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195节

  所以查克洛瑞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是昆瑙内亚接到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自然十分感激张潮,所以FOX高层方面只是“稍微暗示”,他自己就坐飞机连夜赶来力挺了。

  只见他在发言台上义正辞严地道:“张潮先生不仅提议在剧集中设计一个印度裔角色,而且我与他的交流也十分愉快。

  他没有歧视任何人,任何种族,他是我们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The Big Bang Theory》,它将在今年的9月与大家见面。

  这是一部充满了欢乐的喜剧,有着独一无二的幽默感……”

  大卫米勒:“……”张潮这是拿出版社的资源,给电视剧做广告是吗?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这场特殊的发布会落下了帷幕。

  除了个别记者,几乎所有人都“满载而归”张潮虽然不是那种典型意义上的“外国作家”,并没有因为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就格外谨慎,或者格外激动;

  但是他提供了足够的新闻价值!

  对于记者来讲,这比那些浮夸的吹捧,或者沉闷的谦卑要好多了。毕竟他们的收入是按照发表的“词数”来计算的。

  等到记者都走了,张潮才长长呼出一口气,像瘪掉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大卫米勒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潮之前一直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实际上一点都没有松懈。

  从要求出版社必须请来《美国印度人报》记者,到FOX记者的配合,再到昆瑙内亚的到来,以及整个流程那种强烈的“设计感”,都说明张潮内心对这件事的重视。

  现在不仅圆满解决,甚至还给即将发布的新书、即将播放的新剧集强势打了一波广告,这样的结果简直完美。

  但张潮在其中付出的心血也是肉眼可见地。

  单单因为要用英语进行问答,张潮在到达芝加哥前,就和许蕊雅等人高强度进行了练习。

  不过张潮也只瘫坐了一小会儿,就站起身来,先和昆瑙内亚握了手,感谢他的帮助;然后对大卫米勒严肃地说道:“我对Simon&Schuster在这次危机公关中的表现十分不满意。”

  一句话就把大卫米勒说得寒毛都竖起来了。他当然知道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高层这次的方式有点敷衍了,尤其选择了对“种族歧视”指控的退让,实际是“牺牲”张潮的名誉,来保全出版社的名誉。

  毕竟Simon&Schuster出版社作为全美五大出版社之一,麾下囊括了斯蒂芬金、泰勒詹金斯里德、科琳胡佛等知名畅销书作家。

  张潮的《大医》虽然卖的不错,但在高层心目中的优先级始终不如这些美国本土作家。

  之前动用公司的法律资源帮助张潮制裁方老师,是因为那时“中国人内讧”,美国读者不关心,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这次涉及到敏感的种族歧视议题,高层心目当中到底把张潮摆在哪个位置就昭然若揭了。

  大卫米勒急了,连忙道:“张,我以人格保证,下一本书,会为你争取到最好的签约条件……”

  张潮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道:“我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吧。”

  这时正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半,他们前往纽约要换乘的「湖滨特快号」是一趟夜间车次,晚上9点半才发车,检票上车怎么也要9点以后了。

  中间这5个多小时,大卫米勒本来是安排大家把行李寄存在车站,然后在芝加哥市区逛一逛。

  毕竟这是北美五大湖区的核心地带,美国第三大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更是伟大的公牛队与迈克尔乔丹的主场所在地。

  大卫米勒知道张潮是个篮球迷,所以计划当中有一项就是去联合中心球馆参观公牛队的队史陈列室,以及购买乔丹的签名球衣。

  张潮听说的时候可是兴致勃勃的,现在却表示要休息,不满的态度溢于言表……

  但现在张潮可占着理,大卫米勒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郁闷地打电话定了一个离车站最近的星级酒店。

  不过他还寄希望于两个女士:“你们要不要去「华丽一英里」走一走?那里有很多商店……”「华丽一英里」指的是芝加哥的北密歇根大道,是最为热闹繁华的一段商业街道,有许多的名品商店、豪华酒店和历史建筑。

  谁知道许蕊雅和苏珊也摇摇头道:“我们也累了,也帮我们两个订一个房间吧。”

  大卫米勒:“……”他现在只觉得自己距离失去张潮这个作者,只有一英寸了……

  ……

  张潮一方面是表达不满,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累了,窝在酒店的大床上一睡就到了晚上8点,连饭都没吃,直到有人敲他的房门,催促他起床才清醒过来。

  匆匆收拾一下行李,匆匆吃了一个三明治充饥,又匆匆赶往车站,匆匆检票上车。

  这趟列车的包厢比「加州和风号」还要豪华些,毕竟是专门跑纽约的班次。但是这一次却没有了在旧金山登车时其乐融融、一路欢笑的气氛。

  无论是张潮,还是许蕊雅,或者是苏珊,都显得严肃,说话很少,大部分时候都在忙工作

  张潮看许蕊雅翻译的《失落遗传之人》;许蕊雅在翻译新的章节;苏珊在整理采访笔记。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今晚播出的全美电视节目里,关于张潮的报道已经引爆了舆论。

  其中FOX电视台的标题最为夸张Zhang Chao:The Hero!

