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99节

  王木生半辈子呆在抱石轩学艺,没去过内地,对外面的事物并不知晓。当他听说玉器博物馆时,心里忽然敞开了一扇窗。

  “苏阳师弟,你这个想法好,回头我找人打听打听,把咱的招牌换一换,这博物馆听着就上档次,嘿嘿!”

  他们说着,一路来到了门店。

  临近傍晚了,店里还有一些人在漫无目的的看货,店里的伙计跟着解释,很热情。

  一个身穿白色化肥背心的男人走了进来,王木生有些眼熟,想起来这人经常在后院给他们送山货,叫李龙。

  他在柜台上看了看,拿出两个镯子用手扎了两下,感觉差不多,便问道:“阿达西,这镯子怎么卖嘛?”

  “这镯子是羊脂白,正经水料,一千五嘛!”

  男人笑笑,又掏出两个圈口小的。

  “这两个呢?”

  “这是碧玉戈壁料,都是三百。”

  “这两个,还有这个这个..我都要了!”

  男人咧着嘴,开始从钱包里掏钱。

  苏阳上前搭了句话,闻到他身上一股菌子味,满身腱子肉,应该是个跑山货的。

  从去年过了年开始,明显感觉日子过得宽松了,有不少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开始致富,这里地大物博,只要肯吃苦,赚钱的法子还不少。

  “阿达西,买给家里女人嘛?”

  “是嘛,我嫂子一个,我侄女也不能落下,另外还有我没过门的媳妇,她还是乡里的老师嘞,带这个羊脂白正好。”

  “不错嘛,阿达西幸福的很嘛。”

  李龙嘿嘿笑着,“还行嘛,今年生意好干,到年底家里也能翻盖个新瓦。”

  苏阳抽出几张报纸,将这几个镯子包起来,放进盒子里,递给他。

  临走时,王木生搭话:“对了,下次多给我们送点新鲜的菌子。”

  “好嘞!”

  人走后,两个人在店里喝了壶茶。

  伙计便把门关上,准备打烊了。

  店里有张简易的木板床,晚上也需要有人住在这里,以防万一有人零元购。

  苏阳跟王木生则回到后院睡觉去了。

  ....

  清晨时分。

  吃过早饭,苏阳来到中堂屋里,马学五穿戴整齐,看起来人也精神不少。手里提溜着两个木箱子,准备要走了。

  苏阳上前帮忙拎着,嘱咐道:“师傅,你可要早点回来啊。”

  “回来做什么?我准备去完雪区,再去一趟关东,给我师弟上个香,这里你跟木生料理着,我心里放心。”

  苏阳有些哭笑不得,这老头子也不怕自己砸了他的招牌。

  “师傅,我送你吧,骑我的摩托车,今天外面逢集,大车也不好过。”

  说着,苏阳把摩托车开了过来,将两个箱子绑在车尾,捆了两道。

  随后带着马学五穿过人群,前往火车站。

  “烤包子,热乎的烤包子!”

  “和田大枣,石头瓜,沙瓤甜!”

  “冰....棍儿,白糖的,奶油的!”

  一来到火车站,就听到各种吆喝声。

  如今的火车站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末期的特色,但市场经济的气息已经渗透进来。

  候车室顶上一杆孤零零的木质旗杆,顶着一面颜色不再鲜亮的红旗,站前的小广场没有硬化,就是一片踩实的沙土地面。

  坑洼里嵌着踩扁的烟头、废弃的旧车票、风干成纸片状的果皮核儿。

  几辆沾满泥浆的三蹦子趴在那里拉客。

  看着马学五消失在人群中,苏阳转身回头准备顺路回乔木村。

  没有两步,就发现身边好几个人观察着自己,那眼神冷不丁的,带着几分猥琐。火车站本身就是鱼龙混杂的地方,难不成想要打劫?

  “阿达西,好料子要不要?”

  一位身穿短款背心的维族汉子,提着一个皮包,当着苏阳的面敞开一条缝。

  好家伙,差点亮瞎眼。

  几块拳头大小、脂白光润的料子挤在包内,隔着缝隙都能感受到那触手般的水润质地,绝对是玉龙喀什河里的正经水料!

  这在玛丽艳淘上好几天也未必能撞上一块的宝贝,这小小的皮包里竟然塞了四五块,苏阳心脏不受控制地跳快了一拍。

  不感兴趣那是假的。

  “羊脂玉?”

  那人察言观色,看苏阳有些兴趣,忙说道:“河床上刨出来的正经水料,我看你是个懂行的,卖你一千咋样?”

  苏阳差点没笑出来。

  羊脂白卖一千,还真是个大漏啊!

