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今天还要见一见周灵莹的其他家人和亲戚,江成也不是说非走不可,但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
他得去一趟当地的运输站,接一单昌城方向的运输单才行。安排一下下午装货,明天早上就出发。
关好房间的门,江成把钥匙放身上,然后朝职工宿舍楼梯方向走去。
这种职工楼房还不错,起码相对这个年代来说不错。可依然还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上厕所得去外面的公共厕所。
江成来到楼下,这早上就有小孩在他车边玩耍了。好在一喊就都走开了,江成打听了一下这边的车站在什么地方,然后启动车子去找当地的运输站了。
在南京的江成心情是不错的,周灵莹的父母对他算很不错了,衣服都帮他洗。昨天吃饭的时候,丈母娘没少给他夹菜。
但在昌城的周灵莹今天心情又不好了,应该说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心情就不怎么好。
第104章 婆媳关系和好
昨天中午木匠师傅们就把活全部完工了,周灵莹也把工钱给付了。
然后下午要去菜市场给江长河买肉骨头炖汤喝,周灵莹没有工作,连散活也接不到。江成不在,她其实每天出门溜达或者跟邻居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才是快乐的。
昨天下午周灵莹要去菜市场,对门邻居张阳的媳妇说陪她一起去。在菜市场,张家媳妇还帮周灵莹捡烂菜叶子,好给她拿去喂鸡。
然后在菜市场那边看见有卖冰棒的,周灵莹就请张家媳妇吃了根冰棒。就是最便宜的冰棒,一分钱一根的,但点甜味的冰棒而已。
回家后,煮了晚饭,买的两斤半多肉骨头全部炖了。说是肉骨头,但其实上面肉很少的,少到什么程度呢,有些肉骨头得用东西剔下来才会有少量的肉。
只有少数几块会有多点的肉,你去买肉骨头,人家是不给你挑的。会给你搭配好,不会全给你只有一丁点肉的,也不会给你多少带肉多的。
炖的骨头,也不光是吃肉的,都会想办法吃骨头里面的骨髓骨汁什么的。
但就算如此,肉骨头剔下来的肉和骨髓什么的,三斤不到根本吃不到什么。毕竟不要票,价格加一起也就半斤多的肉钱。要能吃到很多,大家都去买肉骨头吃了。
昨天晚上周灵莹也跟着吃了两块肉骨头,就因为这个,又被婆婆赵玉霞说了。说是医院给江长河开的单子买的肉骨头,给他补身子的你也去吃,真是嘴太馋了。
关键是吃的时候没指责,吃完后晚上要睡觉的时候赵玉霞到房间来说周灵莹的。而且请对面邻居吃根冰棒的事情也知道了,说她乱花钱。
这两天周灵莹日子过的很谨慎,不敢得罪婆婆赵玉霞,也怕买什么东西又被她说。
关键是周灵莹现在分不清到底是谁对谁错,好像赵玉霞说的都有理,反驳不了又觉得委屈。一分钱的冰棒大人们的确是不舍得吃,能买一斤白菜呢。也就小孩嘴馋了才舍得给小孩买。
院子里很多人都过的很节省,家里人多,挣钱的就那么一两个,一分钱要当两分钱来花。
今天从医院回来,周灵莹又交了二块二的治疗费。回到家后,周灵莹有点不想持家了。江成走的时候是给她不少钱,但现在买什么都担心婆婆知道。
在房间里,周灵莹数着还剩余的钱。除去自己没跟江成在一起的小存款,上次跟江成去了供销社买了手电筒,还有一口锅,加毛巾肥皂火柴什么的。
再算上最近每天去医院的费用,还有三十七块多钱。所有周灵莹想好了,她不持这个家了,把钱给公婆就是了,以后他们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总不会再说她了。
而且这个时代流行的说法是媳妇没了可以再娶,爹娘就一个。加上大家都注重孝道,周灵莹也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江成回来了,婆婆告她的状。
