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43节

  刘晓芳点了点头,今天本来就买了很多肉招待江成,买的是比较肥的肉,打算弄红烧肉给江成吃的。

  现在不弄了,反正弄的梅干菜烧肉让江成带给女儿吃,他想吃能吃到。

第106章 红本本和徽章

  丝瓜炒鸡蛋,其实除了鸡蛋难买点,整体来说属于很普通的一道菜,但有些人就好这一口你也没办法。

  刘晓芳打算下午去买丝瓜,还要去买点毛豆,毛豆现在南京这边也上市了。毛豆也是她女儿喜欢吃的。

  好在江成弄了一只鸭子回来,加上还有鱼和虾,再炒几个素菜,也可以了。

  今天刘晓芳早上出门可不是光去买菜了,还去了周东明大哥家,喊周灵莹的大伯过来见见侄女胥。还有大儿子周凡益也通知了,今天中午可有不少人来吃饭。

  有野鸭子,刘晓芳也立刻去烧水准备脱毛。不管是家养的鸡鸭,还是野生的,毛都会留下来。要是野公鸡毛,还可以做成装饰品,又长又好看。

  普通的长短的毛,会做成毽子来踢着完。至于其他的,都不会浪费,可以拿去收购站卖钱。

  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会用开水把毛烫了消毒,晒干后装进布袋子然后缝进被褥里。

  反正这年头鸡鸭鹅的毛都有用,不会当垃圾倒了。

  刘晓芳在处理各种东西,江成基本上就是在边上看着。不是不帮忙,是不熟练,他拔鸭毛也没规律,丈母娘拔毛是顺着一些什么来的,拔的又快又干净。

  江成主要还是陪丈母娘聊天,没到下班的点,来客人了。

  周灵莹的姑姑周思圆来了,周思圆也是有工作的,在妇联工作。就是天天鼓励女性,我们要顶半边天的那种。但现实中,她对自己的女儿灌输的还是相夫教子的老思想。

  周思圆的工作还是出嫁后很久,大哥周和旺和周东明一起想办法出钱出力给弄到妇联的。

  在外面喊顶半边天就算了,在周家敢这样得挨打。两个哥哥当年费心费力给她弄工作,不是让她回头说我要跟你们一样强的。

  周思圆来后,刘晓芳自然是跟江成互相介绍了一下。

  然后姑姑对江成很是热情,说话很客套。但不知道为什么,江成感觉客套的有点假。

  不像丈母娘夸赞他,都是说人好,长的好,性格看上去也好。姑姑周思圆却总是对他工作的询问和夸赞,这江成要不是司机身份,感觉就不会这样热情一样。

  这没多久,又来客人了,都不用介绍江成都知道是大伯周和旺,跟岳父周东明很相像。不过一起过来的还有大伯母。

  其实姑父也会过来,只不过还没下班,而周和旺是在单位找了理由提前过来的。

  周和旺穿的一身干部装,蛮有气势的。不过只是文化局的一个科长,但别小看一个科长,这时代文化局是吃香的。到处宣传一些上面的精神,甚至广播站,电影放映什么的都归文化局管。

  而周和旺来这边看侄女婿跟周思圆不同,人家给江成带东西了的。一个红色的语录本本,然后给了一枚玉制的主席徽章。

  这年代红本本和徽章,是能镇宅驱小人的。特别是玉制的徽章,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供销社也有徽章卖,都是一些塑料的,铁的铜的,还有陶瓷的。

  到了银的和玉的,基本市面上就没有,都是内部流通。还有金子做的,那就更别说了。

  在江成的原主记忆里了,他也背过语录,在部队背的。部队的军人服务社也有徽章卖,但最多就是铜的。

  江成把东西收好,立刻掏出了香烟散给周和旺一根,然后跟大家闲聊了起来。

  这新来的女婿,基本来一个周灵莹的长辈,就会问一次他的情况。怎么跟周灵莹认识的呀,目前如何,工资多少。

  江成就算昨天下午到现在已经跟人说了几遍了,还得乖乖的回答。

  反正有部队出身加持,工作又好,形象身高都不错,基本对江成都是满意的。

  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多,周灵莹的大哥周凡益带着媳妇和孩子过来了。周凡益是上年年底分搬出去的,他没有分到房子,但他媳妇的单位分到了。

