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727节

  杀青肯定要正牌导演杀青的,他这个代班导演杀青算怎么回事?

  还好师兄及时赶到。

  “嗯,晚上我们一起看下~”

  张辰也挺着急,《环太平洋2》这边必须抓紧时间杀青,因为《白宫陷落》即将上映,相关的宣传工作已经启动,他到时候就没有时间了。

  还好,晚上检查的时候发现陆洋拍摄的都没有问题。

  第二天,张辰象征性的拍完最后一个镜头,顺势宣布《环太平洋2》杀青。

  ……

  新浪总部

  曹国伟站在自己巨大办公室的玻璃幕墙边,俯瞰楼下的车水马龙。

  身后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曹总,微博的报表我放到您办公桌上了~”

  等秘书离开,曹国伟拿起报表翻了翻,心情大爽。

  微博产品现在并非一枝独秀,已经有竞品出现。

  互联网人的嗅觉都灵敏着呢,微博打从上线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有产品经理在研究他了。

  然后,2008贺岁档,微博展现出惊人的实力。

  不但助力电影宣传,而且注册人数增长迅速。

  7天破100万人,破1000万只用了一个月,两个半月,注册用户破了2000万,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么牛逼的流量入口其他公司怎么可能放过,纷纷上马自己的微博项目。

  搜狐推出了搜狐微博,网易推出了网易微博,腾讯推出了腾讯微博……

  一时间,互联网掀起大战,大家为了争抢用户搞得头破血流。

  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场景重现~

  新浪微博一家独大,就是董卓。

  其余三家则是勤王的各路兵马。

  但董卓手里有吕布,张辰的那张嘴就是最能打的那个。

  《大腕》有句台词:“网站就得拿钱砸,高薪聘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靠什么呀?靠的就是点击率啊!点击率上去了,下家跟着就来了。”

  现在的互联网宣传还真就是这么个路子。

  张辰一场骂战,让这些公司都明白了,推广微博,要么搞色色,要么搞拉踩~

  可他们手里没有类似张辰这样的存在啊。

  三家都开出了价码,想要将张辰拉过去,其中腾讯给的最多,喊出了一千万的高价。

  只要张辰保证独家在腾讯微博上更新微博,这一千万就是他的。

  说实话,真的是心动。

  这钱赚的也太容易了。

  但可惜,他赚不了。

  只能以已经签了独家协议为借口婉拒。

  其他几家也没闲着,挖不来吕布,那就挖关羽张飞,起码也得是颜良文丑吧。

  可惜,动手晚了。

  很多明星都已经和新浪签署了独家协议,其他三家想签只能找那些漏掉的。

  但能被漏掉本身就说明对方算不得什么重要人物。

  而且,平台真的很重要。

  大部分的明星都在新浪微博,那么用户就也爱待在新浪微博,因为这边才有瓜吃啊。

  你如果玩其他平台,那么吃到的瓜都是二手的,三手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曹国伟志得意满,再一次体会到张辰当时为什么那么有恃无恐。

  因为产品真的不重要,微博能不能火,完全看话题。

  谁能制造话题,谁就能火,而张辰无疑是最会制造话题的那个。

  互联网领域有721定律。

  其实和电影市场的赢者通吃是一个道理。

  最厉害的那个主导者占据百分之60到70%的市场份额,并且是由他制定这个领域里面的游戏规则。

  剩下的两到三位竞争者瓜分剩下的30%。

  新浪微博无疑就是721定律中的7,也是赢者通吃中的赢者。

  其他几家的产品推广起来很是费劲。

  互联网产品,搞色色本来是一个很好用的手段。

  你看那些论坛,严格说起来,每个都沾边。

  很多论坛里甚至会有专门的情色文化板块,无它,这些版块可以贡献可观的点击量,而这些点击量正是互联网评判的标准。

  偏偏这种手段在微博上没法用。

  互动频率太高了,搞色色一个搞不好就被举报了。

  ……

  星辰娱乐

  张辰连杀青宴都没有参加,就紧急飞回了京城。

  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后他还得继续飞洛杉矶,华纳兄弟那边已经催了好几次了。

  “楼宇广告和站牌广告都已经买下来了,这两天就会铺设到位……”

  “华夏这边上映比北美那边完了两天,正好不耽误首映礼~”

  “已经和院线代表都商量好了,别的不敢说,首日排片起码8成以上~”

  都是做熟了的,各种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那好,没什么事情的话就散会~”

  一行人陆续离开,陈晓薇却稳坐钓鱼台。

  “怎么,你还有事?”

  “张导,我想扩充猫眼的业务~”

  “扩充什么业务?”

  “我想做团购。”

第583章 团购和资本操作

  “老板你知道groupon吗?我在美国发现的一种新模式……”

  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陈晓薇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

  张辰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打断。

  他当然知道团购是什么,但还是想听听陈晓薇的理解。

  “目前的互联网的目标客户主要有两种,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互联网公司最常见的门户网站,其核心收入来源就是广告,而广告只有大中型企业才投放的起。

  搜索引擎也是同样的道理,百度搞出了搜索排名,花钱就能上排名,几万块就能买关键词做广告,这些都只有大中型企业才能承担得起。

  那么小型企业呢,甚至微型企业?

  那些没有经济实力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做广告,却迫切有推广需求的本地中小企业怎么办,比方说餐饮、娱乐还有酒店……

  互联网在这一部分是缺失的。

  团购刚好就填补了这块的空白,利用规模效应拿到低价。

  其实猫眼在贺岁档做的补贴就是团购,但我觉得我们只做电影票太浪费了,这种模式只要开发出来可以复制到任何快销品上。”

  “那你准备怎么做?”

  “先做餐饮,衣行住行里衣是消费频次最高的,我们和商家谈合作,保证一定的单量拿到低价。

  前期肯定还是以补贴为主,我们猫眼的29.9电影票补贴是平台补贴,但我觉得其他团购可以两边同时进行。

  我们在商家那里拿到低价折扣,比如半价,消费者用猫眼码到饭店消费,得到了实惠,商家用猫眼码和猫眼结算,猫眼将补贴结到商家,这样实际的价格其实比半价要多。

  本质上,团购帮商家宣传,节省下来的广告成本,一部分让利给消费者,一部分变成商家的利润,剩下的就是网站本身的利益。

  只是有个问题,这样补贴的费用将以千万为单位计算。”

  陈晓薇可是知道补贴有多烧钱,29.9的电影票补贴已经烧了几百万,这还只是看电影,频次上和吃饭完全没的比。

  “那是投资人的事儿,你的工作就是尽快扩大规模。”

  “您同意了?”

  “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产品吧,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对,我觉得现在是做团购最好的时机。”

  “那你觉前期需要投入多少?”

  “嗯,至少6000万吧。”

  陈晓薇犹豫了一下,报出一个不那么夸张的价格,这个数字她已经尽量压缩了。

  张辰笑了,“太保守了,至少一个亿。”

  “……一个亿?”

  “一个亿差不多够烧一年了,你以最快速度拿下BJ、上海的市场……

  我估计,一个亿不一定够烧一年的!”

  做团购,没啥门槛,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只要想学,谁都可以学。

  前世最高峰时期,市场上大大小小有5000家团购网站……

  后来优胜劣汰,淘汰到只剩下一百多家,这一百多家可都是背后有资本的。

  然后就上演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那时候简直就是顾客的天堂,各种薅羊毛。

  那时候经常能听到一折吃饭什么的,简直不敢想象。

  白团大战怎么打的,补贴,各种补贴~

  BAT全都下场了……

首节上一节727/7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