周灵莹把属于自己的钱放好,然后拿着剩余的钱出门去了偏房。
江长河的病通过这些天的治疗,好的特别明显,但医生说了,这样的病没彻底好就不算好。不像一些病,好的差不多了,就可以不再治疗,自己慢慢恢复了。
现在江长河下身又有力了,但力气不大,能站起来了。走动的话,要慢慢恢复。医院那边暂时是说三天去一次,等再过一些天,可以不针灸,光推拿就可以了。
在偏房里,江长河坐在竹床上,赵玉霞在搞卫生。
木匠完工后,没有了木材堆放,很多东西做好了也搬到正房了。偏房也不再杂乱了,而且并正房还空旷,毕竟没有衣柜书桌和梳妆台什么的。
“莹莹呀,现在屋外不晒人,院子外不是有一颗树嘛,你搬一个凳子扶我到外面去坐坐。”江长河见到周灵莹进屋,笑着对她说道。
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江长河早就没了以前当家作主的气势。在家里也不管事,很多事情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但现在又能站起来了,精气神都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人也乐观起来了。
“诶。”周灵莹应了一声,但还是先拿着钱走到赵玉霞身边开口道:“娘,我不太会持家,这是江成出门去外地的时候给我的钱,还剩这样多。我给你吧,以后给你我买菜的钱就可以了,我不会乱花钱了。”
“这~~。”赵玉霞放下了抹布,看着周灵莹手里的钱犹豫了。
赵玉霞也没想着要逼迫儿媳周灵莹如何,按照邻居李梅红跟她说的,儿媳就得管教的服服帖帖的。听话的儿媳一家人日子才能过的顺畅,没有争吵。
周灵莹手中的钱,赵玉霞想拿但不敢拿。说实话,如果是在农村,自己儿子江成没啥出息。这钱拿也就拿了,别说拿捏儿媳,儿子都得听她的。当然这也就是想一想,赵玉霞也不是真的很霸道的人。
真的霸道,当初周灵莹下乡借住在她家,关系也就不会处的那么好了。
现在是拿了这钱,儿媳周灵莹算是被她这个当婆婆的拿捏死了。可实际上婆媳之间真有较量,其实从来不是她们俩谁强谁弱。
婆媳之间的强弱,关键还是当儿子的态度。
周灵莹说起来也没有很大的过错,请人吃一根冰棒,吃了两块肉骨头跟江长河抢营养了,一开始洗衣服不知道节约水去井那边洗。
看上去好像都可以说一下周灵莹,但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说出去赵玉霞这个当婆婆的可能还会落下个斤斤计较的名声。
而且赵玉霞这几天针对周灵莹,其实周灵莹也一直很乖顺的,没顶嘴,没说个不字。今天早上让她把尿盆的尿去倒了,也是立刻去了,回来还刷干净了。
看着周灵莹小心谨慎的模样,赵玉霞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做的太过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赵玉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会这样对儿媳。
这些天,周灵莹天天是一大早就起来,煮饭,去菜市场买菜,还要捡菜叶子喂鸡。
忙完一切又要陪她们去医院,在医院她和江长河只要等就可以了。去找医生,去交费,都是周灵莹跑上跑下。
“莹莹呀,钱你收好。娘对不起你,你是个好儿媳,是娘错了。是对面那个李红梅老在我跟前说你不会过日子,我也是糊涂了。娘看的出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以后娘不说你了,是娘的错。”赵玉霞拉着周灵莹的手说道。
人心是肉长的,有时候捂热就在一瞬间。
当初周灵莹借住到江家,赵玉霞还觉得城里来的姑娘,那么远一个人来到乡下农村,有些可怜。那时候能对周灵莹好,经常喊她吃饭。现在成了自家的儿媳了,反而开始拿她当农村媳妇那样去看待。
因为周灵莹在赵玉霞面前小心谨慎的模样,赵玉霞就心软了,心一软就换位思考了。
