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龙虽然还在和王仲军应酬,但是眼睛已经忍不住往酒桌上的莺莺燕燕身上瞟了。王仲磊心领神会,马上就起身把他迎进了坐席,并且安排了双冰在侧。
奇龙虽然没有太失态,但还是笑意盈盈地举起了酒杯:“我相信,今晚过后,华宜就将走进新的境界。将来的世界影坛,一定有二位的一席之地!”
众人轰然响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面对《Baby计划》咄咄逼人的攻势,《你的名字》并没有显露出慌乱来,而是稳扎稳打。
在9月29日,由索尼克公司出品的动画片《丛林大反攻》,突然宣布因为“技术原因”,退出国庆档,将另外择期上映。
原因很简单,《Baby计划》来势汹汹不说,同为动画片的《你的名字》无论在媒体声量、宣发还是票房预售上,完全压倒了《丛林大反攻》。
还有处于上映末期《夜宴》,也要垂死病中惊坐起一下,抢下了不少排片。
同一个档期同一类型影片,肯定只能活一个,与其留在国庆档等死,不如另外找个时间抢救。这几年好莱坞3D动画产量井喷,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更愿意尝试新口味。
作为投资8000万美金的动画大片,《丛林大反攻》留下的排片空档,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次在中影的组织协调下,几大院线非常默契地把绝大部分的排片,都给了《你的名字》。
这样一来,《你的名字》从排片量上,开始接近《Baby计划》,远远甩开了《夜宴》和其他炮灰电影。
10月1日,《你的名字》在全国影院正式上线!
在没有网络售票和自动售票机的年代,除了一二线城市的部分现代化影院有开放式售票处以外,大部分的传统电影院,仍然延续了在格栅小铁窗的“耗子洞”里一手交钱一手拿票的形式。(影院大规模现代化好像是《阿凡达》之后的事了?)
晓琪就是一个生活在东北小城市的普通女孩。今天一大早,她就带着男朋友来看《你的名字》,除了要买连座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兑换那张“情侣票根”。
男朋友说,等到明年他考上本地编了,就拿着“情侣票根”,和她再来看一次《你的名字》。那时候,他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想到这里,晓琪的心脏就砰砰跳。就是预售票名额有限,她前两天来怎么也没有抢到,只能今天早上排队买现场票了。
可刚来到电影院前面的小广场,她就惊呆了只见售票窗口前长长的一条人龙,延伸到广场尽头,在马路边上又弯了两道弯,才是队伍的尾巴。
晓琪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哪部电影排队能排成这样。
定睛一看,几乎都是和他们一样的青年男女,很多也是情侣手拉着手一起排队。晓琪看傻眼了,看这架势,今天不一定能买上情侣票。
这时候队伍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不少排在半截的人匆匆忙忙脱离队列,奔向另一个窗口。
晓琪连忙拉着男朋友跑向新队列,这才发现电影院竟然破天荒地把另一个售票的“耗子洞”给打开了,上面还挂着一个指示牌:
《你的名字》售票专窗!
晓琪看得都迷糊了。这些电影院是公家的,平时都只开一个售票窗口,第二个从小到大都没见开过。
等轮到她和男朋友了,还没等开口要哪一场的,售票员就道:“1号、2号前排和中间的位置都没有了,你要么买后排的,要么买后天的。”
说完还小声嘟囔着抱怨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就喜欢赶个时髦……”
晓琪又傻眼了,她没有想到《你的名字》竟然这么火。自己已经做好规划,看完电影就和男朋友出去旅游的……
思量再三,晓琪还是买了当天晚上7点后排靠边的两个座位。虽然不能在最佳位置光影,但是想到“情侣票根”的作用,还是不住地安慰自己:
明年,明年再来挑个好座位!
类似的情形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影院售票处。国庆假期有七天,但大家的主流消费还是出游,尤其是情侣。
观影的日程安排,基本都挤在头两天或者后两天,所以《你的名字》在上线后头三天,票房就十分炸裂
2900万!其中前两天票房都超过了1100万!
