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有把苏顾问的家人进行更严密的保护,一是怕反常举动被外部势力察觉,二也是担心过于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
“如今对岸那边看来已经注意到这条线了,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更稳固的措施,苏顾问,这希望你能理解。”
组织上一直不愿意让苏寻认为他们是要借助其家人对其进行胁迫,郑远的口吻相当委婉。
“没事,辛苦你们了。”
王威在一旁愤恨道:“这帮畜生手段还是这么下作。”
“苏顾问,对岸应该已经察觉到你的存在并对你产生疑心了,最近你也务必要更加小心谨慎。”
在座的几位纷纷建言献策,郑远则联系了安全部门的人再度增加接下来行程中用于保护的人手。
秘书长冯正则都听说了这件事,第一时间打电话来安抚苏寻。
“没事,同志们的保护我还是很放心的,毕竟也没带来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你能这么想是很好的,苏同志,有空的话可以给家里去个电话,他们最近受了惊吓,听到你的消息也能安心。”
“……我知道了。”
挂断与冯正则的通话之后,周围的人纷纷看向他,苏寻沉默了一下,轻声道:“大家给我点空间吧,我想一个人和家里说几句话。”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纷纷站起身准备出门。
“等下,郑组长……麻烦把我家人的资料给我拿一份。”
等众人离开,苏寻拿着资料翻了一眼,郑远给的情报真的很详细,不但有自己几个亲近家属的生平事迹,还有他与这些人曾经的通信聊天记录。
通过这些东西,苏寻再一次唤醒了曾经的记忆。
他家境不是很好,家庭氛围却挺和睦,普普通通的毕业之后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失业青年。
无奈之下,不得不出来先送着外卖,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岗位。
末世降临时,他运气不错,恰好有一个小超市老板点了单,那里晚上没什么人,他也就在那个地方活了下来。
可从那以后,他也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家人。
踟躇许久,看着资料上的电话号码,他终于拨通了手机。
“喂,是阿寻吗?”
……
ps:
关于主角家庭的剧情,到这里基本就告一段落了,后续不会再继续展开,偶有提及也会一笔略过。
写来可能是有点磨蹭的,为什么要设置这个剧情呢。
(6.2修改)主要还是觉得合理性,我写书大家应该能看出来,是很扣合理性的,有点强迫症了,最近收到了不少批评,虚心接受,但已经写的剧情就不做修改了这个剧情本质上还是觉得对于主角来说有父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两个角色的设置无论设置的好还是坏,只要其存在,就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感受末世的残酷性。
在这个前提下,主角作为一个重生回来的人物,他对家庭的感情如何,就是不可避免又值得思索的。
几百岁的人生中影响自己前二十年的人,他对这些人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由此推开,个人家庭和集体事业上的矛盾如何安排?
波澜壮阔的时代容不下儿女情长,但集体的关怀无微不至,大抵如此吧。
第27章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2*30年5月22日,重生第八天。
倒计时二十四天。
阴有薄雨。
说是雨,其实和雾差不了多少,时有时无,这个季节的雾都常常如此。
由于之前临海那边发生的事,针对苏寻的安保力度再一次加强,不但车队里的人手增多了,还让做为替身的王君佑单独乘上一辆车,防止遭受袭击时被一锅端。
剩下几个人倒是还在一辆车上,便于讨论工作,只是雾都天气实在闷热,军车里也没个空调,让苏寻这个临海市的北方人略感不适。
姜怡拿了把小扇子给自己扇风,总有些凉风越过她飞到苏寻的侧脸上。
“军事训练的氛围已经有了啊。”
几人看着玻璃外的景象,正有一队队人穿着崭新的作训服奔向不知何方,那一身附上一层水气的迷彩服和红绸带分外明艳。
王威在一旁点了点头:“目前的情况,我们将会以现役为骨干,以预备役为主体,不断发展民兵。”
“计划在半个月之内,我们的预备役规模将达到千万级,并逐渐进入战斗序列,而民兵规模则会在大灾变前抵达一亿左右。”
一亿民兵,这是什么概念?东盟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一个月内都将陆续换上军装,拿起武器,成为战士!
当然,当下这紧急拉起来的所谓民兵,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军人那样的水平,要说不好听一点,这就是一亿临时进行了一个月军训的普通人而已。
可这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即使当年东方在那位老人的领导下民兵规模最庞大的时期,也只是堪堪与当前这个比例相近而已。
而涉及这些人的后勤保障体系,已经到了需要全社会承担的地步,显然,这深切影响着东盟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战时总动员的威力在这一刻发挥的淋漓尽致,现代工业的保障能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一应装备、服装、食物,都统一免费发放。
越来越多身穿军装的战士出现在道路两旁,排着长队,像永不停歇的绿色长河,奔腾不止,在这样的洪流中,苏寻等人乘坐的军车都放缓了速度。
除了这些身穿军装的战士之外,也有不少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没长大的孩子,正徒步跟随这些队伍。
“那些人是要去做什么?”