“娘,没事的,你其实说的也没错。”周灵莹委屈的心情被赵玉霞一句娘错了,一下就驱散了。
特别是听到赵玉霞说是对面邻居李梅红在背后挑唆的,让她内心更没了一丁点委屈。只不过周灵莹没有想到对面的李梅红会在背后说她,她其实跟李梅红家的儿媳陈莉关系也挺好的。
主要还是院子里的妇女很多,但跟周灵莹这样年轻的不多,陈莉比她大五岁,但在院子里就算是年龄相仿的妇女了。
没结婚的十三四的姑娘院子里也有,但周灵莹觉得自己虽然大她们没几岁,可聊不到一起去。
这有男人的女人和没男人的女人真不一样,说句不害臊的话,年轻的女人私下聊天就喜欢聊到男人,周灵莹也不例外。
周灵莹没说自己的男人如何,但反正知道后院有个男人没几下子就不行。
跟十三四岁的姑娘能聊什么,周灵莹感觉有代沟,跟她们聊怎么过日子人家也没兴趣。但周灵莹现在就对大家怎么过日子,还有一些关于男人的话题有兴趣。
“莹莹,搬凳子带我去外面乘凉。”见婆媳俩墨迹的差不多了,江长河也开心的说道。
其实这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赵玉霞就在江长河身边说要管教儿媳周灵莹,他还劝说没必要,说人家是城里长大的姑娘,别拿农村那套来。但他这情况,又不好太干涉什么。现在突然就和好了,江长河也开心。
“喊什么喊,我不能扶你过去嘛,莹莹嫁进来是听你使唤的呀。”赵玉霞回应道,这一和好,她的心思又是顾着周灵莹了。然后对周灵莹说道:“莹莹,下午菜市场有烂菜叶捡嘛,我们娘俩一起去。”
“娘,下午也有,但不多。”周灵莹开心的回答道。
“不多我们也去,你爹已经稍微能动弹了。让他一个待在家里,我们不伺候。”赵玉霞也是开心的说道。
只留下江长河‘不开心’了,他招谁惹谁了,下午要把他一个人丢家里。
没有一个字的存稿,晚上凌晨都不一定更新的出来了。
写这情节,其实是我奶奶也是一个不好伺候的主,但我妈是任劳任怨,也算是媳妇熬成婆的那种。从长辈那边得知我奶奶是那样的,我小的时候奶奶对我挺好的。
但我叔叔姑姑都说就我妈厉害,伺候的好我奶奶,然后我奶奶对我妈也很好,其他子女那都不去,就跟我们一起住,帮衬带我们。
在我的印象里我奶奶对我们很好,不是长辈说,都不知道以前是一个脾气不好的婆婆。
但我不想写太多戾气的内容,所以早点和好。
这章是三千字的章节,你们说水也好,什么也好,但就算说我水章节,我还得硬着求月票,月票可能7号以后就没双倍了。
第105章 送化肥的单子
七二年的南京,是有一定工业基础的。
江成开车到运输站,登记了证明,外地的运输站不查你怎么来这边的。江成绕路到南京,自然他自己的单位会去处理,现在各城市运输力都不够,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巴不得你司机绕到这边来,给这边分担压力。
在南京运输站这边,调度员给他找了很多往昌成那边方向去的单子。机械配件和零件的比较多。
如果只是相邻的城市,那单子就更多了,生鲜农产品,粮食,农副产品,还有日用品,木材,煤炭之类的。
南京周边有很多林区,可以去拉木材。但也只是拉到周边城市,光装卸都得耽误很多工夫,根本不适合返城的卡车。
至于煤炭,南京其实不是煤炭产区,但南京有不错的铁路运输。很多火车运输大量的煤炭到南京这边中转,再运往其他地区。
反正就是单子很多,适合江成的却只有一些工业产品,还有化工产品。
江成看了半天,倒是看中了一个不错的单子。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运输单,运送化肥到抚州那边县城的一个农牧综合垦殖场那边。其实这化学工业公司还有很多通往昌城的订单,但是很多都是运输中转站。
送到运输中转站,基本上捞不到一点好处。江成已经不在乎钱了,但他在乎物资。起码吃喝得自由吧,现在通过在饭店交换,一些基本的调料倒是不缺了。
