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754节

  都是为了挣钱嘛,为生活而努力。

  不过,人家加班拿分成,卖的越多,拿的越多。

  自己,自愿的……

  不过说起香蕈饺子,许庆亮回想起昨晚上的鲜美,不禁食指大动。

  只可惜啊……

  许庆亮看看表,摇摇头:“算了,有点来不及,我要赶地铁。”

  胡阳却不想放弃生意,给想了个主意,“没事儿,您带着保温杯呢么?我把汤给您倒保温杯里,饺子单独拿纸盒给您装着。您带到单位之后自己泡一下,虽然没有刚出锅的好吃吧,但味道也不差。”

  诶?

  还能这样。

  许庆亮高兴起来,他还真带着保温杯呢,上班族必备。

  赶紧从包里拿出保温杯递到柜台上,然后下单加三块钱买了十二个饺子。

  胡阳知道许庆亮着急,空着的那口油锅再下十二个小饺子。

  另一位店员拿保温杯接了满满一杯高汤。

  胡阳把饺子炸好后,装进炸蘑菇的盒子里,放进勺叉,又套个塑料袋系好,一起递给许庆亮。

  许庆亮接过来一起塞包里,道声谢,匆匆赶往地铁站。

  一路到了公司。

  打卡上班。坐到工位上。

  把保温杯掏出来拧开,哎呀,香气扑鼻还热着呢。

  赶紧喝上几口,哇塞,舒坦,外面带进来的寒气全驱散了。

  再取出饺子。

  盒子挤的有点变形,好在没有破。

  摸起来还是温热的。

  拆开袋子,打开纸盒,把饺子拿了两个直接放进保温杯里。

  泡了一会儿,捞起一个吃进嘴里。

  口感有点软绵绵,不太脆。

  不过其他都挺好啊,那股香味儿,咸香的口感,吸饱了汤汁的鲜美。

  同样的美味。

  在办公室里吃俏小猫,夫复何求。

  把两个饺子吃完,又喝口汤。

  许庆亮再放了四个饺子进去。

  然后。

  就被同事看见了,好奇问道:“许庆亮,你怎么把炸饺子泡水里。这什么吃法?”

  许庆亮这回可有的卖弄了。

  “你不知道了吧,这叫香蕈饺子,我这也不是水,这是高汤。热高汤。”

  此话一出。

  另一个同事惊喜说道:“俏小猫的香蕈饺子?”

  匆匆忙走过来一看,“他们还给这么带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啊。”

  这回换许庆亮好奇了,“你也知道俏小猫?”

  新来这位说起来就没完了,“对啊。我家楼底下也有一家,哎哟那个火啊,今天早晨买饺子的排长队。当时我就想,咱单位附近怎么就没有一家俏小猫呢。我本打算明天早起个十几二十分钟,买一份吃完了再过来的,还是你聪明,不用早起了。”

  “来来来,蹭口汤蹭口汤~~”

  好么,图穷匕见了这是……

  俏小猫还真是火啊。

  许庆亮所在的部门三十多人,就已经有两个狂热爱好者。

  有一个甚至宁可为俏小猫早起。

第828章装X剧情

  猫猫头和俏小猫如火如荼卖货的时候。

  其他地方也发生了一些小事。

  比如说,骆琪又被喊家长了……

  “琪琪妈妈,今天请您过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些情况。”

  请林佳过来的,还是那位吕老师。

  “是琪琪在学校闯祸了么?”这刚回来上课,就请家长,林佳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是不是跟同学打架了?因为没参加期中考试?”

  她还自己想个理由。

  小孩子的嫉妒心?凭啥你能不考试出去玩?

  吕老师赶紧摆摆手,解释说,“没有没有,琪琪在班里人缘很好,老师们也都很喜欢她,没有闯祸,更不会打架。”

  说这话的时候吕老师忍不住心里吐槽,你家闺女也不知道跟谁学来的,小大人似的,还不到一个学期,把班里同学全收买了。

  女同学书包上都挂着她送的玩偶,男同学桌斗里都有她给的零食。

  她可是班里大姐,谁敢跟她打架啊。

  “那我就放心了,吕老师,请问您要问什么事情呢?”林佳松了一口气,轻松说道。

  “是作文的事情。”吕老师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本子,是骆琪交上来的作业。

  不考试去海南,写的三篇作文。

  吕老师还担心林佳再问是不是写的不好,翻开本子就夸,“这篇《难忘的一天》写的很不错,描绘出了去往海边的快乐和看到火箭发射架的欣喜。”

  “《小钰姐姐》这篇就更好了,透过儿童的视角,描绘出新一代航天指挥员的亲切、活泼,以及对航天事业的执着。”

  “最后这一篇《不会融化的雪》,写的最好,简直不像出自小学生之手,我竟然从中看到了诗意和悲凉……”

  都是夸写得好啊,怎么还专门喊过来?要了解什么?