第306章 “ME TOO”运动先驱!

  “张潮,是一个英雄!”FOX电视台《特别报道》当家主持人布雷特拜尔一开口就定调了:“他在面对‘种族歧视’的严重指控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冷静和智慧。”(今年就是他把哈里斯问崩溃的)

  “他明确表达了“使用母语写作”的理念,强调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选择母语进行创作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这一立场不仅捍卫了非英语母语者在文学创作中的权利,也推动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伟大的美利坚是一个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每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时候电视台的嘉宾劳拉英格拉汉姆也开始帮腔道:“在面对“种族歧视”指控时,张潮并未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揭示了媒体报道中的偏见与误解。他通过理性的辩论,强调了种族平等的重要性,并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优越感。

  这种勇于直面种族议题的态度,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尊重,也为推动社会的种族包容性进步树立了榜样。”

  布雷特拜尔道:“是的,我们的政治人物或者明星在面临类似的指控时,永远只会否认和道歉。其实这很矛盾如果你没做错,为什么还要道歉?

  如果你做错了,为什么要否认?既否认又道歉,太讽刺、也太‘黑色幽默’了!”

  劳拉英格拉汉姆则道:“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和新闻伦理出问题了!人们已经不再重视真相,而为了耸动耳目而播报。我们的新闻业完蛋了!

  那些跟风的媒体,你们为什么不反思?”

  布雷特拜尔道:“这次去芝加哥联合车站采访张潮的媒体里,几乎都‘不怀好意’。但是张潮用他的智慧,用他的逻辑打败了这些闻着血腥味而来的‘鲨鱼’。

  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他孤身奋战,从不畏惧!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英格拉汉姆笑着道:“不全是这样,他不是邀请了昆瑙内亚?这位天才演员即将在最新的剧集里饰演一个印度裔科学家的常驻角色。

  而这个角色,正是在张潮的提议下设计出来的。张潮通过实际行动,打破了文化隔阂,倡导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这远比那些整天把‘种族平等’挂在嘴边的人士,更加‘平等’!如果他真的是一个‘种族主义者’,那他应该提议设置一个华人角色才对。

  华人科学家,这在美国的大学里不是很常见吗?”

  布雷特拜尔见气氛成熟,适时抛出了今天的核心议题:“所以,今天,在美国,有多少人像张潮这样,因为无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被戴上了‘种族主义者’的标签?”

  英格拉汉姆面色也凝重、严肃起来,说道:“我就曾经有这样的经验真是不堪回首。虽然我们很快取得了彼此的谅解,也从来没有被报道过,未对我的名誉造成伤害,但确实让我痛苦了很久。

  我想,这绝不是张潮一个人,或者少数美国人的经验。。”

  布雷特拜尔则道:“Me Too(我也是)!试想一个中国人都差点成为‘种族主义者’,那一个白人,一个友善的、从小在多种族街区长大的白人,有很多黑人、印第安人和亚洲人朋友……

  他同样可能被戴上这样的标签。”

  英格拉汉姆补充道:“我们的社会中,充满了这样、那样的种族禁忌,即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无法完全做到回避。

  这是一种可悲的现实就像张潮说的,为什么在提到有些‘词汇’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在贬低其中某一方呢?即使这个词汇在词典上是‘中性’的。”

  布雷特拜尔转头面向镜头,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道:“请问你们有这样的经验吗?如果有,请大胆地反驳,摘下这样的标签!

  向张潮这个中国小伙子学习吧,他是个真正的英雄,他戳破了我们社会的假象、毒瘤!

  这里是布雷特拜尔为你带来的《特别报道》,我们来看下一则新闻……”

  FOX电视台的新闻播出以后,当天晚上,就在全美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有许多人把这段新闻截取下来,放在了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

  面对布雷特拜尔的「最后一问」,最多的留言就是:“Me Too!”

