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27节

  “祝太守。”谢玄平淡还礼。

  祝公远觉得梁岳是寒门,在谢玄眼里,祝家何尝又不是一种寒门。

  两人一阵客套,祝公远主要与谢玄交谈,偶尔跟刘充说两句话,再抽空勉励梁岳一句。

  礼数到位,虽是巴结,却又不谄媚。

  梁岳看着暗暗点头。

  “父亲!”一个和英台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过来。

  “来来,这位是犬子祝雄台,雄台,来拜见谢公。”

  “小生拜见谢公。”祝雄台眼中带着激动,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棒,以祖逖桓温为榜样,对谢玄的功绩仰慕已久,没想到今日真的见到真人了。

  “雄台,招待一下英台的同窗,你们年龄相仿,多多交流。”

  “祝兄。”梁岳拱手示意。

  不远处的阁楼。

  祝母偷看这边的发生的事,丫鬟时不时过来汇报情况。

  不得不说,这年轻人一表人才,不卑不亢。

  宴席之上,祝公远开口问道:

  “康乐公这次前来豫章是为了公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在下定鼎力相助。”

  “倒也不是,我顺道跟梁贤弟来此拜访。”谢玄大概知道梁岳来此的原因了。

  “梁……”祝公远愣了一下,谢玄竟是跟着梁岳顺路而来,听这个称呼,似乎两人关系不一般。

  心里对这个寒门小子看重不少。

  

  “山伯,你是英台同窗,以后常来。”祝公远笑道。

  “祝公客气了。”

  谢玄生性散漫,但也是个人精,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干脆顺水推舟,言语中对梁岳多有推崇。

  “山伯熟读兵法,若不是他屡次提醒,我也活不到现在。”刘充在一旁搭腔。

  接下来,话题中心渐渐转移到梁岳身上。

  祝公远再也不敢以门第视之,谢安石取字,谢玄问策,此人未来不可限量。

  喝至正酣时,谢玄搂着梁岳的肩膀,与其碰杯,笑道:“此乃江左麒麟也,哈哈。”

  梁岳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无他,谢玄吹得太尬。

  名士风流,豪放潇洒。

  两个摆烂懒散的人碰到一起,短短几日,倒也觉得对方臭味相投。

  一个只想归隐田园,另一个别无所求。

  梁岳见状不远感叹,本以为今日拜访,会有“血雨腥风”,未曾想竟如此顺利,不过也是,世家也是注重风度的。

  祝公远结识谢玄,与其相处不错,之前急嫁女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今日之宴传到欧阳耳中,这家伙怕不是要气得跳脚。

  另一边祝母也了解到宴会上的内容,内心暗暗吃惊。

  她虽然是个妇人,但也略懂朝堂上的规则,知道谢家的地位。

  谢玄如此推崇,来日朝廷必定征辟为官,倒也不担心英台受苦了。

  “快通知英台见同学。”

  “是!”

  梁岳正想提出要见英台,忽然侍女把他叫到一旁。

  小桥流水,凉亭小筑。

  一青衣书生靠着凉亭,不安来回踱步等待。

  “英台!”

  远远见到人,梁岳上前打招呼。

  祝英台吓了一跳,眼神光彩照人。

  “梁兄,好久不见,哎,母亲也没及时提醒。”祝英台先前并不知梁岳到来。

  “无妨,人见到就行。”

  两人林中闲谈,宛如当年身在书院。

  这时,祝英台耳根子通红,说:“梁兄,我有一妹,姿容尚佳……”

  “好,我定来提亲。”梁岳点头答应。

  祝英台连连摆手,道:“不急,我还没准……她还没有准备好,母亲说了,她刚念书回来,希望陪她一两年。”

  梁岳忍俊不禁,道:“好。”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活八十年不容易,肉身也不是永恒不老。

  前有清心寡欲宁阳子,后有妻妾成群的刘安。两人都失败了。谁知道下一世如何?或许刚一入棺,下一刻尸体被人挖了,道行功亏一篑。

  顺应自然,方是天道。

  今日见到祝宅,方知柳庄之小。

  八品官位还得提一提,至少当个六品员外散骑侍郎,不会被人看轻,也不会太显眼,当一个安稳的地方领主即可。

  之后再来商谈婚事。

  余生六十年,不上不下,安稳浮生。

第29章 上士隐都市,下士隐山林 (求追读)

  下午。

  暮色渐临,茶余饭后。

  “祝兄,改日再拜访。”

  两人见过面之后,互相道别离开。

  此时宴席差不多散去。

  “三位多留几日,明日带你们观鄱阳湖。”祝公远挽留道。

  “不了,多谢太守款待。”

  众人寒暄一阵,又观了祝家园景,这才道别离开。

  马车上,石泉子昏昏欲睡,终于等来了众人,他向来不喜欢应酬,尤其是这些场面东西。

  出了大门,谢玄笑道:“怎样,江左麒麟,这个名号如何?”

  “实话实说,在下有点不自在。”梁岳觉得浑身刺挠,他知道谢玄是好意,不过未免太过尴尬。

  以后还是少参加这种宴会。

  “回会稽。”

  谢玄长吐一口气,终于归家了。

  沙场百战,终将结庐人境,返归自然。

  往后年岁,或许会更加平静。

  马车驶向远方。

  途经鄱阳湖。

  湖泊清澈,水碧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

  水鸟飞跃波涛,野兽河边饮水。

  如今安静祥和美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

  马车停靠下来。

  “在此过夜好了。”谢玄对众人说道,众人没有意见。

  石泉子杵着拐杖,望着波涛,说:“当年八王之乱,祖逖效力于豫章王麾下,曾在此定居过一段时间。”

  “哦,竟有这段往事。”谢玄第一次知道,“老丈是北方人?”

  “北方范阳郡人。”

  “原来如此。”

  酒足饭饱,谢玄服下丹药,于水边舞剑,剑身九孔,发出美妙音声。

  梁岳盘膝而坐,运转边荒内功。

  服下五石丹,药力化为内力,储存于五脏六腑。

  轰轰轰……

  五脏六腑同时发出肚子打鸣的声音。

  谢玄不由自主停下,内心暗道:“五脏雷鸣,内力周天。”

  此子已将其完全入门,速度比谢家人还要快上数十倍。

  可怕。

  玉蚕吞吐边荒内力,吐出白色长生真气。

  这次吐出的量更多,并且拓宽了经脉,真气量高达三十五缕,相当于施展十八次长明灯焰,三十五次锁泊。

  “咦?性质没有变化吗?”

  一番试验,终于摸索出门道。

  下丹田处,混沌漆黑。

  半透明魂魄盘膝而坐,头顶氤氲一团乳白色星云。

  星云氤氲,又称作河车巡行。

  生命不止,河车不停。

  真气者,精气神三宝大药、先天之精也。

  八禽功本质是上古练气术改编而来,玉蚕转化后形成无属性生命类真气,暗合万物本源大道。

  所有内力吸收下来,都会变成本质的长生真气。

  随着内力种类增加,经脉随之拓宽,蕴含的真气量则更多。

首节上一节27/1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