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323节

  “放心吧,昨天我遇到乔博士,他还专门跟我说了,会按照安排正式放出名单。所以这件事肯定已经跟上面汇报过了。

  别看乔博士年轻,处理这些事情他还是心里有数的。而且上面还有田院士跟袁老帮他把关。这两位都没反对,说明已经跟基金会那边达成共识了。”

  郑泽峰气定神闲的答道。

  昨天跟乔喻见面之后,他感觉自己入选的机会很大。

  照乔喻的说法,即便只看成绩,他也是数学分类中的佼佼者。更别提还有张树文这层关系在。

  最重要的是,昨天虽然只跟乔喻聊了寥寥几句,但他觉得自己应对的还不错。

  尤其是乔喻最后那个突兀的问题。

  当时不明所以,不过今天得知了弗兰克教授的事情之后,郑泽峰已经回过神来。

  又是坏人不能有好报的论调,又是要终止跟伯克利分校的合作……

  还好当时他没表达反对意见,充分照顾到了乔喻的情绪。

  “那就好,这个节骨眼上出了意外就不好了。”坐在郑泽峰旁边的罗奇勋教授附和道。

  这位是以NLP算法工程师的身份报名然后被选入队伍的,来自乔喻还比较熟悉的单位,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在所里主要工作是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算法研究跟开发。

  得知乔喻的项目需要相关的算法工程师之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然后很幸运的通过了审核。

  只是罗奇勋大概是所有人中心里最没底的了。毕竟他目前的工作内容跟项目现阶段的要求其实并不完全匹配。

  不过既然被选中了,肯定要来一趟的。

  毕竟量子计算可不止是一个SHOR算法,用来破解密码这种无趣的东西。

  如果未来发展的好了,电子计算机真能模拟百万比特的计算了,同样可以用于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传说中的AGI。

  到时候他的工作经验就能派上用场了。

  当然即便是现在,罗奇勋觉得他也能给项目做不少贡献。他搞算法也很多年了,量子方面的算法也有过研究,只是要重新捡起来,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我觉得郑教授说的对,咱们啊,现在就是关心则乱。如果项目真出了什么问题,肯定会第一时间出通知的。

  这么大的项目,如果没有人背书,乔博士也不可能一个人做决定。所以啊,与其忧心这些,不如想想能不能进项目组吧!”

  “哎……”

  提到这个问题,众人又开始头疼起来。

  多少年没有这种为了考试成绩而揪心的经历了。平时都是他们给自己带的研究生打分,谁想到这个年纪还要经历一次考试成绩出炉前的忐忑。

  说到这个,郑泽峰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虽然他觉得自己希望很大,但结果没有最终出炉之前,连他曾经的导师张树文都不敢保证他肯定会被选上,只是让他尽力而为就好。

  “嘿,大家快看这条新闻,微软官网凌晨发布公告将于明天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目前最先进的新物态量子芯片Majorana。”

  “微软?他们好像说是一直在做拓扑架构量子芯片吧?成功了?”

  “应该是吧。不过具体使用的何种技术得等正式发布了才知道吧?巧了不是?正好挑这个节骨眼上紧急发布这项技术。这是跟乔博士谈崩了,还是谈好了啊?”

  “我看看。”听到这番话,郑泽峰心里一动,主动凑过去仔细看了眼。

  是华夏科技网发布的消息,这种官媒没有确切的消息肯定不会乱转发的。

  当然也不可能是乱转发。毕竟新闻上还有微软官网的截图。

  已经有人直接登陆微软官网查看了,很快就看到了这条消息。

  毕竟是最新发布的,就在首页就能点进去。

  “这是凌晨五点十分发布的消息?就两个小时前发布的?十点就召开产品发布会?这是完全没有准备啊?微软的股票最近跌的很厉害吗?”

