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胎,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江成回应道。
听到周灵莹终于生儿子了,赵玉霞那是谢天谢地了一下。然后在回老房子那边之前,在这边房屋后面急忙喊了一下赵长河。
赵玉霞告诉赵长河,他多一个孙子了,现在她要跟儿子去城里照料一下儿媳周灵莹。
按照道理说,赵玉霞是江成的娘,儿媳生了孩子,最少要伺候一下儿媳坐月子一个月的。
但江成只要求她去一个星期就好了,主要是农村人带小孩有点乱来的,感觉不卫生。
给小孩喂饭,赵玉霞能把要喂的直接放自己嘴里感受温度,感觉温度可以,又弄在勺子上喂给小孩吃。
另外一个就是农村人弄的饭菜很一般,特别是这个年代人的农村人,不怎么炒菜的,很多菜都是水煮的。
当然了,这是因为这年头没有什么油的原因,没有油的话拿什么去炒菜。在城里的人也一样,油是有定量的,也不可能天天能吃上炒菜。
很多时候都是菜煮好了,再到面上弄点油。
江成是打算先让赵玉霞去照应几天,然后等周灵莹从医院回来了,再花钱找人帮忙照看一个月。
赵玉霞走后,江长河是开心的从房屋后面过来了。听到周灵莹生儿子了,也是内心感到欣慰。
不是江长河想要偏心江林和江杨这两个孙子,但到了他们这个年龄,自己活的如何不重要了,更多的是为儿孙着想。
江成没有自己的儿子,丫头片子再多在江长河看来都是要嫁出去的。为了传宗接代着想,江成河自然看重江林和江杨。
现在江成有自己的儿子了,江长河也就不用操心什么了。但是江林和江杨毕竟也是江长河的亲孙子,是江成的亲侄子。老大走的早,这两个孩子等长大了,江长河还是会让江成照应一下的。
“真的生了儿子啦。”江长河走到江成身边,确认一下的问道。
“恩,有儿子了,以后不用折腾了。”江成说道。
江长河也点了点头,明白江成的意思。如果是在以前,农村人生一个儿子根本就不够。打架都没有一个帮衬的,在农村是谁家儿子多谁就厉害。
可现在都八零年了,乡镇公社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写着少生优生的标语。江成都六个子女了,如果不是在城里有关系,有些人能隔三岔五的上门做思想工作。
“那这次是不是又要办上几桌,生了一个儿子,对你来说可是大喜事呀。”江长河说道。
“恩,我车上有糖和香烟,你给帮忙建房子的师傅们也分一分,大家都沾点喜气。我们也没多少亲戚,现在也开放了,这次看看莹莹的娘家那边人能不能过来。”江成说道。
现在周灵莹的爸爸可能也在今年要退休了,她妈妈是已经退休了,清闲的很。现在他们的女儿生了龙凤胎,来一趟昌城,江成好好招待一下也不错。
何况周灵莹不是说他大哥那边要电视机嘛,也正好过来一趟。
江长河听到江成这样一说,就跟着他去车上拿香烟和糖果了。在建设房子的分到了香烟和糖果都会给江长河道喜,他又多了一个孙子孙女。
这香烟和糖果刚散完,赵玉霞就带着换洗的衣服过来了,然后江成就带着她立刻回城里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毕竟是自己的亲娘,真的需要帮忙的时候,起码能一喊就到。
江成把他娘带到城里,主要还是洗衣服和在医院帮忙照看一下。家里的四个女儿,还是江成在照料。做饭的话,江成的水平也不差,没让她娘去弄菜。
在家里带女儿的这几天,江成也稍微有点尴尬。男孩子拉尿抖一抖就好了,女孩子得晚上睡觉前洗屁股。
还有老三老四拉屎了,江成也得负责擦屁股。毕竟年龄小,老四就不用说了,不拉身上就是好的。老三不帮她擦,可能她自己擦不干净。
但小孩哪里懂什么防范,特别是面对自己的爸爸。
老大江昭昭都七岁了,九月份都要读小学二年级了。就因为看见江成给老二老三老四洗屁股,她也非要江成给她洗。
江成一开始觉得七岁的女孩子了,上一年都坐车要买半票一米一高了,感觉有点不好。但转念一想,现在孩子自己洗澡都洗不干净。天热的时候江成可喜欢给她们洗澡了,洗澡都能洗,其他的也不算什么。
周灵莹在医院住了三天,在医生确认大人小孩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第四天就出院,接回院子里住了。
家里又多了两个娃,现在还可以放摇床里睡。老四现在年龄小,还跟着江成和周灵莹睡一起。
而老三也得去隔壁跟江娟一起睡了,现在孩子还小,三个孩子跟江娟睡一起也睡的下。等过几年孩子大了点,国内的房屋也差不多可以买卖了,到时候再换房子住。
现在江成是住习惯了这边,哪怕有能力弄到好的房屋也不愿意去折腾。
这次是生了龙凤胎,江成也算有了儿子,院子里的邻居都分到了糖果和花生,电视机也放在院子里给大家观看了好几天。
并且这次借了街道办的场地,在老五老六满月的时候大办了一场。
周灵莹的娘家人来了不少,她大伯周和旺还有姑姑周思圆都来了。昌城跟南京之间也算接近千里了,这能不远千里的过来,很大的原因是江成有本事,还能带他们挣钱。
在后世远嫁的人,有事情的时候除了父母会去,其他亲人哪个愿意折腾。后世昌城到南京半天都不要,大家可能都不愿意折腾。何况是这个时代,光坐火车在路上就要浪费三四天的时间。
还是那句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事无人问。
