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作家更专注于写作,对怎么开发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往往力有不逮。据我所知,您之前作品的版权很分散?其实这对商业IP的开发不利……”
刘慈欣微不可见地舒了一口气,开始看张潮递给他的标准协议。看完以后叹了口气道:“都是作家,你怎么就能想到这些……”
张潮没有回答,而是道:“鉴于您在国内科幻界的地位,所以这份协议肯定还要调整,方便的话,我们现在就来商量一下……”
事关自己的经济利益,刘慈欣立刻严肃认真起来,开始就自己关心的条款内容,逐条和张潮沟通。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得益于“刘工”的工作性质特殊,他们俩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下午,都没有人来打扰。
等到外面天都见黑了,张潮和刘慈欣才敲定了最后的细节。
张潮收起笔记本,对刘慈欣道:“我晚上就会把这些发给公司的同事,法务方面再审核一下,没问题我们就能签约了。”
刘慈欣已经对张潮完全放下戒心,并且开心得不得了。只觉着眼前这小伙子眉清目秀,越看越顺眼关键又懂文学、又懂科幻,说话又好听,给的钱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眼看天都黑了,刘慈欣一把扶住张潮的肩膀道:“一下午连水都没让你喝上一口今晚务必一起吃个饭!”随即眉头一皱,有些遗憾地道:
“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我虽然是山西人,但是我不护短山西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阳泉是个土地方,没有好馆子。你在燕京怕是吃惯了好席面,看不上……”
张潮连忙道:“没事没事,我特别喜欢吃刀削面,尤其是炒刀削。在燕京的时候,每次没空做饭,我就找个面馆来一碗。这次都来了,自然要尝尝正宗的山西刀削面……”
刘慈欣眼睛一亮,道:“真的?那成,我知道有家面馆,不仅刀削面做得好,过油肉也地道!”
半个多小时后,距离娘子关发电厂不远的一个小面馆里,胡噜一碗面、又吃了半盘过油肉的张潮,脸色终于又红润起来。
今天他一早就从燕京飞来山西,没吃午饭就开车直奔娘子关,接着又和大刘谈了一下午事,直到现在才吃上一顿正经饭,所以也是饿坏了,顾不上吃相。
刘慈欣笑呵呵看张潮大快朵颐,自己慢条斯理地挑一口面,喝一口小酒,别提多惬意了。
今天和张潮一番对谈,刘慈欣简直觉得之前七八年作家都白当了。原来一本小说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来,作家的收入渠道原来不止稿酬和版税。
像什么“改编权”之类,对他来说,那就是个名词!从来没想过会和自己发生什么联系。
哪怕在最甜美的梦境里,他都没有见过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电影画面……
看张潮停下筷子,刘慈欣才开口问道:“你那封邮件是怎么想的?‘不要投稿!不要投稿!不要投稿!’真把我吓住了。本来我正打算把《三体》前面几章发给《科幻世界》,让编辑给我过过稿呢……”
张潮灌了一口本地的维尔康汽水,又打了个长长的气嗝以后,才道:“说实话,找你约稿是临时起意。打电话给你,我们又不认识;找关系,一时半会来不及;直接邮件说约稿,估计你一眼pass。
所以只好想个歪招,至少先引起你的注意再说。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奏效的。”
刘慈欣笑道:“三个感叹号确实挺扎眼的不过真正让我犹豫的,是它给了我一些启示。《三体》这本书其实我五六年前就开始构思了,整部书的腹稿基本都打好了,就是一些细节还没有想清楚。
比如《三体》后面有个情节,一个高等文明的‘巡逻者’,收到了人类发出的信号。他如何回复,其实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节点之一。他的回复,既要明确、简洁,又要有一种强大的紧迫感,还必须隐含着巨大的悲怆感……
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好。你这三句‘不要投稿!’,一下把我思路点亮了……你不介意我到时候把这个句式用到小说里吧?”
张潮:“……”愣了一会连忙道:“不介意,不介意,完全不介意!使劲儿用!”
刘慈欣道:“那就好。其实我对这部小说还有一些想法……”
张潮连忙打断道:“千万别剧透!这样我在看你的来稿的时候,才会有久旱逢甘霖的满足感……”
刘慈欣没想到张潮是这个反应,不过显然他对此很满意,所以闻言也不再往下说,而是转移了话题,开始聊其他的。
张潮之所以不想和刘慈欣聊《三体》,就是不想影响他的思路。写了2年多小说的他最清楚,对作家来说,一点点思路上的波动,最终成型的作品,可能就截然不同了。
一会儿聊着聊着,又把《三体》聊没了,或者聊成别的什么形状了,可怎么办?
