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0:开辟内卷新赛道! 第204节

  “导演,苏总描述的那个场景我也能想象到,但是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太远,一部分可以通过运镜、动作拆分来实现,另外一部分想要实现就难了。”

  “闪烁间斩杀三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八个机位互不干扰,特写和中景的切换间隔不能超过半秒,演员根本来不及反应。”

  “还要加上眼神戏。”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问题列举出来,他们都知道那样的画面非常好,但实现难度真的非常大。

  普通电影一秒二十帧左右,一般的特效电影也就一秒四五十帧。

  但《大唐剑圣:裴》的一些片段要达到一秒上百帧,能想象一下细如发丝的剑气腾空而起、同时间斩在皮甲上的画面吗?

  美的不像话,又难的不像话。

  “继续拆分动作,原来的七十个镜头至少要拆到一百二十个。”

  “于老师,你和特效组沟通一下,让他们给出剑气和刀气具体的长度,给演员的武器前面加装透明延展体,给特效预留出合适距离。”

  “演员们要继续演练,尽量不要在动作上出现瑕疵。”

  张艺谋揉了一把脸,开始安排后续的改进工作,这部电影真是状况频发,开机还不到十天,就停摆好几次了。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要拍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一定会有很多的试错过程。

  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我马上去安排。”

  时间就是金钱,于承惠点点头,快步向场内走去,动作方面的问题前两天被解决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不断熟练的过程了。

  以眼下的情况来看,演员们不仅要熟悉动作、还要记住每一个机位的位置。

  甚至脑海中要有特效渲染后的画面。

  “一些细节实在无法做出来的话就上动作捕捉,在后期进行合成,你们要跟特效组好好配合,他们是专业的。”

  “还有,……”

  有些疲累的张艺谋长舒一口气,电影前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它们的过程就是在为后面铺路。

  前期暴露的问题越多,就意味着后期的拍摄会越顺利。

  “从现在开始,电影分成两组。”

  “我亲自负责武戏的拍摄,外景和文戏交给你们负责,拍出来的素材晚上我要看。”

  这是大制作电影和电视剧拍摄的常规方法,双线程和三线程一起拍摄能节省大量时间,最符合当下的情况。

  战斗的戏份一时半会儿拍不完,一遍一遍的拍,一遍一遍的渲染,直到拍出苏君和张艺谋都满意的素材,这场折磨才会真正结束。

  整个剧组不可能就卡在这里,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造。

  苏君在剧组中埋头苦干,完全不影响金乌影业的正常运转,赵逸又不是吃干饭的,再加上陈祉希和周明昊从旁辅助,公司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么一看,苏君倒显得可有可无了。

  截止到今天,《泰》正式上映十三天,整整砍下九亿七千万的票房,再有一天就能超过十亿,三十多倍的收益太叫人眼红了。

  “我打算将宣传力度下调,多让剧组跑一跑,其他渠道的推送逐步下调。”

  周明昊的语气略微沉重,他负责电影宣传,压力越来越大,已经很久没睡过囫囵觉了。

  树大招风就是他们现在的真实写照。

  交上去的延期申请被驳回了,上面给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

  11月和12月有很多部电影要上映,不能让《泰》专美于前,国内的电影市场需要百花齐放。

  说白了就是票房成绩太让人眼红了,很多人都在背后使手段,娱乐圈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其他人做到了,就必须要跟上打压一波。

  要烂一起烂。

  “下调就下调吧,反正《泰》的口碑效应已经起来了,月底之前拿到十二三亿轻轻松松。”

  掌握公司大权的赵逸点点头,虽说这件事周明昊就能决定,但必须走一遍内部流程。

  “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一直在抨击《泰》低俗,你们要不要给点反应?”

  赵逸思索片刻,他最近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宣传和舆论方面周明昊是行家,他不好越俎代庖。

  网络上影响比较大有这几个。

  “《泰》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某位不知名作家晓苏说道

  这个砖家还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论,‘票房越高,问题越大,这样的电影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反倒会起到负面作用’。

  都他妈把赵逸看傻了。

  还有以张果立为首的一些圈里人。

  “《泰》是娱乐至上的产物。”

  “这让国内一众行业从业者都看了一个目瞪口呆,因为他们觉得《泰》完全就是一部卡通片级别的流水电影,根本就不配在华语地区上映。”

  小钢炮也是不甘寂寞,在微博上酸溜溜的发了一句话。

  “如今的市场完全就是娱乐至上,观众们根本就看不懂电影背后所隐藏的价值与意义。”

  完全忘记他就是靠这种喜剧电影起家的导演。

  “不用,他们说的这些屁话对电影造不成影响,咱们认真回应只会让他们跳的更欢。”

  周明昊虽然没打算立刻回击,但不代表他没把这件事记在心上,金乌影业必须要有所回应。

  而且要狠、要绝。

  金乌影业在《泰》上发了大财,盯上他们的人非常多,挑两个典型重重打击一番,至少会让那些想伸爪子的人有所忌惮。

  “张果立他儿子还是那副德性,狗改不了吃屎。”

  “华亿、张果立和冯晓刚不是都很看重《一九四二》吗,咱们在电影上映之前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

  “就算是预祝他们电影大卖吧。”

  周明昊冷笑一声,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那种东西沾上就戒不掉,更何况张默无法无天惯了。

  抓住一个人的小尾巴,就能将一船人赶下水,周明昊认为这笔生意太赚了。

  警告、警告。

  警察亲自告诉才能将效果最大化。

  “这件事你让谁去办的?会不会被人抓住把柄?”

