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75节

  “或许是师傅在八寺中的旧相识,趁着这一次水陆法会,前来洛阳城与他相会吧。”李靖猜测道。

  听到这话,虬髯客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只有这样的猜测,才能解释为何水陆法会在即,作为天台寺的住持却在此时并不露面。

  两人都达成了共识,也不在意天台寺的怠慢,唯有红拂女在一旁,仍然闷闷不乐。

  三人相识于一场缘分,在来洛阳城的途中,更是情投意合,已经结义。

  三人之中,虬髯客年岁最长,所以为大哥,李靖次之,红拂女为小妹。

  就在这时,刚刚离去的两名僧人去而复返,脸色古怪的看着李靖,客气的问询道:“敢问客人,可是名叫李靖,字药师?”

  闻言,李靖立刻明白过来,当即道:“正是!”

  两名僧人顿时恍然大悟,语气也变的亲切起来,笑道:“原来是药师师兄当面,抱歉,刚刚怠慢了!”

  “跟我们这边请,圆慧师兄要见你们。”

  圆慧?

  李靖心头一紧,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位魁梧僧人的模样,反应过来,好奇道:“圆慧师兄在寺内?”

  “在的。”

  那两名僧人点头,随后引着三人离开偏殿,又穿过了几座院子,来到内院。

  两名年轻僧人在院子前停下,双手合十,道:“药师师兄,你们在此稍候片刻,我们去通知圆慧师兄。”

  李靖见状,没有丝毫轻视,连忙行礼回应:“有劳二位师弟。”

  随后,他便目送两名年轻僧人入内,带着红拂女和虬髯客在外面等候。

  “二郎,没想到你在天台寺中,还真有些地位啊!”虬髯客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李靖天台寺的俗家弟子身份,竟然如此不简单。

  刚刚那两名僧人前恭后倨的态度,他们可是全都看在眼里的。

  “碰巧罢了,没想到圆慧师兄在寺内。”李靖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那两名年轻僧人并非是尊敬他,而是尊敬与他‘同门’的圆慧。

  毕竟,后者是天台寺当代的佛子。

  若无意外,也会是天台寺下一任住持。

  “要我看,这些自诩为出家人的僧徒,跟寺外面的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群仗势欺人,狗眼看人低的!”红拂女可没有虬髯客那么客气,一张嘴各种话都说出口了。

  这也让两人有些无奈,连忙出声安抚,这里毕竟是天台寺,还是寺中内院。

  若是这些话叫别人听了……那可是会惹出大麻烦的。

  就在这时,刚刚那两名年轻僧人又来了,请三人入内。

  李靖连忙见礼,随后跟着两名年轻僧人指引,进入院子。

  在后面的虬髯客则是带着红拂女,千叮万嘱,让她一定要小心说话,最好别开口。

  随后,三人入内,一眼就看到了一名魁梧僧人,盘坐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微笑的望着三人。

  那僧人很是健壮,看起来与虬髯客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与寻常僧人很是不同。

  其正是天台寺当代的佛子圆慧,一位实力极其不凡的武僧。

  “圆慧师兄,许久不见了。”

  李靖见状,当即双手合十,拜了一礼。

  在他身后的虬髯客和红拂女,见此情形,也是连忙拜礼。

  “药师师弟,还有二位客人。”圆慧回礼,看着面前的李靖,眼中浮现出一丝回忆。

  李靖少年之时,曾经在天台寺中修行,还拜入了住持智远大师的门下,成为俗家弟子。

  当时,圆慧修行已经小有成就,许多时候,智远大师闭关或是参悟佛法,都是由他代替,教导李靖和寺内其他僧人修行。

  所以,他与李靖也是有着不浅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李靖的字‘药师’,还是智远大师所取的。

  圆慧让两名年轻僧人安排奉茶,等三人落座,喝了一口,才说道:“师傅在待客,不便见人。”

  “我听到你的名字后,就立刻让他们将你带过来了。”

  “抱歉,这段时间,寺内实在是太过繁忙。”

  这段时间,因为水陆法会的缘故,天台寺虽然是香火鼎盛,但也因此人来人往,麻烦不少。

  别的不说,就光是寺外蹲着的洛阳县衙役、金吾卫和千牛卫兵马,就让天台寺很是无奈了。

  毕竟,佛门净土,焉能如此容忍俗世随意践踏。

  但毕竟这里是洛阳城,乃是大隋的都城,天台寺再不情愿,也必须接受。

  “我理解,这一次回洛阳城,是身上有朝廷任命在身。”