  为什么他没分到而是他媳妇分到呢,因为周凡益的老丈人是街道办的一个主任。

  说实话,江成在周家这边,现在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完全是后时代的国企家族呀。

  父母有工作,帮子女,子女结婚还是找有工作的。只要熬过某个时期的下岗潮,到了二十一世纪,肯定是大家羡慕的家庭。

  这也就是不在烟草单位,否则来一个家族式发展。江成作为一个女婿,可能啥都不干,也能混进单位,以后成为一方大佬。

  不过这年代想想也是,没有工作的年轻人都安排下乡了。城里的年轻人再结婚,其实双方都有工作很正常。

  当然也有很多跟江成住的院子那边邻居一样,子女有工作也只是一些散工或者什么的,可能到后面也没什么出息。

  但是在二十一世纪,江成看到的这个时代一些影视剧,结婚都是不要什么,什么都是那么美好单纯。

  可现实中像周家这样的,给周兴才找对象,都要选择有工作的女生优先。这难道不就是门当户对嘛。

  可能结婚的确不要你什么彩礼,可其实还是有层次之分。

  江成看着周家这些人,文化局的,妇联的,工厂的,还有地方单位的。他是觉得娶了周灵莹,哪怕他不是司机,没有什么空间。等开放后,周家人可能都会给江成安排的妥妥的。

  中午这顿饭大家吃的很开心,江成喝了一杯高脚杯的酒就没再喝了,等会他还要开车去装货呢。

  就他现在这一杯,在后世就不能上路。但现在真不算什么,主要是江成有点推脱不掉,这时代没有喝酒不开车的说法。对于司机来说都是越喝越有劲有精神。

  江成喝了一杯,还有两个小时的醒酒时间,问题到是真不大。他哪怕是在这个时代,也不会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所以中午趟了一会,到了两点钟,他就出发去拉化肥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哪怕化学工厂是一个很大的厂了,接待江成的人还是一样主动孝敬两包烟。

  可让人奇怪的是,江成也没开口要什么东西,这边的人送了他八个装化肥的空袋子。袋子是不错,比麻袋用起来方便,白给的不要白不要。

  没了,休息,明天努力。

第107章 出发离开南京

  在南京化学工业工厂,江成装好化肥后就出来了,装了六吨化肥,堆积的挺高的。

  其实黄河JN150卡车总体车身长度跟解放车差不多,宽度也是一样的。就是车头高一点,发动机和一些汽车部件设计在了车头下方。

  能拉货多,完全是依靠大马力发动机,但牺牲了汽车的速度来达到载重比解放卡车多一倍的。

  不过牺不牺牲速度都没区别,就这年代的道路,哪怕黄河重卡只有六十码的时速,开到最大码的时候也少。

  真能开六十码,就不会出现二三百公里都需要开一天了。就算是能开到七十多码的解放车,也一样是如此。

  江成在没人的地方把货收起了一大半,然后开回了周家。

  晚饭又被老丈人拉着喝了两杯,让江成得多练练酒量。而丈母娘下午还特意买了几个铝饭盒回来,弄了梅干菜烧肉还有丝瓜毛豆炒鸡蛋都装在了饭盒里。

  至于早上放桌子上的家里钥匙,就是让江成留着的。以后南京这边周灵莹的家也就是江成的家了,路过的时候就直接回来。

  “江成,把衣服脱了,妈给你洗,晚上洗了明天早上就能干了。”

  “妈,不用这样麻烦了,我车上有很多换洗的衣服。回去都是让莹莹一下洗的,不急着穿的。”

  吃过晚饭后,刘晓芳见天色不早了,在这边洗澡比较麻烦,都是在厨房用大木盆洗的。小孩洗澡方便,用桶装一盆水放平顶上面去,晒半天就可以洗澡了。

  江成也不到这边洗澡,擦一遍身体就好了。但刘晓芳知道江成今天出了不少汗,想把他衣服给洗了。

  “让莹莹洗呀,对,这嫁人了,衣服就得让她洗。”刘晓芳听到江成这样回答,立刻附和的说道。

  “妈,我今天晚上要到车上睡,车上有一车化肥呢,晚上得看着点。”江成说道。

  江成要到车上睡,其实是不习惯跟别人一起睡。感觉不自在,岳父母今天是打算继续安排他跟周兴才睡一房间的。

  江成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跟小孩睡,但跟年龄稍微大的男性睡一起就觉得别扭。这毛病还有性别选择的,要是异性,陌生人都想抱着睡,都不会觉得不熟悉睡一起会不会尴尬。