~~
江成是一个多月都待在昌城,香江那边也顾不上了。在香江的沈莉,其实也就晚了周灵莹十多天生产。
因为别墅里有管家,还有专门请的护工照料,生产倒是没有出什么问题。这有时候就这样,要么不来,一来就都来。
沈莉在香江的私立高档医院给江成竟然也生了一个儿子,这让没有老公在身边陪伴生产的她也算是得到了安慰。
所谓母凭子贵,就算是私生子也是一个少爷。沈莉倒是希望在国内的‘姐姐’别生儿子,作为小老婆,虽然要守好本分。但要是老天都照顾,有些东西该争的还是要争一争的。
不过老天只是给了沈莉一个依靠,江成在给老五老六做完满月后,就出发来香江了。到香江刚好给这边的儿子做满月,这边也就是在别墅里简单的举办一下满月。
目前江成在香江很低调,怕暴露身份,也怕在国内穿帮。公司里的事情他都是能不出面就不出面,再过一些年,可能公司里也就会是一些高层才见过江成。
沈莉听到周灵莹也给江成生了一个儿子,失落肯定是失落的。但她生了一个儿子也有了保障,因为在香江,女儿嫁出去了也一样是别人的人。
虽然香江这边女儿也是有继承权的,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江成除非不立遗嘱,否则大概率的情况下,一些事业都是交给儿子的。
哪怕是一个私生子,沈莉觉得江成也应该给她儿子不少产业才对。
作为江成的儿子,沈莉自然是等江成来起名字。说实在的,江成有起名困难症。
在国内,周灵莹生的老六,哪怕已经有儿子了。江成还继续延续之前起名的策略,老六依梦娣的形式起了江梦梦的名字。
老五算是江成‘唯一’的儿子,在其他人看来江成就一个儿子,只能希望他平平安安的长大。所以起的名字也比较平庸,就叫江平。
但是在香江,沈莉让江成起名字,他觉得既然国内的儿子名字那么平凡。香江这个就起牛逼点,而短剧和小说里,牛逼的名字就是‘叶凡’和‘林凡’什么的,都带一个凡字。
那么江成就给香江这边的儿子起名叫江凡了,正好又跟国内的儿子起到上下对应的情况。国内的叫江平,香江的叫江凡,也就是平凡一点的意思。
沈莉哪里会知道她儿子是江成根据后世小说和短剧牛逼人物名字起的,还以为江成真是跟国内的儿子承上启下呢。
这样一来的意思就是表明沈莉的儿子仅次于国内的儿子,这让她反而欣喜若狂,还以为是她为了江成生了一个儿子,得到了江成的认可呢。
当然了,江成对自己的子女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之分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不会刻意区别对待。
但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江成现在也正好九个子女。这子女多有一点好处,以后子女大了,谁要是让他厌恶了,品性不好之类的。反正子女多,放弃一个也没什么的。
第290章 得干点正事了
在八零年八月份,特区终于成立了。一下四个城市定为特区,特区实行减免所得税政策,招中外合资企业,也招独立经营的企业。
特区生产的出口产品,除了一些特定的商品外,都免征税收,要征税的也就是烟酒之类的。
江成在深圳的食品厂生产的丸子,只要出运费就可以运到香江和弯岛了。另外就是来这边投资的,土地跟白送没有区别。主要是想外商来投资带动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土地出让金这笔钱都没想过要挣。
除了深圳,其他三个特区分别是珠海,汕头和厦门。都是海口城市,从香江运输货物也容易。
不过江成没打算在其他三个城市都开工厂,最少食品厂目前没打算开了。他的丸子销售渠道有限制,国内的市场还做不了,光这个东西保质期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国内除了一些领导家里可能有冰箱,普通老百姓连冰箱都没有。江成的丸子可没添加什么防腐剂之类的东西,如果不冷藏的话,几天就坏了。
所以深圳的一家食品厂就够江成的产量了,但其他三个城市,‘江东来’商超还是要开过去的。
只是把商超开过去不难,难的是江成一开始也不懂特区的政策。以为特区内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在这边生活,有钱就什么都可以干了。
没想到光接手食品加工厂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粮食的购买还是需要票证。
当然了,既然要招商,自然上面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就出现一个企业统购粮,也就是企业招了多少人,就可以去申报需要多少粮食。
并不是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江成想提供免费餐还实现不了。
好在江成不是正了八经的香江人,可以购买黎川垦殖场那边的粮食。但这样的话,‘江东来’商超那边,想摆脱外汇采购很麻烦。
除非‘江东来’的食品区域,粮食,油,还有肉什么的都实现高价策略。否则‘江东来’要采购东西,要平价的话,人家只要外汇。不给外汇,加钱都可能不卖。