现在全国院线没有 APP进行联网统计,排片和票房的动态变化并不能第一时间汇总,所以即使中影和“潮汐文化”也没有精确的数据,但是根据部分大城市影院抽样数据
在这三天,《你的名字》应该凭借近乎满场的超高上座率,压倒了《Baby计划》。后者在国庆头三天的票房对比之前的三天,近乎腰斩。
还在燕京、上海、广州、深圳跑路演的《Baby计划》主创团队,和在燕京“督战”的王仲军,看数据简直麻了。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Baby计划》的内地票房别说破亿了,能破6000万都悬。
观众和影评人对两部电影的评价,也趋于两极分化。
对《你的名字》,观众:
【《你的名字》好好看!】
【画面好美!美到想哭!】
【幸好没有看盗版,这种电影还是要在大银幕上看】
【动画片怎么做到这么唯美的!】
【好想再看一次……不行,我要留到明年和他一起看!】
【中国动画已经这么美了,国产动画什么时候也能这么美?】
【龙和汐,呜呜呜,我的青春!】
【龙和汐最后到底认出对方了吗?还只是似曾相似?】
【在明年重映版的新结局里,是不是会揭晓?】
【好期待啊!一年时间,好漫长,啊啊啊啊啊……等不了了!】
【我是被我女朋友逼着一起看的,本来觉得会很煎熬,没想到意外的好看。】
【可恶,你竟然有女朋友!】
【我一个人去看的,特地买了两张票,现在上面只签了我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我要拿着这张票根,对女生表白,问她愿不愿意和我看明年的那场!愿意也不用说出口,只要签上名字就好了!】
【卧槽,牛逼啊,兄弟,这你也能想到!】
【卧槽,绝了,我也去试试!】
【成功了,我就给你磕一个!】
【还是我们虎扑的 JRS有才!】
各个论坛上,随便一条《你的名字》的影评下面,留言至少有上百条。像“时光网”,甚至为《你的名字》开辟了一个讨论专区。
尤其是用“情侣票根”表白的奇思妙想被提出来以后,引来一堆跟风的单身狗,这效果完全出乎张潮意料之外。
这部分人的观影预算本来应该属于《Baby计划》,结果被截胡了一大波。
只能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对《Baby计划》,观众:
【程龙大哥宝刀未老!】
【古仔好帅,媛媛好美,小 Baby好可爱!】
【好怀念啊,大哥又拍动作喜剧了。】
没了。
在网络上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浪花。
但是在影评人那里就不同了,《你的名字》只能在报纸杂志的边边角角出现,《Baby计划》则在主版面获得了大量的盛赞:
【程龙大哥证明了在动作喜剧这个领域,他就是那个无可匹敌的王者!】
【《Baby计划》是程龙大哥从影以来,剧本最优秀的电影。细腻的人物刻画、自然的变化过渡与精彩的动作戏配合得天衣无缝。】
【如果在这个国庆只能选择一部电影,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Baby计划》。】
【好莱坞不是程龙大哥的极限,还是中国观众最懂他,也最心疼他!】
不过所有影评人似乎都回避了将《你的名字》和《Baby计划》进行直接对比,无论华宜的宣发怎么苦口婆心,也没有人打破这个默契。
于是奇妙的一幕出现了,“观众热评”和“影评人热评”泾渭分明,各说各的。不少影评人还沉浸在纸媒时代的权威惯性当中,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天都变了。
肯定是这届观众不行!
10月3日,就在《你的名字》的票房终于稍显疲态,但是张潮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却再次刺激了年轻人敏感的神经
“张潮同学,这次《你的名字》的观众中有很多情侣,明年要请他们免费观影,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为什么会想出这样一个宣发政策呢?是因为你不相信《你的名字》票房会这么高吗?”
张潮的回答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我不相信的是爱情!”
一言既出,群情激奋,无数纯爱战士暴怒之下买情侣票,甚至都不入场观影,只在检票处换了“情侣票根”扭头就走。
大家打出的口号是:
“见证爱情,打倒张潮!”