  “何止是微软?最近那几家布局了量子计算的高科技公司,哪家跌的不厉害。只有苹果没有提前布局反而跌幅最小。谁能想到太菜也能成为保股价的优势了。”

  “看来这是要急着秀肌肉啊?这明摆就是要针对咱们这个课题吧?我估计是跟乔博士没谈好,所以给他们那边增加筹码呢,否则不可能这么突然把最新成果放出来。”

  “哈哈,这不正好说明乔博士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对了,我记得去年微软在《自然》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来着,讲的就是他们最新的量子芯片架构,使用的是一种新材料来着,不如把文献翻出来看看。”

  一则突发消息,成功吸引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虽然最终项目录取名单还没公布,但这些教授跟研究员们已经把自己当成项目组的一员了。

  尤其是对方发布新产品的时机明显是极有针对性的。更是让现场讨论的热度又高了一个层级。

  加上都是专业人才,很快就从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找到了微软这些年发布的一系列关于量子芯片技术的论文。

  并通过这些论文快速整理出了发展脉络。

  “这跟咱们的光量子路线完全不一样啊,半导体砷化铟与超导体铝逐层构建的拓扑架构,这涉及到原子层面的操作,这技术应该很难量产吧?商业化应用应该还有很长时间。”

  “嗯,量子计算机商业化的时间线本来就没有个定数的。不过具体的还得看等会的发布会上怎么说了。

  看公告上说产品发布会由纳德拉亲自主持,这说明微软还是很重视这次发布会的,不如等会一起看看?”

  “是可以关心一下。就是不知道乔博士有没有收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吧,以乔博士的脾气,肯定看不得这个。”

  “哈哈哈……说不定乔博士已经摩拳擦掌,又打算搞点大事了。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嘛?我可是专门研究过乔博士的履历,每次别人要搞事,压他的风头,他都能搞出点动静来……”

  几个人聊着聊着,心态竟是都变得轻松起来。

  毕竟关于量子硬件,对面也不是第一次炒作了。谷歌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宣布旗下开发的Sycamore处理器,执行随机电路采样的计算问题上以200秒比一万年的优势,实现量子霸权。

  但直到现在,量子计算依然无法成为世界主流的计算模式。

  包括机器学习训练,大语言模型,机器视觉,AI训练,主流依然是使用二进制的经典计算机。

  但乔喻的模拟量子运算,可是真的算出了两个超级梅森素数,这代表着已经有了应用潜力……

  这看来是对面着急了?

第245章 我要的是尊重!

  乔喻当然也看到了这条消息。他甚至还比那些教授们更早知道一些。毕竟现在所有跟他能扯上关系的消息,都会有人通知他。

  压根就不需要他刻意去关注。

  乔喻还顺便研究了一下微软发布这则公告的时间。正好是他跟微软代表谈过之后二十分钟。

  微软负责跟乔喻谈判的是兰维尔昌德拉,是微软研究院产业研究董事。

  只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位印度裔的微软高管。

  乔喻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跟兰维尔昌德拉的谈判过程。

  这位印度裔高管对他提的一些条件提出了反对意见,随后他便以谷歌这家量子超算的龙头公司都答应了他的条件,你小小微软屁事儿怎么还这么多,强势终结了谈话。

  当然这些肯定不是乔喻的原话。不过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现在看来微软对于他的评价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比如这是觉得自家的技术不比谷歌差?

  说实话,乔喻感觉有些稀奇。

  毕竟他对量子硬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关注度并不高。

  毕竟乔喻接触科研领域的时间不长,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专注于纯数学的研究。

  哪怕对暴力破解大素数感兴趣,聚焦点也是通过算法跟软件来解决问题。

  毕竟研究硬件的周期太长了。还要受限于小破球上的工业实力。耗费的时间都是以十年来计算。

  乔喻觉让他提供些帮助还行,但他肯定没那个耐心去研究这种东西。

  就好像登月项目,动不动就是十年计划,需要几代人的接力。第一代的航天人都已经退休了,才把无人车送到月球上。

  等到真正开始载人登月,估计又有一大波人要退休了。跟往年从零到一起步阶段时不一样,现在的大型工程,很难体现出个人在其中的贡献。

  但软件、算法就不一样了。投入少,见效快,不需要几千上万人的工程师团队,去攻克成千上万的工程难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硬件不重要。但乔喻觉得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那些专业的人去做。他做的事情则更有意义在现有硬件的条件下,压榨出硬件的每一丝潜力,给出一个最优解。

