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点点头,说道:“《你的名字》同档期的电影,只有一部有这样的动机虽然现在并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指向他们。”
韩三爷又问道:“你准备怎么办?”
张潮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我以为这句话,会是我问您的。”
韩三爷神情不变地道:“如果这次盗版让《你的名字》遭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失的话,不用你问,我自然会出面解决。但现在么……至少不是那么着急了。
等电影下映了再说。他们都不会认这个账。他们又不是帮派分子,做事连遮掩一下都不会。这点证据,查不到他们头上去的。”
张潮心想还真是个老狐狸。这次《你的名字》是以分账片的形式引进,票房预期被大大抬高以后,中影能得到的实际利益也超过了预期。
韩三爷是个电影人,也是个生意人。既然已经化险为夷了,那么和同行开战这种事,也就要慎重考虑了。
不过张潮当然不会因此放弃,而是反问了一句道:“我想知道,您说的‘出面解决’,包括哪些措施?”
韩三爷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张潮的问题。作为中影集团实际上的掌控者,他自然有很多方式。
但是这些手段,何必与张潮这么个小毛孩说呢?
张潮叹了口气,站起身道:“您有您的顾虑,我有我的坚持。既然您觉得他们干着‘吃饭砸锅’的事,还能全身而退,那我只能自己试试看,能让他们疼到什么程度了。”
韩三爷神情一滞,没有想到张潮会这么决绝。当然这也和他不是文学圈的人有关,要是白晔在他身旁,一定会冲着他耳朵喊:“答应他!答应他!答应他!”
不过张潮的态度也确实引起了他的重视,他连忙叫住张潮,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要不然这样,我们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就着现有的证据,严厉谴责一下盗版行为。
我们在保护版权方面一直和香港的相关部门有合作,我可以通过关系,让他们敲打一下那个谁,‘上海仔’是吧?”
张潮听到他这么说,才勉强点点头同意。但是内心里,另一个计划也开始成型……
第249章 用文艺范儿逼死文艺范儿
(上一章提示我被审核修改了,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改了哪儿,最后发现是把我原标题删除了……)
华宜的王仲军、王仲磊两兄弟最近可以说是活活烦死了。他们每一次针对张潮的举动,最后仿佛都变成勒紧自己脖颈的一条绳子。
现在这种绳子已经有3根之多。
第一根绳子,是现在还在看守所里羁押,不时被提溜出来交代问题的胡三。虽然胡三很光棍,至今还不肯交代,但是随着他其他问题被越挖越多、越挖越深,恐怕把中间人撂了是迟早的事。
王仲磊和胡三之间隔了两三层,但警方一旦认真起来,这两三层防线也是和纸糊的一样。恐怕最终还是要靠大院里的关系来“铲事儿”。
第二根绳子,就是中影集团和“潮汐文化”在媒体舆论上掀起的“反不正当竞争”风潮。
《你的名字》上映前1个多星期,中影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韩三爷亲自主持,张潮则是主要的发言者。
张潮坐在桌子后面,手里举着一叠文件,痛心疾首地道:“根据《你的名字》日本发行方角川书店在警方处得到的消息显示,这次影片内容大规模泄露,是一次有预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通过香港的帮派分子进行……”
韩三爷也在发布会结尾郑重地道:“我们呼吁所有影片在市场机制下充分竞争,但不要搞一些偷鸡摸狗、损人利己的手段。我们会和香港、日本的版权保护组织积极合作,严厉打击‘未映先漏’‘才映就漏’的犯罪行为……”
王仲军知道韩三爷现在还没有找二人和杨老板的麻烦,主要是因为《Baby计划》在中影控股和参股的各条院线算是重头戏,等过了国庆档,他肯定是要有所行动的。
发布会开完没一会儿,自己的手机就被无数个媒体打爆了,大概都是询问发布会上说的那家“不正当竞争”公司,是不是华宜?
王仲军干脆把手机一关,又交代秘书媒体的电话一律不许转接进办公室,才消停了下来。
第三根绳子,正是来自《Baby计划》的票房压力。
《Baby计划》的总投资额是1.3亿港币,从票房角度,差不多要3.5到4亿港元才能保本,只凭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票房肯定要亏成马。
因为这是程龙大哥的电影,所以有资格“全球上映”,除了中国地区外,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也有望取得好成绩。
而内地票房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预计至少将占到总票房的60%以上。华宜即使只是第二大投资方,也砸了超过3000万,并且还要负责内地宣发。
华宜一直比较迷信香港导演和明星,一方面是港台娱乐在内地还颇有号召力;另一个方面,也能展现华宜的“国际视野”,算是上市题材之一。
从2004年的《功夫》《天下无盗》,再到2005年的《情巅大圣》,华宜对港星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Baby计划》的问题不是会不会输给《你的名字》在2006年这个时间点,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而是会被《你的名字》分流走多少票房。
所以为了保住《Baby计划》的票房,王仲军提议的“提档上映”并不是一句沮丧之后的戏言,而是实打实的商业计划。
眼见得中影和张潮的新闻发布会后,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要用强有力的宣发行动避免相关舆论进一步发酵,让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Baby计划》电影本身上来。
想定之后,王仲军就拨通了香港方面的电话,把大概的情况介绍一番后,有又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保住我们电影的内地票房。”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他的想法,不过还是道:“什么办法?”