  赵逸微微皱眉,他从不会对张默这种烂人手下留情,但他需要为公司负责,不能被人抓到把柄。

  潜规则就是大家心知肚明、但又视之不见的规则。

  只要做事不留痕迹,华亿和张果立知道是他们干的又如何,抓人抓脏,没有证据,金乌影业一个字都不会认。

  “我打算找陈达借两个人,公司的人和卓伟的人都不保险。”

  周明昊不是脑子一热做的决定,他已经有一个大概计划了。

  找人引诱、打电话举报、通知媒体。

  一系列流程下来,张默不死也得脱层皮,《一九四二》不被网友抵制才怪,国人对这种事情的容忍度几乎为零。

  “行,十月底陈达会从国外回来,担任苏总的法律顾问。”

  其他人可能不是专业的,但陈达手底下的人绝对专业,搞掉一个张默岂不是手到擒来。

  赵逸抽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一串号码。

  “这是陈达的最新联系方式,你可以先跟他沟通一下,将事情做到万无一失,《大唐剑圣》的拍摄并不顺利,不要给老板再添麻烦了。”

  接过联系方式的周明昊点点头,他们都不是毛头小子了,没必要事事都指望苏君,也应该独当一面了。

  两个人又聊了一些具体细节,然后说起了另一件让他们非常头疼的事情。

  能让他们束手无策的事太少了。

  “还有两个月就要登台了,咱们几个人连面都见不上,怎么可能抽时间一起排练?”

  “小师姐最近精力旺盛,有咱们俩受的了。”

  一想到刘亦妃拿着歌词、追着他们排练的样子,周明昊就感觉头皮发麻。

  他真不是唱歌的那块料。

  “要不假唱吧,咱们在录音棚里面录一版,让修音师好好修修,只要不是太难听就行。”

  “我感觉演戏要比唱歌简单。”

  赵逸同样很头疼,他拿刘亦妃毫无办法,对唱歌也没什么心得。

  这个提议让周明昊眼睛一亮。

  “好主意。”

  两个人很愉快的达成共识,刚准备好好的庆祝一下,赵逸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他们又把握说服夏铭、陆阳、陈祉希几人同意假唱,但没有把握说服苏君,更没有把握说服做事很执着、很认真的刘亦妃。

  让一个前专业歌手假唱可不容易。

  鬼主意还是周明昊多,贼溜溜得小眼睛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背锅侠。

  “你去跟陈总说说,她和小师姐都是女人,应该更容易劝动小师姐,正好她最近非常忙,没时间排练。”

  此话一出,立刻给赵逸拓宽了思路。

  与光线合作的《奔跑吧,兄弟!》已经提上日程,陈祉希和光线接触的最多,她负责这个综艺非常合适,其他人都没这个时间。

  《奔跑吧,兄弟!》潜力巨大,苏君的意思是让《泰》三人组暂时顶上一段时间,他们身上的热度不用白不用,都是搞笑类的节目,三人组的加入一定会让节目取得极大关注。

  等到节目趋于稳定后,他们三人可以慢慢退出,由新人补上。

  以老带新是最好的办法。

  一个数十人的综艺制作组,还涉及到光线和电视台,甚至还有广告商,都需要陈祉希一手操办。

  这么多的事情压下来,陈祉希肯定没时间排练,赵逸认为有很大把握说动。

第262章 票房榜首/盛开的白莲花

  《泰》的票房增速十分平稳。

  普通工作日一般会有四千三百到四千八百万的增加,每个周五和周末都会超过五千万。

  最高的时候甚至能超过六千万,如此积累下来,在十月中旬就已经超过十亿。

  在十月二十号的时候,票房就已经来到十二亿,然后票房增速进入滑落阶段,二十三号报收三千六百万,让圈内的制片公司都松了一口气。

  随后,电影票房就迎来了雪崩,从三千多万到两千万出头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十月底,《泰》在下映当天来了一波回光返照,以三千七百万的成绩顺利下映,走完了满满一个月的上映路程,带着些许遗憾下映。

  苏君不在,主持会议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赵逸身上,他说话比苏君还严肃,说了半天都没有让大家开心起来。

  最后只能干巴巴的总结了一句。

  “《泰》的最终票房成绩十四亿六千万,大家与有荣焉。”

首节上一节20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