  这才是一位优雅的数学家应该干的事情。

  总不能让他也去傻乎乎的疯狂试错吧?如果去深究人类工程发展史,就会发现这就是一部疯狂试错的历史。

  而且任何工程发展都是这样,无一例外。航空、航天、芯片、电力乃至基建……

  只要善于总结归纳,再加上一点点运气,试错足够多之后,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想想都觉得这并不唯美。

  这也是华夏工业体系能发展到如此规模的原因之一。

  人又多,还花了几十年还普及了教育,再加上内卷文化,一个项目几十上百个实验室同时去试错,效率想不高都难。

  虽然这一过程中,肯定是造成了不少资源浪费。但总体结果还是不错的。

  起码小破球上起码百分之五十的制造业生产力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甚至获得了“工业克苏鲁”的怪誉。

  微软挑选这个时候突然发布芯片,甚至都不给自家一点点准备时间,乔喻自然能断定,这是兰维尔昌德拉在跟他谈完之后,跟公司上层紧急交流之后的结果。

  不过考虑到他跟兰维尔昌德拉谈判完都已经快凌晨五点了。他们还有精力召开一场高层会议,并快速做出决定,让乔喻不得不佩服这些高科技公司高管们的敬业精神。

  真的,以后谁再跟乔喻说欧美的科技公司不用卷,乔喻一定要唾他一脸。

  凌晨四点多还坚守在第一线谈判,谈判完之后还要去汇报、开会、做决策……

  也许微软高层不知道纽约凌晨四点街头的样子,但一定知道凌晨四点雷德蒙德街头的景色有多美。

  这可要比普通打工人要敬业多了。

  不过乔喻还拿不准促使微软做出这番决策的动机是什么。

  是因为他说微软量子技术发展不如谷歌,直接把对面刺激到了,所以想要证明一下?还是说想在谈判条件上拿捏一下?

  如果是前者乔喻还真不介意。

  毕竟那属于帝国两大超级科技公司之间的内部竞争,跟他没关系,看看热闹也就好了。

  据他所知,当年谷歌宣布已经实现量子霸权的时候,IBM的总裁也曾经泼过冷水呢。

  但如果是后者,乔喻还真不太开心了。

  他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还没遭遇过什么挫折,没道理被微软示威一通。

  尤其是他可是从实力的角度出发跟其他公司都谈的好好的。微软突然这么跳出来,如果不给点回应,跟其他人就不好谈了。

  这让乔喻开始警觉,以后手上还是要多捏几张王牌留着。不能一次性就把王牌都给甩出去了。

  这样有人跳出来挑衅他的权威时,他也能即刻跟上。

  好在这次无所谓。

  他同样不觉得微软即将发布的这块量子芯片会给世界量子计算发展格局带来多么了不起的变化。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如果真这么厉害,他在报告会上公布量子模拟计算新进展的时候,当时就直接影响到了一众高科技公司的股价,怎么没见那个时候赶紧公布?

  而是先跟他谈过之后,不太满意了才选择公布,这可就落了下乘,也足以说明微软自己都对这款产品不是那么自信。

  所以乔喻也懒得跟那些教授们一样,去查微软的科学家近些年发表的那些论文。毕竟他对硬件研究不感兴趣。

  不过乔喻自然有自己打听消息的渠道,比如彼得舒尔茨。

  这位德国大数学家正好跟微软研究院有合作。虽然跟量子芯片的研究毫不相关,不过乔喻觉得这些前沿性的研究都是相通的。

首节上一节323/3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