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726节

  那怎么办?

  我们中国人最知道自食其力了。

  所以我特意收购了国内的四家特效公司,并进行了整合,创办了‘天工异彩’特效公司。

  软硬件,工作流程都是对标的世界第一流的特效公司。

  《环太平洋2》的特效工作,已经交了一部分给‘天工异彩’来完成。

  在这里我也打个广告,天工异彩承接各方订单,我不敢保证一定是价格最低的,但第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国内的价格,好莱坞的品质,这是我给出的承诺~”

  央视访谈这么好的机会,张辰肯定要顺便打广告的,否则访谈还有什么意义?

  董建强感觉访谈好像快要结束了,狂刷存在感:“我也呼吁,国内的那些同行,不要一直抓着文艺片不放,要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做市场喜欢的电影。”

第582章 有微博真好

  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柴菁本来还想问一些其他的,根本没顾得上。

  整场访谈几乎都在谈电影,以至于这期的宣传标语是深度解析张辰内心的电影世界。

  张辰一行人走了,导演这才开始发愁。

  这怎么剪?

  感觉很多素材都不能用。

  电影节部分的倒是保留了,但只保留了关于奥斯卡可以公关和欧洲三大的那些吐槽。

  张辰有点不爽,早知道你这么干,我就不去了,害我浪费半天口水。

  但即便这样,剩下的那些内容依旧让网友们兴奋不已。

  关于美国为什么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那段话火了。

  现在美利坚的国际形象是什么?

  那是自由民主的灯塔。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用数据化的形式解读美国。

  原来美国也不是样样行的~

  在此之前,美国那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很多人盲目的崇拜。

  2000年前后,连美国有24小时热水都会被拿来吹捧。

  后来才知道,人家说的热水是洗澡水。

  张辰这句话相当于将美国拨开了给你们看,看,不过如此~

  第二个被关注的点则是国人的那个特点,什么都要和最好的比。

  细细一想,真的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电影要和好莱坞比,精密制造要和德国比,电子要和日本比,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诶~

  网上对此发起了大讨论,美国都不是样样第一,为什么我们要样样争第一呢?

  最后还是张辰在微博上给出了标准答案因为1840年以前我们一直是世界第一,落后也就是近一百年的事,所以才叫百年屈辱史嘛。

  对对对~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张辰也~

  网友们感受到一阵发自灵魂深处的舒爽,仿佛整个人都升华了。

  我们才是天朝上国~

  当然,肯定有不同的声音。

  网上有很多黑子专门黑张辰的,而且他一向的言论太有攻击性了,得罪的人很多。

  “看了《面对面》关于张辰的访谈,只感觉牛在天上飞。欧洲三大是圈子文化,奥斯卡可以公关,说的好像很简单似得。那么简单,怎么没见你拿个三大或者奥斯卡回来……”

  “对对对,张辰好像忘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翻翻以前的新闻,张辰也没少往欧洲三大电影节跑,网上现在还能查到张辰在威尼斯接受采访的新闻……”

  “此人飘了,鉴定完毕~”

  这些人聚集到张辰的微博下面留言,各种奚落。

  张辰没事时就翻看这些留言,并不介意。

  当名人嘛,被人骂很正常。

  他甚至还专门@了对方:“查新闻的时候麻烦看清楚,我是去过威尼斯电影节,但不是去参赛的,而是去卖片。”

  想了想,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干脆在微博里写到:“电影节分A类和B类,全世界的A类电影节一共有15个,欧洲三大还有我们的上影节都是A类电影节。

  很多人把电影节和奥斯卡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不同的范畴,奥斯卡不算是电影节。

  一般的电影节都有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

  竞赛单元通常面向全球征片、不设地域限制、主要奖项由国际评审团评选。

  展映单元则是为了影片的买卖,高大上的说法是促进国际电影交流。

  通俗的讲,电影节就是电影这个商品的跳蚤市场。

  买卖双方在电影节上可以快速成交,这才是它存在最大的意义。

  竞赛单元除了荣誉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影片可以卖高价。

  有提名和没提名的价格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恰好获了奖,还能卖个好价钱。

  这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艺术电影削尖了脑袋参赛的原因,本来这类的片子就不好卖,如果能获奖,就相当于有了名气,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和商业片是一样的。

  好莱坞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你参与的影片大卖了,你的身价才会跟着上涨。

  如果你参与的电影项目连续大卖,那你就可能拿到好莱坞最高等级的片酬。

  艺术电影也一样。

  你参与的艺术电影获奖了,你就有了名气。

  名气就是钱。

  有名气的艺术电影和没名气的艺术电影价格是不一样的。

  说多了~

  再来说说奥斯卡,奥斯卡不是电影节,它其实只是一个电影奖项的评选活动。

  奥斯卡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起,旨在表彰每年在电影制作各领域表现杰出的作品和从业者,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

  它聚焦于对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单项或综合成就的表彰,没有竞赛单元式的展映环节,也不具备电影节‘展映、交流、竞赛’三位一体的核心特征。

  它本身就是个工会奖,最佳影片是由全部6000多名工会成员共同投票决定的。

  其他奖项,例如演员奖由演员工会评选,导演奖项由导演工会评选奖项……

  它也没有展映单元,它就是个颁奖礼,和我们国内的金鸡,百花是一样的。”

  点击发送按钮,这条微博发出。

  有微博真好,如果是以前,遇到这种事,根本没法解释。

  事情不大,犯不上召开发布会。

  但不解释,好像自己就真的说一套做一套。

  现在好了,微博一发,一切搞定~

  刚发完微博,就接到了韩三坪的电话:“你现在在国内?”

  “嗯,就在京城呢,但我马上就得走~”

  “去哪?”

  “横店,《环2》还没拍完呢~”

  “晚走一天,帮我客串几个镜头……”

  “?”

  “《建国大业》,我跟你说过这事~”

  “哦哦~”

  韩三坪听从张辰的建议,弄了全明星阵容的《建国大业》。

  张辰客串的是一个记者的戏份,总共不到一分钟,留一天时间绰绰有余。

  挂断电话,张辰也只能无奈叹气。

  做人就是这样,总有人情往来,你帮我,我帮你。

  周星驰就不需要考虑这些。

  开玩笑~

  这样的项目张辰当然得参与。

  这种项目,谁参加可能大家记不太住,但谁没参加一定记得住。

  之前是因为《建国大业》和《环太平洋2》的拍摄时间几乎重叠,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客串。

  现在张辰既然在京城,那抽一天时间去八一影视基地,一切搞定~

  第二天,张辰去八一影视基地。

  路上花了两小时,演戏一共十分钟。

  一条过~

  实在是戏份太简单了,估计留到最后就是一个两三秒的镜头。

  拍完后他直奔机场,终于回到了横店。

  “师兄,你再不回来我就杀青了~”

  “有些事情耽搁了~”

  陆洋也有点无语,说好的临时顶几天班,然后就变成了十几天。

  动捕技术听起来牛逼,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就那么回事。

  和其他电影拍摄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监视器旁还有一个屏幕,屏幕上是软件根据传感器信号拼出来的虚拟人物形象。

  随着演员的动作,屏幕上的虚拟洪荒也做出类似的动作。

  很粗糙,但帮助导演确认画面已经足够用了,就好像《2012》拍摄前的过场动画一样,起的都是辅助作用。

  “嗯,这两天拍了这么多?”

  张辰看了一眼拍摄进度表,显示就剩下明天一场戏了。

  “是啊,你要不要看一下这两天的拍摄素材,万一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这两天,陆洋已经尽量放慢速度,否则这会弄不好都已经杀青了。

首节上一节726/7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