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第12节

  “小心无大错。”对安全部门来说,永远保持警惕性就是他们的工作,无论苏寻的看法怎样,他们都会毫无折扣的执行自己的任务。

  虽然提前知道了人会很多,但真的来到地铁站附近的时候,苏寻还是被密集的人流震撼到了。

  倘若不是他们要去的地铁入口已经处于施工改造的状态,苏寻怀疑就算一群安全部门的安保人员陪着,自己也进不去地铁站。

  人流如织,来往如潮,滨海市本来就规模不小,此时苏寻感觉在地铁站见到了全城的人。

  “火车站那边人更多。”郑远叹了口气,现而今,虽然还没到兵荒马乱的程度,但局势紧张之下,很多人选择回家看看。

  铁路部门好像迎来了一场不在春节的春运,好在他们已经算是经验丰富,相关工作做的有条不紊。

  “最近这段时间,现役部队和在职职工也会分批次放假,目标是六月份之前让这些人可以回家看看自己家人,到那之后……”

  郑远没有多说,苏寻知道,这已经是东盟对于全体国民最大的温柔了,过了这几天,这个庞大的工业体就要以全部的底蕴,奋力一搏。

  隔壁沉了艘五千吨的驱逐,某小说作者群冒出来一句五十步笑百步,接着就是什么你以为咱们没有你以为会报出来之类的经典话术。

  这种屁话十年前就喷烂了,评价为写书三观一定要正,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看他的小说。

  话说隔壁海军一直没啥存在感啊,今天才知道他们能造驱逐,我对他们的印象一直是穷的要死但有核,顶多陆军不错。

第20章 真的是你吗?

  下车以后,果然如郑远所说,他们留出了足够的安全空间,沿途有军警管控,人潮与车流离的远远的。

  而且情况也像苏寻想的那样,根本没有人认识他,换了衣服戴了帽子,恐怕连自己的熟人都很难一眼认出来。

  倒是有几个小姑娘在远处看着姜怡惊呼姐姐好美。

  离地铁站不远的一处公交站台前,人群中有一对头发半白的夫妇,与众人一样好奇地看着这颇大的阵仗。

  “这是哪个领导来了?”

  “哎你看,那个戴帽子的……是不是有点像阿寻啊?”

  “你看谁都像他。”男人远远看过去,愣了一下,踮起脚尖张望着:“好像是挺像?”

  “你叫叫他?”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这些人又不能打你,大不了就说认错了。”

  “要叫你叫,你嗓子尖。”

  “好吧。”

  妇人靠近了几步,踟躇一会儿。

  “阿寻!阿寻?”

  其实这声音不大,一群军警的目光向这边看来,妇人的声音不自觉地就小了下去。

  可苏寻还是听到了,他脚步顿住,眼神有些恍惚。

  一只手轻轻挽住了他的胳膊,苏寻扭头,发现是姜怡,对方的眼神中是关切与询问。

  “走吧。”

  苏寻脚步有些无力,但还是强撑着走进了地铁口,刚一进门,他就倚靠在墙上,面露痛苦。

  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是了,自己的小姨一家就住在这附近,虽然一家贫一家富,但两家关系从来不断。

  他们大约是来看望自家小姨了。

  那些尘封几百年的记忆逐渐苏醒,更多人的面容浮现在眼前。

  老苏家门风算得上朴实,邻里关系都很是和睦,与苏寻关系好的同龄人也不在少数。

  亲戚、同学、朋友,几乎都在末世开始之后销声匿迹,再也没见过。

  这之后自己在这末世里过了多久?两百年?三百年?

  时间一时有些模糊,苏寻不禁自问,我还是我吗?

  还是那个末世之前骑着电动车到处送外卖,为了几千块钱的房贷焦虑忧愁的苏寻吗?

  他自问已经淡忘了这些感情,可听到那两声呼唤的时候,又为何心绪难宁?

  他一时找不到答案,但却很清楚自己现在到底要做什么。

  将视线望向王君佑,对方几乎立刻就知道了他的想法,转身向外走去。

  片刻后,他又走了回来,向苏寻摇了摇头。

  “他们已经上公交车了。”

  “……好,麻烦了。”

  舒了口气,苏寻转身坚定了心绪,向正在改造中的避难所走去。

  是逃避吗?或许是吧。

  是责任吗?大概也对。

  至少逐日项目中多少人从没有提过想回家的想法,他们明知道苏寻是重生者,却从来不向他打听未来自己或者家人的情况。

  那苏寻又何必倚仗自己的身份要去搞什么特殊呢?

  公交车内。

  妇人有些瑟缩地抓住男人的手,埋怨道:“肯定不是他,咱儿子又没对象,有对象也不能是那么好看的。”

  “唉,这孩子,怎么突然就说是要帮国家做事了呢?也不打电话和家里说一声。”

  一旁有个刚刚一起挤上来的中年汉子听到了两人的对话,笑着凑过来询问道:“帮国家做事?你家孩子?”

  “对啊,唉,这孩子也不说一声,电话也打不通了,我们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之后才有人上门跟我们解释,说是去帮国家的忙呢。”

  苏父是个健谈的,他道:“说实话,要不是那些人是村长领着来的,我们还真以为是他们做局把我家孩子拐去了呢!”