王仲军道:“就是我之前和您提的,把《Baby计划》提前上映!先把观众口袋的买票钱抢一波!”
对方再追问道:“提前?提前到什么时间?现在还来得及吗?大陆开始放国庆假了,大家才会出来消费吧?提前上映,真的有用吗?”
面对连珠炮的提问,王仲军耐心地一条条分析道:“我们不需要提前太多,只要提前2-3天就可以了,比如9月28日。我们分析过,《Baby计划》的目标人群是青少年、合家欢,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是时间。
他们口袋里的钱,一般只够看1到2场电影。我们可以适当降低票价,并且和影院协调好排片时间,完全可以提前把一一大部分观众留给《你的名字》的预算提前给‘透支’掉。
《Baby计划》有大哥、有古仔、有高媛媛,还有阿sa,全都是现在大学生喜欢的明星,而且影片质量也很高。提前上映、配合宣传,肯定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在假期持续发酵,让票房持续走高。
关键是,我们这招《你的名字》学不来。毕竟在影片体量和票房预期上,无论《你的名字》现在被炒得多厉害,也和《Baby计划》不是一个级别。我们临时提档院线能配合,他们可就不一定了!”
电话那头的人,静静听着王仲军唠完了这套嗑,心中一阵冷笑。一方面,他认可王仲军所说的理由,有相当部分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这是王仲军为了自保的赌博之举。
于是进一步问道:“王老板,你说得很漂亮。但我们香港人呢,讲实际。影片在距离上映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强行提档,影院那边恐怕意见会很大,你摆得平吗?所以我需要一点保证,来证明你的诚意和能力……”
王仲军深吸一口气,良久,才下定了决心,道:“内地的票房方面,我们可以再让渡……”
挂了电话,王仲军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气。王仲磊早早被他打发走了,现在他看见这个弟弟就心烦。要不是王仲磊霸道惯了的性格,也不会惹出这么麻烦的事来。
本质上他和弟弟是一类人,只是他更“职业”,更懂得隐忍。但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对付张潮这件事上屡屡进退失据,导致今天的被动局面。
王仲军也在反思,是不是因为他们兄弟二人从拍广告到拍电影,一路走来都顺遂无比,就觉得90年代的那些“小动作”,也能用在今天、用在张潮身上。
在今年以前,王仲军兄弟总觉得属于自己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连年拿下国内票房冠军,拉拢了业界内最多的大腕,打通了文学到电影的通路,只要几年后顺利上市,那么华宜一定是内地电影圈无可争议的王者。
而不是现在记者们捧的“无冕之王”。
想不到,自己的时代还没有来,就好像要结束了。要是三根绳子被一起勒紧……
王仲军连忙收住联想,现在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娱乐圈比的无非就是人脉和钱脉,只要《Baby计划》和11月份的《墨攻》能大卖,那么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包括韩三爷在内人都会出面让张潮接受自己的讲和。
毕竟整个大陆,哪怕算上香港,能成功运作“亿”级别影视项目的影视公司和导演,屈指可数,多少人是靠着大片过日子兼发财的。只要能继续“创造财富”,就不怕前面捅了多大的窟窿。
既然提前上映,那就必须要想到合适的宣传点。斟酌再三,王仲军把和张潮有过较多接触的伊哲给叫了过来,还有华宜负责宣发的几个高层。伊哲是老制片了,对影片宣发这套也很熟悉,听完老板的诉求,想了半天才开口道:
“张潮的作品能吸引青少年,很大一个原因是其中的文艺范儿,能满足青年男女对青春、对爱情、对异性……的美好想象。要想从《你的名字》的观众里‘切’一块出来吃掉,那就得从这方面入手。
但是我怎么想,也想不到大哥的电影能有什么文艺范儿的宣传点……”
王仲军闻言一捶桌子道:“我不管,现在是9月22日。我们在9月24日前就要宣布提档,你让宣发部分加班加点,找到你说的文艺范儿宣传点,24、25就大规模上线,同时更新院线那边的物料。
我知道时间紧迫,但是这次是我们华宜的生死关头,绝对不容有失!所以不计成本也要争分夺秒把海报、宣传语和媒体通稿给做出来!”