要不是一心要从《科幻世界》手里抢下这部书,张潮甚至都不愿意这么早就给大刘这么优厚的条件。
毕竟“文章憎命达”鬼知道大刘拿上千字500的连载稿酬以后,心态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三体》的创作。
要知道自从他的银行存款余额比取款密码还长了以后,别说长篇了,写出来的中、短篇也一只手数的过来。
吃饱聊完,张潮开车送刘慈欣回了家,自己则找了家酒店,让疲惫的身心好好休憩一下。
要拿下大刘这样内心还兼具文青、愤青双重气质,又执着、内向的中年闷骚男,只会聊文学聊写作的马伯慵不行,只会聊钱的黄杰夫更不行,还是得自己出马。
无论《三体》还是《流浪地球》,虽然这两年的文化市场和影视技术水平,还不能支撑它们迅速变现几亿、几十亿票房的电影,但随着科幻市场的繁荣,和大刘在几年后坐火箭一样上升的知名度,最终会变成一个挖不完的金矿。
就在张潮满心欢喜地沉沉睡去时,百度“阳泉吧”,一个名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大师就是阳泉人,有谁看过他的作品】贴子下,一个ID为“shipship”的吧友,回了这么一条帖子:
【他现在是全中国稿费最高的科幻作家了!厉害!(笑脸)(笑脸)】
不一会儿,“shipship”又出现在“娘子关电厂吧”。吧里有一个名为【请问刘慈欣现在是电厂的什么职务啊?】的帖子,其中有一条跟贴是这样的
【一个相当封闭,只能在想入非非的意境中讨生活的人,他不敢牛比,不会适应生活环境而已。大家别议论了,不要打扰人家的清静了,人家不想妨碍你,你也不须嘴上寡淡】
“shipship”在这条跟贴下回复:【很快他一年挣的钱你连零头都比不上了!】
……
夜色深沉,刘慈欣也终于熬不住困意,打着哈欠,关掉电脑,悄悄溜回卧室睡觉了。
(今晚两更合一)
第182章 文坛三陪
张潮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洗漱换衣后一看时间已经10点,想必酒店的早餐已经没了,张潮又不想叫餐,于是决定去附近转转有没有山西特色的吃食。
他并没有打算马上离开山西。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自己虽然时间紧迫,但是还是想趁着刚好来签大刘的机会,去一两个古建筑群开开眼界。
一开房间门,只见门口站着两列迎宾小姐,浓妆艳抹、身穿旗袍、花枝招展,一看张潮露面,齐齐道:“早上好!”
张潮当场懵了,还以为莞城麦老板的生意开到山西来了。这啥服务项目?不过啥服务项目也不能在走廊上进行啊!
好在马上就有个油头粉面、身穿制服的男人上前,半哈着腰对张潮道:“您是大作家张潮先生吧?不知道昨晚在我们酒店休息得怎么样?”
张潮眉头紧锁,这次来山西找大刘属于临时行程,除了公司里的几个人外,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这才来阳泉一天不到,就莫名其妙地被人“热情接待”了,张潮的感觉别提多恶劣了,同时也警觉起来。
于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冷冷淡淡地道:“我要退房了。”
油头男连忙道:“你误会了!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张先生您能赏脸,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我们一定会给您最好的接待。
我先帮您把房间升级到豪华套房,您的行李我们会让人给您送上去……”
张潮闻言更警觉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往后退了一步,随时准备回屋关门,然后打电话摇人。
油头男见状连忙道:“您千万别误会,我们真是想好好款待您……”
僵持之际,一个爽朗、洪亮,带着明显山西口音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把张大作家都吓到了!”
随即一个满脸红光、长着大鼻子的矮胖中年男人腆着肚子从走廊拐角处出现,阔步向张潮走来。所到之处,如摩西分海,迎宾小姐纷纷让到墙边,还要鞠躬齐声道:“董事长好!”
矮胖男人走到张潮面前,主动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我是天泉集团的董事长邢有天,很高兴认识你啊,张潮同学。”
张潮和邢有天轻轻握了下手,道:“刑总,我今天就要离开阳泉了,当不得这么隆重。”
邢有天一使眼色,油头男就扶着张潮往外走,邢有天道:“你要是这么走了,会有人说我们阳泉人不会待客,我会被人笑话的。”
张潮此时还不知道对方来意,不敢轻举妄动,但总算确定基本没有恶意,于是便跟着来到酒店一间装修成金碧辉煌的巴洛克风格的办公室。
办公室外间的小会议桌上,热腾腾地摆了好几份早餐。
邢有天热情地介绍道:“知道你起晚了,就让厨子多备了几种我们这里的特色早餐,你随意。这是‘馓’,这是‘老豆腐’,这是‘压饼’,这是‘抿曲’……”
张潮也不客气,端起看着最有食欲的抿曲就吃。不一会一大碗抿曲就吃光了,他又就着汤汁,把压饼也吃了。
这才开口问道:“不知道董事长是怎么知道我住了你们酒店?”