  口号比所有标语都更具有煽动性,就在张潮一行人在「湖滨特快号」上安睡的时候,“Me Too!”已开始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

  这和当时美国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社会氛围整体开始右转,以往流行的“种族歧视”指控逐渐开始被传统美国人所厌恶。没有人喜欢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被认为是个种族主义者。

  张潮对“种族歧视”指控的反击,无疑为这种思潮打开了一个宣泄的口子他本人就是个完美的切入点,中国人,或者说亚裔,本身就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群之一,却也被另外的少数族裔扣上了“种族歧视”的帽子。

  要是个白人,都没有这么方便用来借题发挥。

  张潮,无意中又卷入了他未曾料想的风波当中。

  「湖滨特快号」早已经离开了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和近旁的密歇根湖,在夜色中穿过了印第安纳州,进入了俄亥俄州的境内。

  晨曦中,列车沿着五大湖之一「伊利湖」的湖岸线一路奔驰。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愈加明亮,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伊利湖的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看到张潮洗漱好,出现在过道上,大卫米勒打完招呼以后,有些可惜地道:“经过克利夫兰的时候天刚刚亮,太早了,没办法让你看一眼骑士队的主场球馆。”

  经过一晚的调整,张潮的态度倒也没有那么生硬了,不过仍然略诧异地道:“为什么特意要看骑士队的球馆?”

  大卫米勒兴奋地道:“因为那里有「国王」勒布朗詹姆斯!你不是喜欢篮球吗?他就是现在最强大的球员!骑士队已经以东部第二的成绩进入了季后赛。

  今年,我们很有可能夺冠哦,我是克利夫兰人,骑士就是我的主队这将是这座城市历史上的第一座总冠军奖杯!”

  张潮回忆了一下,忽然有些同情大卫米勒,以安慰的口吻道:“希望是这样吧。不过,今年没有夺冠也没关系,未来是他的!”

  大卫米勒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那肯定啊!勒布朗是阿克伦之子,他是「国王」,球队是「骑士」,再没有比这更合适他的地方了!

  「国王」带领「骑士」夺得总冠军、缔造王朝,这是注定要来的宿命”

  美国人民对职业体育果然狂热,大卫米勒这样的文化人也不例外。张潮轻轻“嘶”了一声,实在忍不住打趣道:“「国王」「王朝」?像「成吉思汗」那样?”

  大卫米勒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成吉思汗」?那是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张,你也认为勒布朗能缔造那样伟大的王朝?

  天啊,你太懂篮球了!回去以后,我会送你一件勒布朗签名的23号球衣!”

  张潮:“……”无语了一阵后,连忙拒绝道:“太贵重了,你自己留着吧!”

  两人就这样一边聊天,一边吃了早餐。

  早上9点钟,列车在布法罗站缓缓停靠。布法罗又称为“水牛城”,是纽约州第二大城市,位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

  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布法罗的上游,距离30多公里,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只是这次行程比较紧凑,不能前往参观。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趟「东方列车谈话」旅程最后一个嘉宾,2006年布克奖得主,基兰德赛将在本站上车,与张潮展开对话。

  随着车厢门的开启,普通旅客上下车完毕后,张潮就见到了一袭黑色风衣、搭配白色衬衫的基兰德赛。

  这位印度裔的女作家现在也不过30多岁,一头长发,表情和蔼。虽然皮肤略黑,但是深邃的轮廓和高耸的鼻梁还是展现出了她的血统。

  张潮与她打了招呼,轻轻握了下了手,就邀请她进了车厢。

  基兰德赛与大卫米勒一见面,就热情的轻轻拥抱了一下,两人显然十分熟悉。基兰德赛就是大卫米勒力主签下的,对于他负责的国际文学部门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布克奖」的分量摆在那里。

  略作寒暄之后,张潮、基兰德赛、许蕊雅、苏珊坐在采访车厢里。

  张潮作为“东道主”,先开了个玩笑道:“听说你喜欢在厨房里写作?那是否在这里摆上食物,会更让你觉得轻松一些呢?”

  基兰德赛写作时喜欢呆在厨房是她获奖以后接受采访说的,并不是什么秘密。

  张潮一句话,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基兰德赛也大方地笑道:“在印度,厨房可能是唯一完全属于女人的地方。我从小就在厨房里听我的妈妈与阿姨们聊天。

  她们会说许多平时不会在男人面前说的话,其中就有许多邻里和亲戚间的轶事,这是属于女人的‘秘密之地’。

  所以在厨房时,我会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仿佛许多女人,老的、少的,在我耳边喁喁细语……我不过就是把这些听到的故事,再写到纸上罢了。”

  张潮笑道:“这是印度天才们的传统吗?拉马努金说过,他那些奇妙的数学公式,都是娜玛卡尔女神在梦中告诉他的。”

  基兰德赛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道:“拉马努金才是真正的天才。我不过是想写点故事的普通女人。但不得不承认,你的夸奖让我心花怒发。”

  两人这时候才算是互相确认了彼此的善意,后面才可以真诚的交流。

  张潮这时郑重地道:“德赛女士,希望之前小小的风波,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首节上一节195/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