  换句话说,他们还真把自己当冤种宰了,价值几千的料子卖一千,这便宜不占都说不过去了。

  说着,苏阳便想伸手掏出来看看。

  纯粹凭肉眼,苏阳确实难以立刻分辨真伪。

  眼前这几块玉石,温润的奶白底色,光滑的天然表皮,还有那些深邃自然的沟壑...跟正宗的和田羊脂玉简直别无二致。

  然而

  冰冷的系统提示早已响起。

  【鉴定结果:赝品】。

  这绝非普通的充胶打蜡,则是手法更高明的粉末压块法。

  那维族汉子见苏阳上钩,顺势把他引到火车站边上一个稍显僻静的角落。

  苏阳接过其中一块“白玉”。入手沉甸甸的,分量感十足。

  真家伙也就这么重了。

  这“石粉法”造假确实有讲究:

  它用的是真羊脂玉的边角料,精心研磨成细粉,再掺入特制的粘合剂。最关键的一步是将这些混合料放进大号高压釜,用热水长时间蒸煮。

  这是在模拟玉石在地底深处经历的高温高压水环境,强行让粉末结块,甚至能让其中的透闪石晶体重新生长出来。

  如此炮制出的所谓“玉石”,其外观、比重几乎与原矿无异。

  真的不能再真了。

  过于逼真,反倒成了最大破绽。

  结构过于均匀,晶体过于纯净,没有天然玉石的杂质和生长纹。

  自然界中压根就没有这么纯净的料子。

  那人见苏阳犹豫,以为是嫌贵,一咬牙,伸出粗糙的手指比了个“八”。

  “阿达西,八百块嘛!最低价了!好料子嘛,错过真没了!”

  苏阳点点头:“确实是好料子,不过....还是谢谢你,我暂时不需要。”

  苏阳转身要走。

  那维族汉子急了,小碎步紧追上来,横身一挡,拦在苏阳面前:

  “朋友!这可是天大的漏嘛!过了我这村,你上哪找这店去?”他眼珠一转,祭出杀手锏,“你要是不信,咱们有鉴定证书的嘛!正经机构出的!”

  鉴定证书?

  苏阳迟疑片刻,停下脚步。

  假料子配假证书,倒也算“配套齐全”,但这证书....能假到什么程度?他倒真起了几分好奇。

  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卷用橡皮筋捆着的证书,足有十几张厚。

  他熟练地用手指蘸了点唾沫,在纸堆里哗啦啦翻找片刻,精准地抽出一张,带着几分炫耀递到苏阳眼前。

  “喏!朋友你看!重量、品类写得清清楚楚,大红章鲜亮亮的,齐全得很嘛!”

  苏阳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目光一扫,整个人瞬间定住了。

  无巧不成书!

  那证书抬头赫然印着“乔木村鉴定机构”!

  有那么一刹那,苏阳几乎以为是自家村里的鉴定所看走了眼,给这赝品发了“身份证”。

  但定睛细看,破绽还挺多的,纸张的质地略显粗糙廉价,印刷的油墨模糊,公章上的字体也有差异.....

  这些瑕疵,糊弄外行或许足够,但在稍有经验的行家眼里,无异于明晃晃地写着“假货”二字。

  没想到现在骗子这么卷,连证书都敢伪造了。

  “阿达西,还真有证书嘛!”苏阳忽然笑了起来,搭着那人的膀子,说道:

  “哎呀,今天真是踩了狗屎运了,你这里还有多少羊脂玉嘛,我都要了嘛!”

  都要??

  那人也是愣了愣。

  那汉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豪气”砸懵了,愣在原地。平日里在火车站蹲守,一个月能开张一次就不错了。

  毕竟八百块一单,够他滋润好一阵子。

  他们这伙人专挑外地来的、看着有点钱又不太精明的“生面孔”下手,图的就是一个“快钱”和“安全”。

  人一走,上哪找去?

  此刻,他只觉得眼前金光闪闪这哪是冤种?分明是条送上门的大肥鱼啊!

  他脸上瞬间堆满狂喜,忙不迭地把提包完全敞开,恨不得把包底都翻给苏阳看:“朋友你看,都在这里了,五块,块块都是好料子,证书齐全,保真保真嘛!”

  苏阳探头瞥了一眼包里那几块“脂白无瑕”的石头,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够嘛,这点小意思哪够?我是做大生意的人,要的货量大得很!你有多少?有就全拿出来,没有嘛......那就算了,我再去别处问问。”

  他说完,作势就要转身,

  他料定那人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大肥羊。

  那维族汉子果然急了,一把拉住苏阳的胳膊肘:“阿达西,好东西还有的嘛,只不过嘛....”

  他搓着手,压低声音,左右瞄了一眼。

首节上一节299/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