张潮想着如果这点上邢有天不说实话的话,那自己不会听他后面说了每一个字。
邢有天有些尴尬地笑了一笑,说道:“我们天泉呢,主要是搞煤矿生意,这个‘天泉大酒店’是我们的接待酒店。相信你也知道,我们搞煤矿的,最烦人下来检查啊采访啊调查啊……
我们这边不在市中心,是个小地方,外地人一向来的少。你昨天拿着燕京的身份证来登记,又这么年轻,前台就留了个心眼,和我汇报了。
后来我一看名字,年纪,还有住址是燕大校园,就想到应该是你。天底下哪有第二个1985年生日,在燕大上学的张潮啊!”
张潮琢磨了一下,心里还是认可了邢有天的说法。自己被“发现”,应该就是个意外。因为自己昨晚送完大刘以后,是在回市区的路上,随便找了个看起来比较好的酒店就住下了。
不过邢有天年龄也有50出头了,又是个煤老板,怎么看也不像是自己的书迷,认出自己并且还这么礼待,可就太奇怪了。
邢有天问道:“不知道张同学这次来我们阳泉是考察什么啊?”
张潮不想有人打搅大刘创作,所以就随口道:“来山西看看古建筑,散散心,积累一点写作素材。我昨天刚去了娘子关。”
邢有天喜道:“我们山西的古建那自然全国有名,你需要的话,我派一个熟路的司机,开车带你好好玩几天费用我全包了!”
张潮连忙摆手拒绝道:“还是不了,我也准备回燕京了,一堆事等着我呢!”免费旅游这事不靠谱,不信问前IWP副主任卡尔森!
邢有天连忙道:“三天,就三天!你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想去哪里玩,尽管说。如果张同学三天都呆不了,那说明我邢有天的面子不够大啊!”
这略带威胁的江湖口一出,气氛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张潮沉吟了一下,道:“刑老板要是有什么事需要谈的,我愿意听您说说。但是要我在您这里不明不白地吃喝玩乐三天,恕我做不到。
而且我这次来山西采风,是向燕大、燕师大和鲁院请了假的。时间到了,人没回去,会让我那些老师担心的。”
说罢,不卑不亢地看着邢有天,不再开口。
邢有天没想到张潮年纪轻轻胆子就这么大,软硬都不吃。而且他说的请假一事虽然真假难辨,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是这么出名一个的青年作家在他这里失联两天,那什么检查组、记者,怕是真要来了。
想到这里,邢有天叹了一口气,道:“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关键的人还没有到……那一天,一天总行吧?”
张潮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点点头道:“好,我最晚明天一定要回燕京。刚刚我给也给老师发短信了,说我晚一天回去销假。”
邢有天无奈地道:“张同学真是太小心了。”
张潮笑笑不说话,对于这样江湖色彩浓厚的人物,小心驶得万年船。
邢有天对油头男微微一抬头,吩咐道:“叫他们先进来吧。”
油头男连忙走出办公室,去旁边的会议室,带过来七八个人,有男有女,中青年为主,个个文质彬彬。
来到邢有天的办公室后,几人不约而同地向邢有天道:“邢老板好!”
邢有天并没有起身,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回礼,紧接着殷切地对张潮道:“这几位都是本地的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总之都是文化界的。
我也不知道你这样的大作家兴趣爱好是什么,就多叫了几个过来。你们都是文化人,一定有共同话题。”
又转头对着七八个“各种家”道:“张潮同学全国知名,就不需要我多介绍了。今天大家的任务,就是陪好张同学,陪吃、陪玩、陪聊,让他在阳泉,度过愉快的一天!”
众人纷纷应诺。
唯有张潮十分无语这也算三陪吧?自己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晚点还有一章)
第183章 在中国,还没有花1亿办不成的事!
看到“各种家”眼里殷切的神色,张潮知道自己要是拒绝这“三陪”,算是断人财路了,所以只好同意。
邢有天大乐,站起来道:“这样,我先带着张同学参观一下我们‘天泉大酒店’。”说罢就领着众人向外走去。
张潮只能无奈地跟着邢有天开始参观这座酒店。
天泉大酒店整体装修延续了邢有天办公室的奢华巴洛克风格,处处金光闪闪,挂满了各种世界名画的复制品,断臂维纳斯、戎装雅典娜、投石大卫、撒尿小童的雕塑也哪哪都是。
但是女的开脸都像观音,男的开脸都像财神,小孩则一副年画上抱着大鲤鱼的喜庆模样不知道是师傅手艺有限,还是邢有天的审美就是这样。
邢有天得意地道:“我这个‘天泉大酒店’,虽然没星没级那是我不愿意太高调但建造和装修,都是按照五星级来的。
你们看这铺地板的大理石,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
张潮心不在焉地跟在邢有天后面,始终沉默着。但是“各种家”们却马屁不断,屡屡刷新张潮的认知高度:
“邢总的品味太高级了!像这尊维纳斯,不仅具有古希腊美神的风韵,还具备中国传统仕女的含蓄,中西合璧,堪称完美!”
“整间酒店,就体现了邢总的心胸,那就是豪迈、慷慨、大气,以前说‘字如其人’,我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原来一个人的高雅审美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后,他身边一切,都能代表他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