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定都在洛阳,也预示着大隋的重心,必定是更多放在北方。
但这不意味着,大隋皇朝就只有半壁江山。
南方之地,同样也是大隋的疆土,南方百姓亦是大隋的子民。
又怎会有这种传闻流出来?
于是,杨广便下令让人打探,结果就得知,流传的谣言是南方诸多世家故意放出来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舆论,以此裹挟朝廷,放弃大运河……亦或是延缓大运河的开通。
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而杨广也是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为何南方诸多世家如此在意大运河的开通。
“原轨迹之中,大隋如此命短,其实也跟这不无关系……”
杨广背靠着龙椅,感受那股冰凉感席遍全身,心中思绪涌动。
大隋皇朝统一九州之后,南方的世家门阀,其实仍然拥有强大的底蕴。
这一点,从开皇年间的江南叛乱,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而这对朝廷来说,其实是一种潜在威胁。
因此,杨广提出了修建大运河,贯通南北。
这使得日后再有类似的叛乱或是动荡,朝廷能够快速调动大军,或是派遣官员南下,直接干预南方之地的事务。
除此之外,大运河的贯通,也能将南方的粮食、丝绸等资源,大规模北运,缓解北方的压力。
同时,还能削弱南方世家门阀对地方的压制与掌控。
最简单的例子,若是南方的漕粮能通过运河直达洛阳、长安,就能直接减少南方诸多世家门阀对粮食的控制。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
自古以来,南方便少有战乱和动荡,这也让南方趋于和平和安稳,使得许多东西都保留了下来。
其中,南方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战乱,环境极好,天地灵气浓郁,土地肥沃,有着许多北方早已经绝迹的灵草和灵根。
相传,在南方之地的最深处,甚至还有先天灵根存在。
除此之外,南方之地更为适合种植大隋皇朝,从海外诸岛引进的那些灵稻,能使粮食产量,更为显著的提升。
按照户部和司农寺给杨广的规划之中,假以时日,仅仅江南一地,种植的灵稻,便可供应整个大隋皇朝。
届时,就是真正的‘苏湖熟,天下足’。
自古以来,为何频频有人造反。
其实更多的是,百姓吃不饱,活不下去,所以只能造反。
但若是粮食充足,甚至是富裕无比,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那还有人造反吗?
除了这些之外,南方的丝织、瓷器、造船等,亦是北方之地没有的。
当然,南方之地也并非就没有威胁。
比如盘踞在十万大山一带的山族、蛮族,以及在沿海之地虎视眈眈的水族等等。
而杨广开凿的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连接长江与黄河,使南方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
到时候,即便有异族入侵作乱,朝廷也能立刻调动大军前去镇压。
以上还只是表面上的……背地里,真正牵动不少人心弦的是,南方由于鲜少历经战乱,保留了九州最初的许多传承。
例如,上古时期的诸子百家,甚至是更久远之前,人族先贤们留下的功法、典籍等等。
这些东西一旦通过大运河流入北方,便会极大填补北方之地,缺少功法、神通等的窘境。
“我让人满世界的搜寻各种古籍,最终连秘阁都无法填满,可南方之地的功法、法术和神通,却是随处可见!”
杨广心中微动,从袖袍下取出了一本古旧的书册,封面上镌刻着‘混元道印经’。
这是一本修行功法,乃是归属于道门的体系。
杨广扫过一眼,这本功法能够直指返虚合道境,对天仙境也提到了一些只言片语。
可以说,这是一本丝毫不逊色三梵圣功的功法。
而这样一本功法,他是在淮河边上跟一名渔夫买来的。
后者对杨广说,这东西是其祖上流传下来,但奈何到他这一代,已经没有后裔有修行天赋了。
于是,这功法也就丢在了家中角落,几如废纸。
“南方的资源太丰富了,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想想,我就是那个守着金山哭穷的傻子!”杨广自嘲的笑了下。
随即,他便将那本道门功法放在桌上,面露沉思之色。
杨广这一次回到洛阳城,是准备着手整顿朝纲,大刀阔斧,对朝中内外进行一次全面的换血。
到时候,仅凭运朝录获得的那点东西,已经不足以支撑如此规模庞大的整改。
但资源丰厚的南方,却是让杨广看到了一点曙光。
“前期可以先着手进行整改,然后再催促开河府,尽快完成大运河的南北贯通……”
“等到河道通畅后,便让南北完成交融,以南方之地的功法,滋养北方修行者,反之亦然!”
杨广眯起眼睛,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清晰脉络。
南北之地,由于地理位置和经历的缘故,各有所缺。
简单来说的话,北方是缺少了传承,而南方是没有出众天赋的修行者。
就在这时
从殿外传来内侍尖细的喊声,立刻将杨广的思绪打断了。
“皇后娘娘驾到!”
