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183节

  介绍的那叫一个详细。

  挂掉电话。

  老警察和小警察都沉默了。

  小警察还嘴硬,“好家伙,十五块钱一斤,还真敢卖。”

  老警察这回没白他,改瞪了,“废话,人家是农科院的实验作物,你家娃要是吃了这菜能上一本,别说十五,一百五都买。你家里人做手术,这东西能救命,你买不买。”

  小警察脸上有点挂不住,像是对老警察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邪门,太邪门了。我高考的时候咋没有这东西啊。”

  “你能考上三中?”

  “我们县高中也很好的。”

  俩人正哈拉着。

  突然有人叫,让他们去局长办公室。

  俩人一脑门子问号走进去。

  灰溜溜的出来。

  “得,市局分局都打电话了。”

  “原来那小米就是他的啊。”

  “也别说啥资格不资格了,咱们局长都没轮到呢。”

  “没事,局长也没说什么,就说让客气点儿,去,守着检测报告去。”

  “那您呢?”

  “我给人家再倒杯水,打听打听小米还有么……”

  

  不多时。

  小警察进来办公室,打断了老警察和骆一航的闲聊。

  小警察啪的一个敬礼,跟着就道歉,“对不起,耽误你时间了,我的态度也不好。”

  骆一航赶紧站起来,往旁边让了让,连连摆手,“没关系,没关系。这种事情,再怎么慎重都应该。”

  然后看到了小警察手里的文件夹,问道:“结果出来了?”

  小警察点点头,“检测报告和张四水的口供都出来了。辣子的成分一切正常。还有,你认识一个叫汪程的人么?”

  “认识啊,汪程是我们烧烤店的帮厨,他怎么了?”骆一航回答完就反应过来了,辣子的来源找到了。

  过不多久。

  汪程,刘漂亮都来了城固县公安局。

  汪程全交代了。

  一个充满了“亲情”的故事。

  张四水的老婆是汪程的大姨,两家是亲戚,关系很好。

  上回汪程放假回家,听见他大姨说面皮店生意不好,一个菜市场里七八家面皮店,竞争太激烈了。

  正好,烧烤店里做油泼辣子,拌的面皮汪程也吃着了,惊为天人。

  后来骆一航跟王师傅在烧烤店试验配方,又备了好多货。

  汪程就动了心思。

  从外面买了一罐油泼辣子,把店里的换出来一瓶,拿回来给他大姨和姨夫,拯救面皮店。

  他姨夫,也就是张四水,品尝之后也是惊为天人,拿回去就用了。

  当天就卖爆了,供不应求啊,一天涨价四五次,从五块一碗涨到了二十五,还不断有人来。

  然后就被同行举报了。

  张四水为啥看见警察要藏辣子也搞清楚了,他知道这不是正经来的,却又贪图挣的钱,看见警察了害怕。

  他自己说是为了保护外甥。

  反正就是一个傻小子闹不清楚后果,被亲戚坑了的故事。

  也不对……

  反正就是一堆破事吧。

  汪程反正工作是丢了,让刘漂亮当场开除。

  至于盗窃,进了局子,该咋处理咋处理。

  

  出了公安局,骆一航冲刘漂亮叹了口气。

  竟然闹贼了,还是个内鬼。

  五天了竟然没发现。

  刘漂亮也叹了口气,主动承认错误,“对不起骆哥,是我管理不严。最近心思都在蘑菇连锁上,烧烤店确实放松了。”

  这也是现实问题。

  一个人精力有限。

  骆一航有骆爸骆妈、三只小罗、老罗叔、马专家,好几个帮手。

  强娃也有了罗明海。

  只有刘漂亮,他就一个人,啥都得管,他的事情还杂。

  骆一航摇摇头,“过去的事情不提了,以后打算怎么办?烧烤店总不能不管吧,咱俩的现金可全靠烧烤店呢。”

  刘漂亮也想了这个问题,他也需要帮手,就提议道:“我打算把红提上来,烧烤店当店长,她跟我好几年了,一直没出过纰漏,店里的事情她都熟,再有鲁师傅帮衬着,应该问题不大。先试两个月。”

  红就是服务员的头,点单传菜贼麻利。

  当初钱胖子挖角,点名就要红来着。

  还真是个好人选。

  既然刘漂亮有了主意,骆一航也就不再管。

  俩人各自开车返回。

  刘漂亮去处理店里闹贼的后续,重新招人,提拔店长,敲打敲打现有员工。

  骆一航回去忙活辣椒采收、晾晒。

  还有催着强娃找食品加工厂。

  把强娃催的急了,能量爆发,还真找到两家肯出租生产线的。

  可惜。

  骆一航去看了之后都不满意。

  一个设备太老,工艺流程完全不达标。

  另一个,还不如前一个呢,卫生就不达标。

  这眼瞅着辣椒都快收干净了,试种的蘑菇都快长成了。

  食品加工厂还是没有着落。

  客人却又来了……

第195章香石

  这天下午。

  骆一航正在蘑菇房查看长势。

  突然接到了张桂琴的电话,说是有人找,自称姓郑。

  骆一航听了奇怪,他不认识谁姓郑啊,小学同学里倒是有姓郑的,但是好久没联系了啊。

  等骆一航下来回到家一看,客厅里有一个挺着将军肚的大胖子中年人坐沙发上喝茶,笑眯眯跟弥罗佛似的。

  张桂琴在边上陪着。

  果然不认识。

  张桂琴见到骆一航进来,赶紧冲他招手,“客人等你半天了。”

  然后又对弥勒佛说一声,“这就是骆一航,您有事直接跟他说吧。”

  说完示意一下,出门离开,把家里交给骆一航。

  那位“弥勒佛”见到骆一航,挣扎着站起来,伸出手,未语先笑:“您就是骆老板啊,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骆一航紧走两步伸手跟他握了握,面露疑惑,“请问您是?”

  “来的冒昧,我姓郑,郑桓,在城固县有个小厂子,郑好味。”

  说着递上一张名片。

  骆一航接过来一看,郑桓,城固郑好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骆一航也掏出名片,双手递过去。

  他们俩名片上写的差不多,骆一航这张写的是清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互换了名片。

  骆一航请郑桓先坐,拿起水壶给他续上水。

  郑桓则从包里掏出个锦盒,放在茶几上推到骆一航面前,“来的冒昧,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骆一航打开一看,盒子里躺着一块巴掌大小的小麒麟,材质似石非石,似玉非玉。雕刻的还挺精致。

  看着就很值钱。

  骆一航把盒子盖上,又推回郑桓面前,“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郑桓把盒子打开,笑道:“看来骆老板不玩儿石头,这就是个小摆件,不值什么钱,就是这材质有点意思。”

  “哦?这是石头?”骆一航笑问,“还请郑老板给讲讲。”

  郑恒把小麒麟拿起来,放到骆一航手里,介绍说,“这块是米仓山里出产的一种石头,叫香石,你闻闻看,它自带香味,还是巧克力味儿。”

  “这么神奇?”骆一航把小麒麟放在鼻子下面一闻,还真的有诶,有点巧克力味儿,还有点像奶香。

  见骆一航面露惊奇,郑恒笑吟吟的挺开心,继续介绍说:“这个东西其实是蛇纹大理石的一种。石头应该是无机物,但是这个香石,不知道什么原因,里面含有有机物,它就香了。”

  “所以啊,古时候它还有个名字,叫闻香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说的就是这东西。”

  “真的假的不知道,卖石头的就这么说的,我就也跟骆老板有样学样。”

  这位郑恒还挺健谈。

  既然是石头,骆一航就收下了。

首节上一节18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