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 第396节

  太上老君看着洪荒的变化,脸上没有变化,心中却在默默掐算。

  只不过,他并非是在推衍百鬼夜行的事情,而是在推算面前的丹炉。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便露出了一抹笑容。

  “成了!”

  太上老君轻轻挥动手中的拂尘,便听‘嘭’的一声传来,八卦炉的鼎盖自动飞去。

  但却没有任何神光出现,甚至就连药香都闻不到多少,看着就像是炼丹失败了一般。

  在世人的眼中,灵丹炼成应当是神光夺目,万里可见,药香弥漫,千里可闻。

  实际上并非如此,越是上层的丹药,炼成之时的动静就越小。

  就比如八卦炉里面的这一颗,可谓是神光内敛,神物自晦,除了通体金黄,看着不太一般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就是一个最上层的丹药,其珍贵程度甚至超过了九转金丹。

  一方面原因在于,太上老君在炼丹这一道上面的造诣,堪称是洪荒顶尖。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材料,这一粒丹药所用的材料非常珍贵,其中可是蕴含了一滴圣人精血!

  就算是太上老君自己,也是第一次使用如此奢侈的材料。

  “时候到了!”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低头看向地府,先是看了一眼地道轮回之所,算是打了个招呼,最后将目光落在酆都鬼殿当中。

  与此同时。

  酆都鬼殿。

  杨宣正在闭关悟道,突然心有所感,缓缓睁开双眼,便看到一道白色的法令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正是元始天尊所发来的那道法令!

  杨宣目光落在这道法令的瞬间,便看到这道法令当中的内容,明白元始天尊的要求。

  元始天尊的要求很简单,就一句话

  魂归幽冥,当入地府!

  杨宣明白,元始天尊这是在告诉他,赵公明的事情他可以不去管,但在封神结束之前,赵公明的魂魄不得还阳。

  这样的结果,要比杨宣预想的更好,毕竟刑天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如果元始天尊抓着这个不放,杨宣要么找后土娘娘出面,要么放回赵公明的魂魄。

  元始天尊不去计较这件事,那就再好不过。

  “谨遵圣人法令!”

  杨宣对着昆仑山的方向,双手作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但还不等他起身,他便感觉面前的空间发生波动。

  抬头望去,便看到前方多了一副画着太极阴阳鱼的画卷,在这画卷当中,一道金色的桥梁,不知来自何处,落到他的面前。

  同时他的耳边传来了一道苍老、和蔼的声音。

  “小友,可愿来老道的丹房一叙?”

第401章 八景宫中,言说封神!

  地府,酆都鬼殿。

  杨宣看着蔓延到脚下的金桥,目光微微一闪,他并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但他也没有感到担忧,这个地方是地府,是后土的地盘,和地道轮回之所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只有一墙之隔。

  如果对方要加害杨宣,后土的肯定会有感应。

  “太极图…金桥……”

  杨宣的目光闪烁,心中有了心中有了一些猜测。

  这样的神通可不是大罗金仙所能做到的事情,就连准圣估计都无法做到,想要做到此事,大概率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不等他多想,一道苍老而又和蔼的声音,自金桥的对面传来。

  “小友,可愿来老道的丹房一叙?”

  听到这道声音,杨宣更加确信心中的想法。

  思索了片刻后之后,杨宣对金桥行了一礼,“圣人相邀,贫道自当前往。”

  说罢,杨宣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迈出一步,来到金桥之上。

  这道金桥看起来很长,不知道通往何处,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来到对岸。

  但就在杨宣迈出第二步的时候,便跨越了无穷距离,来到了金桥的对岸。

  等他迈出第三步的时候,已经走出金桥,来到了一间茅草屋当中。

  这间茅草屋的陈设很简单,就只有一个看不出成色的八卦炉。

  在八卦炉的旁边,站着两个满脸烟灰,看着黑乎乎的道童,以及一个同样黑乎乎,看着都快成黑牛的青牛。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不对,应该还有才对!”

  杨宣已经猜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就是不知道这是首阳山的八景宫,还是天庭当中的八景宫。

  应当是首阳山的八景宫,太上老君要上天的话,应该也要等到封神量劫结束之后。

  但不管这是首阳山还是天庭,这里都不可能只有这两个童子和青牛才对。

  几乎就是杨宣意识到,这里应该还有一个人的时候,这才注意到,就在不远处,还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蒲团,正神色淡然的看着他。

  杨宣也不确定这人是太上老君,还是太清圣人。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宣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事情。

  只见杨宣对着这名老道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

  “贫道杨宣,见过太清圣人!”

  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职务,那就往高处去喊,对方可能是副主任,那就喊主任,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喊领导,这准没错!