  这人眼神动了动,笑着问道:“那你家孩子有出息啊,之前是做什么的?”

  苏母有些警惕地盯了他一眼,按住正要回答的苏父的手:“瞎打听什么,我家孩子做什么跟你有啥关系。”

  汉子也不以为意:“哎,好奇嘛,别生气别生气,不说就算了。”

  说话间,公交车又到一站,苏母拉着苏父:“我晕车了,下车歇歇。”

  看着走远的公交车,苏父搓了搓手:“至于嘛,闲聊而已,我儿就是有出息,还不让人说啦?”

  “你忘了人家怎么跟你说的!”苏母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阿寻现在作用大,贡献高,需要保密!不能随便往外说!”

  “我们又不知道什么,就知道他送外卖,送外卖也不行啊?”

  “不行,一个字都不准说,你刚刚在车上嚷嚷什么帮国家做事我就想骂你了,你这个人……”

  苏父老老实实听苏母骂了一通。

  “那现在咋办,咱打电话跟那些人说说这事不?”

  听到这话,苏母倒是也有些为难了。

  “还是算了吧,没风没影的事,不好去麻烦人家,那些孩子最近都忙着哩。”

  ……

  大洋彼岸。

  虽然情报部门被大统领裁了个七零八落,但毕竟底蕴扎实,剩的这些人也算规模不小。

  部门负责人梅里克收到几条情报,有些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东方近期的动作规模庞大,简直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梅里克最近压力不可谓不大。

  唯一值得慰藉的一点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北美对情报的投入也相应地增加了,几乎到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地步。

  当然,对梅里克本人来说,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还值得商榷,已经有不少人盯上了他的位置,比如史密斯家族的某位就曾借助财团的力量给他施压。

  现在到了必须要拿出点成绩来的时候。

  情报工作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通过审讯对方人员,或是直接窃取对方的核心机密达成目的。

  说到底,哪里有那么多于无声处听惊雷,作为一个情报部门天天躺在无声处做什么,等死吗。

  大部分时候,无论哪国的情报工作都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分析筛选,找出其中有用的部分。

  然而最近东盟的动作还真像是平地炸出一声惊雷,毫无预兆地开始了大动作。

  对方发动这么久,目前梅里克摸到的方向只有两个。

  第一,东方发布所谓的天文灾难,与他们登月的时间基本吻合,梅里克不像外界那些网民一样觉得是月球上有什么,他推测可能是东方人带了什么新设备到月球,在那个特殊的地方得到了一些观测结果。

  往这个方向挖掘的话,主要目标在东盟航天中心和科学院,还有一种办法是自家也发射一枚火箭到月球去,后者希望渺茫。

  至于第二个方向,各路情报表明东方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力量和资源汇聚到了滨海市,这是反常的,滨海市虽然也算一线城市,但并不是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反常就意味着有问题。

  梅里克调出有关滨海市的情报,细细查看。

  “两个线人在滨海市被捕,疑似遭到枪决……”

  “某外卖员被东盟反常征召……”

  “该外卖员曾进入大豆研究所?”

  手指轻扣,虽然这也是一个值得挖掘的线头,但实际上未必有什么价值,不乏有人通过招摇撞骗的方式骗取高层的信任,这种事在哪里都不稀奇。

  “真的是你吗?”他暗自思索。

  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是那位史密斯家族的成员,他靠着门框,语气非常不客气。

  “哦我的梅里克先生,今天还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

  梅里克皱了皱眉,气的拍了下桌子:“没有?不!我已经发现了关键线索,我现在就会提交给统领阁下,你给我出去!”

第21章 目前没发现缺点

  遥远彼岸发生的事情苏寻尚不知情,他正随王威等人一同参观滨海地铁的改造工程。

  作为规模更大、任务更重、投入更多的项目,这里的设施完备程度要比地面上临时修建的厂房高得多。

  苏寻已经看到许多武器装备、工业机床陈设在某段从未标注在本市地铁线路图上的隧道内,很明显,作为本就具备人防属性的大型设施,组织上不但有完善的转化预案,甚至有现成的地下基地。

  现在要做的,更多是围绕原有的基地规划出与各交通线连接的通道,以及根据苏寻带来的末世情报将现有的基地进行改造升级。

  这里不但有医疗中心、图书馆、教室,甚至还有有线固话可以连接各个站点。

  虽然在末世中有线通讯也可能面临诸多问题,可这毕竟是末世啊,又怎么能做到万无一失?前世的时候末世初期可是什么通信都没有,苏寻甚至一度怀疑全世界就剩了他一个活人。

  有些部位还有改进的可能性,随着参观路线,负责人一步步向考察团介绍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准备定制标准化隔离门,后续将对所有地铁出入口进行封堵加固。”

  “利用地铁出口众多,内部安全,线路纵横的特点,可以担负大量民众的疏散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准备改造现有的地铁车组作为运载平台。”

  “本月内,滨海地铁系统的用电线路将与滨海核电站,以及潮汐发电场进行联通,以确保基地的电力供应。”

首节上一节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