“今年你买票进场,明年他国庆破产!”
“票在手,杀张狗!”
……
看电影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从众行为,大家都看了、你没看,有时连社交都会被排挤在外。《你的名字》的话题性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社交话题需求,因此一再破圈。
从最初的“情怀型动画”,到后来的“技术型动画”,再到现在的“社交型动画”,《你的名字》接连跃上了传播学的三个台阶。
所以《你的名字》票房只疲软了一天,马上又雄起了,再次和《Baby计划》杀得难解难分。程龙喜剧毕竟有固定的观众群,很多人对动画片也并不感冒。
但是对于英煌和华宜来说,形势就非常不乐观了。
根据最新的票房测算,《Baby计划》最终票房会落在6000万元左右,而《你的名字》则会达到5000-5500万元左右。冠军仍然是《Baby计划》的,但无论是杨老板还是王仲军,都笑不出来。
而张潮就完全可以笑着对他们说:“冠军给你,钱我就拿走了。”
很多人以为《你的名字》推出“情侣票根”,会导致明年重映的时候大出血。而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影和“潮汐文化”这次其实省了大钱。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成熟,宣发占影片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Baby计划》在报纸、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在门户主页上的每一次亮相、在论坛里的每一次讨论,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烧出来的。
《你的名字》自带话题和流量,满网络都是看过的观众以及凑热闹的看客在自来水、在玩梗,无形中省下了巨额的宣发费用。
“情侣”观众的比例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概只占总票房的15%20%,也就是1000多万元。而等到明年来兑现这张票根的能有多少?
乐观估计都到不了60%。并不是情侣们都分手了,而是一年时间变数太多,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让两人在那个时间段凑不到一块,尤其是大三、大四的情侣们。
并且到了明年,乌泱泱的情侣带着“情侣票根”来看电影,不就又成了重映版的免费宣传了吗?一鸡两吃,实际上省钱省到家了!
这就是张潮并不害怕“大出血”的原因他笃定网络上喊“票在手,杀张狗”的只是声音大而已,观影的主流还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也是比别人多了20年混迹网络经验的优势。张潮见过太多“补上欠XXX的一张票”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票房扑街的例子了。
10月7日晚上,票房破了4500万的《你的名字》正式举行了庆功晚宴。除了“潮汐文化”的工作人员和特地来助阵的新海城以外,中影的韩三爷罕见地出席了晚宴。
但是眼尖的记者立马发现了不对劲张潮去哪儿了?
作为晚宴的绝对主角,用一系列骚操作直接带飞《你的名字》票房的原著作者、投资人,张潮并没有出现在晚宴现场。
甚至连一个庆功视频或者寄语都没有在现场发布,就这么凭空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有记者立马给张潮拨去了电话,却发现只有一阵忙音。
就连来现场的韩三爷都好奇张潮怎么没来。但是在现场负责组织的马伯慵只是支支吾吾地解释道:“张潮最近累倒了……”
大家“哦”了一声表示理解。毕竟这三四个月他的工作内容近乎全程曝光在聚光灯下,全是烧脑的活儿,强度简直大到可怕,现在顶不住也正常。
韩三爷还特地关心了一句:“我认识一个燕京的中医,调养身体特别好,小马你把联系方式记一下……”
票房破5000万的《Baby计划》同样举行了庆功宴,毕竟这行讲究一个“输人不输阵、倒驴不倒架”,何况票房还赢了1000万呢。
只是现场怎么看都有些凄凉,无论是王仲军、王仲磊兄弟俩,还是英煌的代表杨奇龙,笑起来都特别勉强。
程龙大哥倒还是笑呵呵地与到场的明星、记者们打着招呼,脸上看不出丝毫阴影。从影30多年的老将,看多了票房浮沉,这点还是看得开的。
晚宴结束后,王家兄弟没有回家,而是回到了位于朝阳的世纪大厦的办公室,各自倒了一杯酒,站在窗户前,看着燕京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