  听到这样江成这样说,倒是没有阻拦。只是询问他明天几点出发,如果出发的早,他们好早点弄个早饭让江成吃了再走。

  而且因为知道江成明天早上要走,周东明还特意买了一挂鞭炮来,走的时候欢送一下,祝女婿一路平安。

  当然也有点显摆的意思,这不过年过节的点鞭炮,肯定会有很多人来询问什么原因。这一问,也就知道周家有一个开大汽车的司机姑爷。

  让大家也知道周家的女儿是去了昌城那边下乡没错,但日子一样过的好着呢,下乡都能找一个司机当男人。你们在那些能把闺女留在城里有工作的又如何,在城里有工作有本事的也找个司机嫁给我们看呀。

  因此江成在周家厨房简单的擦了身子,就去车上睡觉了。

  次日早上六点多吃过早饭,然后周家人都到楼下送江成出发。在江成启动汽车发动机坐到驾驶室跟岳父母还有二哥周兴才告别后,鞭炮响了,江成也出发了。

  江成是从南京往马鞍山方向行驶,然后通过芜湖再往宣城那边过去。

  马鞍山是皖省地界城市,也就是安徽。而安徽山区多,马鞍山能以山字命名的城市,山区很多,还有大山。

  后世有开车上高速的就知道,那边有很多隧道,都是从大山中开出来的。

  所以江成路过马鞍山地界的时候,在道路边看见很多动物的身影。鸟类很的多,而在树上还能看见松鼠。

  看的江成是心痒痒,这身体原主是当过兵的,哪怕是汽车兵也是一样要训练的。平时一样要进行列队训练,体能训练,偶尔也有射击训练。

  就跟部队里的炊事兵一样,不可能就光煮饭,都需要训练的。只不过是训练强度跟其他兵种不一样。

  所以江成是会打枪的,特别是步枪,打的不错。至于说手枪,打多了不好。

  用空间抓东西,江成已经玩腻了,主要是也没时间在运输的途中去抓那些山里跑的和天上飞的动物。

  江城决定到马鞍山城里的供销社去买把气枪,他倒是想买步枪,但供销社是没步枪卖的。

  在这个年代是有不少人有步枪,但绝对不是供销社购买的。步枪一般是武装部门才有的,在很多地方配给民兵。

  所以有步枪的人,一般都是民兵队的。

  而一些猎户都是自己改的土枪,猎户有步枪的,基本都是加入过民兵队的。

  离马鞍山还有城区还有几公里的时候,江成远远看见有穿军绿装的人了。应该是到了重要地段的军区附近,要检查车辆呢。

  吓的江成赶紧把空间里的化肥放后车厢上,他后车厢现在只装了两吨不到的化肥做样子而已。

  部队查车,主要是查有没有携带一些严禁品。但也会顺带对一下你运输的单子,六吨的货,你车上才这样点,那得找理由解释半天。

  通过检查,江成行驶了一段距离才把化肥收进了空间。

  不收不行,六吨的化肥其实在后车厢叠的挺高的。不放空间里得用绳子捆绑好才行,否则在颠簸的道路上很可能就会把化肥抖下去。

  到了马鞍山城区,江成随意打探了一个供销社就进去了。

  果然这个年代的枪支比较普遍,基本上有供销社就有强制买,上次在昌城朱岚上班的供销社也看见过。

  但那时候江成有空间,觉得抓东西不需要枪支,也没想着买。

  “同志,你要买什么。”供销社的售货员见江成盯着气枪摆放的地方看,知道他可能对枪感兴趣了,但也只是问要买什么,而不是买不买枪。

  “想要买一把枪,但我只打过步枪,对气枪不了解。”江成回答道。

  卖枪位置的售货员是男的,不管他会不会打枪,但这年代售货员有讲解产品的义务。因此跟江成说了一下气枪的好坏,还有现在供销社的一些枪支价格。

第108章 女‘疯子’

  便宜的枪有二十多块的,贵的有八九十上百块钱的。

  最后江成挑了一把八十多块钱的钱,对于这个年代来说真是奢侈的玩具,并且购买了不少子弹。

  “对了,同志问个问题,买枪不需要证明的嘛。”江成好奇的询问道,他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听说这个时代虽然枪很容易买到,但还是要开证明的。

  江成的问话把售货员给问住了,看着江成的眼神都有点意味深长。最后还是回答道:“对,是需要证明,你有证明嘛。”

  “没~,没有。”江成此时也有些尴尬了。

  “呵呵,那你还买嘛。”售货员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

  “这个~可以买嘛。”江成发出了灵魂的质问。

  售货员一般是不笑顾客的,除非忍不住。没笑出声,但憋着笑,身体在抖动。

  最后江成交了钱出了供销社,买到了他要的气枪和子弹。

  等江成上车回过味了,也忍不住笑了。

首节上一节43/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