“徒步拉练,全民野营。”王威感慨万千,上一次东方出现这样的景象已经过了几十年?那时候连他都还没有出生。
曾经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这并不是空谈,亿万军民野营大拉练,放眼世界又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
只有这里,只有这片大地,只有这些深爱着这片大地的人们。
在祖国最繁荣昌盛的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到了可以接过接力棒的时候,他们不崇拜西洋的月亮,也不畏惧东洋的舰队,大国子民胸中的意气是撮尔小国再过一千年也无法领会的。
有歌声在远处唱响,而后迅速引得四周无数战士加入合唱。
隔着厚重的装甲,车内的人们也听到了这声音,苏寻侧耳倾听,那歌里唱的是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
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
……
歌声浩浩荡荡,沛乎塞苍冥,山川因其震动,原野为其沉凝。
霎时间,似乎整座城市都响起了战歌,连天边的阴云都撕开一道口子,灿烂的阳光穿破阴霾,倾泻在大地上。
车内的众人也随之轻声跟唱,一时间不再有人说话。
说到底,从来没有垮掉的一代。
……
离车队不远处,一小面馆门口的摊位上,两个金发碧眼的白人看着眼前这景象,颇有些瞠目结舌。
“这,我们还上不上啊?”
“要上你上,我不想送死。”
对于任何人而言,这番景象都过于震撼人心,更何况是两个动机不纯的外国人。
“再等等吧,看看有什么好的机会。”
“两个瓜娃子,在这里鬼鬼祟祟做什么!”
面馆老板看这俩人一直在瞅街上的军车,满脸怀疑地走了过来:“快走,我这要关门。”
白人操着怪异的口音疑惑道:“这么早就关门?为什么?”
“哼,跟你们有什么好说的。”
小老板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眼,扯了扯腋下夹着的作训服:“你老子额准备去参军咯,哈麻皮的,赶紧走,小心给你们抓起来。”
同伴扯了扯那人的衣服,二人不得不远去了。
小老板一直站在原地,直到两人消失在视线中,又扭头看了一眼已经走远的军车,这才默默关上了自家店门。
虽然一级战备已经启动,但应对末世的方案也确实与真正的战争并不相同,故而东盟暂时还没有驱逐境内的外国人。
即使东西双方隔着大洋角力多年,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一直在持续着,在很多领域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些人数量相当庞大,要说驱离也是一个会占用许多精力的大项目。
两个白人特工被面馆老板赶走之后,很快又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那边就是那个所谓的超导体制造工厂吗?”
“嗤,什么超导体,说不准就是磁铁而已,东盟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有人惯会拿一些不知道什么的东西去欺诈秘书处的补贴和投资。”
先开口的那人沉默了会儿,心道这种事好像在自家发生的更多。
摇了摇头,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所以我们真的要杀掉那个人吗?大统领那边意思是让我们保持观察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冒这个险。”
“你听大统领的还是听董事长的?”
“当然是董事长的,毕竟他给我发钱啊。”
“那就杀了他。”
“这是否会挑起我们与东盟的矛盾?”
那人沉默了一下,开口道:“要的就是挑起矛盾,只有这样财团的武器才有地可去,只有这样,公约国内部分裂的局势才会被遏止,怎么,你害怕了吗?”
对于两人来说,这个想法也不难理解,说到底,公约国死不死和财团有什么关系?趁这个机会下点猛药,能活过来最好,实在活不过来,不过就另起炉灶罢了。
毕竟这个国家本来也面临崩溃了。
但话虽如此,特工还是嘴角一抽,他们现在这个地段还能看到那好像没有尽头的拉练队伍,这谁能不怕?
可怕也无用,念及自己家人,念及自己身上到现在还没还完的助学贷,他也只能甘冒奇险。
叹了口气,他认命般问道:“那就杀吧,怎么杀?还是找辆车撞过去?”
泥头车居合确实高效便捷,深得各国特工杀手的一致好评,缺点是执行起来需要准备。
但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实在是这个国度里想搞什么狙击作业太难了。
“可以是可以,但我们在本地已经没有线人了。”
“线人呢?”
“……被拉去当兵了。”
“……那就找找之前在本地发展的那几条毒虫吧,总会有人的。”