杨广闻声抬头望去,只见萧美娘眉目如画,莲步迈入殿中,眸中映着一丝妩媚,鼻若琼瑶,唇染淡朱,耳垂悬九环琉璃璎珞。
一袭深青翟衣临身,衣襟绣翟鸟十二对,两袖缀金线流云纹,翟鸟眼珠用夜明珠镶嵌,十二幅留仙裙,裙裾拖地,宛如墨染青莲,腰间束五色丝绦编就的百索,肩披孔雀羽织金披风。
“臣妾参见陛下,恭迎陛下回宫。”
萧美娘眸光柔媚如水,随着轻盈的动作,耳上的九环璎珞轻响,动人至极。
“皇后平身,过来说话。”
饶是杨广已经见过萧美娘的风情,仍然是心弦颤动,脑海里回想起一幕幕画面,险些就要失控了。
这也让杨广忍不住心中暗叹一声:“果然是个货真价实的妖精祸水啊!”
“陛下才刚回宫,便着急忙慌将臣妾唤来这乾阳殿,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萧美娘举止自如的来到龙椅,倚着杨广柔柔坐下,轻声问询。
“咳……”
杨广抬手干咳了一下,声如寒泉击玉:“皇后应该已经知道了,朕这一趟因为一些意外,是从荆州归来的。”
“在回洛阳途中,去了趟淮河,得知了一些事情……”
随后,杨广便是简单将南方隐隐的动荡,详述给了萧美娘知道。
而后者也是默默倾听,美眸流转,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她似乎已经猜到,杨广唤她前来所为何事了。
“……基于此,朕与朝中各位大臣,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怕是没有空隙,能够插手南方诸事了。”
杨广探手拥着萧美娘,美人在怀,轻声道:“所以,朕想以怀柔和安抚为主,先稳住南方一众世家门阀!”
“待得朕腾出手,再跟他们好好清算!”
这便是杨广特意将萧美娘传唤过来的缘故。
他要萧美娘以大隋皇后的身份,走一趟江南,安抚南方各大世家和门阀,为他和大隋争取一点时间。
第313章 朝中猛将
这件事要换做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镇得住。
但萧美娘南下的话,却是可以镇住南方的世家门阀。
因为,她是大隋皇后。
萧美娘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沉吟片刻后,缓缓道:“臣妾为大隋皇后,为陛下分忧,为我大隋解难,自是职责所在。”
“只是,依着陛下所说,南方动荡,那些世家和门阀对朝廷本就有所警惕。”
“再加上他们底蕴浑厚,向来不将朝廷放在眼中,若是臣妾孤身一人前去,只怕难以起到太大的震慑力。”
后面的话,萧美娘没有继续说,但杨广已经明白了。
若是说其他人的话,还真不一定有这个胆子,敢对萧美娘这位大隋皇后动手。
但是,那些自诩不凡的世家和门阀,还真不一定。
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现如今还存世流传的世家门阀,无不有着数百年,甚至是千年以上的历史。
而漫长的历史,也让这些世家门阀的底蕴,变得无比深厚。
正是如此,这些世家门阀从来不将王朝放在眼中。
当年,若不是身为晋王的杨广,领兵亲自南下,马踏江南,生生打碎了这些世家门阀的脊梁骨,也不可能让大隋皇朝,完成一统南北的伟业。
不过,萧美娘可没有杨广的那般威望。
若是她孤身一人去南方……能不能镇住那些桀骜不驯,自诩高贵的世家门阀,可是一个问号。
“朕自然不可能让皇后孤身一人前去。”
杨广摇了摇头,目光看向了候在远处的陈公公,颔首示意。
后者立刻领悟了意思,恭敬退出大殿,似乎是去传旨了。
萧美娘看着这一幕,有些疑惑,但下一刻就感觉到一股温热,从盈盈一握的腰肢上传来,当即心头一颤。
她的体态匀称而修长,柔媚无比,表面上看不太出来,但却是真的非常有料。
“朕也知道南方那些家伙,眼高于顶,自诩为仙神的信徒,不将寻常人放在眼里。”
杨广大手在萧美娘的腰肢上摩挲,感受着雪白肌体的滑腻,轻声道:“所以,朕给皇后准备了一名护卫。”
“护卫?”
萧美娘轻吟一声,柔软的身子,完全倚在杨广的怀中,忍不住低语问询。
杨广微微眯起眼睛,没有解释,惬意的享受着怀中的温香软玉。
……
没多久,陈公公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一名魁梧不凡的将军,身形豪迈而狂放。
其人很是魁梧,一身宝甲泛着冷铁青光,胸甲嵌七枚铜钱纹铜镜,肩甲铸成狻猊吞日状,背后披风内衬西域佛国独特的曼陀罗花纹,随风展开之时,宛如血色曼珠沙华绽放。
此外,他腰间还挎着一柄极为夸张的陌刀,刀鞘刻‘破军’二字,刀柄缠五色丝绦系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