伊哲等人看王仲军都红了眼,知道赌性一向很重的老板这是上头了,也就不再劝住,开始按照他的指示行动了起来。
很快,经过1天的加班加点,《Baby计划》文艺版宣传品终于草草上线。既然是文艺版,那么重点自然不能放在大哥的身手上了,而是古仔和高媛媛的颜值。
整部电影的基调,增加了“救赎灵魂”的主题在其中,强调了高媛媛饰演的Melody,怎么通过自己的温柔、善良和爱心,感化了原本好赌、贪财的主角“人字拖”。
影片的宣传slogan,也变成了“9月28日,和大哥一起救baby,和媛媛一起救良心。”
也是难为了华宜的宣发工作人员,能在大哥这么硬核的纯商业动作喜剧里抠出这么一个宣传点,虽然非常勉强,但是在金钱开路的媒体通稿配合下,一时间风头终于盖过了《你的名字》。
尤其是华宜宣布了提档期间最新的购票优惠政策,如果是情侣购票,可以8折优惠;如果是家庭购票,可以7折优惠,等于是两个大人可以免费带个小孩儿入场。
这在购票APP和票补大战出现之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打折力度了。
王仲军眼见着自己的各项命令都被属下执行得不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自己这一次总算是赌对了。
《Baby计划》算是本年度难得的佳片,大哥在电影当中不仅延续了自己精彩的动作戏码,并且突破了之前的形象限制,出演了一个烂赌鬼。
古仔和高媛媛,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最令所有内部看过试映的观众惊喜的是出现“小baby”的婴儿演员,不仅可爱活泼,而且和其他演员配合也算天衣无缝,没有人会看完电影以后不爱上这个小鬼。
电影档期的争夺就是这么残酷,在影厅数量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每个档期的票房总容量不会有特别剧烈的增减,这也就意味着别人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
如果大片同档期相撞,能双赢的情况很少,一般都是你死我活。《你的名字》本来不能算是《Baby计划》的对手,但是生生被自己这么一操作,变成了劲敌。
想到这里,王仲军只想抽自己和弟弟两个大嘴巴子。好在自己冒险提档,改变宣传策略,总算抢回了先手。根据各地反馈的消息,《Baby计划》的网络搜索量、影厅咨询量和票务预售,都有明显提升。
当然,提档上映也不是全面提档,只要在中心城市的重要院线选一些影厅就好了。反正这几天的电影基本都是炮灰,华宜自己的《夜宴》现在每天也就几十万的票房,已经进入下映倒计时了。
想到《夜宴》,王仲军胸口就堵得慌……
但是很快,让他更胸口更堵的消息就传来了
就在《Baby计划》正式上映前1天,中影和“潮汐文化”突然宣布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影活动,叫做:
「明年,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
活动内容很简单凡是购买了《你的名字》电影票的情侣,可以领到一张特别的“情侣票根”,在上面分别签下双方的名字。
等到明年的10月份,《你的名字》将举行重映,重映版将增加在这个版本的成片中,被剪掉的镜头;还增加了一个被否决的结局……
到时候还没有分手的情侣,可以凭借“情侣票根”,免费入场再次观影。
消息一出,当天就在全国的青少年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大量的讨论。用“情侣票根”的形式,考验两个人的爱情,简直不要太文艺、太浪漫。
想到两人在一起看完《你的名字》一年后,还能一同拿着“情侣票根”,来到影院,重温当时的温柔和缱绻,不少女生心都要化了。
于是几个口号很快就流行起来:
「爱她,就和她一起看电影;一直爱她,就和她看《你的名字》」
「看电影,看的是一种心情;看《你的名字》,看的是一种爱情。」
「今年一起看《你的名字》,明年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
「看其他电影,凭的是兴趣;看《你的名字》,则要有勇气」
「以前表白,用的是玫瑰花;今年表白,用的是《你的名字》电影票。」
……
王仲军看到伊哲送来的这些资料,眼前一黑,差点不省人事……
第250章 华宜最后的夜晚
2006年9月28日,由英煌、华宜两大电影公司制作发行的动作喜剧大片《Baby计划》在燕京举办了盛大的首映典礼。
首映礼现场最耀眼的,当然是由程龙大哥领衔的主演团队。在这时候,程龙大哥还没有老态毕显,古仔还不需要拉皮打针,高媛媛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就连在家看电视的张潮,见到新闻里几人充满活力的面庞,也不由得恍惚了一下。从新闻里看,《Baby计划》的首映无疑是成功的。
无论是到场的媒体数量,还是影院外人山人海的观众,都证明了大哥宝刀未老,依旧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数据果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提档上映、文艺宣传和打折票的三重刺激下,《Baby计划》在上映后的三天内,就席卷了2700万票房。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在国庆档《Baby计划》完全可以冲击亿元票房!
《Baby计划》又是全球同步发行的电影,在香港、台湾的票房也相当不错,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华语影片。此外还有韩国、日本、菲律宾……
英煌公司派来大陆的代表是杨老板儿子的奇龙,他和王仲军看着一片飘红的票房数据,终于松了一口气。
已经来到燕京的奇龙,在王仲军招待他的私人晚宴上,大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夸奖道:“我爹地说他在内地的电影人里呢,最欣赏的就是王总。
年轻、有胆有识,今后我们英煌旗下的艺人要北上,一定先找华宜合作!”
王仲军满脸带笑,心里早就骂开了。杨老板趁人之危,几乎拿走了《Baby计划》里华宜所有的预期利润,也就是这部电影哪怕拿到了1.5亿甚至更高的全球票房,华宜也就是保个本。
但是场面上,他还是要用近乎夸张的语气回应杨老板对他的恭维:“如果不是杨先生牵线搭桥,我们也没有机会和程龙大哥这样的国际巨星合作。
英煌已经是国际级的电影公司,我们华宜还要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