  “想起许久未回寺,这才想起来看望一下师傅,没成想打扰了。”李靖满脸歉意的道。

  他虽然只是天台寺的俗家弟子,但也知道水陆法会是佛门的盛事,作为东道主的天台寺,这段时间自然会繁忙无比。

  只是,他没想到作为住持,智远大师会连面都不露,未免奇怪。

  “还未曾问过,师弟这一次回洛阳城,是有什么事情?”圆慧没有提自己师傅智远大师在待什么客,转而问道。

  他知道李靖在离开天台寺后,就入了朝廷,但又与崇玄寺那种不同,而是自身入仕,加入了大隋军中。

  之后,似乎是北上去了。

  后面更多的事情,圆慧就不知道了。

  毕竟,他终究是一位僧徒,出家人多不掺和红尘俗事。

  “我离开天台寺后,借着越王杨素的关系,入了军中……”

  闻言,李靖当即将自己离开天台寺后的经历,与圆慧说了一遍。

  罗艺造反的事情,以及朝廷出兵征讨北地,这些都是众所皆知的。

  但圆慧没想到,李靖竟然在征北一战中,也有亮眼表现,还因此被贺若弼看中,收为了帐下。

  “那这一次师弟来洛阳城,打算谋求一个什么位置?”圆慧问道。

  以李靖在北方积累的功劳,若是要在洛阳城中争夺一个不错的位置,还是大有可为的。

  兵部一个郎中,甚至是侍郎都不是没有可能。

  但李靖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更何况,他在兵部中并不认识什么人,想要谋求兵部的官职,恐怕很难。

  “我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只求能继续领兵就好。”

  “最好是能入东都大营。”李靖摇了摇头。

  要他整日到兵部去点卯值守……他还不如继续领兵,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更加自在。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靖的修行,还要借助沙场上的厮杀。

  “嗯?”

  圆慧怔了下,随后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道:“差点忘了,师弟你修的是破戒之法。”

  佛门修行,大体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破戒,也就是违逆佛门戒律,以自身堕落入无尽地狱,从而获得修行的提升,以及心境的升华。

  所谓,不疯魔不成佛。

  这便是破戒一道的修行尽头。

  而另一种是持戒修行,恪守佛门的清规戒律,从而凭此一步步证得果位。

  这一种修行,大多是苦行僧的修行之道。

  同时,这条修行之路,若能坚持下去,也更加容易证得果位。

  相比之下,破戒修行虽然能短时间获得极大的修为提升,但却更加容易迷失自我。

  毕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在这个存在仙佛的世界里,可并非只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事实。

  “破戒?”

  虬髯客闻言,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的看向了李靖。

  虽然三人在路上结义,情谊深厚,但他并不知道,李靖具体的修行之道。

  至今为止,他也只知道李靖似乎修行有一门很厉害的神通。

  但那神通却是道门的,并非是佛门之法。

  这也让他对李靖多了几分好奇。

  虬髯客之所以千里迢迢,从北地一路跟着李靖来到了洛阳城,正是对他生出了一丝好奇。

  如此一个与佛门和道门,又跟朝廷有着不浅渊源的人……实在是让人不由生出探究之心。

  “二哥,你的兵法也是在这寺庙里学的?”

  虬髯客还没开口,在旁的红拂女已经问出了声,好奇的看向李靖二人。

  三人结义,自然知道李靖是为朝廷做事,更是一位手握兵权的将领。

  “这自然不是!”

  李靖摇了摇头,解释道:“以前元起大人巡边之时,曾到马邑巡察,我跟随在他身边,向他讨教过一段时间,从而有所成。”

  听到这话,在场几人这才恍然明白过来。

  圆慧眸光闪烁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忽然说道:“药师师弟,你所说的元起大人……可是段文振,段大人?”

  闻言,李靖点头道:“正是!”

  圆慧眯起眼睛,缓缓道:“原来如此,那你可知道,段文振正是当今大隋兵部尚书!”

  话音落下,李靖当即怔住了。

第340章 天台寺的客人

  作为大隋的兵部尚书,段文振平日很是低调,以至于大隋三品以上文武大臣里面,他算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但实际上,段文振年少之时就已经扬名,少有膂力,勇敢正直,通晓时务。

  现在朝中诸公里面,论及治理一部的功绩,有牛弘、宇文恺和梁毗等人能压他一头。

  但若是要论战功……除了杨素之外,无人可与他相比。

  而且,他还是在杨坚起事之前,就已经投靠过去,是大隋皇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也正如此,段文振才能在开皇年间,奉帝命巡边,执掌数十万边军。

首节上一节575/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