而用外汇购买,走的却是国内的汇率,很吃亏。
泮溪酒家是香江过罗湖桥到深圳的第一间酒家,从香江来这边的江商吃的第一顿饭基本都是在哪里。
而能从香江到国内投资的商人,现在空手套白狼的少,基本上都是冲着免税免土地转让金来的。来这边的基本都是要建厂的人,自然也是有钱的人。
但一些来看看的江商人,到了饭店因为没有粮票,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饭。非得到了深圳,然后去找招商单位那边吃接待餐。
就算是办厂了,也要核实招工人数,开证明买一些粮食。而且只能买到粮食,香江商人没有粮票,以后来深圳也只能在厂里吃饭,去饭店依然买不到饭吃。
江成可以用垦殖场那边采购来的粮食给工厂和职工弄免费的工作餐,这算是一种福利了。但拿粮食要是拿到要开业的商超去卖,不用粮票又不高价卖的话,垦殖场那边的粮食肯定支持不住。
而卖高价粮,又违背了江成的初衷。他搞‘江东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虽然在传统行业里也的确很挣钱。在香江除了海外订单,也就房地产比商超挣钱了。
另外就是香江的金融行业,这个来钱也快,但不稳定。而商场超市,是一个稳定并且一直需要的行业。
哪怕是在后世的互联网时代,网购和外卖跑腿什么的对实体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商场超市还是坚挺的住的。
毕竟平时生活购物也不可能全部依靠网购,而且网购也没质量保障。
亏本的生意就算江成有钱也不愿意做,又不想延迟‘江东来’商超开业,江成打算该活动活动了。
最近这几年随身空间基本上都用在玩乐上面了,也是时候干一点正事了。
香江的‘江东来’最牛的是采购部,因为香江本身就是一个物资需要进口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开发的资源,在后世的香江物价高,什么都依靠进口很有关系。
在香江你只会听到有什么品牌做的不错,是看不到有什么原材料特产的。比如东北有五常大米,山西有煤矿之类的。而在香江,就算有什么特产,也只是进口来材料加工后的成品而已。
如果说特产,现在‘江东来’的各种品种丸子就是特产。一些经常去海外做生意的香江人,现在回到香江,就要买一些‘江东来’的丸子吃。食材用料真实,口感地道。
就是因为保质期问题,加上国际上的冷藏运输不发达,出了香江还真吃不到这一口丸子。
不过最近这一年在湾岛做生意的香江人算是不用惦记这一口了,‘江东来’的直营店丸子开到了湾岛,生意还过的去。
生产丸子,需要大量的面粉。刚开始江成是在香江本地采购,但香江的大米和面粉是采购国内的。
国内的粮食价格在国际上其实没什么优势,香江从国内进口大米,是因为没有什么运输成本,火车直接就可以运输过来。
国内的面粉是在不到两毛钱一斤的价格,一吨是三百八十多块人民币。大米在一毛八一斤,一吨是三百六十块钱。
江成让采购员去调查国际上的大米价格,光查价格的话不需要实地考察,很多外贸公司能查到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不算运输成本的话,其实在这个年代有四个国家的大米其实很便宜。
最便宜的是印度,不过印度大米的品质不太好,价格是一百三十美刀左右,按照目前国内还没变动的汇率,也不过是二百块人民币不到。
其次就是泰国了,一百三十五美刀一吨,哪怕是便宜的品质大米,质量也比其他国家要好。
剩余的就是美利坚和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完全可以直接排除。价格是比国内的便宜,但跟其他几个国家比没有优势,不过周边的国家会购买巴基斯坦的大米,这年代的运输成本不低。
就拿泰国来说,合算的价格是二百块人民币,比国内便宜一百五十块。但每吨运输的燃油成本,装卸货物,还有需要储存粮食的仓库成本,等于也就是港口费用。
另外海运基本上都有保险费用的,根据物品的成本来计算比例的。
综合下来,每吨大米从泰国运输到国内,成本得八十多块人民币。而且这还得是国家部门采购,私人购买,除非就免税政策,否则加上一笔税,就没有多少利润了。
但就算如此,进口泰国那边的大米,都比国内目前便宜。何况要是江成去泰国溜达一趟,只要在那边租一个港口仓库,买个十万吨大米,能省一千五百多万呢。
不过听上去是多,但一千五百万在香江还只能是购买一套豪华别墅。顶级的别墅可能还买不到,江成在九龙区建设的星级酒店更不用说了,连地皮都购买不到。
但没有办法,江成主要还是想要大量的大米在自己的空间里,只要买一次也就够了。就算舍得多花一千多万,真正从泰国那边运输过来,还要准备大量的仓库存放。
那么多粮食要是运输到国内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用空间存放是最省事的。
除了大米,其他国家的肉和各类粮食食品都要采购。国内目前并不光是粮食需要票证,没有票证,基本上在经济特区依然买不到什么东西。
目前能吸引很多香江商人过来,那是人家的产业结构不一样,人家是冲着企业免税,土地不要钱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