还有就是穿衣服,不说穿的多好看,一年四季换洗的衣服也得齐。说实在的,周灵莹嫁给江成,江成都没给她置办新衣服。没有布票,也没问家里要布票,农村虽然也分点布票,可太少了。
江成一直没去过鸽子市,以为他这职业加有随身空间的金手指,布票很容易解决。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大家子的布票,只够一个人一年换一套新衣服的。
所以这次回去昌城的话,他觉得还是打探一下昌城鸽子市比较好。钱他有的是,找到票贩子直接购买一些需要的票是最好的。
让调度员给化学工业公司打电话后,说明是一辆昌城的黄河重卡下午三点左右会过去装货。装抚州那边一个县城下面一个叫德胜关林农牧综合垦殖场的化肥,让化学工业公司提前准备要装车的货。
流程其实各运输站都一样,那边确认没有问题后,江成就签名接单了。只要接单,除非出现特殊不可抗力的原因,江成是不能不去的。
要知道他这单子接下去,签个名就可以了。但化学工业公司可能就已经会提前安排人手先整理了,而且那边公司也会打电话给要送货的单位,告知什么时候会发货。
也就是长途单不会告诉你具体送达时间,要是一些其他单位要是送的东西,急着要的,还是短途的,晚上送达也不是没有。
有些晚上送达的,人家厂里都安排了装卸工晚上加班等待。等到凌晨都很正常,你司机要是不去,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
所以接了订单,不按照大概约定时间去装货,那是要受不小处罚的。
江成接完送货单,就回周灵莹家了。上楼的时候,江成手里又提了一些东西,一只野鸭子,还有大蒜头和生姜。
调味品对于城市居民都是限量买的,如果不限量的话,生姜要是不生姜,那司机都会大量购买,腌制一些嫩生姜,路上可以当下饭菜。另外就是辣椒酱了,很多司机的最爱,但得运输农产品才有机会弄到。
来到三楼,江成就看见丈母娘刘晓芳坐在门口走廊边在择菜。看样子她今天上午并没有去上班,请假专门在家招待他这个女婿了。
“妈,我还以为你们都上班去了呢。我去了一趟车站,弄了点东西回来。”江成拿着东西对着丈母娘说道。
“江成呀,你这在南京还能弄到东西?”刘晓芳惊讶的说道。
“司机是这样的,碰道同行有好东西,可以匀点。在路上碰见了都是互相帮助的。”江成忽悠的说道,在路上是会互相帮助,但有好东西都是私下藏着掖着的。司机在外面弄回什么,就连运输站的站长都不会知道。
“你这工作真不错,莹莹跟着你是她的福气。”刘晓芳接过江成手里的东西,对于自己家的女婿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江成不客气的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保证把莹莹养的白白胖胖的。”
“妈相信你,对了,你去车站干嘛。工作上的事?”刘晓芳询问道。
“对,下午要去化学工业公司那边拉化肥。我本来就是绕了一天路过来的,在这边要是不去接送货订单又停留一天的话,回单位不好教导。”江成解释道。
“你不会下午就走吧。”刘晓芳有些急切的询问着,这一年半多,她可想女儿周灵莹了,但没有办法去见她。
江成的出现,刘晓芳是完全把对女儿的关爱转移到他身上了,对江成关爱了就跟是对女儿周灵莹关爱了一样。
“下午要去装货,装完货我再回来,明天一大早就要走了。妈,莹莹跟我说过想吃你做的梅干菜烧肉,还有丝瓜炒鸡蛋。你能给她弄不,我给她带回去。”江成说道,他有空间,不怕坏的。
江成这样一说,刘晓芳彻底激动了,一年半多了,能给女儿烧个菜吃,对于她来说都是一个奢求。但还是有理智的询问道:“江成,天气这样热,带过去不会坏嘛。”
“不会,我汽车开的快二天就到。路上放点冰,再用衣服盖着坏不了。”江成解释道,至于冰如何来,找不到弄冰的地方,直接买冰棒呗,一分钱一根,一毛钱就能买十根了。
反正是做样子,江成是放空间里的,但天冷的时候南京带做好的菜回去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