  老道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老道太上,并非太清,你可以叫太上老君,今日叫小友前来,是有一事想要和小友商量一番。”

  “不敢不敢。”杨宣急忙摆了摆手,就算面前的老道并非太清圣人,那也是太清圣人的一具三尸所化,远非准圣所能比,他哪里敢指点这种大人物啊。

  “老君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贫道来做,尽管吩咐,只要是贫道力所能及之事,定当竭尽全力!”

  杨宣再度行了一礼,神色恭敬。

  至于这个‘力所能及’的范畴,那就得看太上老君的事情是什么了。

  如果太上老君让杨宣直接参与到封神量劫,不管是为截教而战,还是为阐教而战,亦或是为人教而战,杨宣都得好好‘尽力’一番,然而再无能为力。

  他已经躲了这么久,躲到姜子牙拜草人,赵公明魂魄入地府,又怎么可能参和到封神量劫当中呢?

  有着天机珠傍身,太上老君也不可能看出杨宣的心中所想。

  但他对杨宣的行事风格相当了解,也能猜到杨宣不愿,也不可能直接参与到封神量劫之中,他也没有打算让他杨宣直接参与其中。

  正如他所说的那般,他这次叫杨宣过来,是有事情想要和杨宣商量。

  太上老君缓缓开口,说道:“老道今日叫你前来,并非是要你做什么,而是有一些事情问一下你。”

  “不知老君有什么事情,若是贫道知晓,贫道不会有半点隐瞒。”杨宣摆了摆手,一脸严肃,但心中却愈发警惕。

  刚刚还在说有一件事情要商量,现在又说有一些事情要问,再等一会,怕不是就要有一些事情要让我去做。

  我可得谨守道心,不能中了他的神通。

  “不知小友对封神量劫有何看法?”太上老君没有闲聊的打算,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他的问题。

  “封神之事,乃是诸位圣人定下,贫道……”

  杨宣是有原则的人,关于封神量劫的事情,他是一点都不想参和,甚至都不想多说,他当即便要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反正封神的事情已经定下,玄门还指望着封神量劫清算因果呢,他一个小小的大罗金仙,又能有什么看法呢?

  但他的话还未说完,太上老君便拿起一旁的紫金葫芦,从中倒出一枚金色的丹药。

  “此丹名曰九转金丹,最上乘的九转金丹,说来也是奇怪,老道前些时日路过司命神殿的时候丢了一颗,不知小友可曾看见?”

  杨宣微微一愣,这不是还在说封神量劫的事情吗,怎么突然又提起九转金丹,这两者有什么直接的来联系吗?

  但旋即,杨宣便反应过来了。

  九转金丹的确和封神量劫没有关系,但是和他有关系啊。

  准确来说,是和杨宣的香火金身有关系。

  当初杨宣的修为还在太乙金仙的时候,他的香火金身却莫名其妙突破到了大罗金仙,且根基极为扎实,没有半点虚浮。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他的香火金身金身拥有更加扎实的根底。

  后土才能让香火金身承载神道气运,才能让香火金身以香火为食,修炼八九玄功,才能让香火金身成长到如今这个地步,拥有堪比大巫圆满的肉身。

  纵观洪荒各地,能够让太乙金仙突破到大罗金仙的灵物,一共也就那么几种。

  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通过消耗潜力突破到大罗金仙,今后的修为很难再有长进。

  但香火金身不一样,香火金身的根基没有半点虚浮,更是不曾消耗潜力,就只是消耗了大量的香火,虚弱了一段时间罢了。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灵物,大概率就是九转金丹,还得是最珍贵的那种九转金丹。

  现在听到太上老君提起九转金丹,杨宣顿时便确定下来,这九转金丹就太上老君给的。

  虽然不知道太上老君是出于何种目的,给了香火金身一枚这么珍贵的丹药,但杨宣也明白太上老君的意思。

  太上老君这是在告诉杨宣,这个因果,要还!

  至于怎么还,太上老君也已经告诉他了。

  “果然,圣人的因果可不能随便欠下……”

  杨宣心中无奈,但也明白,他的确是欠了太上老君的因果,那一粒九转金丹,给了他相当大的帮助。

  他习惯性地摸了摸下巴,如果只是说一下看法,倒也不是什么事。

  如果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能了解一部分因果,那更是血赚。

  思索再三,杨宣放弃了敷衍了事的想法,决定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过,在此之前,最好还是先确定一下太上老君的立场。

  “不知老君问的是阐教还是截教的事情?”

  如果太上老君的立场是站在截教,杨宣就说一些对于截教的看法。

  如果太上老君的立场是站在阐教,他就说一些阐教的事情,虽然他和阐教的太乙真人、南极仙翁的关系都不太好,但他的对于阐教也是有所了解。

  在他的看来,太上老君的立场,大概率会站在阐教这边。

首节上一节396/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