上关系了。

  突然想到刚刚乔喻汇报薛松正在带队做群论融合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工作,顿时恍然。

  抬起手指了指乔喻,斥道:“你这家伙,一天到晚怪话哪那么多?该干嘛干嘛去!怎么越长大越惹人厌了?”

  “田导再见。”乔喻缩了缩脖子,飞快的溜出了田言真的办公室。

  什么越长大越惹人厌?无非是天天在一起太熟了而已。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距离产生美才是真理。

  就好像在星城的时候,只觉得夏可可那丫头黏人,讨嫌。但来了京城之后,大半年没见到了,经常还会想起那张脸,开始念起可可的好……

  所以只能说人性中大概就有贱的成分,乔喻觉得他竟然也没能免俗,想想就很可怕。

  嘴里念叨着自家导师薄情寡义,结果刚出了教学楼,突然看到刚才先走了的师姐竟然就站在这栋楼外面的花坛边上。

  看到他之后,直接迎了过来,走到乔喻面前,落落大方的打了声招呼:“乔喻,你好,又见面了。”

  乔喻四下看了看,没见到陆教授的身影,好奇的问道:“陆教授已经走了?”

  “对,老板先走了。临走前老板跟我说想学点真东西,脸皮就一定要放厚点,所以让我在这里等你,跟你单独聊聊。”

  张晓爽朗的开口解释了句。

  乔喻赞叹道:“陆教授说的话真有道理。不过数学院的教授都是这么教学生的吗?”

  张晓捂嘴笑了笑,说道:“别人的导师我不知道,但陆导平时其实挺好的,平时总喊着带学生太累了。他一个人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跑项目。乐意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谁也管不到他。

  结果带了我们之后,每年还得想办法去捞几个项目,多少弄点项目经费,给我们这些研究生发补助。所以我们做学生的也要体谅导师,能不麻烦导师的尽量不麻烦他,对吧?”

  乔喻点了点头,好奇的问道:“那陆教授平时还跟你们说了些啥?我也学习一下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弄。”

  张晓干脆的说道:“不如去未名湖那边转转吧,边走边聊?”

  乔喻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道:“好。”

  ……

  “陆导平时工作很负责任,经常跟我们说一定要对研究领域的state of the art+相关进展了如指掌。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时代淘汰了。

  所以不管多忙,每周起码要腾出三天时间阅读相关文献,而且是要精读。每个月都要抽查我们的文献阅读量。

  至于陆导自己的项目,很少让我们参与。就是有时候跟化学实验室那边合作,会让我帮忙处理一些数据。

  另外陆导虽然总说不想带我们,但其实对我们挺严格的。对了,陆导其实最讨厌我们说显然了,要是我们汇报的时候要是敢像你今天那样,不停的显然,显然,肯定会被骂。

  说到这个有件挺有趣的事情。有次师弟组会上讲他的论文,陆导本来不在,要出趟门,结果车钥匙忘会议室了。

首节上一节224/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