  林佳微笑着道声谢谢,然后就没下文了。

  没听出来潜台词,吕老师有些尴尬,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又说道:“琪琪的写作天赋非常的好,我们全体教学组都很欣赏她。”

  铺垫之后,就该但是了。

  “不过呢,我看作文里许多用词啊,句子啊,比小学一年级要,深入一些。”

  “当然,语文是依托于生活的学科,琪琪语感天生的就强一些。”

  前面铺垫,后面找补,给吕老师为难的啊。

  林佳这回明白了,以为作文是代笔。

  马上解释说:“作文都是琪琪自己写的,我跟孩子她爸完全没有帮助。”

  嗯,他俩多省心啊,大撒把。

  “不过这次同去的有一位我们孩子喊赵姐的,很喜欢琪琪,帮着指点了一下,仅仅是指点,缕清思路那种,写完全是孩子自己写的。”

  只是缕清思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一年级跟四五年级似的,甚至赶上了初中水平?

  吕老师不禁要问,“请问这位赵姐是?”

  “是我家孩子哥哥的同事。”林佳随意说道。

  “哦,同事啊……”

  “咱市里丰收节、马拉松比赛,宣传推广文案什么的都是她的手笔……”

  “呃……”

  吕老师都傻了,消化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尼玛丰收节和马拉松,市里这两年最大的政绩,全国宣传,多地效仿的。

  负责宣传推广的,那是超级大佬啊,这样的人给小学生辅导作文????

  那是得天翻地覆,再不进步个好几个年级就有鬼了。

  这家人到底是什么势力啊……

  吕老师努力压了压好奇心,说起了另一件事。

  “琪琪妈妈,我打算将骆琪的这三篇作文,推荐给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这对孩子来讲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一旦获奖的话,对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小学生都有好处,您看呢?”

  只要确认了不是代笔,凭这三篇作文的质量,拿个奖问题不大。

  拿奖的话,对骆琪有好处,而且作为辅导老师,也有园丁奖呢。

  按理说,林佳应该马上答应下来。

  但是,却没有。

  而是反问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请问吕老师,市里的作文大赛,是哪个单位举办的?”

  “这个……教育局吧。”吕老师还真没怎么注意主办单位,只记得是教育局下发的。

  从抽屉里找出文件之后,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一家。

  照着念到:“由市教育局、天汉日报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汉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第七届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

  听到汉韵的名字,林佳苦笑着摇摇头,果然如此,幸亏问了一句,“吕老师,汉韵是我家孩子哥哥的一家公司,那个,是不是需要避嫌啊?”

  汉韵干的就是文化方面的活,市里方方面面大事小情,文化宣传相关的,都得过一遍。

  吕老师听岔了,或者说没往那边想,“琪琪的哥哥是在汉韵上班么?不是专门负责作文大赛的应该没事吧……”

  林佳又摇摇头:“汉韵就是孩子哥哥的,他是大老板。”

  吕老师再次尬住,但还不死心,“是亲哥?还是喊哥哥?”

  “亲堂哥。我丈夫兄长家的孩子。”

  吕老师拳头硬了啊。尼玛这家人到底是谁啊,怎么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往外挤。

  林佳看出来吕老师表情怪异,急中生智另想了条路,“那个,吕老师,有没有省一级,或者全国的作文大赛?”

  “有有有。”吕老师连忙答道,又找出一份文件,“第九届摆渡船阅读全国征文大赛。由阅读推广服务中心、少年文学读书会、沪市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帝都少年儿童出版社、帝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并举办。”

  吕老师这回直接把主办单位念了出来,并忐忑问道:“这里面您家有关系么?”

  林佳赶紧回答,“没有没有,都是出版社,我们家没出版过图书,也不涉及这方面业务。”

  两个人都松了口气。

首节上一节754/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